《黃土高原壩系生態工程》一開一羅漢,配以一動物,再略為點綴其他相關的道具,著重刻畫諸羅漢的精神境界。壩系生態工程建設是黃土高原改善生態環境、保持水土、發展生產、控制入黃泥沙的一項重要措施?!饵S土高原壩系生態工程》在總結壩系建設實踐經驗基礎上,從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壩地和水面開發利用及效益分析等方面,系統而全面地論述了壩系建設的理論、技術和方法,內容翔實,敘述簡明扼要,文字力求簡練,查閱方便,實用性強??晒氖滤帘3稚鷳B環境建設、科研、管理人員使用、農業、林業 、水利上、環保等部門技術人員參閱,也可作為專業技術培訓教材和相關大專院校師生的參考書。
作 者: 范瑞瑜 編 叢 書 名:出 版 社: 黃河水利出版社ISBN:9787806217764出版時間:2004-07-01版 次:1頁 數:590裝 幀:平裝開 本:16開所屬分類:圖書 > 科學與自然 > 環境科學
范瑞瑜,山西省孝義市人。曾任汾西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山西省水土保持規劃設計隊副隊長、現任山西省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中心副主任,水土保持工程防汛辦公室主任,高級工程師。長期以來,從事水土保持生態環境治理規劃與工程設計、施工保持生態環境治理規劃與工程設計、施工管理及科學研究工作。先后獲山西省人民政府、省科委、省水利廳科技進步獎3項,發表科技學術論文20余篇,榮立山西省“四化建設”一、二、三、等功各一次,多次被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黃河水利委員會、省水土保持委員會、中共山西省臨汾地區委員會評為先進工作者、優秀知識分子。
·查看全部>>
關于黃土的來源,長期以來,中外學者有過不同的爭論。其中,以“風成說”比較令人信服。認為黃土來自 黃土高原北部和西北部的甘肅、寧夏和蒙古高原以至中亞等廣大干旱沙漠區。這些地區的巖石,白天受熱膨脹,夜晚...
窯洞是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這一“穴居式”民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窯洞廣泛分布于黃土高原的山西、陜西、河南、河北、內蒙古、甘肅以及寧夏等省。在中國陜甘寧地區,黃土層非常厚,有的...
關于黃土的來源,長期以來,中外學者有過不同的爭論。其中,以“風成說”比較令人信服。認為黃土來自北部和西北部的甘肅、寧夏和蒙古高原以至中亞等廣大干旱沙漠區。這些地區的巖石,白天受熱膨脹,夜晚冷卻收縮,逐...
序
前言
第一章 黃土高原壩系生態工程建設的重要意義
第一節 壩系生系工建設的歷史與壩系生態工程建設現狀
第二節 壩系生態工程在黃土高原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節 黃土生態工程在黃土高原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節 黃土高原壩系生態工程的發展前景
第二章 壩系工程國內外研究概況
第一節 國內研究概況
第二節 國外研究概況
第三章 壩系相對穩定理論及其應用
第一節 壩系相對穩定控制原理與方法
第二節 壩系相對穩定的條件
第三節 壩系相對穩定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
第四節 建設相對穩定壩系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第四章 壩系工程規劃
第一節 壩系規劃方法與研究現狀
第二節 壩系規劃的原則與方法
第三節 壩系規劃的數學模型
第四節 壩系規劃報告的編制
第五節 壩系規劃實例
第五章 水文計算
第一節 水文計算的要求、標準和資料的收集
第二節 設計洪峰流量計算
第三節 設計洪水總量的計算
第四節 設計洪水過程線的推求
第五節 流域壩系調洪演算
第六節 壩系工程攔沙量計算
第六章 治涌骨干工程設計
第一節 治溝骨干工程建設的地區、條件和規模標準
第二節 土壩
第三節 漿砌石重力壩
第四節 拱壩
第五節 放水建筑物
第六節 匯洪建筑物
第七節 應用計算機輔助組織設計
第八章 工程監理
第一節 壩系工程施工招標投標
第二節 壩系工程建設投資控制
第三節 壩系工程建設質量控制
……
第九章 工程管護
第十章 壩地鹽堿化的防治
第十一章 壩地防洪保收技術
第十二章 壩地果樹栽培與管理
第十三章 壩系水產養殖
第十四章 壩系設施蔬菜栽培技術
第十五章 壩地綠色作物栽培技術
第十六章 壩地林木育苗與中藥材植物種植
第十七章 壩系工程效益分析
參考文獻
·收起全部<<2100433B
格式:pdf
大小:719KB
頁數: 5頁
評分: 4.3
黃土高原重點水土流失區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現狀可以用“三低”(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低、林木生長率低 )來概括 ,人工林具有矮化、纖細、低產、稀疏等 4個特征。自然條件、適地適樹、苗木質量、造林技術、撫育管護等 5個方面的問題是造成“三低”的主要原因。適地適樹適法是現階段防治造林“三低”的主要技術途徑 ,其核心是“林水平衡”。合理布局 ,適地適樹 ,重視經濟樹種造林、抗旱造林以及加強病、蟲、鼠、兔、牛、羊危害防治 ,是搞好區內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主要技術措施。
第一章 黃土高原西部地區環境辨識
第一節 地理位置與范圍
第二節 自然概況
第三節 水土流失現狀及特點
第四節 生態環境建設現狀
第二章 黃土高原西部地區壩系建設分區
第一節 土壤侵蝕特征及分區
第二節 壩系建設分區及特點
第三章 黃土高原西部不同類型區壩系建設
第一節 布壩密度
第二節 建壩時序
第三節 壩系布局
第四節 樣本流域壩系建設
第四章 流域壩系總體布局合理性分析方法研究
第一節 流域壩系總體布局合理性分析的內容
第二節 流域壩系總體布局合理性評價的原則和必要性
第三節 評價方法——層次分析法
第四節 指標的計算方法
第五節 流域壩系總體布局合理性評價分析實例
第六節 對壩系布局評價方法的探討
第五章 梁狀丘陵溝壑區沙溝流域壩系布局示范與評價
第一節 基本情況
第二節 壩系建設基礎分析與評價
第三節 建設目標
第四節 總體布局與規模
第五節 工程設計
第六節 投資估算
第七節 效益分析及經濟評價
第八節 綜合評述
第六章 峁狀丘陵溝壑區淺岔河流域壩系布局示范與評價
第一節 基本情況
第二節 壩系建設基礎分析與評價
第三節 建設目標
第四節 總體布局與規模
第五節 工程設計
第六節 投資估算
第七節 效益分析及經濟評價
第八節 綜合評述
第七章 高塬溝壑區頁山溝流域壩系布局示范與評價
第一節 基本情況
第二節 壩系建設基礎分析與評價
第三節 建設目標
第四節 總體布局與規模
第五節 工程設計
第六節 投資估算
第七節 效益分析及經濟評價
第八節 綜合評述
第八章 壩系布局與評價在同類地區沙西溝流域的推廣
第一節 基本情況
第二節 壩系建設基礎分析與評價
第三節 建設目標
第四節 總體布局與規模
第五節 工程設計
第六節 投資估算
第七節 效益分析及經濟評價
第八節 綜合評述
第九章 海東地區典型壩系布局試點與建設成效
第一節 大通縣山城景陽流域壩系
第二節 湟中縣總堡流域壩系
第三節 平安縣白沈溝流域壩系
第十章 隴東地區典型壩系布局試點與建設成效
第一節 榆中縣連搭溝流域壩系
第二節 鎮原縣廟咀溝流域壩系
第三節 寧縣爛泥溝流域壩系
第十一章 銀南山區壩系布局試點與建設成效
參考文獻
后記2100433B
《黃土高原西部水土保持壩系布局與評價》通過對黃土高原西部地區環境辯識,提出了與水土保持壩系布局和評價密切相關的、因子;全面系統地闡述了水土保持壩系布局與評價的原則和方法;介紹了水土保持壩系布局分析及其經濟合理性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與應用案例?!饵S土高原西部水土保持壩系布局與評價》可供從事淤地壩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初步設計、施工與管理、教學與科研等方面的水利水土保持專業技術人員閱讀參考。
序前言第1章 緒論 1.1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情況 1.2 黃土高原小流域的綜合治理 1.3 黃土高原淤地壩的發展歷史 1.4 黃土高原小流域壩系研究的進展第2章 小流域壩系評價相關理論 2.1 可持續發展理論 2.2 和諧理論 2.3 生態系統健康評價理論 2.4 壩系相對穩定理論第3章 預測評價方法——層次分析法 3.1 層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3.2 層次分析法應用中若干問題的處理第4章 小流域壩系規劃評價研究 4.1 小流域壩系規劃基本流程 4.2 小流域壩系規劃評價方法第5章 小流域壩系規劃評價實證分析 5.1 鹽溝小流域的概況 5.2 鹽溝小流域壩系布局方案的分析 5.3 鹽溝小流域壩系規劃的評價第6章 小流域壩系工程安全評價研究 6.1 壩系工程安全的概念 6.2 評價指標體系的確定 6.3 壩系工程安全評價的原則 6.4 壩系工程安全評價指標模型的構建 6.5 壩系工程安全度模型的構建第7章 小流域壩系安全評價實證分斬 7.1 韭園溝小流域的概況及壩系發展的過程 7.2 韭園溝小流域壩系安全指標的計算 7.3 韭園溝小流域壩系的安全評價第8章 小流域壩系綜合評價研究 8.1 小流域壩系評價的概念 8.2 小流域壩系評價的方法 8.3 小流域壩系評價指標的模型構建 8.4 小流域壩系和諧度的模型構建第9章 小流域壩系綜臺評價實證分新 9.1 王茂溝小流域壩系的概況 9.2 王茂溝小流域壩系指標的計算 9.3 王茂溝小流域壩系的評價參考文獻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