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前言第1章 緒論 1.1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情況 1.2 黃土高原小流域的綜合治理 1.3 黃土高原淤地壩的發展歷史 1.4 黃土高原小流域壩系研究的進展第2章 小流域壩系評價相關理論 2.1 可持續發展理論 2.2 和諧理論 2.3 生態系統健康評價理論 2.4 壩系相對穩定理論第3章 預測評價方法——層次分析法 3.1 層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3.2 層次分析法應用中若干問題的處理第4章 小流域壩系規劃評價研究 4.1 小流域壩系規劃基本流程 4.2 小流域壩系規劃評價方法第5章 小流域壩系規劃評價實證分析 5.1 鹽溝小流域的概況 5.2 鹽溝小流域壩系布局方案的分析 5.3 鹽溝小流域壩系規劃的評價第6章 小流域壩系工程安全評價研究 6.1 壩系工程安全的概念 6.2 評價指標體系的確定 6.3 壩系工程安全評價的原則 6.4 壩系工程安全評價指標模型的構建 6.5 壩系工程安全度模型的構建第7章 小流域壩系安全評價實證分斬 7.1 韭園溝小流域的概況及壩系發展的過程 7.2 韭園溝小流域壩系安全指標的計算 7.3 韭園溝小流域壩系的安全評價第8章 小流域壩系綜合評價研究 8.1 小流域壩系評價的概念 8.2 小流域壩系評價的方法 8.3 小流域壩系評價指標的模型構建 8.4 小流域壩系和諧度的模型構建第9章 小流域壩系綜臺評價實證分新 9.1 王茂溝小流域壩系的概況 9.2 王茂溝小流域壩系指標的計算 9.3 王茂溝小流域壩系的評價參考文獻2100433B
黨維勤,男,陜西綏德人,1966年3月生,碩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先后在黃河水利學校、西北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北京林業大學等學校學習。現在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綏德水土保持科學試驗站從事水土保持措施、水土保持監測、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等方面的科研和管理工作。近年來,參加或主持了國家“863”計劃,“948”項目,科技部、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等國家、部、委科研項目9項,并參加了水土保持法修訂、全國坡耕地規劃、黃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態補償調查、大型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評審等水土保持工作。出版了《黃土高原小流域壩系監測方法及評價系統研究))等專著5部,在《水土保持學報》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54篇,被scI.IsTP收錄多篇。獲得中國水土保持學會首屆科技成果三等獎1項,黃河水利委員會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黃河水利委員會科技進步三等獎l項,水利部綜合事業局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陜西省和黑龍江省優秀科技論文獎各1項。是水利部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評審專家,國家農業綜合開發水土保持項目評審專家。被榆林市委市政府授予有突出貢獻的拔尖人才。
《黃土高原小流域壩系評價理論及其實證研究》可供水土保持管理、規劃設計、科研、施工、監理、監測部門的人員,生態建設相關的行業如林業、農業、草業以及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等研究生態評價的專業人員和高等院校的師生閱讀參考。黨維勤所著的《黃土高原小流域壩系評價理論及其實證研究》全面系統地闡述了小流域壩系評價的理論、方法、關鍵技術和小流域壩系規劃評價、安全評價、綜合評價系統構建,詳細地應用該方法和系統進行了鹽溝小流域壩系規劃評價實證分析、韭園溝小流域壩系安全評價實證分析、王茂溝小流域壩系評價實證分析。小流域壩系評價的理論包括可持續發展理論、和諧理論、生態系統健康理論、壩系相對穩定理論;評價的方法采用層次分析法,利用這些理論和方法構建了小流域壩系規劃評價、安全評價、綜合評價三大評價系統。本書涵蓋了小流域壩系評價的各個方面,具有系統完整、技術先進、科學實用的特點,是小流域壩系評價系統的專業著作。
關于黃土的來源,長期以來,中外學者有過不同的爭論。其中,以“風成說”比較令人信服。認為黃土來自 黃土高原北部和西北部的甘肅、寧夏和蒙古高原以至中亞等廣大干旱沙漠區。這些地區的巖石,白天受熱膨脹,夜晚...
窯洞是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這一“穴居式”民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窯洞廣泛分布于黃土高原的山西、陜西、河南、河北、內蒙古、甘肅以及寧夏等省。在中國陜甘寧地區,黃土層非常厚,有的...
關于黃土的來源,長期以來,中外學者有過不同的爭論。其中,以“風成說”比較令人信服。認為黃土來自北部和西北部的甘肅、寧夏和蒙古高原以至中亞等廣大干旱沙漠區。這些地區的巖石,白天受熱膨脹,夜晚冷卻收縮,逐...
格式:pdf
大小:136KB
頁數: 5頁
評分: 4.5
黃土高原氣候干旱少雨 ,糧食產量低下 ,其原因不僅僅是天然降水不足 ,更主要的是 ( 1 )土質疏松 ,水土流失嚴重 ;( 2 )蒸發強烈 ,土壤深層蓄水有限 ;( 3)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低。基于國內有關專家學者的研究和鹿馬岔流域治理經驗 ,目前提高雨水利用率的有效技術主要有 :1 .改造坡地小地形 ,最大限度地攔蓄降水 ;2 .調整農業用地結構 ,增加林草植被和其它形式的覆蓋 ,減少地面蒸發 ,提高雨水利用效率 ;3.合理耕作 ,提高土地滲水保水能力 ;4.修筑蓄水窯窖 ,應用滴灌、滲灌技術發展庭院經濟 ,建立雨水高效攔蓄利用系統
《黃土高原小流域壩系監測方法及評價系統研究》闡述了小流域壩系監測的原理、方法、關鍵技術和小流域壩系的評價系統,詳細地應用該方法和系統對王茂溝小流域壩系監測和評價系統進行了分析。主要內容包括小流域壩系監測方法概論、常規監測方法概述、地理信息系統在小流域壩系監測中的應用、遙感技術在小流域壩系監測中的應用、GPS在小流域壩系監測中的應用、與小流域壩系評價相關的理論及方法、小流域壩系評價指標體系及和諧度構建、小流域壩系評價實例分析等。可供小流域壩系監測、水土保持監測、生態環境監測的科技人員及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閱讀參考。
序
前言
第一章 小流域壩系監測方法概論
第一節 小流域壩系監測概論
第二節 小流域壩系監測方法概論
第二章 小流域壩系常規監測方法概述
第一節 水文泥沙監測方法
第二節 淤地壩壩系安全穩定監測方法
第三節 小流域壩系生態社會效益監測方法
第三章 地理信息系統在小流域壩系監測中的應用
第一節 地理信息系統基本概念
第二節 小流域數字高程模型的建立及應用
第三節 基于ArcGIS或ArcView的淤積面積和體積的計算
第四節 利用ArcGIs軟件實現王茂溝小流域三維虛擬景觀
第四章 遙感技術在小流域壩系監測中的應用
第一節 遙感技術的理論基礎
第二節 遙感圖像處理
第三節 遙感圖像解譯
第四節 RS與DEM的淤地壩淤積量計算方法
第五章 GPS在小流域壩系監測中的應用
第一節 GPS基本概念及原理
第二節 常用的硬件及地形測繪軟件
第三節 GPS在壩系監測中的應用技術
第六章 與小流域壩系評價相關的理論及方法
第一節 可持續發展理論
第二節 壩系相對穩定理論
第三節 和諧理論
第四節 層次分析法
第七章 小流域壩系評價指標體系及和諧度構建
第一節 小流域壩系評價的范疇
第二節 小流域壩系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第三節 小流域壩系指標體系結構
第四節 小流域壩系和諧度構建
第八章 小流域壩系評價實例分析
第一節 王茂溝小流域壩系監測研究區概況
第二節 小流域壩系指標要素計算
第三節 小流域壩系的評價
第九章 研究結論
第一節 小流域壩系監測方法
第二節 小流域壩系評價系統
參考文獻2100433B
序
前言
第一章 黃土高原壩系生態工程建設的重要意義
第一節 壩系生系工建設的歷史與壩系生態工程建設現狀
第二節 壩系生態工程在黃土高原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節 黃土生態工程在黃土高原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節 黃土高原壩系生態工程的發展前景
第二章 壩系工程國內外研究概況
第一節 國內研究概況
第二節 國外研究概況
第三章 壩系相對穩定理論及其應用
第一節 壩系相對穩定控制原理與方法
第二節 壩系相對穩定的條件
第三節 壩系相對穩定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
第四節 建設相對穩定壩系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第四章 壩系工程規劃
第一節 壩系規劃方法與研究現狀
第二節 壩系規劃的原則與方法
第三節 壩系規劃的數學模型
第四節 壩系規劃報告的編制
第五節 壩系規劃實例
第五章 水文計算
第一節 水文計算的要求、標準和資料的收集
第二節 設計洪峰流量計算
第三節 設計洪水總量的計算
第四節 設計洪水過程線的推求
第五節 流域壩系調洪演算
第六節 壩系工程攔沙量計算
第六章 治涌骨干工程設計
第一節 治溝骨干工程建設的地區、條件和規模標準
第二節 土壩
第三節 漿砌石重力壩
第四節 拱壩
第五節 放水建筑物
第六節 匯洪建筑物
第七節 應用計算機輔助組織設計
第八章 工程監理
第一節 壩系工程施工招標投標
第二節 壩系工程建設投資控制
第三節 壩系工程建設質量控制
……
第九章 工程管護
第十章 壩地鹽堿化的防治
第十一章 壩地防洪保收技術
第十二章 壩地果樹栽培與管理
第十三章 壩系水產養殖
第十四章 壩系設施蔬菜栽培技術
第十五章 壩地綠色作物栽培技術
第十六章 壩地林木育苗與中藥材植物種植
第十七章 壩系工程效益分析
參考文獻
·收起全部<<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