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IEC 61850通信規約的發展
第二章 IEC 61850總體介紹
第三章 IEC 61850建模基礎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原理及建模
第三節 信息分層模型
第四章 抽象通信服務接口
第五章 特定通信服務映射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通信協議棧
第三節 SCSM特定服務映射到MMS
第六章 變電站配置語言
第七章 MMS服務及報文解析
第一節 MMS報文映射
第二節 MMS報文結構
第三節 MMS報文抓取方法
第四節 MMS報文實例分析
第八章 GOOSE服務及報文解析
第九章 SV服務及報文解析
附錄A 邏輯節點分類
附錄B 數據名定義及描述
參考文獻|
智能變電站作為智能電網基礎的組成部分,其相關新技術的大量運用改變了變電站監控系統的網絡結構和信息采集交互方式,從而對自動化人員的運行維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使自動化人員更快速且有效地掌握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相關設備的運行維護技能,理解IEC 61850系列信息通信標準,提高智能變電站的自動化監控系統管理水平和運行維護、檢修能力,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特組織人員編寫關于智能變電站的系列叢書。| 《IEC 61850 電力系統應用技術》共分九章,包括IEC 61850通信規約的發展、IEC 61850總體介紹、IEC 61850建模基礎、抽象通信服務接口、特定通信服務映射、變電站配置語言、MMS服務及報文解析、GOOSE服務及報文解析、SV服務及報文解析。| 《IEC 61850 電力系統應用技術》可供從事智能變電站設計、安裝調試、運行維護及檢修試驗的相關技術和管理人員學習、培訓使用。|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 土方工程1.1 土的分類與工程性質1.2 場地平整、土方量計算與土方調配1.3 基坑土方開挖準備與降排水1.4 基坑邊坡與坑壁支護1.5 土方工程的機械化施工復習思考題第2...
前言第一章 緒論第一節 互換性概述第二節 加工誤差和公差第三節 極限與配合標準第四節 技術測量概念第五節 本課程的性質、任務與基本要求思考題與習題第二章 光滑孔、軸尺寸的公差與配合第一節 公差與配合的...
第一篇 個人禮儀1 講究禮貌 語言文明2 規范姿勢 舉止優雅3 服飾得體 注重形象第二篇 家庭禮儀1 家庭和睦 尊重長輩2 情同手足 有愛同輩第三篇 校園禮儀1 尊重師長 虛心學習2 團結同學 共同進...
格式:pdf
大小:309KB
頁數: 8頁
評分: 4.6
電力系統的遠動通訊規約 IEC 61850 電氣 班 摘要:IEC-61850 標準是 IECTC一 57 技術委員會在新時代制定出具有開放性和 互操作性的新一代變電站通信網絡和系統協議。 本文在介紹電力系統遠動規約的 基礎上進一步介紹了電力系統的 IEC-61850 標準。通過介紹 IEC-61850 標準的結 構體系,同 IEC60870-5-103/104 規約,進一步突出了 IEC-61850 標準的優點和 特點。最后舉了一個 IEC-61850 標準在變電站應用的例子來說明它的應用。 關鍵詞: IEC-61850標準、 IEC60870-5-103/104 規約、變電站通信 1、電力系統遠動通信規約 通信規約(協議)是指通信雙方必須共同遵守的題中約定, 也稱為通信控制 規程或傳輸控制規程。 通信規約的內容包括兩個方面: 一個是信息傳送格式, 它 包括信息收發方式、傳送速率、幀結
格式:pdf
大小:309KB
頁數: 2頁
評分: 4.4
序號 書名 單價 1 風電場電氣系統 機械工業 28.00 2 現代電力建設施工與技術管理 25.00 3 并網型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 化學工業 32.00 4 太陽能光伏發電實用技術(第二版) 化學工業 49.00 5 地面用光伏( PV)發電系統概述和導則GB/T18479-2001 中國標準 21.00 6 光伏系統并網技術要求 GB/T19939-2005 中國標準 16.00 7 光伏(PV)系統電網接口特性 GB/T20046- 2006 中國標準 16.00 8 電工基礎 科學出版社 22.50 9 電力系統基礎 中國電力出版社 13.2 10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與自動裝置 中國電力出版社 24 11 電路基礎 中國電力出版社 25.6 12 電力系統故障分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 14 13 變電站運行技術 中國電力出版社 35 14 變電站運行技術培訓教材 中國電力出版社 16
IEC61850系列標準共包含10個部分(IEC61850對應我們電力行業標準編號DL/T860):
IEC6l 850-1(DL/T860.1)基本原則;
IEC61850-2(DL/T860.2)術語;
IEC61850-3 (DL/T860.3)一般要求;
IEC61850-4(DL/T860.4)系統和工程管理;
IEC61850-5(DL/T860.5)功能和裝置模型的通信要求;
IEC61850-6(DL/T860.6)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結構語言;
IEC61850-7-1(DL/T860.71)變電站和饋線設備的基本通信結構一一原理和模式;
IEC61850-7-2(DL/T860.72)變電站和饋線設備的基本通信結構一一抽象通信服務接口(ACSI:Abstract Communication service interface);
IEC61850-7-3(DL/T860.73)變電站和饋線設備的基本通信結構一一公共數據級別和屬性;
IEC61850-7-4(DL/T860.74)變電站和饋線設備的基本通信結構一一兼容的邏輯節點和數據對象(DO:Data 0bject)尋址;
IEC61850一8-1(DL/T860.81)特殊通信服務映射(SCSM:Special Communication Service Mapping):到變電站和間隔層內以及變電站層和間隔層之間通信映射;
IEC61850一9-1(DL/T860.91)特殊通信服務映射:間隔層和過程層內以及間隔層和過程層之間通信的映射,單向多路點對點串行鏈路上的采樣值;
IEC61850一9-2(DL/T860.92)特殊通信服務映射:間隔層和過程層內以及間隔層和過程層之間通信的映射,映射到ISO/IEC 8802-3的采樣值;
IEC61850一10(DL/T860.10) 一致性測試。
IEC 61850標準是由國際電工委員會(International Electro technical Commission)第57技術委員會于2004年頒布的、應用于變電站通信網絡和系統的國際標準。作為基于網絡通訊平臺的變電站唯一的國際標準,IEC61850標準吸收了IEC60870系列標準和UCA的經驗,同時吸收了很多先進的技術,對保護和控制等自動化產品和變電站自動化系統(SAS)的設計產生深刻的影響。它將不僅應用在變電站內,而且將運用于變電站與調度中心之間以及各級調度中心之間。國內外各大電力公司、研究機構都在積極調整產品研發方向,力圖和新的國際標準接軌,以適應未來的發展方向。
IEC 61850系列標準共10大類、14個標準,具體名稱不在這里贅述,讀者可以很容易在網絡上查找到,以下主要介紹一下IEC 61850的特點。
①.定義了變電站的信息分層結構
變電站通信網絡和系統協議 IEC 61850 標準草案提出了變電站內信息分層的概念,將變電站的通信體系分為 3 個層次,即變電站層、間隔層和過程層,并且定義了層和層之間的通信接口。
②.采用了面向對象的數據建模技術
IEC 61850 標準采用面向對象的建模技術,定義了基于客戶機/服務器結構數據模型。每個IED包含一個或多個服務器,每個服務器本身又包含一個或多個邏輯設備。邏輯設備包含邏輯節點,邏輯節點包含數據對象。數據對象則是由數據屬性構成的公用數據類的命名實例。從通信而言,IED 同時也扮演客戶的角色。任何一個客戶可通過抽象通信服務接口(ACSI)和服務器通信可訪問數據對象。
③.數據自描述
該標準定義了采用設備名、邏輯節點名、實例編號和數據類名建立對象名的命名規則;采用面向對象的方法,定義了對象之間的通信服務,比如,獲取和設定對象值的通信服務,取得對象名列表的通信服務,獲得數據對象值列表的服務等。面向對象的數據自描述在數據源就對數據本身進行自我描述,傳輸到接收方的數據都帶有自我說明,不需要再對數據進行工程物理量對應、標度轉換等工作。由于數據本身帶有說明,所以傳輸時可以不受預先定義限制,簡化了對數據的管理和維護工作。
④. 網絡獨立性
IEC 61850 標準總結了變電站內信息傳輸所必需的通信服務,設計了獨立于所采用網絡和應用層協議的抽象通信服務接口(ACSI)。在 IEC61850-7-2 中,建立了標準兼容服務器所必須提供的通信服務的模型,包括服務器模型、邏輯設備模型、邏輯節點模型、數據模型和數據集模型。客戶通過 ACSI,由專用通信服務映射(SCSM)映射到所采用的具體協議棧,例如制造報文規范(MMS)等。IEC 61850 標準使用 ACSI和 SCSM技術,解決了標準的穩定性與未來網絡技術發展之間的矛盾,即當網絡技術發展時只要改動 SCSM,而不需要修改 ACSI。
IEC61850標準具有很多優勢:
它對變電站內IED(智能電子設備)間的通信進行分類和分析,定義了變電站裝置間和變電站對外通信的10種類型,針對這10種通信需求進行分類和甄別。
針對不同的通信,不同的優化方式。引入GOOSE(面向通用對象的變電站事件)、SMV(采樣測量值)和MMS(制造報文規范)等不同通信方式的通信方式,滿足變電站內裝置間的通信需求。
建立裝置的數字化模型,理順功能、IED、LD(邏輯設備)、LN(邏輯節點)概念的關系和隸屬。統一功能和裝置實現直接的規范。
建立統一的SCD (變電站系統配置描述文件),使得各個變電站盡管在電壓等級、供電范圍、一次接線方式等等不盡相同的情況下,依然能夠建立起一個統一格式、統一實現方式、各個廠商通用的變電站配置。
首次提出過程層概念和解決方案,使得電子式互感器的得以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