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羅伯茨,倫敦經濟政治學院法律系教授;彭文浩,倫敦大學法律系教授
序 致謝
第一章導論
第二章形成決定的文化:ADR運動的先驅
第三章關于民事司法體制和程序改革運動的爭論
第四章糾紛與糾紛解決程序
第五章協商
第六章調解
第七章裁決
第八章形式和程序的混合實驗
第九章替代性糾紛解決的發展軌跡 參考文獻 索引
本書圍繞替代性糾紛解決措施(ADR)展開研究,對形成決定的三種主要機制——協商、調解和裁決——進行考察。最后,分析了在當代英美國家出現的,將前面幾種基礎性糾紛解決措施融合在一起的混合型機制。
http://www.daanwang.com/khda/t126097.html
你好:這是廣聯達內部的,賣的資料是不會有電子版外露的。只有書籍現在可以到網上去定購有優惠活動。 每個分支客服那里都有,可以與你們當地的聯系一下。
這個沒有電子版的。如果需要,購買紙質版的吧。
本書引用并分析了大量關于糾紛解決過程和與民事司法有關的研究材料,在這些精挑細選的文獻的幫助下,本書提出了一個處理民事糾紛的宏大的比較性視角,重點關注協商和調解的中心過程。 2100433B
格式:pdf
大小:48KB
頁數: 1頁
評分: 4.7
橋連四海,路通八方,橋梁的興建與暢通,促進了人類社會的文化和經濟生活的繁榮與發展。但是橋梁一旦發生倒塌事故,就會帶來巨大的損失和災難。近些年,人們已經開始注意到了各種病害正在不同程度地侵擾著我國正在服役的30多萬座既有橋梁。據統計,在我國存在安全隱患和耐久性問題的橋梁約占總數的50%,個別地方甚至超過了70%,在這些橋中危橋又占20%~30%,約有9597座。如何對這些既有橋梁做出正確的檢測評估及加固,目前理論上尚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究其原因,主要是對病害及其發生機理缺乏系統、清楚的認識。
世界各國的民事司法實踐都處于快速發展變遷的過程之中。在這一語境下,本書廣泛地考察了形成決定的主要形式——協商、調解和裁決。關于這一領域的大量當代研究和與之相關的制度設計項目,都被籠統但并不精確地冠以“替代性糾紛解決機制(ADR)”的標簽。而本書的作者認為,如果要對這一普遍性的主題展開研究,必須首先確定優先性方面的轉變,用意識形態性的詞語來說,也即從判決到和解的轉變。
《糾紛解決過程——ADR與形成決定的主要形式》引用并分析了大量關于糾紛解決過程和與民事司法有關的研究材料,而不是局限于替代性糾紛解決的產生。在這些精挑細選的文獻的幫助下,本書提出了一個處理民事糾紛的宏大的比較性視角,重點關注協商和調解的中心過程。
《糾紛解決過程——ADR與形成決定的主要形式》可供法學院學生作為教材使用,同時對于關心糾紛和其解決機制的社會學家、人類學家以及關注各種糾紛解決新方法的人士也有幫助。本書的兩名作者西蒙·羅伯茨和彭文浩都是英國著名的法學家。
序
致謝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形成決定的文化:ADR運動的先驅
第三章 關于民事司法體制和程序改革運動的爭論
第四章 糾紛與糾紛解決程序
第五章 協商
第六章 調解
第七章 裁決
第八章 形式和程序的混合實驗
第九章 替代性糾紛解決的發展軌跡
參考文獻
索引2100433B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301191330
條形碼: 9787301191330
尺寸: 22.6 x 15.4 x 2.4 cm
重量: 621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