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監管網,生產企業和經銷企業可以迅速了解產品市場情況,保護知識產權,實現品牌推廣,掌握物流信息;消費者可以借助短信、電話、網絡以及終端設施等形式查詢產品真實性和質量信息;監管執法部門可以及時掌握有關產品假冒違法的信息并迅速采取執法行動,對質量問題進行流程追溯和責任追究,對問題和缺陷產品進行及時準確的召回管理,將政府監管、企業自律和社會監督很好地結合起來,推動了和諧社會的建設。
1)一件一碼。
突破了傳統一類一碼的機制,做到對每件產品唯一識別、全程跟蹤,實現了政府監管、物流應用、商家結算、消費者查詢的功能統一。
2)數據庫集中存儲動態信息。
為突破質量信息和流通動態信息無法事先印刷的局限,監管網對產品動態信息實時集中存儲在超大規模監管數據庫中,同時滿足了生產、流通、消費、監管的實時動態信息共享使用需求。
3)全國覆蓋。
由于產品一地生產、全國流通銷售的特點,只有做到全國統一、無縫覆蓋的系統網絡平臺才能滿足全程監管的要求。
4)全程跟蹤。
監管網對產品的生產源頭、流通消費的全程閉環信息采集,具備了質檢、工商、商務、藥監等各相關部門信息共享和流程聯動的技術功能,為實現對產品的質量追溯、責任追究、問題召回和執法打假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支撐。
監管碼商品條碼有什么不同
應用在零售商品的13位商品條碼(目前主要是EAN-13/8)是國際組織公布的非強制標準,是一類一碼,主要用于POS掃描結算,不能分辨真假和記錄產品質量,不能實現產品流通跟蹤,也不適用珠寶、農資等復雜價格或不在超市銷售的產品。
監管碼是中國國家規定的產品標識,是一件一碼,可以實現對產品生產、流通、消費的全程監管,實現產品真假判斷、質量追溯、召回管理與全程跟蹤等功能,可以方便為珠寶、農資等特殊產品賦碼。
監管碼與監管網
監管網為每件產品賦予唯一的電子監管碼,實現“一件一碼”管理,將監管碼對應產品的生產、流通、消費等動態信息實時采集到數據庫中,通過覆蓋全國的無縫網絡、支持數百萬家企業數千萬億件產品的超大型數據庫和專業化的客戶服務中心,為政府從源頭實現質量監管建立電子檔案、對市場實現跟蹤追溯、索證索票、實施進貨檢查驗收、建立購銷電子臺賬和缺陷產品召回提供了信息技術保障。最終建立了從原料進廠、生產加工、出廠銷售到售后服務的工業品全過程電子監管鏈條,建立了從種植養殖、生產加工、流通銷售到餐飲消費的食品全過程電子監管鏈條,為建立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的質量追溯和責任追究體系提供了信息技術平臺,建立了覆蓋全社會的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網絡。
您好,很高興為您回答這個問題,電子監管碼印刷機款式很多,品牌很多,價位也不同,主要還是看質量,建議去實地看看,多選擇幾個,做個比較
序號 商品編碼 商品名稱 計量單位 出口退稅稅率 進口普通稅率 &n...
管碼是什么,它的重量怎么計算答:管道卡子和管道支架
監管碼是中國政府對產品實施電子監管為每件產品賦予的標識。每件產品的監管碼唯一,即“一件一碼”,好像商品的身份證。
目前監管碼已經從16位升級到20位,企業準確登記其產品的商品編碼后,監管碼可以建立與商品編碼的對應關系,完成在零售領域的結算計價功能。
生產企業通過監管碼將產品的生產、質量等源頭信息傳輸到監管網數據庫中,流通企業通過監管碼進行進貨檢查驗收并將進貨信息傳輸到監管網數據庫中,在銷售時將銷售信息傳輸到監管網數據庫中,這些數據信息
可供消費者進行真假與質量查詢,供政府進行執法打假、質量追溯和產品召回管理,供企業了解市場供求情況、渠道銷售情況和涉假信息。
中國監管碼印刷網
中國監管碼印刷網—簡稱“賦碼通”。 是根據2007年12月4日國家質檢總局在“關于貫徹《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實施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的通知”(國質檢質聯〔2007〕582號),由廣州鑫寶軟件科技有限公司獨資創建,國內最專業的電子監管碼賦碼咨詢、采購和交易及技術解決方案的商務平臺。網站匯集行業內最優秀、最知名的電子監管碼賦碼產品咨詢專家與生產廠家,為廣大用戶提供大量優質、前沿的綜合性政策資訊、行業應用和技術解決方案等相關信息資源,以及中小企業“供應-求購-合作”一體化服務。
監管碼對應的企業和產品信息有哪些?
監管碼對應的企業信息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1.企業注冊名稱(為當前注冊用戶的企業名稱,可以為數字、字母或漢字)
2.企業名稱語音播報簡稱(用于語音播報時播放的企業名稱)
3.企業組織機構代碼
4.法人代表(企業法人代表)
5. 法人證件號(若身份證必須是數字,且是15位或18位長)
6.經營范圍(企業經營范圍,必須與營業執照上的一致,最多50個漢字)
7.注冊地址(企業注冊地址,最多50個漢字)
8.營業執照號
9.營業執照有效期(填寫了營業執照號,必須選擇其有效期)
監管碼對應的產品信息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1.產品條碼
2.產品名稱 (20位字符,并且同一企業下商品名稱不允許重復)
3.企業自定義編碼(企業自己對商品的編碼)
4.預計銷售省份
5.保質期(單位為天)
6.產品商標
7.產品品牌
8.包裝編號,包裝數量,包裝單位,凈含量數量,凈含量單位。
格式:pdf
大小:563KB
頁數: 3頁
評分: 4.6
電子監管網是國務院為加強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提出的建設"兩個鏈條、一個體系和一個網絡"中的監管網絡。產品在加貼電子監管碼后.消費者只需撥打
格式:pdf
大小:563KB
頁數: 6頁
評分: 4.7
目的 建立藥品電子監管碼管理制度,確保國家實施電子監管藥品的生產行為符合規定要求。 責任 質保部、生產部、生產車間、倉庫、各相關部門負責電子監管碼相應工作,確保電子監 管碼在產品生產、運輸、銷售等過程中有效性。 范圍 適用于實行電子監管碼藥品的各環節:生產、質量、驗收、保管、銷售等,對藥品電子 監管碼信息采集傳輸進行操作與控制,對藥品狀態實時信息進行操作與控制。 定義 電子監管碼: 是中國政府對產品實施電子監管為每件產品賦予的標識。 每件產品的電子 監管碼唯一,即“一件一碼” ,好像商品的身份證,簡稱監管碼。 手持終端:用于倉庫入出庫的藥品電子監管采集器。 源文件:源代碼的集合,是一組具有特定意義的可以實現特定功能的字符。 核注即核注入庫:將生產完成建立包裝關聯關系的藥品監管碼信息上傳至藥品監管系 統。 核銷即核銷出庫: 將放行后銷售出庫的藥品監管碼信息通過藥品監管系統上傳至收貨企 業。
一件一碼
突破了傳統一類一碼的機制,做到對每件產品唯一識別、全程跟蹤,實現了政府監管、物流應用、商家結算、消費者查詢的功能統一。
數據庫集中存儲動態信息
為突破質量信息和流通動態信息無法事先印刷的局限,監管網對產品動態信息實時集中存儲在超大規模監管數據庫中,同時滿足了生產、流通、消費、監管的實時動態信息共享使用需求。
全國覆蓋
由于產品一地生產、全國流通銷售的特點,只有做到全國統一、無縫覆蓋的系統網絡平臺才能滿足全程監管的要求。
全程跟蹤
監管網對產品的生產源頭、流通消費的全程閉環信息采集,具備了質檢、工商、商務、藥監等各相關部門信息共享和流程聯動的技術功能,為實現對產品的質量追溯、責任追究、問題召回和執法打假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支撐。
與商品條碼有什么不同
應用在零售商品的13位商品條碼(目前主要是EAN-13/8)是國際組織公布的非強制標準,是一類一碼,主要用于POS掃描結算,不能分辨真假和記錄產品質量,不能實現產品流通跟蹤,也不適用珠寶、農資等復雜價格或不在超市銷售的產品。
電子監管碼是中國國家規定的產品標識,是一件一碼,可以實現對產品生產、流通、消費的全程監管,實現產品真假判斷、質量追溯、召回管理與全程跟蹤等功能,可以方便為珠寶、農資等特殊產品賦碼。
電子監管碼與監管網的作用
監管網為每件產品賦予唯一的電子監管碼,實現“一件一碼”管理,將電子監管碼對應產品的生產、流通、消費等動態信息實時采集到數據庫中,通過覆蓋全國的無縫網絡、支持數百萬家企業數千萬億件產品的超大型數據庫和專業化的客戶服務中心,為政府從源頭實現質量監管建立電子檔案、對市場實現跟蹤追溯、索證索票、實施進貨檢查驗收、建立購銷電子臺賬和缺陷產品召回提供了信息技術保障。最終建立了從原料進廠、生產加工、出廠銷售到售后服務的工業品全過程電子監管鏈條,建立了從種植養殖、生產加工、流通銷售到餐飲消費的食品全過程電子監管鏈條,為建立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的質量追溯和責任追究體系提供了信息技術平臺,建立了覆蓋全社會的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網絡。
通過監管網,生產企業和經銷企業可以迅速了解產品市場情況,保護知識產權,實現品牌推廣,掌握物流信息;消費者可以借助短信、電話、網絡以及終端設施等形式查詢產品真實性和質量信息;監管執法部門可以及時掌握有關產品假冒違法的信息并迅速采取執法行動,對質量問題進行流程追溯和責任追究,對問題和缺陷產品進行及時準確的召回管理,將政府監管、企業自律和社會監督很好地結合起來,推動了和諧社會的建設。
今天看到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例行新聞發布會,對于里面談到的“藥品電子監管碼”(見圖片),有一些疑問,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到這個問題的,歡迎一起討論。
看這個“藥品電子監管碼”,類似于普通商品上的條形碼,可以實現對藥品實施“電子身份證”的監管制度,建立起“全國藥品監督管理網絡”,“對于列入重點藥品的生產、經營企業,要求于2008年10月31日前完成賦碼入網,上述重點藥品未使用藥品電子監管碼統一標識的,一律不得銷售。”
這個讓我想到現在施行的藥品批準文號的政策,一個產品一個批準文號,這不就是類似于“藥品身份證”的作用嗎,那個現在又出現一個“藥品電子監管碼”,那么原來的藥品批準文號是不是出現重復的監管作用嗎?經過這兩年的實踐,藥品批準文號都可以通過醫藥企業賄賂藥監部門來取得批號,那么是不是這個“藥品電子監管碼”也會步這樣的后塵呢?
還有,藥監部門準備建立“藥品監管網”,實現(1)“從生產出廠、流通、運輸、儲存直至配送給醫療機構全過程的在藥品監管部門的監控之下”,并且能(2)“實時查詢每一盒、每一箱、每一批重點藥品生產、經營、庫存以及流向情況,遇有問題時可以迅速追溯和召回”;(3)“信息預警。各企業超資質生產和經營預警;藥品銷售數量異常預警,可以指示是否有藥物濫用,或可能某種藥物短時間大量售出提示可能的疾病流行預警;藥品發貨與收貨數量和品種核實預警,及時發現藥品是否流失”;(4)終端移動執法。藥品監管和稽查人員可以通過移動執法系統,如通過上網,或通過手機便利地在現場適時稽查。
為實現藥品的監管目的,需要對藥品進行包裝編碼控制(即監管碼),并將監管碼通過條碼的形式標記在包裝外面,可以通過掃描識讀或肉眼識讀。監管碼依據質監部門制定的生產計劃,在產品監控信息網絡上申請核發,監管碼與生產的產品相關;在生產前,通過數據接口將監管碼導入賦碼系統(即生產線監管碼賦碼系統),在生產包裝過程中,賦碼系統給每個產品的數層包裝加以賦碼,并通過掃描將不同層次包裝的條碼關系加以關聯,儲存在數據庫中,系統根據事先設定的規則或人為決定的時間點,將監管碼關聯數據通過數據接口發送到產品監控信息網絡系統,監管碼被激活后可以在該產品進入流通或使用過程中進行查詢、管理。
賦碼系統對外與監控信息網絡系統通過數據接口,進行原始監管碼的導入,并將關聯好的監管碼上傳至監控信息網絡系統;對內與掃描系統、顯示屏幕、條碼打印系統、貼標系統等通過接口進行聯系,通過現場數據收集傳送到賦碼系統后臺,經過后臺邏輯處理,將信息反饋給現場指導作業人員如何進行下一步作業,如果是自動生產線,可以通過數據接口指導自動設備進行自動生產處理。
關于在實際工作中,藥品電子監管任務繁雜,很多東西亟待理順。希望更多的業界同仁多多交流,共同完善。保證藥品的用藥安全。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藥品電子身份證”監管制度,并要求列入重點藥品的生產、經營企業于2008年10月31日前完成賦碼入網,未使用藥品電子監管碼統一標識的,一律不得銷售。
2007年12月4日,國家質檢總局在“關于貫徹《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實施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的通知”(國質檢質聯〔2007〕582號)中,決定對納入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和強制性產品認證(CCC)管理的重點產品實施電子監管”。食品、家用電器、人造板、電線電纜、農資、燃氣用具、勞動防護用品、電熱毯、化妝品等9大類69種重點產品將在2008年6月底前全面實施電子監管,所有產品加貼電子監管碼才能上市。
目前電子監管碼已經從16位升級到20位,企業準確登記其產品的商品編碼后,電子監管碼可以建立與商品編碼的對應關系,完成在零售領域的結算計價功能。
生產企業通過電子監管碼將產品的生產、質量等源頭信息傳輸到監管網數據庫中,流通企業通過電子監管碼進行進貨檢查驗收并將進貨信息傳輸到監管網數據庫中,在銷售時將銷售信息傳輸到監管網數據庫中,這些數據信息可供消費者進行真假與質量查詢,供政府進行執法打假、質量追溯和產品召回管理,供企業了解市場供求情況、渠道銷售情況和涉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