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律審查程序圖解》按照紀律審查工作流程分為信訪舉報、線索受理與管理、初核、立案、調查、案件審理、申訴復查等七個部分,對相關政策規定進行圖文并茂、生動直觀的解讀,易學、易記,便于遵守執行。
第一章 信訪舉報
第二章 線索受理與管理
第三章 初步核實
第四章 立案
第五章 調查
滲調查措施和時限
證據收集
違紀事實見面
保障被審查人和其他人員的權利
制作調查報告與總結剖析
移送審理
涉案款物管理
第六章 案件審理
提前介入審理
審理案件受理
案件審核與審議
黨紀處分批準權限
處分和執行
移送司法
第七章 申訴復查
臻申訴案件的受理
申訴案件的辦理程序2100433B
作者以圖文結合、注重圖解的方式,系統地介紹了果樹24種嫁接方法和25種應用技術。內容包括:什么叫果樹嫁接,果樹為什么要嫁接,果樹嫁接成活的原理,接穗的選擇、貯藏與蠟封,嫁接時期及嫁接工具和用品,嫁接方...
《大設計》無所不在。在會議室和戰場上;在工廠車間中也在超市貨架上;在自家的汽車和廚房中;在廣告牌和食品包裝上;甚至還出現在電影道具和電腦圖標中。然而,設計卻并非只是我們日常生活環境中的一種常見現象,它...
本書分為上篇“平面構成”和下篇“色彩構成”兩個部分,每一部分的最后章節選編了一些本校歷年來學生的優秀作品作為參考,圖文并茂、深入淺出。此外,本書最后部分附有構成運用范例及題型練習,可供自考學生參考。本...
格式:pdf
大小:94KB
頁數: 1頁
評分: 4.5
<正>本書主編王雙亭,河南理工大學教授,畢業于解放軍測繪學院航空攝影測量專業,主要從事數字攝影測量和遙感信息提取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本書系統地介紹了攝影測量的基本原理、技術和最新成果。全書共分為六章:第一章介紹攝影測量的基本概念、發展過程及所面臨的問題;第二章介紹了攝影像片的獲取原理與技術;第三章介紹了中心
格式:pdf
大小:94KB
頁數: 1頁
評分: 4.7
本書結合作者多年教學、科研經驗及工程實踐,較系統地介紹了地下工程測量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從理論和實踐兩個角度幫助讀者提高分析和解決地下工程領域測繪的能力。本修訂版在傳統測量技術的基礎上,新增測繪新技術元素,操作適用性更強,新的地鐵工程測量一章更具有針對性。全書內容豐富,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充分反映了地下工程測量最新技術及其應用。
紀律是一定社會組織的行為規則。紀律規范,指的是一定社會組織對其組織成員的行為進行規矩和示范的標準、規則。
紀律規范屬于社會行為規范,它在社會生活中普遍存在,并有著重大影響和作用。因此,紀律規范與道德規范和法律規范相并列,被稱為人類社會“三大行為規范”。
對紀律規范有狹義和廣義兩種理解:在狹義上,紀律規范對一定社會組織及其成員的具體行為進行規矩,形成不同內容和要求的規則和標準,使之成為構成一定社會組織紀律的一個個單元和“細胞”;在廣義上,紀律規范作為一定社會組織行為規則的集成,是由不同層次、不同功能的紀律單元整合而成的一個有機聯系的行為規則體系,并與道德、法律等其他社會行為規范相區別。在這個意義上,紀律規范也可以稱作紀律體系。
認識和把握紀律規范,應當注意三個環節:其一,紀律作為社會組織的行為規則,只存在于一定社會組織之中,不可能歸結出對全體社會成員都具有規范性和約束力的統一的紀律規范。但是,社會組織在人類社會存在的普遍性,決定了紀律在全社會存在的普遍性,因而紀律規范是在全社會具有普遍意義的行為規范。其二,紀律規范是一定社會組織對其成員的行為作出的組織規范。其三,紀律規范是一定社會組織及其成員應當遵守的各種行為規則的總和。
區分紀律規范的類型。可以從規范的功能、規范的內容、規范的組織等三個方面加以把握。
紀律規范的功能類型。根據紀律規范的功能和效力進行分類,可以分為倡導性規范、禁止性規范、懲處性規范三種類型。
倡導性紀律規范。所謂“倡導”,指的是組織成員應當或者必須怎樣做,也可以理解為允許或者準許怎樣做。倡導性規范是紀律規范中的“準則”。
倡導性是紀律規范最基本的功能。就一定社會組織的行為規則來說,首先是要明確應當怎樣做或者允許怎樣做,否則就沒有基本遵循。因此,建立組織就要有個章程,開展工作活動就要制定應當怎樣做的規章制度,有的還要對組織成員提出義務、權利、道德、作風等方面的規范性要求,涉及的范圍和包括的內容非常廣泛。
倡導性規范是一定社會組織行為規則的根本標準,也是確認那些不應當或者不允許怎樣做的行為,產生紀律規范禁止功能和懲處功能的基本依據,在整個社會組織紀律規范中處于基礎和根本的地位。在任何社會組織中,倡導性規范都是不可或缺的最基本的紀律規范。
禁止性紀律規范。這是組織成員不應當或者不允許怎樣做的的紀律規范,因而是紀律規范的“禁則”。禁止性規范與倡導性規范相對應,它所規范和確認的是組織成員不能逾越的“紅線”,各類社會組織一般都要制定禁止性紀律規范。
懲處性紀律規范。懲處性規范就是組織成員違反紀律應當受到什么處罰和怎樣予以處罰的紀律規范,因而被稱作紀律規范的“罰則”。懲處性規范的主要功能是對組織成員違反紀律應予懲處的行為以及應給予的處分進行規范,并作為懲處工作的基本依據和量紀標準。懲處性規范以倡導性規范為基本依據,與禁止性規范緊密連接,可以說是禁止性規范的延伸和一種表現形式。
由于各類社會組織的目標和功能存在一定差異,并不是所有社會組織的紀律規范都需要具備懲處功能。即使那些具有懲處功能的社會組織,也不是都形成了懲處性紀律規范。因此,懲處性規范也不是具有懲處功能的社會組織都要有的紀律規范。
此外,紀律規范還有一種功能,就是對組織成員遵守紀律應當怎樣獎勵作出規范。如《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第二章“獎勵”,明確規定了獎勵的目的、原則、項目、權限,并對個人或單位遵守紀律應給予獎勵的情形作了具體規定。這種規范形式,可以稱作紀律規范的“獎則”。
紀律規范的內容類型。一定社會組織為了實現特定的組織目標和任務,都要進行相應的工作活動,從而形成不同內容的紀律規范。按照內容不同劃分的紀律規范只有與特定社會組織聯系在一起才具有實際意義,因為同類內容的紀律規范只是所規范的活動或行為相同,它在不同社會組織中有著各不相同的實際內容和具體要求,紀律規范內容的同類并不表明在不同社會組織中其內容和要求的同一。按照內容不同劃分的紀律規范,常見的有政治紀律規范、組織紀律規范、群眾紀律規范經濟紀律規范、保密紀律規范、工作紀律規范、社會生活紀律規范等。
紀律規范的組織類型。根據紀律規范的組織進行分類,就是區別不同目標和任務的社會組織,按照社會組織的性質劃分紀律規范的不同類型。常見的有政黨紀律規范、公務員(國家工作人員)紀律規范、軍隊紀律規范、警察紀律規范、學校紀律規范、企業紀律規范等類型。
紀律規范對調整和約束社會組織及其成員的行為,有著四方面作用。一是對一定社會組織及其成員的行為進行規矩,起著規矩作用;二是對社會組織及其成員的行為提出標準,起著示范作用;三是將不同層次、不同功能的紀律整合為一個整體,起著集成作用;四是作為區別于道德、法律等其他行為規范的標志,起著標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