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看得懂的中國房價 | 作????者 | 張靜波 |
---|---|---|---|
出版社 | 中國經濟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2011年1月1日 |
定????價 | 28 元 | 開????本 | 16 開 |
ISBN | 9787513601047 |
張靜波,浙江大學管理學碩士。擁有近8年的媒體從業經驗,長期跟蹤研究房地產、能源、鋼鐵等行業。著有《三星韓國造》《絕對盈利》等多部作品。
序言:中國的房地產怎么了
第一章 房改:引發高房價的潘多拉魔盒/001
12年前,一場深刻的制度變革改變了所有中國人的命運,這就是住房制度改革。從那以后,億萬中國人告別了福利分房的日子,轉而從市場上購買商品房,房地產由此迎來了全新的時代。為什么要進行房改"para" label-module="para">
第二章 城市化:主動性購房的發動機/019
多年前,著名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就曾斷言:21世紀影響人類進程的兩件大事,一是新技術革命,二是中國的城市化。如今,中國的城市化率正以每年1%以上的速度挺進,城市的面貌也因此煥然一新。什么是城市化"para" label-module="para">
第三章 拆遷:被動性購房的制造者/029
在中國,拆遷是一個既喜又悲的話題,它既能“拆出”大批的千萬富豪,又能炮制出類似唐福珍這樣的悲劇。而大量的被動性需求,也正是在這一喜一悲之間,被創造了出來。拆遷何以牽動如此多人的神經"para" label-module="para">
第四章 炒房:投資性購房的釋放閥/041
2010年初,海南再次成為全國人民熱炒的對象。中國人的賭性之大,令投資大師沃倫·巴菲特都不得不感慨萬千,而溫州人買房如買菜的豪放,更是將中國人對房地產的態度演繹得淋漓盡致。中國人為何對炒房情有獨鐘"para" label-module="para">
第五章 住房公積金:低收人家庭的購房法寶/055
1990年3月,當上海市建委副主任葉伯初被朱镕基調去搞住房改革的時候,他或許沒想到,自己參與設計的公積金制度會在未來的日子里,徹底改變了上海人乃至全國人民的命運。什么是住房公積金"para" label-module="para">
第六章 按揭貸款:用杠桿撬起財富的夢想/067
關于按揭買房,坊間流傳著眾多離奇的故事。其中,最不可思議的莫過于10萬元炒房一年賺上億。而所有的故事都有一個關鍵詞——杠桿!什么是按揭貸款"para" label-module="para">
第七章 人民幣升值:全球資本攪動中國樓市/079
2005年7月21日晚,央行突然宣布人民幣升值。消息傳出后,摩根士丹利、高盛、花旗等國際“資本大鱷”無不歡欣鼓舞,磨刀霍霍,因為他們知道,押寶中國樓市的大好時機終于到來了。人民幣為何會升值"para" label-module="para">
第八章 負利率:資產泡沫的催化劑/093
CPI迭創新高,利率長期維持低位,1萬元錢存銀行,1年后縮水125元!負利率如同一只吸血章魚,在偷偷吸走我們財富的同時,也催生了一個個巨大的資產泡沫。什么是負利率"para" label-module="para">
第九章 地王:“招拍掛”制度引發的土地搶購/105
“房子兩會”剛剛落幕,討伐之音猶在繞梁,天子腳下卻出人意料上演了“一日三地王”的好戲,引得央視主持人白巖松不禁驚呼:房地產市場究竟總理說了算,還是總經理說了算"para" label-module="para">
第十章 囤地捂盤:饑餓供應帶來的購買恐慌/119
近年來,在我們身邊,屢屢發生這樣的咄咄怪事:一邊是市場上不斷拋出的“地荒論”,一邊卻是喧鬧的城市黃金地段,大片的土地被閑置撂荒。切莫驚訝,這是開發商在“曬地皮”呢。土地供應為何如此稀缺"para" label-module="para">
第十一章 保障性住房:姍姍來遲的9000億/133
2008年11月,住建部副部長齊驥對外宣布:未來三年,政府將投資9000億元建設保障性住房。這意味著,我國的保障性住房在經歷了十年的陣痛后,終于走上回歸之旅。什么是保障性住房"para" label-module="para">
第十二章 分稅制:引爆地方政府的賣地沖動/147
觀察中國樓市,分稅制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兒。16年前的那場深刻改革,徹底改變了中央和地方的財稅關系。面對財權和事權的脫節,債臺高筑的地方政府不得不打起了賣地的主意。什么是分稅制"para" label-module="para">
第十三章 調控:誰讓樓市調控變“空調”/159
在中國的地產界,有一個著名的怪圈,那就是每次中央抱著美好的政策初衷,對房地產施以調控后,房價就開始報復性上漲,其結果是房價越調越漲,購房人越調越心慌。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中央對房地產的調控屢屢淪為“空調”呢"para" label-module="para">
參考文獻/173
后記/1752100433B
《看得懂的中國房價》并不打算輕言未來房價的漲跌,也不打算揭穿某個所謂的陰謀,只是希望以一個觀察者的身份,真實再現那些隱藏在房價上漲背后的推動力量。這些力量,有的你或許早有耳聞,甚至耳朵都聽出了繭子,例如剛性需求:有的你或許不以為然,甚或以為是利益集團推高房價的噱頭,例如城市化;有的你或許知之不深,卻深刻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例如人民幣升值。但是,作為一幅全景圖,你從《看得懂的中國房價》中得到的,將是一次全新的、難以忘懷的體驗。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樣一本小冊子,不但有助于你撥開重重迷霧.看清房地產市場的本質,還有助于你保持一份淡定的心態。畢竟,面對房價,需要的是理性,而不是賭氣,更不是憤世嫉俗或一相情愿。
不錯標注解釋很詳細!這是樓房鋼筋混凝土梁的鋼筋一部分,還有基礎、板、柱、墻等鋼筋。剛學預結算還是剛學施工,要想學精操作起來又快又準都要慢慢一步一步地學。好資料值得學習!
一定看得懂,為什么這樣說呢,其實我花上一個小時的時間講解給您聽,您也看得懂,因為在我們所有施工圖中所有的表示都是有文字說明的,也就是說只要認識字的人都可以明白,在立面造型上也是標明了尺寸與材料說明,全...
. 目前國家也出政策公開參與炒房,房產稅轉嫁到租金,看來國家是要打擊沒房住的人多掏租金去租房,目的是想逼老百姓都掏錢去買房。 最終轉嫁到租房人,租金增高,加劇新一輪搶房潮投資出現,房價繼續高漲,稅...
格式:pdf
大小:104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5
中國房價走勢一直被學術界和民間高度關注。房產稅作為財產稅的一種,其對于房價的走勢究竟會帶來什么樣的影響?文章搜集大量的數據,通過對比和分析,分別從目前國內外房產稅征收的差異、影響房產稅擴容的因素、房產稅試點效果等三個方面,論證了房產稅對中國房價走勢的影響。
格式:pdf
大小:104KB
頁數: 6頁
評分: 4.8
股市與房市之間的互動關系一直是爭論的焦點。基于MTV模型對2003-2007年間的中國住房價格與股票價格間的互動關系進行了定量分析。結果表明:中國房地產市場與股票市場之間存在較高的正相關性,并且兩者都具有很強的政策導向性,即隨著利息、貨幣供應量等經濟杠桿的作用,房價和股價都會產生相應變動。政府對房地產市場與資本市場的調控效率相對較高,這些都與中國的現實情況相吻合。
本文的作者鳳舞天是《電子工程專輯》的老博主,希望用自己的所學成就自己的事業,更希望惠及他人。分享了很多自己創業和管理的經驗。《看得懂的電磁場理論》這篇博文,自發表后至有 109名讀者表示喜歡此文,閱讀6844,評論56,深受讀者喜愛。博主也與網友在評論中互動,以下是博文內容:
從初中甚至更小,我們就接觸到了電路,把電壓比作水源的高度,電流比做水流,表征電壓與電流關系的電阻就是水管的大小。從初中到大學畢業工作(排除專門學過電磁場,并且深入理解了的),我們一直這么理解的。因為電路、電壓、電流、電阻的概念就是對照現實中看得到的水路、水壓、水流和水阻而來的,非常直觀、形象,并且長期以來感覺沒什么問題,所以非常的深入人心。
電路理論的困境
電路理論首先碰到的問題是兩根緊挨著的信號線,會相互干擾,這個引入了磁場理論比較好的解釋了:存在交變的電流,就激勵出交變的磁場變化,部分磁力線相互圍繞了傍邊的信號線,根據安培定律,互感相互影響,這個采用磁場理論可以說完美的解釋了。當然靠近的兩根信號線不僅僅只有磁場的影響,電場也有影響,這個取決于電壓與電流的比例關系。
電路理論碰到的第二個問題,當一個回路的導線無規則,比較亂,信號源信號無法完美的傳遞到終端上,高頻失真,信號完整性受損,限制了高速信號傳輸。而這個,電路理論解釋不了,磁場理論也解釋不了,需要第三種理論。
電路理論碰到第三個問題,無法解釋天線?怎么斷路不相連的一段導線,可以輻射能量出去,而電路理論必須要有回路的,完全不可理解。
電路理論無法解釋第四個問題:傳輸線阻抗,一根同軸線,標稱50歐姆,這個是表征什么物理量?這個50歐姆在哪兒呢?
信號的載體是能量
硬件中的信號的傳遞,基于電壓或者電流表征的,但無論電壓還是電流,都是基于能量這一實體。
在現實中,能量的傳遞,都是從A到B點,而在微觀世界中,能量的傳遞只有兩種,那就是基于粒子傳遞,如同扔石頭,或者基于波的傳遞,如同聲音或者水波,只有這兩種。但是,電路是基于一個回路的,大家日常想著電流從電源的正極留出到電源的負極,或者電子從負極流出到達正極,這個是電路理論經常提到的,深入人心,但這個明顯存在一個問題,就是這個回路里面,到底那個負載先上電呢?是靠近正極的A,還是靠近負極的C?
我們知道,電子有質量,在金屬中移動的速度很慢,遠遠小于光速,但電的建立是光的速度,所以電路建立的基礎,顯然不是以電子的移動作為初始條件,能跟光速比的,只有電磁場,它是波,可以傳遞能量,也滿足能量傳遞條件。
場結構模型
既然電路的理論基礎是電磁場,能量的傳遞必須從信號源點到終端,不可能是回路形式,那么如下圖,紅色細線是電場,從信號源擴展到負載B,藍色細圓圈是磁場,也從信號源擴展到負載B,理論上講,電路的順序是A、C、B,這樣的順序。
我們簡化上圖為傳輸線類型模式,可以清晰的看到,紅電場和蘭色磁場組成的電磁場從信號源到負載電阻。在傳播過程中,電場和磁場都是存在于導線外面的,而這些電場和磁場都是能量場,所以要明確的是,能量都是在導線外面的,而不存在于導線內部,這個很關鍵,
根據能量存在于導線外面的特點,我們加以利用,就得到不同的東西。比如為了實現傳輸,就需要降低損耗,降低對外的輻射而設計了同軸線,如下圖1(截面圖),外銅皮與內心銅線之間充填塑料,形成一個腔體,電場和磁場就分布在里面,電場是兩極徑向的紅線,磁場是圍繞銅芯的切向蘭線。同軸線外沒有任何的電場和磁場,所以對外沒有輻射,損耗最小,最適合電磁場通訊。
PCB上的信號連接,無法用同軸線,于是設計了一種類似同軸線的方案,叫微帶線,如下圖2。圖中可知電場大部分被約束在信號線與參考地之間,但磁場有在外面,所以微帶線適合短距離傳輸,往往只適合于PCB。
若為了發射信號,如天線,就盡可能的把電場和磁場暴露在空間中,那么就需要把兩極分開,如下圖3.
需要注意的是,一塊懸空的金屬,因為內阻為0,電磁場無法穿過而形成類似鏡子的反射效應,衛星天線采用一塊獨立的類似鍋蓋形狀的金屬板作為衛星信號的反射面,利用凹透鏡原理。
3.5.3 傳輸線阻抗
電磁場是波,那么就必須要滿足電場能量與磁場能量相等,只有兩個能量相等,才能相生相克,互為陰陽,比如男女,繁衍后代,生生不息。那么電場能量與磁場能量相等,相互轉換才能把自己傳遞下去。注意,這兒講的相等,是同一時間的能量要相等,這個跟LC振蕩完全不同,振蕩雖然也是電場與磁場轉換,但不是同時,而是這一刻電場轉化為磁場,下一刻,磁場轉換為電場,所以總能量不變,在兩者之間轉換,無法傳遞下去。而對電磁場波來說,是同一時刻,相互轉換,電轉換為磁,磁轉換為電,從源端獲取能量傳遞到終端去。
3.5.3傳輸線微分模型
取一小段傳輸線來,紅線中間部分,我們用集中元器件來描述,導線的長度,就是電感L,導線之間就是電容C。電感對應的是磁場,電容對應的是電場,這兩個能量要相等。
1/2 * C * U * U = 1/2 * L * I * I
整理可得:Z = U / I = SQR(L/C),SQR 為開平方根號。
傳輸線阻抗的物理意義:在電磁場傳輸的過程中,電場與磁場能量相等,那么傳輸線兩端的電壓與電流必須滿足這個比例關系。
3.5.4 阻抗匹配
通過以上很容易明白了,不同的傳輸線,它的阻抗是不同的,電磁場是一個能量場,若這個能量不能被后級完全吸收,必然會反射回來,因為能量是無法消失的。所以要求終端的電阻與傳輸線阻抗一樣,這樣傳遞過來的能量可以被完全吸收而不引起反射導致信號模糊。普通線之所以無法傳遞高頻,就是因為不停的各種反射,導致信號模糊而失真。一般來說,要求信號源與終端都要跟傳輸線阻抗匹配,這樣哪怕終端反射回來信號,也可以被源端的電阻吸收。
當有些傳輸線特別短,遠遠小于信號波長的時候,可以不需要太考慮阻抗,因為傳輸線太短,哪怕多次反射折疊,也不會使信號惡劣太多,所以不需要太考慮。我們普通的電路回路,在低頻下,遠遠小于信號波長,哪怕多次折疊,也對信號沒有什么影響,這就是普通電路不用太考慮電磁場的原因,而電路理論可以認為是電磁場理論在低頻下的一個近似模型
當多路不同阻抗的傳輸線或者終端連接在一起的時候,就需要考慮它們之間的阻抗匹配問題,需要引入電容電感實現阻抗匹配,這個就是大家經常聽到的射頻匹配問題。射頻工作人員很大的精力都在調節信號的匹配。
需要引起重視的是,理論上講,傳輸線阻抗跟頻率無關的,因為傳輸線微分等效電容電感的阻抗跟頻率是同步變化的,抵消掉了,但是引入了電容電感來調節匹配,這些電容電感對不同的頻率的阻抗不同,所以會有一些頻響特性,不再是與信號的頻率無關了。所以匹配調節的時候,一般要調節的在想要的頻帶上。
3.5.5 微帶線
電磁場的長距離傳輸,一般用同軸線,因為同軸線能量不能輻射到外界,但對于PCB的信號線設計,無法用同軸線,所以基于電磁場理論,設計了微帶線。
3.5.5.0微帶線截面圖模型
如上圖右邊的模型圖,上面是寬度為W的信號線,PCB的覆銅一般是0.018毫米。下面是參考地,參考地要盡可能大于三倍的W寬度。信號線與地之間的高度是h,一般都是PCB的標準材料FR4,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廠家的FR4介電常數基本差不多,嚴格的需要廠家提供數據,并且還跟頻率有關,一般1GHz以內的,取值4.2。
微帶線阻抗一般不需要用公式計算,網上有不少軟件工具,只需要把這些參數代入即可。常用的知名專業軟件為polar si8000,搜索“微帶線阻抗”,網上有很多免費的。
3.5.5.1微帶線計算界面
在高速設計的時候,尤其是長距離設計,盡可能的按微帶線的概念設計,越靠近理想,信號完整性越好。
來自網友
質疑聲:概念不是一般的亂
@maojoujou:
事實上,電源的電場存在早于開關的接觸。接上導線的結果是原來的電磁場發生變化沿導線傳遞。 導線的重要作用是給場的限制和導向,所以也叫波導。
maojoujou
我們知道,電子有質量,在金屬中移動的速度很慢,遠遠小于光速,但電的建立是光的速度,所以電路建立的基礎,顯然不是以電子的移動作為初始條件,能跟光速比的,只有電磁場,它是波,可以傳遞能量,也滿足能量傳遞條件。 ————這句話指的斟酌。 我不知道電場是不是A-B,C-B這樣同時傳播。
xiangshac@163.com
電磁場是門復雜的學科,不要老想著走捷徑,通過幾千字,幾張圖就理解。幾句簡單的話只能描述一小部分內容,如管中窺豹,只見一斑。有時理論沒說完整,很容易誤導他人。這都是給非技術人員看的。如果真想學習,買點書回來好好看,書上有很多公式,基礎差買本電路數學慢慢研究,會有收獲的。理論以書本為準,一般是不會錯的。網上這些技術資料,寫資料的人的熱情是值得贊賞,但里面內容不一定都是對的。另外,不要把高速電路和射頻電路搞混了,射頻電路通常是測量信號功率,而高速電路的測量的是信號電壓。看看你用的儀器單位就知道了。
加拿大的游客
概念不是一般的亂。光就是電磁波;3W原則在十幾年前就更正為3h原則了,去看看IEEE的paper。除了說對了電子在金屬內移動速度慢以外,其它的都是亂說。而且移動速度慢這一點應該是從Eric Bogantin 的 signal integrity:simplified 這本書看來的。所有SI的書里,只有Eric明白說了這一點。有這個理解的人說不出其他那些烏七八糟的東西來。電磁場是比較難懂,不懂就踏實的去學。何必在這充數,毀人不倦呢。學問和手機不一樣,山寨不得。
EDC_may304
比喻是對的,理解是錯的。水管不能處處為空。你能從電線里面排除電子嗎?如果將水在封閉管路里來回流動,水管里面即使有一個橡皮隔膜也能傳遞能量。
博主回應部分細節不嚴謹
@鳳舞天:這段時間都在寫msOS的文檔,電磁場是作為給嵌入式人員入門寫入的,讓他們在軟件之外,了解一下硬件,尤其是電磁場,給他們很迷惑的感覺。 這部分先出來一個初稿,今后細化,寫書太累了,一天下不了2、3頁,還有一大堆項目等著做,靜不下心來。
大寶小莉啊
評論:
有點小建議:可以考慮在引用“同軸說明電磁場分布”前,先把電路的集總和分布說一下;對于分布參數下的“同軸”的所有圖例中的直線改成環線扣環線的電磁場分布,這樣可能會更好一些!
@鳳舞天:電磁場部分,我很早以前就想寫,但都無法下筆起手,主要是起手很難寫,這部分內容是有一天在msOS群內聊天的時候,即興講解的,感覺不錯,他們都能聽懂,整理了一下寫入文檔中的,后續會進一步展開講解。
大寶小莉啊
整體思路的漸進引導是不錯的,但部分細節不怎么嚴謹嘍!
鳳舞天
呵呵,畫圖太費時間了,這個圖是手畫的,表達了意思即可。詳細內容見于頂樓的msOS文檔,最近這段時間都在寫msOS文檔,把我所學及工作中領悟的都寫入msOS文檔中,形成一個體系。感謝大家支持。
炮灰向前沖
這個的描述算是比較限淺易懂了,可惜我的理解力還是需要提高一下才行!
GOODWAY
比較通俗易懂的解釋了電磁場的知識,給初學者有比較好的感性認識。
萬啥EDN
看了下評論,有人提到3H原則,是3W原則的延生,解釋一下,就是說即使信號線間雖然間距達到了3W,但是如果對于某一信號線來說(特指高頻)。例如多層板,在第一層步的信號,地平面在第四層,回流路徑與信號間距H>W。還是會產生串擾。僅供參考,
臺灣省的游客
記得以前學到的是電場存在于導線之中,所以沿著導線的方向電勢降低。求解答。
強過超人
你真神,用普通物理就解決了量子固體理論都沒搞定的問題。
鳳舞天
感謝大家的支持,關于這篇文章,后續會再深入分析,比如LC振蕩跟電磁場到底不同于哪兒,LC為什么是磁場與電場交互,而電磁場卻是同時最大同時最小的原因,這部分將在三角函數正交坐標系的概念中講解。或者到時候,把這部分再整合進去。
盡管房地產市場彌漫著樂觀情緒,但這次回暖究竟能持續多久,目前尚難下定論。那中國房價最低的城市在哪里?和上月相比有何不同?
中國指數研究院公布的數據顯示,在房貸新政以及地方政府不同程度“松綁”政策的刺激下,10月主要城市成交普遍回升,42個主要城市的商品房成交總量環比增長12.6%。
1、湘潭,與上周相比環比降1.96%,樣本平均價格(元/平方米):3948;上月平均價格4182元/平方米。
2、寶雞 與上周相比環比降2.04%,樣本平均價格(元/平方米):4091。這么低的房價,景色又好,可以考慮在這里買一套房養老。
3、新鄉 與上周相比環比上漲1.82%,樣本平均價格(元/平方米):4258。
4、菏澤 與上周相比環比降1.83%,樣本平均價格(元/平方米):4447
5、德州 與上周相比環比降2.64%,樣本平均價格(元/平方米):4531
6、營口 與上周相比環比降0.9%,樣本平均價格(元/平方米):4605
7、濰坊 與上周相比環比降0.84%,樣本平均價格(元/平方米):4670
8、貴陽 與上周相比環比降2.5%,樣本平均價格(元/平方米):4788
9、株洲 與上周相比環比降0.64%,樣本平均價格(元/平方米):4850
10、宿遷 與上周相比環比降0.99%,樣本平均價格(元/平方米):4879
11、綿陽 與上周相比環比降0.95%,樣本平均價格(元/平方米):4916
12、衡水 與上周相比環比上漲 0.26%,樣本平均價格(元/平方米):4920。
中國建設行業大數據應用服務平臺,工程造價信息價、指導價、參考價,登錄http://m.chyschool.com查看更多……
中國房價不會崩盤的19大理由
中國房價不會崩盤的19大理由
一、城市化進程拉動房價上揚
中國的城市水平只有百分之四十多此,而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是70%以上,中國離這個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這就意味著還有大量的農民要進城,這些進城的農民需要住房,住房需求空間非常龐大。中國正處于經濟調整增長中,城市化進程正在加速,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必然伴隨大量非城市人口涌入城市。
要知道,中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了大多數,光進城的農民,就是住房消費中一個非常誘人的數字,除非城市化進程停滯,農民才不會進城。
二、中國城市正處于大拆大建的高速發展期
君不見中國的城市擴容簡直就是加速度前進,今天的一個城市,幾年前的城區范圍還很小,三五年后,城區范圍就成倍數擴大。
拿廣州來說,幾年前城區范圍只有一千多平方公里,今天已經擴大到3800多平方公里,城市的快速擴張,必然導致大拆大建,擴張后,需要大量的居住、工作人口相匹配。
此外,大拆大建還導致大量的拆遷性需求,并且都是小房換大房,普通房換高檔房。不可能城市擴張后,卻無人進駐,而成為一座空城,事實證明,城市擴張到哪里,人口就填滿哪里。
三、經濟發展離不開房地產,支柱產業地位仍無法動搖
大城市在幾年前,都是以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來對待的,當下大城市的經濟發展走上正軌,房地產的支柱產業地位雖然不明顯,但仍然在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而在二、三、四線城市,房地產仍然是當之無愧的支柱產業,這就是為什么中央進行調控,地方政府卻不配合的根源所在。
對于二、三、四線城市來說,尤其是三四線城市,產業薄弱,城市造血功能不足,只有依靠房地產來帶動經濟的發展。房地產的開發,是城市方向的引領者,
房地產開發到哪里,城市就延伸到哪里。房地產的帶動作用,是誰也不可低估的,幾乎帶動所有行業的發展,比如服裝、化妝品等看起來與房地產無關,實際上服裝和化妝品業的發展也有房地產的功勞,開發的大量服裝和化妝品主題商城及專業市場,無不在推動其發展的車輪。離開了房地產,各行各業都將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
四、房地產成了地方財政的主要收入來源
房地產成了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這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我們不說房地產對地方經濟的拉動,單是房地產開發所需的土地供應,就是地方財政的支撐點,如果缺了土地收入,地方政府的腰包就會囊中羞澀,減少了財政收入,就會影響到地方政府的行政力量、職權力量。
所以,無論中央怎么調控,地方政府自有算盤,撥打著自己的小九九,不能公開支持房地產,便在暗中支持,這也是中央調控成為“空調”的一個重要因素。
比如國家規定拿到預售證前不允許采用排號、放籌、登記、預訂等,除了一線城市基本做到外,象二、三、四線城市,基本沒有實行,政府睜只眼閉只眼,實際在暗中支持房地產發展。
五、奢侈消費風起云涌,助長房價飚升
前些時間,盛傳中國富豪在美國大把大把燒錢消費,“哥什么都沒有,就是有錢”,這與剛改革開放那陳,靠著幾份膽量而一夜暴富的洗腳上田的農民在夜總會“燒錢”比闊如出一轍。
中國剛富起來,由于長期以來的貧窮落后,加上文化底子薄,一旦手里有了幾全錢,就“小農意識”高漲,擺闊比富,此為其一;其二,由于不少國人手里有錢了,生活好了,生活方式便發生了質變,由以前的吃得飽穿得暖上升為享受人生,當前國人的享受意識日益增強。
而寬大豪華的住房是享受生活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所以許多人開始換房,面積越換越大,檔次越換越高。中國的奢侈消費令世界瞠目結舌,并且有風起云涌之勢,這些富人買房,出手大方,一看到心儀的房子,就買下,而且多是一次性付款。因為他們有的是錢。
六、注意,是控制房價過快上漲,不是打壓
我每次去演講,都會被問到一個同樣的問題:周老師,未來的房地產到底會是什么樣的?將走向何方,國家為什么老和房地產過不去?問這些問題的人,我想,有一點他們完全沒有弄明白,那就是國家究竟為什么要調控房地產?調控房地產的真正用意是什么?許多開發商總認為國家在打壓房地產,為此,一旦有了調控政策,便坐臥不安,感到迷茫。
國家為什么要調控房地產呢?因為房地產發展過快,長期占用“超車道”行駛,嚴重影響其他車輛通行;因為房價上漲太快,幾乎是翻著跟斗上漲的,不利于改善民生。
中央政府調控的目的非常明確,只不過大家沒有解讀明白。注意,中央調控房地產,是控制房價過快上漲,是“控制過快”,控制暴利,真正意圖是不要讓房價漲得太快了,但可以合理上漲,是將房價控制在一起合理的上漲幅度,而不是要打壓房地產,中央政府對房地產對經濟的影響和拉動作用,是非常清楚的,不可能打壓房地產。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房地產仍然會一路凱歌,在五年內指望房價下降,無異于癡人說夢。當然,房價的波動是有的,短期下調后很快又會上升,主線上上升的。
七、通脹預期加大,帶動房價上揚
CPI在不斷上升,農產品價格屢創新高,從經濟學角度來看,食品價格指數將直接反射到房價上。看看油價這幾年攀升有多快,像滾雪球似膨脹。
物價指數的走高,必然帶動房價上揚,連白菜蘿卜的價格都在上漲,房價沒有不漲的理由。不可能其他物價上漲,而獨讓房價下跌吧?要控制房價,就必須先穩定CPI,否則控制房價只是一廂情愿罷了。
八、地價猛漲,催高房價
大家只看到房價在飛漲,實際上地價比房價漲得更快,有報道說,十年前買下的地,至今未開發,光地價就翻了幾百倍,比做開發還賺錢,又省事。
地價是一年比一年高,象孫悟空翻筋斗似的。而地價占了房地產開發成本的一小半,地價上漲,房價肯定上漲。政府采用拍賣方式出讓土地,也只會加速提升地價,人為把地價炒高,除非國家改變土地出讓、流轉形式,否則這一方式只會把地價不斷推向高點。
前些年出現的土地樓面價高過房價就充分說明了問題,面粉比面包貴是很不正常的現象。一些央企介入房地產開發,因為央企有政府背景,不缺錢,導致地王頻現,這一切都成了房價上漲的背后推手。
九、建材價格攀升,成了房價的幕后推手
除土地價格暴漲外,房地產的其他方面的成本也在不斷上升,鋼材、水泥等建材價格的上漲,成了房價上漲的一個隱形幕后推手,成本增加,房屋售價無疑是會跟著增加的,并且房價的增加比成本增加的系數高很多。
可能有人會說,建材成本的增加,在整個成本構成中所占比例不大,并且建材價格的上升,對房價的上海影響非常有限。
誠然,建材成本的增加,在房價上漲中所形成的推動力是有限的,理由十分簡單,因為到今天為止,房地產仍是暴利,是其他任何行業所無可匹敵的。
并且房地產的規模效益明顯,利潤略高于其他行業一點點,都足以形成巨大的利潤漩渦。全國某著名樓盤,在北京開發的項目,包括所有成本,每平方米大約為5000元,老板初始計劃開盤9000元/平方米,過度到12000元/平方米。
大家可能無法想象,事態的發展也遠超出老板的期望值,后來該樓盤售價攀上3萬元/平方米,現在到了5萬元/平方米,試問這種暴利有誰能敵?
盡管建材成本對房價的推動不大,但不等于沒有推動,成本增加,開發商是不可能自己掏腰包的,肯定要轉嫁到房價中去,此外,建材成本上升,至少也給了開發商一個漲價的合理借口。
十、房子是保值增值的最佳投資
房子已不再僅僅是居住的,同時更是一種理想的投資產品。在銀行利息式微、股市風險較大、黃金行情不穩等因素催動下,房子成了百姓最為保值增值的投資產品。
從商品房誕生至今,可以說其價格行情一路高湊凱歌,只見升值,從未出現貶值的情況,即使有價格下措的時段,那也僅是短暫的,是市場的自然震蕩,并不是房子本身的貶值造成的。
許多發達國家的國民,財務性收入普遍高于中國許多倍,財產性收入是提高國民收入的一種較好生財之道。許多已經買過房的人都享受到了房子巨大增值所帶來的利益。
這也正是許多有錢人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斷買房的原動力,在中國,擁有5—10套房子的人并不少,而擁有2—3套房的人則比比皆是。
房子超強的增值能力,像興奮劑一樣,令國人振奮。前些年出現的大批炒房團,也正是看上了房子的超強增值能力,并且大都從中獲得了巨額利潤。
十一、“有房才有家”的傳統守舊思想趕著房價上漲
受幾千年來的傳統封建思想的影響,國人總認為“有房才有家”,沒有房就形同漂泊,像無根浮萍。這一思想根深蒂固,一直在影響、左右著國人。受這一陳腐思想的影響,國人在成年后,都為房而奮斗,所以產生了大批的房奴。
每個人成年工作幾年后,就想著要買房,千方百計賺錢,省錢,目的就是要買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可以想象,每個成年人都想買房,一些未婚女性也想買房,男人雙方在結婚前都買了房,結婚后就擁有兩套房了,當然這為數不多,按照這一現象,中國的房價沒有不上漲的理由,因為剛性需求大。
十二、女人是房價上漲的幫兇
百姓都在罵房價太高,許多女人都參與到這個“罵戰”中來了,殊不知,女人自己就成了房價猛漲的幫兇。中國女人有著強烈的依賴心理,出嫁總是抱著一種“我把自己托付給你”的心態,自己把自己變成男人的附庸。
更要命的是,女人們大都嫌貧愛富,要嫁就嫁個有房的人,如果聽說對方沒有房子,就會發出威脅:等你買了房再說,沒買房別談婚論嫁。這還算好點的,碰上犟的,連房也沒有?分手,掉送就走人。
中國男人受女性的這種“壓迫”,就拚命去賺錢買房,目的很單純,就是為了要娶個媳婦成個家生兒育女。許多人就這樣稀里糊涂的成了房奴,等到結婚后,女人與男人一起“房奴”,共同拚死拚活掙錢還貸。
女人的這種思想,無疑成了推高房價的幫兇,如果女人不要求男方一定要有房才戀愛結婚,那么,會有許多人不會加入到置業大軍中去,至少會延緩。
每個人戀愛結婚都要買房,中國有三四億家庭,就需要三四億套房,這還不算擁有多套房的和中途換房的,女人們無形中拉大了剛性需求。有大量需求,房子沒有不漲價的理。
十三、媒體捕風捉影、大肆宣楊,攪混一池清水
房價上漲過快,媒體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且不說國家稍有動向,就借題發揮,大肆炒作,唯恐天下人不知。當然,報道政府政策舉措是沒錯的,但媒體往往不是報道那么簡單,而以大篇幅、大版面進行連篇累牘式的宣染,還請來各路專家解讀,本來是一項很平常的政策,經媒體這么一折騰,便弄得滿城風雨,人人噓唏不已。
媒體喜歡把目光投身那些有點名氣、喜歡自我炒作的行業人士,比如任志強、潘石屹之類,只要他們稍一張嘴,媒體就一窩蜂路著上,不惜版面為其搖旗吶喊、擂鼓助陣。
某個有點名氣或者實力較強的房企降價或者漲價了,這原本就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是市場營銷手法,壓根就不值一提,可是媒體卻當成新聞焦點,洋洋萬言進行討論點評,硬是用高射炮打蚊子,弄得全國上下炮聲隆隆。
媒體具有輿論導向的作用,能夠直接影響公眾,媒體如此炮制,天下太平就成天下大亂了。媒體成了房價上漲的吹鼓手。
十四、政府的不作為,變相助漲房價
面對房價直線上升的局面,面對百姓對房價過高的抱怨,政府只得出面實施調控,然后政府僅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行事方式是,等出了問題才去補救,而沒有在事前拿出一整套管理規范方案,總是在窮于應付,當房價高了,就調控一下,房價相對穩定了,就置之度外,這種行事管控方式,只會推房價,因為政府不是制訂了一整套系統方案,而是臨時加以調控,每次一調控,就把房地產推向了風口浪尖,將房地產從幕后拉到臺前亮相,這能讓房價下降嗎?
因為政府隔三差五地調控一下,弄得全民都在關注房價、討論房價,這一關注、兩討論,房地產自然熱度不減,并且還會不斷升溫,熱起來了,價格沒有不漲的理。
當人們天天都在喊聲“提高婦女地位”時,“婦女地位”就顯然沒有提高,而當人們不再喊時,婦女地位就已經提高了。當一萬個人、十萬個人、百萬個人、千萬個人、億萬人都在關注某個人時,這個人想不出名都難,出名了,身價能不暴漲嗎?
政府的不作為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沒有拿出整套管理調控方案,而是應市式調控,是散打,是亂拳,如果被打中了,不是武功了不得,而是偶然命中,用民間的話說,是運氣。這樣的調控方式是絕對不可取的。而要拿出一套組合拳,認真分析,適時、有序地出手。
二是政府缺乏遠見,對房地產的未來走勢,沒有科學的預測,而只是想當然,以為出臺一兩個政策,房價就會穩定住。要知道,宏觀經濟是不以任何人和政府的意志為轉移的,而是市場本身在起作用。比如股市暴漲或者暴跌,政府想扭轉也無能為力。
但是如果政府有遠見,對房地產的未來走向有個基本的判斷,自然就會形成科學有序的調控方案。事實上,政府每一次的調控,都成了為房價上漲“搖旗吶喊”,把房價推向一個又一個高點。
十五、經濟高速發展,享受意識增加,導致房屋居住時限短而加大市場需求空間
根據有關部門調查研究,發現一套房子,通過在住了七至八年后便會換新房,這也就是說,一個人(家庭)在買了一套新房子后,七八年后,又成了業主,這其中還附開投資炒房不說。
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經濟快速發展,百姓的享受意識得到加強,住了七八年后,新房就成舊房了,人們便再次換新房。
加上城市以攤大餅的方式快速擴張,即使你不換,可能也會在城市發展中被新規劃拆遷。現代社會,指望一套房住幾十年,是很不現實的。這從某個側面,加大了剛性需求。
十六、腐敗性需求拉高房價
所謂腐敗性需求,就是那下政界官員、公務員因腐敗而收入豐厚,在三四線城市,許多居民幾乎都買不起房,附了那些做生意做得比較好的以及企業老板,三四線城市的白領收入有限,僅靠工資很難在短期內買得起房,據了解,在三四線城市,大部分都是公務員、文教衛系統在買房,這些人為什么買得起房?
光靠工資收入,也同樣買不起,但他們卻成了買房的主力,從表面判斷,只能說是腐敗致富,一些人通過腐敗積累了不少財富,這些人不但買一套,而且買兩套三套甚至更多,這種腐敗性需求,無疑帶動了房價的上揚,他們為高房價做出了較為明顯的貢獻,要真正降房價,打擊腐敗性需求,可以說是一條行之有效的措施。
十七、開發商不可能降價,房價只會走高不會下跌
其實道理非常淺顯,如果開發商降價,就更沒人會買,因為買家看到開發商降價,心里就想打起算盤,終于降了,這一降可能就會降很多,并且會持續一段時間,甚至有可能起不來。買房也和買股一樣,是買漲不買落的。
今天開發商降價了,買家不會買,會等明天再降,明天還不會買,賒等后天再降,如此,買家永遠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入市點。會一直觀望,因為在降價時買,他們總擔心今天買了,若明天繼續降了,就吃虧了。
開發商是做經營的,對這種道理是了如指掌的,知道降價換不來銷量,就只有死扛,再說了,開發商普遍對房地產的前景十分看好,是不可能降價的。
除了極少數資金十分困難的開發商,不排隊降價套現的可能,但即使有部分開發商降價,也不可能引發降價潮。所以,指望房價下跌,無異于癡人說夢。
十八、有房百姓支持房價上漲
雖然在傳統媒體和網絡媒體上,叫得最響的聲音,是想買房置業的一部分百姓,整天在高喊房價太高,以至讓媒體也跟著“發喊”,從而影響到了政府,所以政府就出來進行行政干預。
但是,另一個群體也是不容忽視的,盡管聲音叫得不響亮,但所起的作用卻不小,這個群體就是已經買了房的有房一族。這個有房群體并不希望房價下跌,反而盼著房價上漲,因為如果房價下跌,那他們的房子就貶值了,而房價上漲,他們的房子就升值。
而有房一族顯然比無房一族更具實力,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在社會地位上,都高于無房一族,并且有房一族還在某種程度上掌握了操控權,至少民間的有錢一族以及公務員和在政府機關工作的非公務員群體,基本都有自己的住房,而這些人都是擁有一定“操控”能力的。他們會利用自己的“能力”來阻止房價下跌。
十九、媒體支持房價上漲
房地產稍有動靜,媒體便聲嘶力竭地大肆鼓噪,只要哪家樓盤開始降價促銷了,媒體就立即進行大篇幅炒作,本來降價促銷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營銷手段,可媒體就愛“鬧事”,添油加醋地一炒作,沒有問題也成了問題,不是新聞也給強行弄成了新聞。
如果國家出臺了關于房地產的一些政策,那媒體簡直就像上戰場一樣全力以赴,調動大師人馬、騰出大量篇幅,為房地產讓路。媒體的嗅覺比狗還靈敏。
別看媒體如此這般神經質似的瘋狂,這完全是為了一時的快感需要,是為了第一時間抓新聞,出猛料。實際上,最不希望房價下降的是媒體,甚至媒體比開發商還擔心房價下降,為什么呢?
這里先看一個數據:廣州日報每年的廣告總收入約在18億左右,其中70%是房地產廣告。南方都市報相差也不大,全國其他地方的大型、名牌紙媒也大都相似。
一些房地產專業網站的收入,也普遍好于其他行業的網站收入。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房地產不行了,這些媒體的收入不僅僅是腰斬,而幾乎去了三分之二,那他們的日子會比房奴還慘。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媒體最不想看到房價下跌,房地產不行了,開發商日子固然不好過,但開發商可以轉移投資方向,選投其他行業,而媒體還是媒體,不可能關門轉投其他行業。房價下降,媒體會比開發商更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