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板柱結構中,兩柱之間算一跨;
嚴格依據計算時的模型,按照傳力的途徑,梁在計算時的兩相鄰支點間的梁段,算為一跨。當有一端懸挑時候,梁跨數的括號內加注A(xxA),當兩端均懸挑時,加注B(xxB)。主次梁都一樣,按照梁計算的支座來計算跨數。
次梁在兩主梁間有時候并非一跨,要看之間有沒有剛度更大些的次梁作為這道次梁的支點。
梁的跨數計數
1、梁的跨數由其支座數量計算的。即柱子是主梁的支座,主梁是次梁的支座,每個支座之間為一跨。
2、梁中間有N個固定支撐點,梁跨數就是N-1。
相關的繪圖要求,應該依據11G101-1 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里面的說明更為詳細。2100433B
如圖4跨
可以根據平面的實際情況選擇設置它的支座,形成與平面吻合的跨數。設計標注的梁跨有時也是會有差錯的就是了。
梁跨跨數繪制,我繪制完梁后,計算鋼筋量 ,但是軟件顯示無法識別跨數,我想問問多跨梁如何繪制? 計算梁的鋼筋量時,一定要先識別梁跨,如果梁跨與施工圖紙標注的跨數不一樣,可單擊“提取梁跨”選擇“刪除...
格式:pdf
大小:4.8MB
頁數: 6頁
評分: 4.4
總跨數為偶數的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橋的合攏特性明顯不同于總跨數為奇數的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橋及相同布置的連續剛構.結合陸家渡大橋對3種不同的合攏工況進行了分析,得出:成橋狀態,由中跨向邊跨對稱逐孔合攏,合攏線形最為平順,多跨一次合攏軸向變形最小;3種合攏工況下,成橋狀態頂、底板應力均為壓應力,頂板應力變化幅度較小,底板應力變化幅度較大.隨著運營時間的增加,3種合攏工況橋跨線形均有逐漸向下變形的趨勢,且其橋跨軸向變形逐漸增大,頂、底板壓應力均有減小的趨勢.運營10年,3種不同合攏工況,頂、底板應力均為壓應力,由中跨向邊跨對稱逐孔合攏線形最為平順.整體來看,底板應力變化幅度大于頂板.
銑齒加工完一個齒槽后,在搖臺返回過程中工件繼續轉過的齒數稱為跨越齒數,又稱為跳越齒數或單分齒齒數。
銑齒加工完一個齒槽后,在搖臺返回過程中工件繼續轉過的齒數稱為跨越齒數,又稱為跳越齒數或單分齒齒數。2100433B
標準直齒輪(m=1 α=20°)公法線長度和跨測齒數如圖1所示:
標準直齒輪(m=1 α=20°)公法線長度和跨測齒數如圖2所示:2100433B
它是衡量齒輪的公法線長度變動量的重要參數,用K表示,公式如下:
K=α*Z/180°+0.5
當α=20°,變位系數x=0時,
K=α*Z/180°+0.5=Z/9+0.5 (注:標準齒輪)。式中Z為齒數。計算結果應取整數。實際上,在有關齒輪測量的參考書和手冊中已將模數=1,各種齒數Z的k和公法線長度W'值算出,并列成表格,只需查表定出即可。
則用千分尺卡住相應的齒數,并記錄下相對應的數值W(此數值為公法線長度),至少取三組,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作差,其值為公法線長度變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