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在海拔740-1 750米的熱帶季雨林地區以及山谷疏林濕處。
攀援灌木,小枝粗約1厘米,綠褐色,被短柔毛,不久脫落,托葉痕與葉痕明顯。葉 薄革質,披針形或橢圓形,長12-30厘米,寬6-17厘米,先端銳尖至長漸尖,基部圓 形,稀寬楔形,邊緣全緣,上面無毛,下面密被短柔毛或近無毛,鐘乳體短桿狀或梭形, 上面密布,下面沿細脈整齊排列,側脈7-9對,斜展,直出,在下面隆起;葉柄長3- 8厘米,幼時被短柔毛;托葉薄革質,直立,披針形,長2-3厘米,背面被短柔毛,早 落?;ㄐ虼菩郛愔?,雄花序3-6回二歧狀分枝,長3-6厘米,寬2-8厘米,花序梗被 柔毛;團傘花序球形,生于每分枝的頂端,直徑4-7毫米;花序梗上苞片很小不明顯, 長約2毫米;雌花序2-3回二歧狀分枝,或二叉狀,長2-3厘米,寬2-4厘米,花序 梗被短柔毛;團傘花序徑約7毫米,果時增大。雄花無梗,倒梨形,長約2.5毫米;花 被片4,倒卵狀長圓形,淡白色,干時變深紅色,無毛,疏布鐘乳體;雄蕊4,花絲短, 直立;退化雌蕊明顯,倒梨形。雌花具梗,長約2毫米;花被片4,合生至上部成管狀, 頂端內卷,干時帶紅色,外面有稀疏的鐘乳體;花柱短,柱頭舌狀,長約0.7毫米,宿 存?;üiL約2毫米。長圓狀橢圓形,一邊稍偏斜,壓扁,長約3毫米,兩面有黑色斑 點;宿存花被包裹著果實?;ㄆ?-4月,果期5-7月。
產西藏東南部(墨脫)的葉下面近無毛。
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部和西藏東南部。緬甸、印度東北部也有分布。
在微堿性的土壤中生長良好。好溫暖水濕、陽光充足的氣候環境,不耐寒,入冬后地上部分逐漸枯死。以根莖在泥中越冬。中國南北各地池塘、河溝、沼澤中常有生長,常與穗狀狐尾藻混在一起。夏季生長旺盛。冬季生長慢,能...
為喜光樹種。淺根系,抗風力差。對氣候的適應性強,在年平均氣溫2.5℃~12℃,年降水量500~1400mm的氣候條件下都能生長。有一定的耐寒性,但在冬季低溫條件下,有梢部凍枯現象發生。在氣候涼爽、空氣...
在潮濕 、排水良好、全光或半陰的條件下生長良好。喜濕潤、肥沃的土壤和半陰的環境。對光照要求不嚴。耐寒,耐熱,耐濕,耐旱,是園林地被中性價比極高的一種。
格式:pdf
大小:372KB
頁數: 3頁
評分: 4.7
當螺栓直徑小于錐頭底板直徑時,對錐頭力學性能進行了研究,并考慮螺栓和錐頭的共同作用.引入螺栓和底板的接觸比對錐頭力學性能的影響,研究螺栓和底板的不同接觸比與錐頭承載力和破壞形式的關系,并擬合出接觸比與錐頭極限承載力之間的函數關系,為錐頭的安全應用提供依據.
1、毛葉錐頭麻Poikilospermum lanceolatum (Trec.) Merr.
攀援灌木,小枝粗約1厘米,綠褐色,被短柔毛,不久脫落,托葉痕與葉痕明顯。葉薄革質,披針形或橢圓形,長12-30厘米,寬6-17厘米,先端銳尖至長漸尖,基部圓形,稀寬楔形,邊緣全緣,上面無毛,下面密被短柔毛或近無毛,鐘乳體短桿狀或梭形,上面密布,下面沿細脈整齊排列,側脈7-9對,斜展,直出,在下面隆起;葉柄長3-8厘米,幼時被短柔毛;托葉薄革質,直立,披針形,長2-3厘米,背面被短柔毛,早落。花序雌雄異株,雄花序3-6回二歧狀分枝,長3-6厘米,寬2-8厘米,花序梗被柔毛;團傘花序球形,生于每分枝的頂端,直徑4-7毫米;花序梗上苞片很小不明顯,長約2毫米;雌花序2-3回二歧狀分枝,或二叉狀,長2-3厘米,寬2-4厘米,花序梗被短柔毛;團傘花序徑約7毫米,果時增大。雄花無梗,倒梨形,長約2.5毫米;花被片4,倒卵狀長圓形,淡白色,干時變深紅色,無毛,疏布鐘乳體;雄蕊4,花絲短,直立;退化雌蕊明顯,倒梨形。雌花具梗,長約2毫米;花被片4,合生至上部成管狀,頂端內卷,干時帶紅色,外面有稀疏的鐘乳體;花柱短,柱頭舌狀,長約0.7毫米,宿存。花梗長約2毫米。長圓狀橢圓形,一邊稍偏斜,壓扁,長約3毫米,兩面有黑色斑點;宿存花被包裹著果實?;ㄆ?-4月,果期5-7月。
產云南西南部和西藏東南部。生于熱帶季雨林地區山谷疏林濕處。海拔740-1 750米。緬甸、印度東北部也有分布。
產西藏東南部(墨脫)的葉下面近無毛。
2、錐頭麻Poikilospermum suaveolens (Bl.) Merr.
攀援灌木;小枝粗約1厘米,無毛或被短柔毛。葉革質,寬卵形、橢圓形或倒卵形,長10-35厘米,寬7-23厘米,先端銳尖或鈍尖,基部楔形、圓形或心形,兩面無毛或近無毛,鐘乳體短桿狀或短梭形,上面密布,下面沿細脈縱行整齊排列,側脈7-14對,斜展;葉柄長5-10厘米,近無毛;托葉新月形,長約3厘米,常宿存?;ㄐ虼菩郛愔辏刍ㄐ蜷L4-6厘米,寬2-5厘米,2-3回二歧分枝,末級花枝多而短,集生于第二級分枝的頂端,故成二假傘形狀的團傘花簇,團傘花序球形,徑3-5毫米;花序梗上苞片成對生,大,船形,長5-10毫米,宿存;雌花序長4-8厘米,寬5-8厘米,常二叉分枝;花序梗上苞片比雄花序上的稍大;團傘花序球形,徑7-10毫米,果時增大達4厘米。雄花無梗,長約2毫米;花被片4,頂端內彎;雄蕊4,花絲直立;退化雌蕊明顯,長約1毫米。雌花具梗,長約3毫米;花被片4,合生至上部成管狀,覆瓦狀排列,頂端內彎,長約5毫米,外面無毛;柱頭舌狀,長約1毫米;花梗長5-10毫米。瘦果長3-5毫米;花梗果時增長,為果的約3倍?;ㄆ?月,果期5-6月。
產云南南部。生于海拔500-600米山谷林中或林緣的潮濕地方。印度、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加里曼丹、爪哇、菲律賓也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