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緒論001
1.1 聚合物納米纖維與靜電紡絲的發展 002
1.1.1 納米纖維及其制備技術 003
1.1.2 靜電紡絲技術發展簡史 005
1.2 聚合物靜電紡絲技術分類與特點 010
參考文獻 013
第2章聚合物溶液靜電紡絲技術017
2.1 聚合物溶液靜電紡絲原理 018
2.1.1 泰勒錐 019
2.1.2 閾值(臨界)電壓 019
2.1.3 射流穩定運動段 020
2.1.4 射流不穩定運動段 021
2.1.5 射流直徑的計算 022
2.1.6 電暈現象 024
2.2 聚合物溶液靜電紡絲材料 025
2.3 聚合物溶液靜電紡絲設備 027
2.4 聚合物溶液靜電紡絲過程 032
2.4.1 溶液黏度 033
2.4.2 溶液表面張力和電導率 033
2.4.3 電場 034
2.4.4 收集距離 034
2.4.5 進料速率 035
2.4.6 環境參數 035
參考文獻 036
第3章聚合物熔體靜電紡絲技術039
3.1 聚合物熔體靜電紡絲裝置 040
3.2 聚合物熔體微分靜電紡絲的提出 045
3.3 聚合物熔體靜電紡絲材料 049
3.4 聚合物熔體微分靜電紡絲射流間距的理論分析 051
3.4.1 射流間距的定義 051
3.4.2 射流間距分析模型的建立 052
3.4.3 射流間距模型的數學分析 053
3.5 聚合物熔體微分靜電紡絲射流間距的實驗研究 058
3.5.1 勻強電場強度對射流間距的影響 060
3.5.2 最大電場強度對射流間距的影響 062
3.5.3 熔體黏度對射流間距的影響 065
3.5.4 進給流量對射流間距的影響 066
3.6 小結 067
參考文獻 068
第4章聚合物靜電紡絲的模擬分析071
4.1 靜電紡絲建模相關研究進展 072
4.2 熔體靜電紡絲中電場分布規律 074
4.2.1 有限元模擬方法簡介 074
4.2.2 電場模型建立與參數選擇 075
4.2.3 紡絲噴頭對電場分布規律的影響 084
4.2.4 不同接收電極的電場模擬和實驗對比 090
4.2.5 輔助結構對紡絲電場的影響 094
4.3 拔河效應介觀模擬分析 096
4.3.1 耗散粒子動力學簡介 097
4.3.2 彈簧系數對拔河效應的影響 101
4.3.3 聚合物鏈長對拔河效應的影響 103
4.3.4 聚合物黏度對拔河效應的影響 104
4.4 射流細化的理論分析 106
4.4.1 模型的建立 106
4.4.2 理論分析 108
參考文獻 112
第5章熔體微分靜電紡絲工藝115
5.1 電場 116
5.1.1 紡絲電壓對纖維直徑的影響 116
5.1.2 紡絲距離對纖維直徑的影響 119
5.2 分子量與熔體黏度 121
5.2.1 纖維的制備 122
5.2.2 聚合物分子量對熔體微分電紡纖維的影響 123
5.3 進給流量 127
5.4 氣流輔助工藝 130
5.4.1 氣流輔助裝置 130
5.4.2 氣流速度與纖維直徑的關系 132
5.5 小結 133
參考文獻 134
第6章靜電紡絲的工業化技術137
6.1 溶液靜電紡絲工業化技術 138
6.1.1 多針頭靜電紡絲設備 138
6.1.2 針多射流靜電紡絲設備 141
6.2 熔體靜電紡絲工業化技術 150
6.2.1 熔體微分靜電紡絲單噴頭設備 151
6.2.2 熔體微分靜電紡絲4噴頭設備 156
6.2.3 熔體微分靜電紡絲32噴頭設備 158
6.2.4 設備設計流程與關鍵點 163
參考文獻 164
第7章靜電紡絲納米纖維的應用研究進展167
7.1 靜電紡絲納米纖維在環境污染治理中的應用 168
7.1.1 高效過濾 169
7.1.2 催化氧化 170
7.1.3 吸附 172
7.1.4 固定酶及其他 176
7.2 生物醫藥領域的應用 177
7.2.1 藥物緩釋 178
7.2.2 組織工程 180
7.2.3 傷口敷料 183
7.2.4 小結 184
7.3 靜電紡絲納米纖維在能源領域的應用 185
7.3.1 鋰離子電池材料 185
7.3.2 燃料電池材料 188
7.3.3 超級電容器材料 189
參考文獻 190
第8章靜電紡絲納米捻線199
8.1 概述 200
8.2 納米纖維捻線的制備方法 201
8.3 展望 208
參考文獻 208
第9章聚合物納米纖維靜電紡絲技術的未來211
索引 214
本書依據作者研究團隊的聚合物熔體微分靜電紡絲技術以及國內外納米纖維靜電紡絲的新研究進展,從工藝的角度出發,著重介紹了熔體靜電紡絲技術的原理、模擬分析及工藝進展,并介紹了熔體靜電紡絲的工業化技術及應用,后對聚合物納米靜電紡絲技術的未來進行了展望。
本書可供從事納米纖維靜電紡絲及其相關領域研究的人員及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學生參考使用。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 土方工程1.1 土的分類與工程性質1.2 場地平整、土方量計算與土方調配1.3 基坑土方開挖準備與降排水1.4 基坑邊坡與坑壁支護1.5 土方工程的機械化施工復習思考題第2...
國內外納米纖維面料領域最新成果 仔細想想,如今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都可以見到的納米紡織品的影子,從抗菌內衣、襪子,到免洗襯衫、西服、領帶,家居中的阻燃窗簾、抑菌床上用品,防紫外線、電磁波的防護服,...
1、從尺寸大小來說,通常產生物理化學性質顯著變化的細小微粒的尺寸在0.1微米以下(注1米=100厘米,1厘米=10000微米,1微米=1000納米,1納米=10埃),即100納米以下。因此,顆粒尺寸在...
格式:pdf
大小:92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6
靜電紡絲納米纖維技術在生物醫學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研究,其在骨組織工程應用中仍未解決的問題是同時滿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生物活性和力學性能。骨組織工程主要構成要素是支架、細胞和生長因子。靜電紡絲復合納米纖維支架材料具有納米級別的天然骨分級結構和天然骨的多孔結構,改進復合支架材料可促進細胞的浸潤生長、干細胞分化和組織形成。本文重點探討通過靜電紡絲技術改進復合支架的性能,及其在動物實驗研究方面的最新進展。
本書依據作者研究團隊首創的聚合物熔體微分靜電紡絲技術以及國內外納米纖維靜電紡絲的最新研究進展,從工藝的角度出發,著重介紹了熔體靜電紡絲技術的原理、模擬分析及工藝進展,并介紹了熔體靜電紡絲的工業化技術及應用,最后對聚合物納米靜電紡絲技術的未來進行了展望。
本書可供從事納米纖維靜電紡絲及其相關領域研究的人員及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學生參考使用。
《靜電紡絲與納米纖維》以靜電紡絲技術的理論為基礎,系統介紹了靜電紡納米纖維的種類與結構、功能化應用及批量化制造。內容涉及靜電紡絲技術的起源、發展以及基本原理;靜電紡納米纖維的種類、結構、測試技術、表面功能化修飾技術;靜電紡納米纖維在生物醫學、過濾、個體防護、傳感、自清潔、催化、能源、光電磁、復合增強、食品工程、化妝品等領域的應用研究;靜電紡納米纖維批量化制造設備及技術發展的現狀。《靜電紡絲與納米纖維》可供靜電紡絲和納米纖維材料領域的研究人員閱讀,也可供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參考。
第1章緒論001
1.1 聚合物納米纖維與靜電紡絲的發展 002
1.1.1 納米纖維及其制備技術 003
1.1.2 靜電紡絲技術發展簡史 005
1.2 聚合物靜電紡絲技術分類與特點 010
參考文獻 013
第2章聚合物溶液靜電紡絲技術017
2.1 聚合物溶液靜電紡絲原理 018
2.1.1 泰勒錐 019
2.1.2 閾值(臨界)電壓 019
2.1.3 射流穩定運動段 020
2.1.4 射流不穩定運動段 021
2.1.5 射流直徑的計算 022
2.1.6 電暈現象 024
2.2 聚合物溶液靜電紡絲材料 025
2.3 聚合物溶液靜電紡絲設備 027
2.4 聚合物溶液靜電紡絲過程 032
2.4.1 溶液黏度 033
2.4.2 溶液表面張力和電導率 033
2.4.3 電場 034
2.4.4 收集距離 034
2.4.5 進料速率 035
2.4.6 環境參數 035
參考文獻 036
第3章聚合物熔體靜電紡絲技術039
3.1 聚合物熔體靜電紡絲裝置 040
3.2 聚合物熔體微分靜電紡絲的提出 045
3.3 聚合物熔體靜電紡絲材料 049
3.4 聚合物熔體微分靜電紡絲射流間距的理論分析 051
3.4.1 射流間距的定義 051
3.4.2 射流間距分析模型的建立 052
3.4.3 射流間距模型的數學分析 053
3.5 聚合物熔體微分靜電紡絲射流間距的實驗研究 058
3.5.1 勻強電場強度對射流間距的影響 060
3.5.2 最大電場強度對射流間距的影響 062
3.5.3 熔體黏度對射流間距的影響 065
3.5.4 進給流量對射流間距的影響 066
3.6 小結 067
參考文獻 068
第4章聚合物靜電紡絲的模擬分析071
4.1 靜電紡絲建模相關研究進展 072
4.2 熔體靜電紡絲中電場分布規律 074
4.2.1 有限元模擬方法簡介 074
4.2.2 電場模型建立與參數選擇 075
4.2.3 紡絲噴頭對電場分布規律的影響 084
4.2.4 不同接收電極的電場模擬和實驗對比 090
4.2.5 輔助結構對紡絲電場的影響 094
4.3 拔河效應介觀模擬分析 096
4.3.1 耗散粒子動力學簡介 097
4.3.2 彈簧系數對拔河效應的影響 101
4.3.3 聚合物鏈長對拔河效應的影響 103
4.3.4 聚合物黏度對拔河效應的影響 104
4.4 射流細化的理論分析 106
4.4.1 模型的建立 106
4.4.2 理論分析 108
參考文獻 112
第5章熔體微分靜電紡絲工藝115
5.1 電場 116
5.1.1 紡絲電壓對纖維直徑的影響 116
5.1.2 紡絲距離對纖維直徑的影響 119
5.2 分子量與熔體黏度 121
5.2.1 纖維的制備 122
5.2.2 聚合物分子量對熔體微分電紡纖維的影響 123
5.3 進給流量 127
5.4 氣流輔助工藝 130
5.4.1 氣流輔助裝置 130
5.4.2 氣流速度與纖維直徑的關系 132
5.5 小結 133
參考文獻 134
第6章靜電紡絲的工業化技術137
6.1 溶液靜電紡絲工業化技術 138
6.1.1 多針頭靜電紡絲設備 138
6.1.2 無針多射流靜電紡絲設備 141
6.2 熔體靜電紡絲工業化技術 150
6.2.1 熔體微分靜電紡絲單噴頭設備 151
6.2.2 熔體微分靜電紡絲4噴頭設備 156
6.2.3 熔體微分靜電紡絲32噴頭設備 158
6.2.4 設備設計流程與關鍵點 163
參考文獻 164
第7章靜電紡絲納米纖維的應用研究進展167
7.1 靜電紡絲納米纖維在環境污染治理中的應用 168
7.1.1 高效過濾 169
7.1.2 催化氧化 170
7.1.3 吸附 172
7.1.4 固定酶及其他 176
7.2 生物醫藥領域的應用 177
7.2.1 藥物緩釋 178
7.2.2 組織工程 180
7.2.3 傷口敷料 183
7.2.4 小結 184
7.3 靜電紡絲納米纖維在能源領域的應用 185
7.3.1 鋰離子電池材料 185
7.3.2 燃料電池材料 188
7.3.3 超級電容器材料 189
參考文獻 190
第8章靜電紡絲納米捻線199
8.1 概述 200
8.2 納米纖維捻線的制備方法 201
8.3 展望 208
參考文獻 208
第9章聚合物納米纖維靜電紡絲技術的未來211
索引 214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