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于中國云南南部和西南部。生于山地潮濕灌叢中,峽谷巖石縫隙中和潮濕熱帶雨林深谷中,海拔1100-1500米。模式標本采自思茅。
中型草本。根狀莖匍匐,節處生根或平臥,可伸長達16厘米,直徑3-8毫米,通常節間疏,被長的纖維狀之根,無毛。葉互生,具極長柄,超過葉片2-3倍;葉片兩側極不相等,輪廓寬卵形,長9-14厘米,寬7-10.5厘米,先端短漸尖或尾尖,基部極偏斜,窄側呈截形至圓形,寬側伸長3-5.5厘米,寬達4-6 (-8)厘米,呈寬大耳錘狀,邊緣有極疏小齒,上面深綠色或褐綠色,無毛或偶有硬毛,下面淡綠色,無毛或幼時在基部脈腋散生卷曲毛,掌狀7條脈,窄側2條,寬側通常4條;葉柄長20-30厘米,無毛或在頂端散生硬毛;托葉膜質,輪廓變化大,卵形,寬橢圓形,或長圓形,長12-22毫米,寬6-10毫米,頂端具長約3.5毫米之刺毛,全緣,無毛。花雌雄異株;雄花:2-4朵,二歧聚傘狀,常緊縮成蝎尾狀,花序梗長4-6厘米,無毛,花梗長5-13(-20)毫米,無毛;苞片長圓狀卵形,長9-14毫米,寬5-8毫米,頂端具長約1毫米的刺尖頭,邊全緣,無毛;花被片4,白色,外輪2枚寬卵形,長11-16毫米,寬10-13毫米,先端圓鈍,無毛,內輪2枚倒卵狀長圓形,長11-14毫米,寬5-7.5毫米,無毛;雄蕊多數,花絲長1.2-1.6厘米,花藥長圓形,長約1.2毫米;雌花:白色,2-3朵呈蝎尾狀,花序梗長1.2-4厘米,花梗長10-21厘米,無毛;苞片變化大,寬橢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10-14毫米,寬2.2-6.4毫米,先端漸尖,有短尖頭,邊有緣毛或無毛;花被片4,外面2枚寬卵形至寬橢圓形,長13-27毫米,寬9-19毫米,先端鈍,內輪2枚長圓形,長9-14毫米,寬5-7毫米;子房卵球形,或近球形,長6-8毫米,4室,具中軸胎座,每室胎座具2裂片;花柱4,分枝狀向外膨大又螺旋狀扭曲,并帶刺狀乳頭。蒴果下垂,果梗長10-22厘米,無毛;輪廓頂端扁的倒卵球形,直徑約14毫米,無毛,無翅,中部以上常有小三角形突起;種子極多數,小,長圓形,淡褐色、光滑。花期5月,果期6月。
格式:pdf
大小:15KB
頁數: 2頁
評分: 4.4
研究了大量元素濃度、瓊脂濃度、光照對麗佳秋海棠試管苗玻璃化的影響,結果表明:不同培養條件對麗佳秋海棠試管苗玻璃化影響的程度不同,適當減少大量元素的用量、提高瓊脂濃度和光照強度,可有效地降低玻璃化苗的數量,且對麗佳秋海棠試管苗增殖、生長、生根有較好的促進效果。
匍匐莖?平伏于地面生長的莖。細軟,不能直立,沿地面生長,藉以擴大營養面積。果樹中草莓具匍匐莖。
草莓的葡匐莖由當年生短縮新莖葉腋處發生,趨光性強,初生時向上超出葉叢,然后在葉叢外下落。節間長,在2、4、6……各偶數節上,向上生長正常葉和腋芽,向下生長不定根,伸入土壤,成為匍匐莖苗,與植株分離后,即可成為新的植株,以供繁殖;1、3、5……各奇數節只具苞葉。草莓植株抽生匍匐莖的能力與品種、株齡和營養有關,如紫晶品種,當年可抽生兩三次匍匐莖,在匍匐莖的節上分生新的匍匐莖苗;2-3年生植株抽生匍匐能力強。匍匐莖發生時期因品種而異,一般在漿果采收后大量抽生。同一標題植株以早抽生的匍匐莖所形成的匍匐莖苗質量好,同一匍匐莖以離母株近的匍匐莖苗質量好。草莓生產中,過多的抽生匍匐莖會消耗養分,不利于母株的花芽形成,并影響越冬能力和翌年產量,因此若不用于繁殖,宜早摘除
匍匐植物是花卉植物與造園植物的總稱,莖平臥在地上生長的植物,往往在節處有不定根。
匍匐莖的莖長而平臥地面,莖節和分枝處生根。如圖可借積雪草(Centella asiatica (Linn.) Urban)認識匍匐莖。
代表植物:鋪草坪的結縷草以及人們通常栽培的草莓、紅薯。禾本科草坪植物,狗牙根,野牛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