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水流空化模型試驗規程 | 標準號 | SL 156-2010 |
---|---|---|---|
技術歸口 | 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 | 發布日期 | 2010-10-11 |
批準發布部門 | 水利部 | 實施日期 | 2011-01-11 |
張東、章晉雄等。2100433B
水利部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目錄1 總則………………………………………………………………………(1)2 土的工程分類(M0101-93)……………………………………………(2)2.1 一般規定2.2 巨粒土分類2.3 粗粒土分類...
1.15倍,必須的!
中試是中間性試驗的簡稱,是科技成果向產生力轉化的必要環節,成果產業化的成敗主要取決于中試的成敗。科技成果經過中試,產業化成功率可達80%;而未經過中試,產業化成功率只有30%。要實現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
格式:pdf
大?。?span id="mjoj6ts" class="single-tag-height">281KB
頁數: 1頁
評分: 4.4
格式:pdf
大小:281KB
頁數: 4頁
評分: 4.8
取水口工程為LNG接收站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取水安全直接影響LNG接收站的正常運行。結合LNG接收站水工模型試驗,對LNG接收站取水口的水力特性進行研究。工程采用的鋼管樁內取水設計方案在國內較為新穎,屬于非常規取水結構。定量地分析水位變化、流速變化、不同泵型流道以及淹沒深度變化對取水樁內流態的影響。其研究成果可為工程設計提供更為可靠的設計依據。
河口、港灣水下地形一般寬而淺,設計水流模型時,若完全按幾何相似,模型中的水深太小,難以達到水流運動相似的要求,因此常采用不同的水平與垂直比尺(其比值稱為變率),這種模型稱為變態模型(變率等于1時為正態模型)。河口、港灣水流模型一般按動力相似設計,其模型與原型水流相似的必要條件是重力相似和阻力相似。
在研究泥沙沖淤變化時,還要考慮泥沙運動相似,其必要條件是原型與模型中泥沙起動流速、沉降速度和含沙量等物理量的相似。根據模型中床面組成的不同,可分為定床與動床兩類。模型床面在水流作用下不發生變形的稱為定床模型,用于研究水流流場分布和水位變化等。有時,在定床模型基礎上進行泥沙淤積的試驗,稱為定床渾水模型。模型床面在水流作用下可發生變形,則稱為動床模型,用于研究河口、港灣泥沙沖淤變化。根據模型所包括范圍的大小,還可分為整體模型和局部模型。整體模型一般比尺較小,而局部模型可用較大比尺對某個小范圍進行詳細研究,但模型邊界問題較復雜。
潮汐水流模型主要采用潮汐發生裝置,有潮汐箱或活動尾門兩種形式,發生裝置和潮汐控制儀組成潮汐發生系統。近年來電子計算機的應用,使潮汐控制、試驗量測、數據處理都連成一體,達到更高的自動化程度。(見彩圖[長江口河道水流模型試驗])
《閘門水力模型試驗規程(SL159-2012)》由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
根據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管理局水總局科[2004]11號文下達的水利水電勘測設計技術標準修訂工作安排,對《水泵模型驗收試驗規程》(SL140—97)進行修訂,將標準名稱改為《水泵模型及裝置模型驗收試驗規程》。
本標準共8章12節102條和3個附錄,主要技術內容包括:
——總則;
——術語、符號及計量單位;
——試驗臺;
——水泵模型及裝置模型;
——參數測量方法及不確定度;
——驗收試驗;
——保證值的驗證及原型泵性能換算;
——試驗大綱與試驗報告的編制。
本次修訂的主要內容包括:
——標準名稱改為《水泵模型及裝置模型驗收試驗規程》,突出水泵裝置模型試驗的重要性;
——在前引部分,增加了前言及基本信息,取消了原規程中的附加說明;
——在“總則”中,更新2個引用標準,刪除過時或重復性的標準;
——在“試驗臺”中,提高了對模型試驗臺精度的規定,即模型效率的允許總不確定度由原規程的士1.3%提高至士0.4%;
——在“水泵模型”中,增加了“裝置模型”并對水泵模型及裝置模型的范圍作了更明確的規定,還增加了水泵模型及裝置模型尺寸允差的圖、表;
——在“原型泵性能換算”中,增加了保證值的驗證部分;
——修訂了有關條文說明和附錄;
——對原規程中局部結構和文字進行了修改,如“性能”改為“能量”,“汽蝕”改為“空化”,“汽蝕余量”改為“空化余量”,“誤差”改為“不確定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