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中的高區水與外網水通過熱交換器進行熱量交換,熱交換器作為高區熱源,高區又設有水泵、膨脹水箱,使之成為一個與室外管網壓力隔絕的、獨立的完整系統。該方式是目前高層建筑供暖系統常用的一種形式,比較適用于外網水是高溫水的供暖系統。
高層建筑熱水供暖系統在垂直方向上分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立系統,稱為豎向分區式供暖系統,如圖1~圖4所示。豎向分區式供暖系統的低區通常直接與室外熱網相連接,應考慮室外管網的壓力和散熱器的承壓能力,決定其層數的多少。高區與外網的連接形式主要有設熱交換器的分區式系統、設雙水箱的分區式系統、設閥前壓力調節器的分區式系統和設斷流器和阻旋器的分區式系統。
圖2(1-加壓水泵;2-回水箱;3-進水箱;4-進水箱溢流管;5-信號管;6-回水箱溢流管)為雙水箱分區式熱水供暖系統。該系統將外網水直接引入高區,當外網壓力低于該高層建筑的靜水壓力時,可在供水管上設加壓水泵,使水進入高區上部的進水箱。高區的回水箱設非滿管流動的溢流管與外網回水管相連,利用進水箱與回水箱之間的水位差克服高區阻力,使水在高區內自然循環流動。
該系統利用進、回水箱,使高區壓力與外網壓力隔絕,簡化了入口設備,降低了系統造價和運行管理費用一但由于水箱是開式的,易使空氣進入系統,會加劇管道和設備的腐蝕。
有設備余熱,熱媒為160-190度的熱風,每小時約為3000立米,想把熱風轉換成熱水,用來冬季取暖用,取暖面積約為2萬平米。試想計算此種方法從理論上能否成立。請有關專家幫忙。 可以成立。
容積式熱交換器的工作原理容積式換熱器是利用冷、熱流體交替流經蓄熱室中的蓄熱體(填料)表面,從而進行熱量交換的換熱器,間壁容積式換熱器的冷、熱流體被固體間壁隔開,并通過間壁進行熱量交換的換熱器,因此又稱...
您好,容積式熱交換器的型號系列有很多,下面為大家列舉四款比較常見的型號,希望大家滿意。(原創技術解答,請勿轉載)容積式熱交換器立式型號圖紙1、RV系列 它的全稱...
圖3(1-加壓水泵;2-止回閥:3一閥前壓力調節器)所示為設閥前壓力調節器的分區式熱水供暖系統,該系統高區水與外網水直接連接。
在高區供水管上設加壓水泵,水泵出口處設有止回閥,高區回水管上安裝閥前壓力調節器。系統正常工作時,閥前壓力調節器的閥孔開啟,高區水與外網直接連接,高區正常供暖;系統停止工作時,閥前壓力調節器的閥孔關閉,與安裝在供水管上的止回閥一起將高區水與外網水隔斷,避免高區水倒空。
高區采用這種直接連接的形式后,高、低區水溫相同,在高層建筑的低溫水供暖用戶中可以取得較好的供暖效果,且便于運行調節。
圖4所示為設斷流器和阻旋器的分區式熱水供暖系統,該系統高區水與外網水直接連接。在高區供水管上設加壓水泵,以保證高區系統所需壓力,在水泵出口處設有止回閥。高區采用倒流式系統形式,有利于排除系統內的空氣;供水總立管短,無效熱損失小;可減少高層建筑供暖系統上熱下冷的垂直失調問題。
該系統斷流器安裝在回水管路的最高點處。阻旋器串聯設置在回水管路中,設置高度應為室外管網靜水壓線的高度。阻旋器必須垂直安裝。系統運行時,高區回水流入斷流器內,使水高速旋轉,流速增加,壓力降低,此時斷流器可起減壓作用?;厮侣涞阶栊魈?,水流停止旋轉,流速恢復正常,使該點壓力維持室外管網的靜水壓力,以使阻旋器之后的回水壓力能夠與低區系統壓力平衡。
斷流器引出連通管與立管一道引至阻旋器,斷流器流出的高速旋轉水流到阻旋器處停止旋轉,流速降低會產生大量空氣,空氣可通過連通管上升至斷流器處,通過斷流器上部的自動排氣閥排空氣。
高區水泵與外網循環水泵靠計算機自動控制,同時啟閉。當外部管網停止運行后,高區壓力降低,流入斷流器的水流量會逐漸減少,斷流器處將斷流。同時,高區水泵出口處的止回閥可避免高區水從供水管倒流入外網系統,避免高區出現倒空現象。該方式適用于不能設置熱交換器和雙水箱的高層建筑低溫水供暖用戶,高、低區熱媒溫度相同,系統壓力調控自如,運行平衡可靠,便于運行管理,有利于管網的平衡。該系統中的斷流器和阻旋器須設在管道井及輔助房間(電梯間、水箱間、樓梯間、走廊等)內,以防噪聲。
格式:pdf
大?。?span id="ysckvaw" class="single-tag-height">10KB
頁數: 3頁
評分: 4.7
1 固定式全熱交換器的研究 摘要: 全空氣系統甚至采用全新風空調系統是最好的選擇,由此帶來能耗 增加的 問題 只有通過增設能量回收裝置才能解決。本文所介紹的固定式全熱交 換器就是一種很好的能量回收裝置。本文通過介紹固定式全熱交換器在國內外的 研究 情況,和國外的相關測試標準, 指出全熱交換器作為一種很有 發展 潛力的 能量回收裝置,對提高室內空氣品質和節約空調能耗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建議 我國也盡快建立該類型全熱交換器的相關測試標準,以規范我國對固定式全熱交 換器的研究行為,并為市場上出現的該類產品提供相應的測試依據。 關鍵詞: 全熱交換器 內核 熱濕交換 測試標準 1 引言 2003年出現的 SARS疫情,使我們人類的健康面臨嚴峻的挑戰,我們的空調 系統曾被質疑為傳播疾病的罪魁禍首。為了澄清事實,說明問題,暖通空調界的 專家學者紛紛召開各種論壇,探討 目前 的空調系統所面臨的問題,
格式:pdf
大小:10KB
頁數: 1頁
評分: 4.3
名稱 :(鋁制)板翅式換熱器 或 鋁制板翅式熱交換器( NB/T47006-2009) 作用:為冷、熱流體的換熱提供場所。常用于空分裝置中,現在也多用于液 化裝置等其他場合。 翅片增強傳熱: 1、增加擾動 2、 二次表面積(可占 90%) 板翅式換熱器的制造工藝有如下幾種:非焊接的粘接、有溶劑的鹽浴釬焊、 無溶劑的真空釬焊和氣體保護釬焊。 板翅式換熱器特點總結 真空鋁釬焊機理 真空鋁釬焊技術是采用比鋁材熔點低的鋁合金作釬料,將焊件和釬料加熱到高于釬料 熔點,但低于母材熔化溫度,液態釬料靠毛細管浸潤作用在兩工件間微小間隙填充, 與母材相互擴散實現被焊工件連接的一種方法。 真空釬焊的優點: ①加熱溫度低,因此基體金屬的物理化學性能不發生影響或影響很小 ②可將復雜零件的千萬條焊縫一次焊成 ③零件變形小,容易保證組合件的尺寸 ④真空環境下加熱有利于去除工件表面的油脂及氧化膜,焊后零 件表面光亮度
分散式供暖系統是指采用功率足夠大的燃氣熱水器(燃氣爐)來為住戶提供供暖和生活熱水的系統。分散式供暖系統常用的火爐、火墻,居室中采用的電加熱器、燃氣加熱器等供暖形式都屬于分散式供暖系統。通常使用的各種空調器就屬于此類。空調器將空氣處理設備、風機、冷、熱源等都集中在一個箱體內。 分散式空調只送冷熱源,而風在房間內的風機盤管內進行處理。
過去常用的火爐、火墻以及單戶小鍋爐等分散式供暖系統,由于衛生條件差、能量利用率低等缺點逐漸被據棄,近年來,隨著技術的發展,分戶燃氣爐供暖逐漸興起,該供暖方式就是采用功率足夠大的燃氣熱水器(燃氣爐)來為住戶提供供暖和生活熱水,室內采用水平式系統,可以分室控制調節溫度,省掉了外網系統,把熱量計量問題轉化為燃氣耗量的計量問題,有效解決了困擾已久的熱量計量問題,而且沒有鍋爐房、換熱站、外網、管道的散熱損失,經過實踐證明是一種很好的供暖方式。
垂直式系統按供、回水干管布置位置不同,有下列幾種形式:
(1)上供下回式雙管和單管熱水供暖系統;
(2)下供下回式雙管熱水供暖系統;
(3)中供式熱水供暖系統;
(4)下供上回式(倒流式)熱水供暖系統;
(5)混合式熱水供暖系統。
圖1( 1-熱水鍋爐;2-循環水泵;3-集氣罐;4-膨脹水箱)所示為機械循環上供下回式熱水供暖系統。圖1左側為雙管式系統,右側為單管式系統。機械循環系統除膨脹水箱的連接位置與重力循環系統不同外,還增加了循環水泵和排氣裝置。
在機械循環系統中,水流速度往往超過自水中分離出來的空氣氣泡的浮升速度,為了氣泡不致被帶人立管,供水干管應按水流方向設上升坡度,使氣泡隨水流方向流動匯集到系統的最高點,通過在最高點設置排氣裝置3,將空氣排出系統外。供水及回水干管的坡度,宜采用0.003,不得小于0.003。回水干管的坡向與重力循環系統相同,應使系統水能順利排出。
圖1左側的雙管式系統,在管路與散熱器連接方式上與重力循環系統沒有差別。圖1右側立管Ⅲ是單管順流式系統。單管順流式系統的特點是立管中全部的水量順次流進各層散熱器。順流式系統形式簡單、施工方便、造價低,是國內一般建筑廣泛應用的一種形式。它最嚴重的缺點是不能進行局部調節。
圖1右側立管Ⅳ是單管跨越式系統。立管的一部分水量流進散熱器,另一部分立管水量通過跨越管與散熱器流出的回水混合,再流入下層散熱器。與順流式相比,由于只有部分立管水量流入散熱器,在相同的散熱量下,散熱器的出水溫度降低,散熱器中熱媒和室內空氣的平均溫差減小,因而所需的散熱器面積比順流式系統大一些。單管跨越式系統由于散熱器面積增加,同時在散熱器支管上安裝了閥門,使系統造價增高,施工工序增多,因此,在國內只用于房間溫度要求較嚴格、需要進行局部調節散熱器熱量的建筑中。
在高層建筑(通常超過6層)中,近年國內出現一種跨越式與順流式相結合的系統形式——上部幾層采用跨越式,下部采用順流式(如圖1右側立管V所示)。通過調節設置在上層跨越管段上的閥門開啟度,在系統試運轉或運行時,調節進入上層散熱器的流量,可適當地減輕供暖系統中經常會出現的上熱下冷的現象。但這種折中形式,并不能從設計角度有效地解決垂直失調和散熱器的可調節性能。
對一些要求室溫波動很小的建筑(如高級旅館等),可在雙管和單管跨越式系統的散熱器支管上設置室溫調節閥,以代替手動的閥門(見圖1)。圖1所示的機械循環上供下回式熱水供暖系統的幾種形式,也可用于重力循環系統上。上供下回式管道布置合理,是最常用的一種布置形式。
系統的供水和回水干管都敷設在底層散熱器下面,在沒有地下室的建筑物或在平屋頂建筑頂棚下難以布置供水管的場合,常采用下供下回式系統。
與上供下回式系統相比,它有如下特點:
(1)在地下室布置供水干管,管路直接散熱給地下室,無效熱損失小。
(2)在施工中,每安裝好一層散熱器即可開始供暖,給冬季施工帶來很大方便。
(3)排除系統中的空氣較困難。
下供下回式系統排除空氣的方式主要有兩種:通過頂層散熱器的冷風閥手動分散排氣(見圖2左側),或通過專設的空氣管手動或自動集中排氣(見圖2右側)。圖2中,1-熱水鍋爐;2-循環水泵;3-集氣罐;4-膨脹水箱;5-空氣管;6-冷風閥。從散熱器和立管排出的空氣,沿空氣管送到集氣裝置,定期排出系統外。集氣裝置的連接位置,應比水平空氣管低h以上,即應大于圖中a和b兩點在供暖系統運行時的壓差值,否則位于上部空氣管內的空氣不能起到隔斷作用,立管水會通過空氣管串流。因此,通過專設空氣管集中排氣的方法通常只在作用半徑小或系統壓降小的熱水供暖系統中應用。
從系統總立管引出的水平供水干管敷設在系統的中部。下部系統呈上供下回式。上部系統可采用下供下回式(雙管,見圖3(a)),也可采用上供下回式(單管,見圖3(b))。中供式系統可避免由于頂層梁底標高過低,致使供水干管擋住頂層窗戶的不合理布置,并減輕了上供下回式樓層過多,易出現垂直失調的現象;但上部系統要增加排氣裝置。
中供式系統可用于加建樓層的原有建筑物或“品”字形建筑(上部建筑面積小于下部建筑的面積)的供暖上。
機械循環下供上回式(倒流式)熱水供暖系統如圖4(1-熱水鍋爐;2-循環水泵;3-膨脹水箱)。系統的供水干管設在下部,而回水干管設在上部,頂部還設置有順流式膨脹水箱。立管布置主要采用順流式。
倒流式系統具有如下特點:
(1)水在系統內是自下而上的流動,與空氣流動方向一致??赏ㄟ^順流式膨脹水箱排除空氣,無須設置集氣罐等排氣裝置。
(2)對熱損失大的底層房間,由于底層供水溫度高,底層散熱器的面積減小,便于布置。
(3)當采用高溫水供暖系統時,由于供水干管設在底層,這樣可降低防止高溫水汽化所需的水箱標高,減少布置高架水箱的困難。
(4)倒流式系統散熱器的傳熱系數遠低于上供下回式系統。散熱器熱媒的平均溫度幾乎等于散熱器的出水溫度。在相同的立管供水溫度下,散熱器的面積要比上供下回順流式系統的面積大。
如圖5所示,混合式系統是由下供上回式(倒流式)和上供下回式兩組串聯組成的系統。水溫為t'g。的高溫水自下而上進入I組系統,通過散熱器水溫降到t'm后,再引入Ⅱ組系統,系統循環水溫度再降到t'n。后返回熱源。
進入Ⅱ組系統的供水溫度t'm,根據設計的供、回水溫度,可按兩個串聯系統的熱負荷分配比例來確定;也可以預先給定進人Ⅱ組系統的供水溫度t'm。來確定兩個串聯系統的熱負荷分配比例。由于兩組系統串聯,系統的壓力損失大些。這種系統一般只宜使用在連接于高溫熱水網路上的衛生要求不高的民用建筑或生產廠房中。
圖1-圖4介紹的圖示,在供、回水干管走向布置方面都有一個特點,即通過各個立管的循環環路的總長度并不相等。如圖1右側所示,通過立管Ⅲ循環環路的總長度,就比通過立管V的短。這種布置形式稱為異程式系統。
異程式系統供、回水干管的總長度短,但在機械循環系統中,由于作用半徑較大,連接立管較多,因而通過各個立管環路的壓力損失較難平衡。有時靠總立管最近的立管,即使選用了最小的管徑咖15mm,仍有很多的剩余壓力。初調節不當時,就會出現近處立管流量超過要求,而遠處立管流量不足的問題。在遠近立管處出現流量失調而引起在水平方向冷熱不均的現象,稱為系統的水平失調。
為了消除或減輕系統的水平失調,在供、回水干管走向布置方面,可采用同程式系統。同程式系統的特點是通過各個立管的循環環路的總長度都相等。如圖6(1-熱水鍋爐;2-循環水泵;3-集氣罐;4-膨脹水箱)所示,通過最近立管I的循環環路與通過最遠處立管Ⅳ的循環環路的總長度相等,因而壓力損失易于平衡,由于同程式系統具有上述優點,在較大的建筑物中,常采用同程式系統。但同程式系統管道的金屬消耗量通常要多于異程式系統。
1、 控制器全面植入中央處理器,實現智能化、個性化網絡群控
2、 散熱終端內置熱源和熱媒,采用無管式設計,完全避免管道熱損
3、 熱效率對比傳統供暖形式提升約30%,即能耗下降約30%
4、 能源清潔,不產生任何碳化物和有害物質,實現【零碳排放】
5、 產品按國際標準規?;a,結束了傳統供暖系統無標準化的時代
6、 制造商提供標準化產品和安裝配件,避免了多廠商配件拼接導致的隱患
7、 按統一標準進行施工,安裝簡便,且安裝調試完畢后無需維護
8、 由制造商提供全面持續的技術支持和售后服務
9、 系統可模塊化安裝,為已經完成裝修的用戶提供單屋供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