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7日,歐盟重點支持的世界最大的碳捕獲與封存示范工程在挪威蒙斯塔德(Mongstad)建成。該項工程于2007年開工興建,總投資10億美元,由挪威政府提供資金支持,設計能力為年捕獲CO210萬噸。
新落成的CCS工廠與兩個大型的CO2生產源相毗鄰:280兆瓦熱電廠和年產1000萬噸的石油冶煉廠,兩廠年CO2捕獲合計10萬噸。挪威的CCS廠將在工廠化層面驗證兩項CO2后燃燒捕獲技術(Post Combustion Carbon Capture Technology),即:法國阿爾斯通公司(Alstom)的冷氨工藝技術,挪威安蜝公司(Aker)的胺氣體凈化脫硫技術。如果驗證結果安全、高效,將在相關產業領域大規模推廣應用。
在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以及財政緊縮的背景下,歐洲其他地區的CCS設施由于資金緊缺相繼停工,唯有挪威的CCS項目得以正常運行。參加項目落成儀式的歐盟能源委員奧廷格(OETTINGER)對此深表贊賞。他強調說:“這項工程對歐洲發展碳捕獲與封存技術是一個重要里程碑,將對歐洲推廣應用碳捕獲與封存技術帶來新的動力”。
就現有碳捕獲技術而言,捕獲一噸二氧化碳最高成本400英鎊(642.4美元),成本過高,不適用于大規模商業生產。
碳捕獲是世界發達國家在環保方面的一項新技術,主要是指將二氧化碳捕獲后,存放在地下或海底里。如英國2009年能源和氣候變化部提出了一個新計劃,在全球范圍內大力推廣碳捕獲技術。據專家估計,如果全面應用,可以使人類減排成本降低30%。英國在國內建設四座規模宏大的碳捕獲和儲存示范工程,并規定新建煤電廠至少須有25%的產能安裝捕獲設施,凡不具備碳捕獲能力的煤電廠都應關閉。美國也研制了將二氧化碳封存在水泥中的新技術。我國目前正在積極研發和推廣這方面的技術。
2015年11月4日,歐盟發布的一份研究顯示,一種新的移動碳捕獲技術能夠每天從一座波蘭燃煤電站消除1000千克二氧化碳。目前新的移動碳捕獲技術對于燃煤電站最有效,并能夠在已有發電裝置中安裝。
據路透社報道,全球碳捕獲與儲存研究所在其本年度關于全球碳捕獲與儲存部署情況的報告中警告說,根據目前的投資水平和監管不確定性來看,從現有的16個項目激增至130個項目的目標是不可能實現的。
該研究所預計,其年度報告中確定的59個項目中,屆時可能只有51個能投入運行,而有些項目則不太可能實施。
“由于碳捕獲與儲存是鐵、鋼和水泥生產等工業領域唯一可用的脫碳技術,因此,無法將溫度升幅僅僅控制在2攝氏度的風險變得更大。”報告說。
許多主要國家的政府未能制定限制碳排放的法規并提高企業的排污成本,這阻礙了私營部門在這項昂貴技術方面的投資。
在美國,兩位總統候選人都在對煤炭行業的支持上大做文章,卻很少提及在碳捕獲與儲存方面的投資,原因在于使用水力壓裂法開采使得頁巖氣產量激增,從而大幅拉低了天然氣價格,推動溫室氣體排放量降至20年來的低點。
根據該調查報告的結果,在過去一年中,全球大規模碳捕獲與儲存項目的數量只增加了1/75。自2011年以來,有8個項目被取消,但新確定了9個項目,其中大部分項目將把捕獲的碳注入地下,以實現石油或天然氣的再開采。目前美國的碳捕獲項目數量居首,已運行和規劃中的項目達24個,其次是歐洲的21個和中國的11個。
美國和加拿大正在發展的項目主要都是利用捕獲的碳來恢復石油開采。而中國碳捕獲與儲存行動的力度最大,9個新確立的項目中有5個位于中國。
報告還顯示,雖然發展中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預計將因人口增多和工業化進程而上升,但其碳捕獲與儲存初期階段的發展取得了一些進展。
19個發展中國家正在實施碳捕獲與儲存項目,但為了實現國際能源署認為的必要的全球減排目標,到2050年,70%的碳捕獲與儲存項目需要部署在非經合組織國家。
該報告指出,英國、聯合國和中國自2011年起已經在制定相關政策,這將有助于更大規模地部署碳捕獲與儲存項目。
英國政府推出了一項綜合政策,希望通過電力市場的改革,推動示范規模的碳捕獲與儲存項目向商業規模擴展。
聯合國的氣候變化機構在今年夏天決定,碳捕獲與儲存項目有資格作為清潔發展機制下的碳抵消項目,從而促使發展中國家采用這一技術來賺取碳信用額。而中國的5年規劃則將碳捕獲與儲存列入了優先政策事項。
但全球碳捕獲與儲存研究所警告說,這些進展并不足以削減碳排放或防止溫度顯著升高。
“盡管碳捕獲和儲存示范項目的投資仍然相當可觀,但卻越來越不穩固,而且現有的資金支持水平所服務的項目將比最初預期的要少。”報告說。
全球碳捕獲與儲存研究所警告說,政府需要做的不僅僅是通過碳定價立法來刺激碳捕獲與儲存方面的投資,同時應該減少賦予低碳技術政策上的優勢——比如可再生能源,它們擁有更多補貼和激勵政策。 2100433B 解讀詞條背后的知識 環球科學大觀 心理咨詢師,情感領域創作者
二氧化碳變“煤炭”,澳科學家找到廉價且高效方法
二氧化碳是一種有害的溫室氣體,可將吸收的熱輻射能逆輻射到地球表面,增加近地層的大氣溫度,造成溫室效應。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一種高效捕獲二氧化碳的技術,渴望能夠緩解溫室效應帶來的全球變暖。
2019-03-1439閱讀4749東營港經濟開發區建設五年多來,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快推進黃藍國家戰略實施,步入了科學發展的快車道。一是港口建設加快推進。目前,東營港7020米引橋和3萬噸級散雜貨碼頭、3萬噸級液體化工品碼頭已投...
兄弟,中遠還不強啊?還不大啊?你不會是魏家福吧?
江西贛州 贛州:江西老牌第二大城市, 航空:贛州擁有黃金機場,航班通北京,上海,南昌,廈門等7大城市, 鐵路:京九鐵路贛韶,贛龍鐵路的交匯點,公路:贛州,贛粵高速, 經濟:贛州江西第三, 面積;贛州1...
格式:pdf
大小:95KB
頁數: 1頁
評分: 4.7
《求是》雜志2009年6期刊發陳雷部長署名文章——水利建設與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在文章中,陳雷部長指出,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水利為我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黨和國家為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果斷實施了一系列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政策措施,大幅度增加了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
納米捕獲技術(NanoCaptur)是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原子能科研實驗室(CEA)歷經十年技術研發,開發出一項能夠徹底分解甲醛的專利技術,并應用于空氣凈化器濾網,使空氣凈化器實現徹底分解凈化甲醛的功能,并延長空氣凈化器濾網使用時長。納米捕獲技術(NanoCaptur)擁有5項國際發明專利,并多次在學術期刊上發表研究課題。
1)納米捕獲技術(NanoCaptur)甲醛分解率達99%,避免再次釋放
2)應用了納米捕獲技術(NanoCaptur)的空氣凈化器濾網使用壽命更持久。
活性炭濾網CCM甲醛最高級別只能使用100天,相當于3個月需要更換濾網一次。而應用了納米捕獲技術(NanoCaptur)的納米捕獲濾網是該濾網使用時間的12倍。
3)納米捕獲技術(NanoCaptur)在凈化分解甲醛的過程中,納米顆粒會發生顏色的變化,可以清晰的看到凈化效果。 2100433B
納米捕獲技術的NanoCaptur顆粒是由玻璃狀的納米多孔材料制作而成。納米多孔材料內部含有成千上萬的通道,稱為微孔。微孔表面含有探針分子(Fluoral-P),探針分子能與甲醛發生不可逆的化學反應,從而徹底分解甲醛。反應后在微孔表面產生穩定的中性分子。由于這種中性分子是淡黃色的,而探針分子是無色的,所以隨著分解的甲醛增多,顆粒會從淡黃色逐漸變成深棕色。我們能夠用肉眼清晰地觀察到凈化效果。
NanoCaptur顆粒在法國的格勒諾布爾(Grenoble)通過全自動的生產中心以及全程控制的化學合成生產線生產,研發團隊會定期進行檢查,同時委托第三方權威機構全程進行檢測,保證NanoCaptur的生產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