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梭側板,織機“下投梭機構”機件之一。裝在有梭織機墻板外下方的長方形木條??棛C中心軸回轉時,投梭盤上的轉子撞擊投梭側板上的投梭鼻,傳動投梭棒及皮結,推動梭子飛出梭箱。以硬木或層壓木制成,表面覆涂料。要求堅牢耐用、表面光滑、無毛刺。
用剪力墻或欄板定義側板。
你好:按照錨固長度La計算長度。
側板用墻或欄板定義布置吧。
格式:pdf
大小:3.3MB
頁數: 9頁
評分: 4.4
1 濰坊恒安散熱器有限公司企業標準 鋁質散熱器主片側板用板材標準 Q / HAGS003-2002 1.主題內容及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鋁質散熱器側板、主片用板材的技術條件, 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包裝、標記、運輸與貯存。 本標準適用于鋁質散熱器主片、側板用板材。 2.引用標準: YB788 鋁合金化學成分分析法 GB288 金屬拉力試驗法 GB3246 鋁及鋁合金加工制品顯微組織檢驗方法 GB10569 鋁及鋁合金加工制品硝酸檢驗方法 GB3199 鋁及鋁合金加工制品的包裝、 標記、運輸及貯存 3.技術要求: 3.1 基本要求: 3.1.1 規格、牌號、狀態: 3.1.1.1 牌號: 3.3.1.1.1 主片: AA4343/3003/7072 AA4045/3003/7072 AA4343/3003/1145 AA4045/300
在激振器大梁和橫梁與側板的連接部位,為消除過度的應力集中,采用特別加強結構對側板進行加強。連接采用虎克鉚釘鉚固。位于篩板以下的側板無突出結構,不會產生液體積聚,不會因此導致腐蝕。 側板內側下部防護層非常連續、光滑,極大地減少因沖刷造成結構腐蝕的可能性。側板和橫梁間無隙、無突出。
振動篩是冶煉設備中的關鍵設備之一, 該設備由于是在高作業率、高溫、高粉塵的惡劣條件下運轉的關鍵設備,在所有的燒結設備中篩子維修的工作量占比例較大,其故障以側板振裂、斷裂、篩框扭曲變形較為突出,所以有必要對其進行動力學分析,從而為設計提供參考。
對振動篩的動力學改進的主要目的是使結構的固有頻率遠離其工作頻率,防止共振, 減少噪聲。側板的幾何參數、物理參數可采用三維實體CAD軟件Pro /E 計算得 到。根據已有的二維零件和總成圖紙,在Pro /E 中建立振動篩側板的三維模型,輸入材料特性參數后,即可獲得側板的零部件質量、質心位置、轉動慣量等原始模型數據。通過正確的ANSYS和Pro /E接口的配置方法,實現了數據的無縫連接。
完成了振動篩側板的模態分析之后,來討論振動篩篩框的動力學改進的問題。篩框是由板和梁鉚接而成的具有對稱結構的彈性體,盡管篩框的結構具有對稱性,但仍必須按整體進行分析,因為在動態分析中求得的各階振型并非完全以結構對稱面而對稱,如按對稱結構取其一半進行分析就會丟掉偶數階振型,使計算結果失真。
由于振動篩在工作時其故障以側板振裂、斷裂、篩框扭曲變形較為突出, 所以以上主要針對振動篩側板及篩框的動態特性進行了研究,求出固有頻率和固有振型,找出側板及篩框結構上不合理的地方并進行了動力學改進,使其固有頻率遠離工作頻率10% 以上,有效地提高了振動篩性能。計算分析對研制同類型系列化環保、節能自同步香蕉形振動篩提供了計算分析依據,并可推廣應用 到其它大型篩的模態選型、參數化設計。
為了考察側板構型對高超側壓進氣道起動性能的影響,對相同收縮比下側板分別為前掠和后掠構型的進氣道開展了 Ma = 4 來流下的風洞實驗及相應的數值模擬研究。實驗結果表明,側板后掠進氣道的起動性能優于側板前掠構型,實驗中側板后掠進氣道能夠在 2°攻角時實現起動,而側板前掠進氣道僅能在 - 2°攻角時起動。對流場進行的數值模擬結果表明,側板后掠進氣道不但比側板前掠進氣道具有更高的內收縮段入口馬赫數,而且交匯后的側板激波與底板邊界層干擾的強度較弱,使得邊界層不易分離,兩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側板后掠進氣道的起動性能顯著優于側板前掠構型。
1 進氣道構型:
設計了側板分別為前掠和后掠構型的兩個高超側壓進氣道模型,側板的前掠角為 55°,后掠角為 30°。除了側板構型存在差異外,兩模型的其余的結構參數均保持一致。進氣道底板采用三級楔角壓縮,總壓縮角為 14°,進氣道的總收縮比為 6.0,內收縮比( 唇口橫截面與出口橫截面面積之比) 為 1.45,側向收縮比為 1.67,入口迎風面的高度 H = 99mm。
2 實驗方法:
實驗研究在國防科技大學 STS 重點實驗室(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Scramjet Laboratory) 的Φ440mm 高焓自由射流試驗系統中進行,實驗中主要考察模型進氣道在低馬赫數來流下的起動情況。實驗中對進氣道底板壁面中心線上的沿程靜壓分布進行測量,除此之外,還在進氣道模型出口的后方連接一段駐室和喉道,并測量駐室和喉道內相應位置的壁面靜壓,以考察進氣道的流量捕獲性能。實驗中所有壓力的測量均采用 9116 型壓力掃描閥進行。
3 數值模擬方法:
數值模擬所采用的控制方程為理想氣體可壓 N-S 方程,采用有限體積法離散,使用三維定常隱式求解器求解,流動方程的無粘項采用二階 Roe 格式離散,粘性項采用二階中心差分格式離散,氣體比熱比為 1.38,氣體分子粘性采用 Sutherland 公式計算,湍流模型為 k-ω SST 模型。
由于數值模擬難以準確地獲取進氣道的起動性能,采用風洞實驗的方法來考察進氣道的起動性能,實驗中通過測量進氣道底板壁面中心線上的沿程靜壓分布來判斷進氣道的起動情況。進氣道起動與否與其內收縮段入口處的馬赫數大小有關,對具有前體壓縮的高超側壓進氣道來說,通過改變進氣道本身的攻角可以相應地改變進氣道內收縮段入口馬赫數的大小。由于風洞噴管出口的馬赫數恒定,所以采用改變進氣道攻角的方式來對比側板前掠與后掠構型進氣道的起動性能。
1 側板后掠進氣道起動性能:
對側板后掠進氣道分別進行了 Ma = 4.0 來流條件下攻角為 0°和 2°的風洞實驗, 2°攻角實驗中駐室和喉道的壓力顯著高于 0°攻角實驗,由于喉道面積相等,所以流量與氣流的總壓成正比,而氣流總壓越高則駐室壓力越高,說明攻角增加的情況下,進氣道的捕獲流量獲得了大幅提升。
2 側板前掠進氣道起動性能:
對側板前掠進氣道進行了 Ma = 4.0 來流條件下攻角分別為 0°,- 1°和 - 2°的三次風洞實驗,對比側板后掠和前掠構型進氣道的實驗結果可以發現,側板后掠進氣道的起動性能優于側板前掠構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