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壩介紹
橡膠壩具有施工期短(安裝須用3-15天,最終工期3-6個月),工程造價低,橡膠壩比傳統的土石壩節省30%-70%的水泥、鋼材、木材。壽命長,運行維修方便,抗震能力強等特點。
橡膠壩適用于低水頭,大跨度的閘壩工程。橡膠壩已被廣泛應用于灌溉、發電、防洪、城市美化環境。
1997年臨沂市政府為了打造“中國江北水城”,在臨沂市區小埠東興建1247米長的橡皮攔河壩,最大蓄水量2830萬立方米,成為列入《吉尼斯大全》的世界第一橡膠壩。
橡膠壩主要適用于低水頭、大跨度的閘壩工程,如用于水庫溢洪道上作為閘門或活動溢流堰,以增加水庫庫容及發電水頭;用于河道上作為低水頭、大跨度的滾水壩或溢流堰,可以不用常規閘的啟閉機、工作橋等;用于渠系上作...
橡膠壩屬薄壁柔性結構,是隨著高分子合成材料的發展而出現的一種新型水工建筑物。1957年世界上首座橡膠壩誕生于美國洛杉磯,壩高1.52m,長6.1m,壩袋膠布厚為3mm,強度為90kN /m。此后世界各...
橡皮布滾筒就是在滾筒外圓表面上,包襯一層較厚的、富有彈性的橡皮布,用以轉印從印版上獲得的印跡橡皮布滾筒的作用:(1)轉移油墨;(2)彌補機器的綜合誤差;(3)緩沖吸振。由于正常運轉期間,滾筒表面受很多...
封面
扶風縣水利志
扶風縣水利志編纂領導小組
扶風縣水利志編委會
題詞
全國政協常委孫作賓為《扶風縣水利志》題詞
圖片
扶風縣行政區劃圖
扶風縣水利工程現狀圖
扶風縣水利局黨委書記、局長郭長印在工作中
扶風縣水利局領導班子全體成員
扶風縣委書記張萬奎、縣長馬鮮萍指導橡皮壩工程建設
扶風縣縣長馬鮮萍、副縣長席升勞視察指導水利建設工作
陜西省水利廳副廳長洪小康、寶雞市副市長黨雙忍視察、指導扶風縣防汛工作
寶雞市副市長王拴虎出席在扶風縣召開的寶雞市農村澇池建設工作現場會
寶雞市水利局局長常崇信等領導同志出席在扶風縣召開的全市安全飲水工程建設現場會
寶雞峽管理局局長鄭公社視察指導扶風縣太川水庫大壩加固工程
在扶風縣七星河水利風景區建成中日友好扶風植樹基地
扶風縣水利局黨委領導成員在全縣水利系統黨員代表大會上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寶雞峽灃水倒虹工程
二○○六年重新修建的寶雞峽灃水倒虹工程新景
在扶風縣城新區的縣水利局外貌全景
美麗的縣城東關七星河橡皮壩——扶風縣水利建設新貌
在扶風縣隨處可見的人飲工程
扶風縣水利職工在開展“三清兩修一綠化”工作
巍峨的信邑溝水庫大壩——扶風縣水利建設新貌
新建白家窯水庫壩面——扶風縣水利建設新貌
信邑溝水庫新建節制閘閥一一扶風縣水利建設新貌
樹綠、渠新、水清——扶風縣水利建設新貌
綠樹裝點水庫壩——扶風縣水利建設新貌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扶風縣水利建設新貌
序言
目錄
凡例
概述
第一章 水文地理
第一節 地形地貌
第二節 水文地質
第三節 土壤耕地
第二章 水資源
第一節 自然降水
第二節 地表水
第三節 地下水
第四節 調入水
第五節 水質
第六節 特點和問題
第三章 水旱災害
第一節 旱災
第二節 澇災
第三節 洪災
第四節 抗災記略
第四章 灌溉工程
第一節 水庫
第二節 陂塘
第三節 機井
第四節 抽水站
第五節 噴灌站
第六節 水輪泵站
第七節 引水渠道
第五章 排水工程
第六章 防洪工程
第一節 渭河防洪治理
第二節 縣城東關防洪治理
第七章 城鄉供水
第一節 城鎮供水
第二節 農村供水
第三節 瓦罐嶺供水工程
第八章 水土保持
第一節 水土流失
第二節 水土治理
第九章 大型水利工程綜述
第一節 寶雞峽引渭工程
第二節 馮家山水庫工程
第十章 灌溉管理
第一節 組織管理
第二節 用水管理
第三節 工程管理
第四節 經營管理
第十一章 水產養殖
第十二章 水能開發
第一節 水電站
第二節 水力站
第十三章 水利科技
第十四章 綜合經營
第十五章 行業管理
第一節 水資源管理
第二節 法制建設
第三節 水利執法
第四節 水利資金
第五節 農田基本建設
第十六章 管理機構
第一節 縣水利機構
第二節 縣屬水利管理機構
第三節 大型水利管理機構
第十七章 人物與榮譽
第一節 水利人物簡介
馬鈞
李儀祉
黨仲昆
羅彥
劉正海
彭生金
李世惠
李惠文
趙靖國
吳生榮
陳相賢
羅生輝
馮來娃
別宏星
王吉珍
李振才
余林根
第二節 先進工作者
第三節 先進集體
第四節 勞模風采
第十八章 水事詩文歌謠
第一節 詩詞
第二節 水事碑文
第三節 歌謠
大事記
附錄:重要法規、制度輯錄
編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