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降損節能 | 表達式 | 線損電量=供電量-售電量 |
---|---|---|---|
適用領域 | 計費的專線電量 | 定????義 | 電網的所有線損電量 |
計算方式
在計算供、售電量時,不包括首端計費的專線電量。在計算售電量時,對高供低計的專用變壓器應包括加收的銅鐵損電量,即
公用線路線損電量=供電量-售電量=14-(17 18)
線損率公用線=公用線路線損電量÷(14)×100%2100433B
還真不一定。電量稱“功”w ,指一時期(月)內消耗的電能(功率乘以時間),線損耗指“功率”kw(電流)通過導線時產生的損耗,其之間的關系;線損與導線的長度成正比,與導線的截面成反比,與功率的平方成正...
計算線損需要知道線路的電阻和流過的電流。 已知鋁線的電阻率ρ=31.7Ω.mm2/km。 那么線路電阻R=ρ*L/S=31.7*2/50=1.268Ω。 按照線路是三相380V的線路計算,功率因數按照...
線損和電壓降計算一、 配電線路損耗計算配電線路損耗有功電量與輸入有功電量之比,叫做配電線路損失率,簡稱線損率。一般大中型企業配電線路的線損率應在1%~3%之間。農網高壓線損率應在10%以下,低壓線損率...
格式:pdf
大小:172KB
頁數: 3頁
評分: 4.6
針對傳統配網線損理論計算方法存在計算精度不高問題,提出一種基于配變電量和平均電流的配網線損計算方法.該算法以配變電量為基礎,推導出各配變和配線段的平均負載電流,進而計算出各配變和配線段的損耗,最終得到整個配網的損耗電量.該算法引入了配變電量,使計算基礎條件更符合實際,從而有效提高了配網線損計算精度;此外,還對配網中小電源進行了等效處理.
對于一個電網企業,線損率為:
式中
△A——為電網線損電量;
AS——為電網售電量;
AG——為電網供電量。
根據企業線損率和分壓線損率的定義,計算線損率時,各電壓等級的電廠上網電量、外網轉入電量、向外網轉出電量、售電量和線損電量可以相加得出合計值。因企業內部不同電壓等級之間存在轉供電量,計算企業供電量時不能用分壓供電量直接相加。若將各電壓等級的電廠上網和外網轉入供電簡稱“源端供電”,對應的電量為“源端供電量”,則源端供電量是可以相加的。
設:α為AkV及以上售電量比重,則售電量為αAS; BkV及以下售電量為(1-α)AS; BkV較AkV低一個電壓等級;△A2%為AkV及以上線損率;△A1%為電網從源端供電到BkV及以下用電客戶的線損率。
△A1%和△A2%均為給定的評價值,可以綜合被評價企業的管理情況來確定,它反映了相關電壓層電網結構、設備參數、潮流分布和售電量等情況。
由上述線損率公式可得
AkV及以上電網供電量:
BkV及以下電網供電量:
式中:
AG1和AG2分別為BkV及以下和AkV及以上電網的等效獨立源端供電量。
如圖1所示,可以直接匯總求電網企業供電量AG。此時AG1,由AkV及以上電網流向BkV及以下電網的等效源端供電量和BkV及以下電網的源端供電量2個部分構成,對應的△A1%為源端供電到BkV及以下用電客戶的線損率,不是常規意義上BkV及以下分壓線損率。
AG的口徑與計算電網理論線損率時用的供電量口徑一致,即供電量中不減向外網轉出電量。
由以上公式可以推算出如下:
由上述公式可以看出,在給定△A1%和△A2%的情況下,企業線損率△A%的評價值僅與α有關。因△A1%大于△A2%,當α值越大,則△A%越小,α值越小,則△A%越大。
設:α為A kV及以上售電量比重,則售電量為αAS;β為BkV售電量比重,則售電量為βAS;△A2%為AkV及以上線損率;△A3%為電網從源端供電到BkV用電客戶的線損率;△A1%為電網從源端供電到CkV及以下用電客戶的線損率;CkV較BkV低一個電壓等級,BkV較AkV低一個電壓等級。△A1%、△A2%和△A3%均為給定的評價值。
由線損率公式可得:
AkV及以上電網供電量:
BkV及以下電網供電量:
CkV及以下電網供電量:
式中
AG1、AG3為各自電壓層等效推算的源端供電量。
同兩電壓層電量比重評價推理可知:
由上述式可看出,在給定△A1%、△A2%和△A3%的情況下,企業線損率△A%的評價值僅與α和β有關。因△A1%大于△A2%和△A3%,當α和β值越大,則△A%越小;α和β值越小,則△A %越大。
電力網電能損耗的程度以線損率△A (%)表示,即△A(%)=△A/Ag×100%
式中△A為電力網在某一時期內損耗的電量;Ag為電力網在同一時期內所供的電量。線損率是電力網的一項技術經濟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