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金屬材料,還是陶瓷和高分子材料,都是由不同結構的各種相組成。所謂“相”是指任一給定的物資系統中,具有同一化學成分、同一原子聚集狀態和性質的均勻連續組成部分,不同相之間有界面分開。固態物質可以是單相,也可以是多相。例如固體純金屬、聚乙烯等是單相物質;當金屬和其它一種或多種元素通過化學鍵合而形成合金材料時,一定成分的合金可以由若干不同的相組成,例如鋼是由α-Fe、Fe3C兩相組成,普通陶瓷則是由晶體相、玻璃相和氣相組成。
雖然固體中有各種不同的相,但從結構上可以將其分為固溶體、化合物、陶瓷晶體相、玻璃相及分子相等5大類。2100433B
鄭建宣,物理學家、教育家,中國合金相圖和相結構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中國合金相圖研究工作的奠基人之一。測定了大量稀土元素的二元、三元相圖,發現了大量稀土元素中間相,對綜合利用和開發中國稀土資源做出了貢獻。畢生致力于高等教育事業,曾任廣西大學副校長多年,培養了大批各民族的科技人才。
鄭建宣于1938年所發表的論文《合金Co2Al5的晶體結構》,是世界上首次對Co2Al5的晶體結構進行的測定。盡管Co2Al5的X射線粉末衍射照相圖樣比較復雜,他運用X射線晶體學的理論,首先成功地標定了復雜的衍射線指數,確定Co2Al5所屬的晶系;接著根據衍射線指數的消光規律,推斷出Co2Al5結構所屬的空間群;最后由比較所有衍射強度的觀察值和計算值,確定出晶胞中各個原子的具體位置。為了提高精確度,在拍攝X射線照片時,他在實驗方法和技術上進行了改進。測量的結果為:Co2Al5屬六方晶系,α=7.656A,c=7.593A,空間群為D46h—C6/mmc,每個晶胞有28個原子,其中8個是鉆原子,20個是鋁原子。還發現Co2Al5結構是一種新的結構類型。在30年代要分析出這樣復雜的結構,難度很大。此一結果發表后很受學術界的重視。至今一直被國際晶體學界所公認和采用。它先后被收集在M.漢森(Hansen)編的《二元合金的結構》和美國國家標準局編的《晶體數據》中,A.泰勒(Taylor)在所著《X射線金相學》(1961年版)一書中也引用了這一結果。1977年,美國粉末衍射標準聯合委員會出版的《粉末衍射文獻》一書中還收編了這一成果,而且它是該書中關于Co2Al5晶體結構唯一的數據。鄭建宣回國之初,沒有條件開展合金相圖的研究工作,直到東北人民大學物理系的X射線實驗室建成,有了必要的設備后,他在從事教學工作的同時,開始了合金相圖的研究。當時他主要使用X射線衍射方法,不斷改進實驗技術。1954年,鄭建宣為畢業班開設X射線金屬學,這是中國首次開設此課程,武漢大學、東北工學院、中南礦冶學院等院校派進修教師前往聽課。在1956年指導學生作畢業論文過程中,他提出將粉末樣品封入抽成真空的玻璃管內,在600℃以下保溫后淬火的方法,由學生試驗成功,此方法至今還在使用。此法操作簡便可靠,適用于許多種合金粉末的淬火處理。
金相砂紙就是干砂紙,是在進行磨光時使用的;而水砂紙就是在清水的沖洗下進行磨光,一般是在磨光機上使用。
這根材料沒有多大關系,無論材料軟硬都要經過粗磨、細磨、拋光、腐蝕的過程。一般選擇100# 200# 400# 600# 800# 1000#就可以,如果中間缺一種或者兩種,關系不大,彈簧鋼比較硬,應該...
用途不一樣。金相拋光機是用來對金相試樣拋光成鏡面,以便放在金相顯微鏡觀察;金相鑲嵌機是對形狀不規則或尺寸太小不易于拿的試樣進行熱塑性壓制,然后再對試樣進行粗磨、精磨、拋光等后續操作。
格式:pdf
大小:6.1MB
頁數: 10頁
評分: 4.4
金相試樣的制備及金相組織觀察 一、實驗目的 1、了解金相顯微鏡的基本原理、構造,初步掌握顯微鏡的正確使用。 2、掌握金相顯微試樣的制備過程和基本方法。 3、了解浸蝕的基本原理,并熟悉其基本操作 4、學習利用金相顯微鏡進行顯微組織觀察。通過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金相顯微組織初步分 析材料類型以及材料可能具備的機械性能等。 二、實驗設備和用品 1、金相顯微鏡 2、不同粗細的金相砂紙一套、玻璃板、侵蝕劑( 4%硝酸酒精) 3、拋光機 4、待制備的金相試樣 三、金相顯微鏡的基本原理、構造及使用 1、顯微鏡的放大倍數 利用透鏡可將物體的象放大,但單個透鏡或一組透鏡的放大倍數是有限的,為此,要 考慮用另一組透鏡將第一次放大的象再行放大, 以得到更高放大倍數的象。 金相顯微鏡就是 基于這一要求設計的。 顯微鏡中裝有兩組放大透鏡, 靠近物體的一組透鏡為物鏡, 靠近觀察 的一組透鏡為目鏡。 金相顯微鏡的光學原理
中間相炭微球的組成及結構
原料瀝青性能及制備工藝的不同,中間相炭微球的結構組成存在較大差異。
通常中間相碳微球主要成分為喹啉不溶物(QI),同時還可能存在一部分β樹脂(甲苯不溶但溶于喹啉的組分)。
元素組成為C、H、S;C>90%,其次是H。
粒徑在1~100μm,商品化的在1~40μm。
Monel400合金的組織為高強度的單相固溶體。
陶瓷的晶相通常不止一個,組成陶瓷晶相的晶體一般有氧化物(如氧化鋁、氧化鈦)、含氧酸鹽(如硅酸鹽、鈦酸鹽等)和非氧化合物等。
氧化物是大多數陶瓷尤其是特種陶瓷的主要組成和晶體相,主要由離子鍵結合,有時也有共價鍵。氧化物結構的特點是較大的氧離子緊密排列成晶體結構,構成骨架,較小的金屬正離子規則地分布在它們的間隙中,依靠強大的離子鍵,形成穩定的離子晶體。
含氧酸鹽的典型代表是硅酸鹽。硅酸鹽是普通陶瓷的主要原料,同時也是陶瓷組織中重要的晶體相,如莫來石和長石等。硅酸鹽的結合鍵主要為離子鍵與共價鍵的混合鍵。
非氧化合物是指不含氧的金屬碳化物、氮化物及硼化物等。它們是特種陶瓷特別是金屬陶瓷的主要組成和晶體相,主要由強大的共價鍵結合,但也有一定成分的金屬鍵和離子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