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懸空換位常用于低電壓、單導線線路,其結構簡單,相間絕緣水平低,用單串絕緣子即可滿足要求。因此,換位點的選擇基本上不受什么條件的限制,可選在靠近檔中央(滿足對地距離時),也可選在靠近桿塔處。500 kV 輸電線路通常為四分裂導線,用于懸空換相的耐張串重又長,相間絕緣水平高,絕緣子串結構復雜,因此,換位點的選擇必須考慮對輸電線路的影響。
換位耐張串與一般耐張串功能是相似的,前者是相間絕緣,后者是對地絕緣。根據輸電線路的荷載特性,為減少換位對線路影響,換相耐張串應緊靠一般耐張串,因此,500 kV 輸電線路換相耐張串應選放在耐張塔處。
為減少電力系統在正常運行情況下電流和電壓的不對稱性,變換交流輸電線路三相導線的空間位置。交流架空輸電線路的三相導線在空間的排列位置是不對稱的,特別是三相導線呈水平排列的線路,不對稱程度更大。由于三相導線在空間的位置不對稱,導致各相導線的電容和電感值不同,即各相的阻抗和導納不相等,這就引起了負序和零序電流。過大的負序電流會引起電力系統內電機的過熱。而零序電流超過一定數值時,在中性點不接地系統中,有可能引起靈敏度較高的接地繼電器的誤動作。輸電線路的電流和電壓的不對稱,也可能對電信線路產生干擾影響。輸電線路導線換位的結果,是使在一條線路上各相導線處在某一空間位置的長度分布盡量接近,這樣各相參數的差異就會縮小,電流和電壓的不對稱性也能夠控制在定限度之內、經過位置變換三相導線又恢復到原來的相序排列,稱為一個換位整循環。換位循環的示,其中一條線路進行一個換位整循環,一條線路進行兩個換位整循環。進行幾次整循環換位視線路的長度而定。
相間絕緣水平與防污閃、耐雷和操作過電壓等有關,根據試驗、計算和分析,500 kV 輸電線路絕緣子片數由工頻耐污閃控制,因此,絕緣子片數需滿足工頻污閃的要求。
根據運行經驗 ,國內 220 kV 及以下的輸電線路一般考慮相間絕緣為對地絕緣的1.3~1.5倍,而對500 kV 輸電線路尚無規范可尋。根據美國《超高壓、特高壓架空輸電線路電氣與機械設計規范》,500kV 輸電線路相間絕緣子串長可按1.53倍的相對地絕緣子串長選取。按此要求進行換算,換相絕緣子串相間泄漏比距滿足我國現行規程規范要求。
換相絕緣子串強度,可參照《規范》按一般耐張絕緣子串選擇,為盡量減輕換相絕緣子串的重量,對金具、絕緣子的選擇以及絕緣子串的組合設計應予以優化 。
可以修改軸網標注位置。
在梁的原位標注下面的平法表格中,輸入距左邊線距離。如下圖。
你這是怎么回事?如果定義布置有錯,可以刪除,重新復制
換相絕緣子串組合形式應具有結構簡單、金具數量少、可靠性高、運行維護方便和經濟性好等特點。換相絕緣子串是緊鄰一般耐張絕緣子串的,因此,設計時應與一般耐張串同步考慮。
以近期竣工的天廣3回500kV送電線路AC相懸空換位為例,換相絕緣子串全長15220mm,總重1417kg,中部設置一聯板,聯板下部安裝有換位跳線用懸垂線夾,聯板起支撐和保持兩絕緣子串間距離的作用。耐張換相絕緣子串相對地絕緣采用28片FC210/170絕緣子,相對相采用 47 片 FC210/ l70 絕緣子,相間絕緣水平取值為相對地絕緣水平的 1. 6 倍。其絕緣水平略高于常規(1. 53 倍) 換相絕緣水平,主要是考慮該線路的重要性。
500kV輸電線路傳統換位大多采用直線塔或耐張塔加裝跳線橫擔 (母線架) 等方法,換位方式復雜,換位條件較苛刻。優化換位方式的出現以及AC相換位的成熟經驗,為 500 kV 輸電線路提供了一種新的換位方式 ———懸空換位,一般耐張塔即可實現換位要求。從多個已建的500kV輸電線路工程AC相換位的施工、運行情況來看,由于選擇耐張塔為換位點,克服了懸空換相絕緣子串長及串重等不利因素影響,充分發揮了懸空換位結構簡單、施工方便、運行可靠、造價低廉的特點,因此,可以說懸空換位方式在500 kV輸電線路中的應用有著廣闊的空間 。
格式:pdf
大小:844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6
介紹一種新型的電工材料———矩形換位膜包鋁絞線,具有在類似產品中體積小、材料省、纏繞線圈效率高的特性,匯集它的基本結構、主要技術指標和性能,并對今后的發展趨勢提出了設想,對于拓展其在特高壓輸配電必需的電抗器中的應用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換位導線與普通扁線相比有許多優點,同時由于外形尺寸比較小,降低了變壓器的制造費用。
1、由于采用了多根小截面的單線代替了一根大截面扁線,減少了離散場的損失。
2、與多根平行的自帶絕緣單線相比,由于換位導線是漆包單線,而漆膜厚度較以往的紙絕緣厚度要薄許多, 但是耐壓卻是紙絕緣的幾倍,加上公共紙絕緣絕緣厚度比較薄,因此明顯地減小了繞組的體積, 有效地提高了空間的利用率。
3、由于單線之間的換位,使繞組具有較高的機械強度。
4、由于絕緣厚度比較薄,所以具有較高的散熱性。
5、由于漆膜和絕緣厚度薄,具有比較好的散熱性,所以具有較高的熱穩定性。
6、由于減少了人工換位,使繞組繞制工藝變得簡捷,縮短了繞組的加工時間。對于換位導線來說,繞制一圈換位導線相當于繞制多圈單根平行扁線。
換位導線系指以一定根數的漆包銅扁線組合成寬面相互接觸的兩列,并按要求在兩列漆包線的上面和下面沿窄面作同一轉向的換位,并用電工絕緣紙帶作多層連續緊密包繞組成
大型電力變壓器的繞組采用換位導線,可以大幅降低負載損耗,降低繞組熱點溫升,提升繞組機械強度,使結構更加緊湊,并且線圈加工更加簡便,故換位導線一經問世,就在大型電力變壓器繞組設計和制造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一、去漆前對換位導線的整理
首先要做的就是分線, 就是將換位導線逐根分開,彼此間間隔約8mm。 如果換位導線是由多組并繞的, 那
么分線時就要注意將每股導線相互錯開, 從側向看相鄰兩組應在彼此的間隙中, 如此在用火焰去漆時可以讓火
焰穿透各股導線之間的間隙, 全面覆蓋導線表面, 使導線升溫快速且均勻。
二、火焰去漆
選擇好火焰后就可以對換位導線的漆膜進行燒除了, 其操作要領是:
(1) 調節好適當的火焰;
(2) 燒漆的時候注意火焰方向是向著繞組出頭方向, 切不可對著繞組方向, 否則繞組絕緣極易被損壞。
(3) 燒漆膜的時候因為各股導線離火焰的距離不一樣, 升溫的速度就不一樣, 為了導線能均勻受熱升溫, 應按一定的規律移動火焰;
(4) 要特別注意的是去漆溫度, 要求加熱溫度不得超過700℃, 因手工氧乙炔火焰沒有溫控裝置, 只能靠人工控制, 經過一段時間的測溫試驗, 當導線出現暗紅轉紅亮時溫度約在700℃。
三、換位導線冷卻
其中要特別注意的有:
(1) 鋪蓋冷卻一定要及時, 當火焰移開時應立即鋪蓋;
(2) 鋪蓋后要注意密封性, 須將紅熱的導線全部用工業擦拭紙包住, 當工業擦拭紙鋪上后因為導線的高溫會使冷卻液迅速氣化, 產生的水氣會把里面的空氣排出, 并持續有水氣排出, 在導線沒有冷卻前切不可裸露在空氣當中;
(3) 將吸有冷卻液的工業擦拭紙鋪蓋緊實后還需要持續地擠壓工業擦拭紙, 使里面的冷卻液持續地淋到導線高溫部位;
(4) 直到不再排出水氣后方可拿去工業擦拭紙。
四、冷卻后處理
如果冷卻得好, 換位導線表面被燒漆時產生的氧化物全部會變成灰狀物而脫落, 如果冷卻得不好, 則導線
表面有一層黑色的氧化銅難以去除。 要冷卻效果好, 其關鍵在于冷卻液里面的酒精是否在導線高溫時與導線被
灼燒產生的氧化物起反應, 如果反應徹底, 則全部變成灰狀物而易打磨干凈, 否則就會留下黑色物質。
一、換位導線的預焊接
由于換位導線多而且不平整, 股與股之間間隙大,所以要焊接好換位導線要注意以下七點:
(1) 出頭換位導線根部要做好絕緣防護工作;
(2) 焊接前要對換位導線進行平整處理, 使各股導線導盡可能貼合在一起, 相互間的間隙盡可能小;
(3) 平整后要用工具將導線夾住, 使換位導線保持貼合狀態;
(4) 焊接時調節火焰為中性焰;
(5) 焊接過程中要適時的補充絕緣防護處的冷卻水;
(6) 焊接好后及時冷卻 ;
(7) 待冷卻后用鋼絲刷將表面的雜物刷除干凈, 為接下來的引線焊接做準備。
二、換位導線與銅排焊接
操作要領如下:
(1) 火焰調節為中性火焰;
(2)先對銅排進行預熱, 均勻加熱到銅排表面呈暗紅色;
(3) 預熱好后迅速將銅排與處理好的換位導線裝夾在一起(注意裝夾時的位置應符合工藝要求) ;
(4) 裝夾好后立即進行焊接, 先整體均勻加熱至表面呈暗紅,然后選定一個方向進行連續焊接, 待搭接四周焊縫飽滿后即可, 若此時間內沒有完成焊接作業, 要把火焰移開等導線溫度降至500℃, 再重復操作一遍, 切不可持續加熱焊接, 以免導線被熔化;
(5) 焊接過程中要適時地補充絕緣防護處的冷卻水;
(6) 焊接好后及時冷卻 ;
(7) 目測焊縫, 焊縫應符合要求;
(8) 用工具對焊縫進行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