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可靠性理論》系統介紹了可靠性基本理論和工程應用方法。詳述了可靠性的基本知識、可靠性特征量及可靠性預計、分配、設計等相關內容;全面分析了人機系統可靠性理論和網絡可靠性的基本知識;重點闡述了系統可靠性分析方法及其相關理論在工程上的應用。
該書內容系統、全面,可以作為工科院校的勘察、土木、機械、安全、信息、電氣及自動化、儀器儀表工程等專業領域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工程設計、研究、質量管理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1.可靠性的定義
2.狹義可靠性和廣義可靠性
3.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
4.工程可靠性
第二節 材料的隨機變異性與可靠性
第三節 工程產品失效原因
第四節 可靠性的發展歷史與現狀
第五節 可靠性在生產中的重要作用
第六節 可靠性的研究內容
【閱讀材料】
習題一
第二章 可靠性工程中的特征量
第一節 概率論基礎知識
1.概率論的基本概念
2.大數定律和中心極限定律
第二節 可靠性工程中的特征量
1.可靠度與不可靠度
2.失效率及失效分布
3.平均壽命
4.可靠壽命
第三節 可靠性理論中常用的概率分布
第四節 可靠性特征量的選取
1.指數分布
2.正態分布
3.其他分布和未知分布
4.特征量的選取序列
【閱讀材料】
習題二
第三章 系統可靠性預計與分配
第一節 系統的工程結構圖和可靠性框圖
第二節 不可修復系統可靠性模型預測
1.串聯系統
2.并聯系統
3.m/n(G)表決系統
4.混聯系統
5.旁聯系統
第三節 可靠性預計
1.概述
2.應力分析預計法
3.元器件計數法
4.上下限法
5.蒙特卡洛法
第四節 可靠性指標分配
1.概述
2.等同分配法
3.阿林斯分配法
4.AGREE分配法
【閱讀材料】
習題三
第四章 可靠性設計方法
第一節 概述
1.可靠性設計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2.可靠性設計的基本內容
第二節 電子元器件的選擇與降額設計
1.元器件的選擇
2.降額設計
第三節 容差與漂移設計
1.均方根偏差設計法
2.最壞情況設計法
第四節 概率設計工程方法
1.概述
2.應力一強度分布干涉理論
3.安全系數與可靠度關系
4.拉伸載荷下的拉桿設計
【閱讀材料】
習題四
第五章 人機系統的可靠性
第一節 人機系統的分析
1.人機系統的定義
2.影響人的可靠性因素
3.人因差錯的表現類型
4.人因差錯的概率估計
第二節 人機系統的可靠度和故障率
1.人機系統的故障率
2.人機系統可靠性設計原則
3.人機系統可靠度的計算
4.提高人機可靠性的途徑
【閱讀材料】
習題五
第六章 系統可靠性失效分析
第一節 系統故障樹分析
1.概述
2.故障樹建立的數學基礎
3.故障樹的編制
4.故障樹的定性分析
5.故障樹的定量分析
6.故障樹分析法的優缺點
第二節 故障樹與可靠性框圖比較
1.可靠性框圖與故障樹關系
2.可靠性框圖和故障樹計算結果的討論
第三節 系統事故風險分析
1.風險概念
2.風險計算步驟
第四節 事件樹分析
1.事件樹的編制
2.事件樹分析
3.應用舉例
第五節 失效模式、后果與嚴重度分析
1.概述
2.失效模式與后果分析(FMEA)
3.嚴重度分析(CA)
【閱讀材料】
習題六
第七章 網絡可靠度的計算方法
1.狀態枚舉法
2.全概率分解法
3.最小徑集法求可靠度
4.最小割集法求可靠度
5.最小徑集與最小割集的轉換
6.不交布爾代數求解網絡可靠度
【閱讀材料】
習題七
第八章 系統可靠性的工程應用
第一節 可靠性在礦山領域的應用
1.通風系統可靠性
2.礦山排水設備可靠性優化
第二節 可靠性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
1.邊坡穩定性的可靠性分析
2.基坑工程的故障樹分析
第三節 可靠性工程在設備安全管理上的應用
附表
參考文獻 2100433B
電力系統自動化 電力系統自動化是我們電力系統一直以來力求的發展方向,它包括:發電控制的自動化(AGC已經實現,尚需發展),電力調度的自動化(具有在線潮流監視,故障模擬的綜合程序以及SCADA系統實現了...
電力系統可靠性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即充裕度和安全性。充裕度是指電力系統有足夠的發電容量和足夠的輸電容量,在任何時候都能滿足用戶的峰荷要求,表征了電網的穩態性能。安全性是指電力系統在事故狀態下的安全性和避...
地震作為一種主要的災害,造成城市功能的癱瘓和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城市道路交通系統是城市抗震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物資運輸的通道,又是震時人員疏散、派遣營救人員的通道,是生死攸關的抗震救災生命線。隨...
格式:pdf
大小:167KB
頁數: 7頁
評分: 4.5
1 1 2 cbygxu@126.com 7 GXU 電力系統可靠性評估的基 本方法 v 解析法(概率 理論) v 模擬法(隨機 理論) v 其他方法 cbygxu@126.com 8 GXU v 獨立事件 :如果某一事件 的發生不影響 另 一事件發生 的概率,則這兩個事件稱為獨 立事件。 n 若有 n個獨立事件,各事件發生的概率分別為 P1,P2,? ,Pn,則所有事件都同時發生的概率為 ns PPPP ×××= L21 概率解析法 cbygxu@126.com 9 GXU 串聯網絡 v 如果只要一個元件失效 ,網絡即失效 ;或 者說必須全部元件都投入工作,網絡才能 工作;則這些元件被稱為是串聯關系。 A1,U 1 A2,U2 Ase,U se 串聯網絡等效示意圖 1 2 1 2 1 2 1 2 se se se A A A U U U U U l l l = = + = + - cby
目錄
前言
第一結論
1.1結構九部件可靠性理論的研究與發展
1.2結構系統可靠性理論的早期研究與發展
1.3可實證的結構系統可靠性理論的研究與發展
1.4結構系統可靠性分析的統~理論與智能化體系
參考文獻
第二章先進擬合優度檢驗方法及應用
2.1母體分布擬合優度檢驗的X2檢驗法
2.2EDF統計量的構造與算法
2.3EDF統計量的特性及樣本容量修正方法
2.4擬合優度檢驗
測量的可靠性理論最早由荷蘭的巴爾達于1967 年提出,主要針對控制網的單個粗差,提出了數據探測法及內部可靠性和外部可靠性。李德仁在1985 年將巴爾達的可靠性理論進行了擴展,提出了攝影測量平差系統的可靠性理論,從一維備選假設發展到多維備選假設,提出了粗差和系統誤差、粗差和變形的可區分性。 2100433B
本書匯集了國際上近20年來和作者本人近15年來在結構系統可靠性理論及其應用領域的一些重要研究成果。內容包括:先進擬合優度檢驗方法及應用,結構強度與結構疲勞壽命分布的統一模型,可靠性工程中的經驗Bayves方法,模式失效概率計算的理論與方法,系統綜合失效概率計算的理論與方法,系統失效模式識別的廣義尸約界法,聯合失效概率分枝一約界法及其拓展,結構系統靜強度可靠性分析理論與算法,結構系統疲勞壽命可靠性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