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綠喬木,高5-6米,嫩枝密被白色長毛;小枝淡灰褐色。葉革質,卵狀橢圓形,橢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8-14(-30)厘米,寬4-7(-10)厘米,先端漸尖或短急尖,基部楔形或闊楔形,葉面深綠色,葉背淡綠色,被白色彎曲毛;側脈每邊9-13條,在葉面凹下,干時兩面網脈凸起;托葉與葉柄連生,托葉痕幾達葉柄全長。
花直立,花蕾卵圓形,長3-3.5厘米,直徑2-2.2厘米,花白色,極芳香,花被片9,凹彎,肉質,外輪3片較薄,倒卵形或長圓形,長5-6厘米,寬2.5-3厘米,具約9條縱脈紋;中輪3片倒卵形,長5-6厘米,寬2-3厘米,內輪3片倒卵狀匙形,長4-4.5厘米,寬2-2.5厘米;雄蕊約175枚,長約3厘米,花藥長約2厘米,內向開裂,花絲長約5毫米,藥隔伸出三角短尖。果未見。
分布于中國和越南;在中國分布于云南廣南和西疇有栽培。分布于中國云南文山州23°N,104°E范圍內。通常生長于海拔1100-1600米的常綠闊葉林中。分布區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5.9℃,年均降雨量1294米,年均相對濕度為82%。
播種:采集成熟果實晾干,蓇葖開裂,脫出種子,放入清水浸泡2-3天,紅色外種皮軟化,在水中搓揉,除去外種皮及雜質、撈出種子晾干,勿日曬。果實出種率37%,種子千粒重190克,發芽率65%。種子用濕沙層積貯藏,次年2月播種,條播,每平方米苗床播種量60克左右,播后蓋土厚度約2厘米,并蓋草、澆水,播后約90天開始出苗,30天后出苗結束,當年生苗高10厘米左右,移入容器培育壯苗出栽,成活率可達95%。
扦插:選取1年生健壯枝條,剪成8-10厘米長的插穗,于2月底扦插,精心管理,8月份翻床,生根成苗率75%。扦插苗有側根5-13條,根長3.7-15.3厘米,根粗0.1-0.3厘米,根幅4.7-22厘米,根系旺盛,移栽成活率可達95%。
落葉小喬木或灌木,高1.5-3m或更高。樹皮淡灰褐色;小枝細長,疏生細長毛,嫩枝密被短柔毛。冬芽橢圓形或長圓形,被棕色有光澤的短毛。單葉互生;葉柄長1-4cm;托葉痕長為葉柄的1/2;葉片披針狀橢圓形...
清香木姜子,又名大姜子果(金平),山胡椒(龍陵),毛梅桑(云南沙族語),澄茄子(四川),木椒子(貴州),畢澄茄(湖南)山胡椒、木香子、木樟子、山姜子、臘梅柴、大木姜、香桂子、猴香子、生姜材、黃花子、辣...
蝴蝶蘭屬于單莖類的蘭花,但莖極短,被大片的橢圓形葉所遮蓋、幾乎無法明顯的看出來。葉的顏色因品種之不同,可分為綠色、綠面紅背及斑葉紅背三種。根系的根尖也有綠白根及赤紅根之分。花莖的長短因品種之不同而差異...
該種花潔白芳香,枝繁葉茂,是優良觀賞樹種,適用于庭園觀賞,高檔小區、私人別墅綠化。適應熱帶、南亞熱帶、中亞熱帶、亞熱帶、溫帶等氣候種植,抗風能力較強,具有較強的凈化環境和抗污染能力。
花、葉均極芳香,是提取芳香精油的優良原料,芳香精油的提取得率為0.20%-0.21%,精油的化學成分是:芳樟醇、松油醇、龍腦酯、羅勒烯、石竹烯、金合歡烯等,不含黃樟醛等致癌物質。可以廣泛應用于多種香料工業,是花香鮮韻型香精油。具有較高開發利用價值。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4年 ver 3.1——瀕危(EN)。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極危。 被列為中國國家和云南省II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馨香木蘭分布區域狹窄,加之可供觀賞和能提取高品質香精,野生資源開發利用過度,個體數量極少,屬極小種群野生物種。 馨香木蘭種群的分布地為中國文山州廣南縣、丘北縣、馬關縣和西疇縣,所有種群均分布在保護區外,分布點相對獨立,與自然保護區相距較遠,保護工作相當薄弱。
馨香木蘭生長緩慢,在物種競爭中處于劣勢,再加上人為的破壞和自然因素的影響,其生長前景不容樂觀。由于馨香木蘭未納入保護區,而當地居民因為知識受限的原因,意識不到馨香玉蘭資源的重要性,濫砍亂伐,導致馨香玉蘭資源越來越少。
對現有馨香木蘭分布區進行封山育林,加強宣傳,嚴禁人為偷盜馨香木蘭自然更新的幼株,增大其種群數量。
禁止放牧,增強其林分的自然更新能力,保護林分生態環境,為馨香木蘭的正常生長提供必要的生境。
根據馨香木蘭生境土壤的理化性狀,選擇適合其生長的林地,引種栽培,擴大種群數量。
格式:pdf
大小:4.9MB
頁數: 3頁
評分: 4.5
對福建南平26年生樂東擬單性木蘭人工林木材纖維形態和化學成分進行測定和分析,揭示樂東擬單性木蘭木材纖維形態和化學成分的特征及其纖維形態隨輪齡的變化規律。研究結果表明,樂東擬單性木蘭木材可作為林產工業制漿造紙、纖維板生產等的纖維材料使用。
主要用途:觀賞,其他。
具體用途:研究、庭園觀賞。
海南樂東縣尖峰嶺熱林站。
海南樂東縣尖峰嶺熱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