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生。須根稀疏,細弱,具直伸根狀莖。稈直立,平滑無毛,高40-70厘米,徑約1.5毫米,具2-3節。葉鞘短于節間,平滑無毛;葉舌膜質,披針形,長2-4毫米,頂端常2淺裂或鈍圓;葉片縱卷如針狀,質地柔軟,稍粗糙,長3-6厘米,徑0.5-1毫米,基生葉長達25厘米。圓錐花序狹窄,長12-20厘米,寬約1厘米,分枝細,多孿生,斜向上伸,下部裸露,上部疏生小穗;小穗長7-10毫米,草綠色或基部紫色;穎膜質,光亮,第一穎長7-8毫米,具1脈,第二穎長8-10毫米,具3脈;外稃長6-8毫米,背上部無毛,下部被短柔毛,具不明顯的5脈,邊脈不于頂端匯合,頂端2裂,芒自裂齒間伸出,長10-15毫米,一回膝曲,芒柱扭轉且生短毛,芒針無毛,基盤長約1毫米,鈍圓,具微毛;內稃稍短于外稃,具2脈,脈間被短柔毛;鱗被3,長1.5-2.5毫米,披針形;花藥長約2毫米,頂端無毛;子房平滑。穎果長圓柱形,長約4毫米。花果期7-8月。
(資料來源:中國植物志 第9(3)卷 )
生于山坡林緣、林下、草地,海拔2200-4000米的地方。
主要分布于中國甘肅、西藏、青海、陜西、山西、四川、云南地區。模式標本采自甘肅夏河縣。
三葉草,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只有三片小葉子,葉形呈心形狀,葉心較深色的部份亦是心形。在十萬株三葉草中,可能只會發現一株是四葉草,機率大約是十萬之一。四葉草的邊緣應該有鋸齒,接近中心葉片是..........
多年生草本,高度×冠幅:30cm—60cm×30—50cm。質感中至細。莖葉銅紅色,冬季開花,花乳白色,小球形,酷似千日紅。
多年生草本,高30一90厘米。莖直立,分枝對生、斜上,莖上部的花序分枝傘房狀;全部莖枝被白色或銹色短柔毛,上部及花序梗上的毛較密,中下部花期脫毛或無毛。葉對生,質地薄,卵形、三角狀卵形或菱狀卵形,長3...
林陰芨芨草(變種)
本變種與原變種很近似,但稈生葉明顯短縮,長1-2厘米。圓錐花序疏松開展,長10-20厘米,寬10-12厘米,分枝常水平開展;小穗長11-12毫米;外稃長約7毫米,基盤長約0.5毫米,較尖,芒長14-18毫米;花藥長3.8-4.5毫米,頂端具髯毛。花果期8-9月。
產四川、西藏、青海、陜西。生于海拔2500-4500米的山地林下。模式標本采自四川色達縣。 2100433B
格式:pdf
大小:18.7MB
頁數: 33頁
評分: 4.7
?? ?? ?????????? ??? 5-1533 ????????????????? 1 ?? ??? ?????????? ?????????? ??? ?????? ???? ??????????? ???????????? ????? ???????????? ??饞? ?????????? ????? ???????? ????? PS ? ?????????? ?????? ???? ??? ???????? 2 ??? ????????? ?????? ????????? ????? ????????????? ??? 3-5 ?? ??暈? ??? ??????? ???? ??? ????? ??? ????? ?????? ????????? ??????? 3 ??暈? ??????????? ????? ????????? ????????? ????????
格式:pdf
大小:18.7MB
頁數: 1頁
評分: 4.3
國槐形態特征 落葉喬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綠色,皮孔明顯。羽狀復葉長 15-25 厘米;葉軸有毛,基部膨大;小葉 9-15 片,卵狀長圓形,長 2.5-7.5 厘 米,寬 1.5-5 厘米,頂端漸尖而有細突尖,基部闊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圓錐花序頂生;萼鐘狀,有 5小齒;花冠乳白色,旗瓣闊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脈,翼瓣龍骨瓣邊緣稍帶紫色;雄蕊 10條,不等長。莢果肉質,串珠狀, 長 2.5-5 厘米,無毛,不裂;種子 1-6 顆,腎形。花果期 9-12 月。 [1] 生長習性 性耐寒,喜陽光,稍耐陰,不耐陰濕而抗旱,在低洼積水處生長不良, 深根,對土壤要求不嚴, 較耐瘠薄, 石灰及輕度鹽堿地 (含鹽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長。但在濕潤、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上生長最 佳。耐煙塵,能適應城市街道環境。病蟲害不多。壽命長,耐煙毒能力強。 用途 中國
短芒芨芨草 Achnatherum breviaristatum Keng et P. C. Kuo
小芨芨草 Achnatherum caragana (Trin. et Rupr.) Nevski
細葉芨芨草 Achnatherum chingii (Hitchc.) Keng ex P. C. Kuo
藏芨芨草 Achnatherum duthiei (Hook. f.) P. C. Kuo et S. L. Lu
遠東芨芨草 Achnatherum extremiorientale (Hara) Keng ex P. C. Kuo
異穎芨芨草 Achnatherum inaequiglume Keng ex P. C. Kuo
醉馬草 Achnatherum inebrians (Hance) Keng
干生芨芨草 Achnatherum jacquemontii (Jaub. et Spach) P. C. Kuo
朝陽芨芨草 Achnatherum nakaii (Honda) Tatcoka
京芒草 Achnatherum pekinense (Hance) Ohwi
光藥芨芨草 Achnatherum psilantherum Keng
毛穎芨芨草 Achnatherum pubicalyx (Ohwi) Keng ex P. C. Kuo
羽茅Achnatherum sibiricum (L.) Keng
芨芨草 Achnatherum splendens (Trin. ) Nevski
芨芨草常見病害有黑粉菌、白粉、球殼菌腐霉菌,受侵害的植株常有苜枯、葉枯、稈、橞腐等癥狀,嚴重者將導致植株死亡。防治方法:注意植物檢疫,插種前種子消毒:1/1000氯化汞浸種10-20分鐘,然后洗滌;消滅田野草地病源,燒數病枺,流行季節可噴波爾多液。在利用有毒農藥防鼠及病蟲害期,要防止家畜誤食中毒。
主要害蟲有螟蟲、草原毛蟲、草地螟等,這些昆蟲主要蠶食芨芨草葉。防治方法常用馬拉松、敵敵畏噴粉或用300-1000倍液敵百蟲(1千克90%的敵百蟲加水3000-1000千克水)啖霧。此外還要在冬季清除枯枝雜草,消滅蟲卵。
危害芨芨草的主要鼠類有高原鼠兔、阿拉善黃鼠、長爪田鼠、布氏田鼠等。它們主要嗜食葉、莖、種子及芽,消耗牧草,此外還在芨芨草根部筑穴,破壞根系發育,直接響植帙生長,導致生長衰退乃至死亡。防治方法有化學滅鼠法和機械滅鼠法。化學滅鼠法常用殺臥劑磷化鋅、甘氟等與毒餌如燕麥、青稞、大麥、青干草殺等相摔,投放到鼠穴附近。8%磷化鋅青棵餌配制比例為:磷化鋅:10%面糊:青磲=8:5:100。機械捕鼠法有封洞法、水法、吹風滅鼠法及設置捕鼠器等。
細葉扁穗草形態特征
變種與模式種的區別在于稈較細,直徑約1毫米,有節,中部以下生葉;葉寬1毫米。花果期8月。
(資料來源:中國植物物種信息)
華扁穗草
多年生草本,有長的匍匐根狀莖,黃色,光亮,有節,節上生根,長2-7厘米,直徑2.5-3.5毫米,鱗片黑色;稈近于散生,扁三棱形,具槽,中部以下生葉,基部有褐色或紫褐色老葉鞘,高5-20(-26)厘米。葉平張,邊略內卷并有疏而細的小齒,漸向頂端漸狹,頂端三棱形,短于稈,寬1-3.5毫米;葉舌很短,白色,膜質。苞片葉狀,一般高出花序;小苞片呈鱗片狀,膜質;穗狀花序一個,頂生,長圓形或狹長圓形,長1.5-3厘米,寬6-11毫米;小穗3-10多個,排列成二列或近二列,密,最下部1至數個小穗通常遠離;小穗卵披針形、卵形或長橢圓形,長5-7毫米,有2-9朵兩性花;鱗片近二行排列,長卵圓形,頂端急尖,銹褐色,膜質,背部有3-5條脈,中脈呈龍骨狀突起,綠色,長3.5-4.5毫米;下位剛毛3-6條,卷曲,高出于小堅果約兩倍,有倒刺;雄蕊3,花藥狹長圓形,頂端具短尖,長3毫米;柱頭2,長于花柱約一倍。小堅果寬倒卵形,平凸狀,深褐色,長2毫米。花果期6-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