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山頂林中,海拔約1 000米。
植株:喬木,高12-15米;樹皮灰色或灰棕色,縱裂。
枝:枝灰黑色或灰白色,圓柱形,粗糙,小枝稍壓扁,褐色或灰白色,無毛,被圓形或長圓形皮孔,節處壓扁狀。
葉:葉片硬革質,橢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3.5-9厘米,寬1.2-3.2厘米,先端鈍,基部漸窄,全緣,葉緣強烈反卷,上面深綠色,光亮,下面淡綠色,兩面無毛,具黃色的腺點,脫落后成凹點,中脈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側脈5-7對,兩面微凹入;葉柄長3-10毫米,上面平坦,無毛。
花:圓錐花序頂生或近頂生,長1.5-2厘米,無毛;花梗長1-1.5毫米;花黃綠色,兩性;花萼長約1毫米,裂片卵圓形,長約0.5毫米,邊緣具睫毛;花冠長約2毫米,裂片長卵形,長1-1.3毫米,先端圓或鈍,盔狀;花絲短,花藥橢圓形,長約0.5毫米;子房卵球形,花柱短,柱頭頭狀。
果:果長橢圓形,長1.2-1.4厘米,徑約5.5毫米,兩端尖,干時有縱肋。
花果期:花期9月,果期9-12月。
產于海南。
模式標本采自海南保亭。
喜光,耐半陰,喜高溫濕潤氣侯,深根性,抗風,抗污染,壽命長。樹性強健,生長迅速,不拘土質,但以肥沃的沙質土壤為最佳,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溫多濕,生育適溫約為23-32℃,耐熱、耐濕。
中性,耐寒性弱,抗污染,地喜半蔭,喜溫暖濕潤氣候,稍耐寒,在上海栽培冬天葉易受凍變紅,華北地區南部尚可栽種。喜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土壤,耐旱,稍耐濕,忌積水。耐修剪,抗煙塵及有害氣體。淺根性樹種,生長慢...
油橄欖又名齊墩果,為木犀科、齊墩果屬常綠喬木。栽培品種有較高食用價值,含豐富優質食用植物油--油橄欖油,為著名亞熱帶果樹和重要經濟林木。本世紀70年代中期,世界油橄欖達到8億株,點地700余萬ha,純...
本種無論從葉形、花冠形狀以及果實具胚乳等特征均較之李欖屬更接近于木犀欖屬。 2100433B
格式:pdf
大小:86KB
頁數: 5頁
評分: 4.7
用11個采集點野生三葉木通(Akebia.trifoliate)單株進行栽培試驗,對其莖藤生長性狀與采集點地理因子、試驗點氣候因子之間進行典型相關分析,探討其地理變異規律.結果表明:三葉木通地理變異的基本模式是以海拔垂直梯度變異為主,緯向漸變為輔;海拔及緯度差異產生了溫度和光照差異,水熱因子的綜合選擇作用是三葉木通莖藤生長性狀地理變異的重要原因,其中溫度和光照是主導因子.海拔或緯度較高的地區,產生了喜溫光喜濕的三葉木通氣候生態類型;海拔或緯度較低地區,產生了喜溫光的三葉木通氣候生態類型.
格式:pdf
大小:86KB
頁數: 1頁
評分: 4.4
小葉欖仁的概述 小葉欖仁、別名:細葉欖仁、非洲欖仁、雨傘樹、法國枇杷,拉丁文名: Terminaliamantaly. 使君子科、訶子屬落葉喬木,株高可達 10m ,其花小而不顯著,呈穗狀花序,主干渾圓挺 直,枝丫自然分層輪生于主干四周, 層層分明有序水平向四周開展, 枝椏柔軟, 小葉枇杷形, 具短絨毛,冬季落葉后光禿柔細的枝椏美。原產非洲、中國;分布區域廣東、香港、臺灣、 廣西。 落葉喬木類,株高可達 15 公尺,主干渾圓挺直,枝椏自然分層輪生于主干四周,層層分明 有序水平向四周開展,枝椏柔軟,小葉琵琶形,具短絨毛,冬季落葉后光禿柔細的枝椏美, 益顯獨特風格;春季萌發青翠的新葉,隨風飄逸,姿態甚為憂雅。樹形雖高,但枝干極為柔 軟,根群生長穩固后極抗強風吹襲, 并耐鹽分, 為優良的海岸樹種。 花期:其花小而不顯著, 呈穗狀花序。姿態甚為優雅,為優良的海岸樹種、也常做行道樹使用。 原產地: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