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種具有優良的特性,耐干旱、耐寒冷、耐鹽堿,抗病蟲害能力強,材質良好,生長快,適應性強,木材輕軟細致,供民用建筑、家具、火柴桿、造紙等用,是東北和西北防護林和用材林的主要樹種之一,現逐漸被其他楊樹樹種代替。
內蒙古赤峰12年生樹高19米,胸徑30厘米,優于一般的小葉楊和小青楊的生長。適于分布干旱地區、沙地、輕堿地或沿河兩岸營造用材林或農田防護林,也是四旁綠化的優良樹種。
朝鮮,俄羅斯也有栽培。本種原產河北省昌平縣八達嶺一帶,現產遼寧(錦州、營口、本溪、阜新),吉林(白城),內蒙古東部(昭盟、哲盟),河南(大關等地),以及山東、江蘇等省區。模式標本采自內蒙古赤峰。
喜光。適應性強,對氣候和土壤要求不嚴,耐旱,抗寒,耐瘠薄或弱堿性土壤,在沙荒和黃土溝谷亦能生長,但在濕潤、肥沃土壤的河岸、山溝和平地上生長最好。可用插條、埋條(干)、播種等方法繁殖。
生長于海拔100米至1,700米的地區,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生境:路邊,沙地,山谷溪邊,山腳路邊,山坡路邊。
小鉆楊形態特征
樹皮幼時灰綠色,老樹暗灰色,有溝裂,樹冠近圓形;幼樹小枝及萌枝有明顯棱脊,常呈紅褐色,后黃褐色,老樹小枝圓形,細長,枝條較密,無毛;芽細長,先端長漸尖,褐色,有粘質。葉柄長0.5-4厘米,黃綠色或帶紅色;葉片菱狀卵形、菱狀橢圓形或菱狀倒卵形,長3-12厘米,寬3-8厘米,中部以上寬,基部楔形、廣楔形或窄圓形,先端突急尖或漸尖,邊緣有細鋸齒,中部以下近全緣,無毛,表面淡綠色,有光澤,背面灰綠色或微白色,無毛。雄花序長2-7厘米,花序軸無毛,苞片細條裂,雄蕊8-9(25);雌花序長2.5-6厘米,苞片淡綠色,裂片褐色,無毛,柱頭2裂。果序長達15厘米,蒴果小,2(3)瓣裂,無毛。染色體2n=38。花期4月下旬至5月初,果期5-6月。
本種原產河北省昌平縣八達嶺一帶,是否屬于野生很難確定、一般常見的,多屬栽培,或由栽培種的種子飛散自生的。
小鉆楊是小葉楊P. simonii Carr.與鉆天楊P. nigra L. var. italica (Moench.) Koehne的自然雜交種,經過各地人工多次雜交的實踐(如合作楊、群眾楊、昭林1號楊),驗證本雜交種的親本是正確的。各地又進行多次篩選,已肯定了本雜交種的優良特性,可在東北、華北、西北地區推廣栽植。由于親本分布區廣泛,受環境條件的影響,隨之其形態特征和生物學特性也有變異,如白城楊起源于吉林西部干旱地帶的一個雜交種后代,在該地區或向北一些地方,用其綠化造林,生長迅速、抗寒、抗旱、抗病蟲害,表現良好,頗受當地群眾歡迎;相反,在吉林東部較濕潤地區形成的雙陽快楊自然雜種,放在東北西部栽植,生長雖快,但因抗寒、抗旱性差,常易發生破肚病,木材早期腐爛。不受生產單位歡迎;而在吉林東部雙陽縣一帶則表現較好。就不發生或少發生上述弊病。細查兩者的形態,差異極微,雙陽快楊僅在葉柄和葉上面中脈的基部微有疏毛,基本上不能做為一個種存在,在林業生產上可以做為一個栽培品系,但推廣時要標清各種品系的名稱,以防失去品系的作用,否則毫無推廣價值。目前我國各地選育出許多此類楊樹,如赤峰楊、昭林1號楊、草雜1號楊、蓋縣3號楊、副雜2號楊、草雜2號楊、錦新楊、大臺楊、大關楊、定縣小白楊及合作楊、小美12和小意楊、群眾楊等等,均屬此類,但由于所處環境條件的制約,林學特征都略有差異,而形態特征基本相似,只能做為栽培品系來看,為此,我們將兩個親本P. simonii × P. nigra var. ltalica雜交而成的后代,命名為小鉆楊,成為我國一個新的雜交種群。此工作尚需進一步調查總結各地區生產和科研單位選定優良類型后,再加以整理并確定為各種栽培品系,以供大量推廣。
格式:pdf
大小:38KB
頁數: 1頁
評分: 4.8
改革方案的設計需要價值工程●中南工學院顏長躍今天我們的社會正處在變革的時代。各種改革方案一個接一個,令人應接不暇。各個領域改革的設計者們忙于設計各種改革方案。如何更好地分析這些方案的功能作用和設計成本、實施成本,以及壽命周期內預期的社會收益等狀況,以...
格式:pdf
大小:38KB
頁數: 14頁
評分: 4.3
小區介紹 小區名稱 小區地址 鴛鴦小區 紅旗南路與雨山西路交叉口西南角 西湖花園 江東大道與馬濮路交叉口東北 鵲橋小區 雨山區朱然路與雨山西路交叉口 春天花園 紅旗南路與雨山西路交叉口東南角 山南小區 紅旗南路與雨山西路交叉口東北角 珍珠西苑 湖西路與雨山西路交叉口 康城花園 健康路東段 中央花園 馬鞍山花雨路珍珠園小區珍珠園小區 碧云天城市花園 湖東南路與雨山路交叉口西北角 馬鋼花園 湖西南路與花園路交叉口至紅旗南路與花園路交叉口 格林春天 江東大道與印山路交叉口的東南角生化新村康樂路北段 瑞慈花園 雨山路與佳樂路交叉口西南角 春暉家園 江東大道與印山路口東北角半山花園雨山東北角康樂家園康樂路中段 雨豐花園 湖東南路與雨山中路的西南角 國際華城 湖東南路與江東大道交叉口東北角 康嘉大景城 湖東路與雨山路交叉口東南角 湖景家園 紅旗北路與湖北路交叉口東北 東方明珠 江東大道與健康路交叉口東
小鉆楊是小葉楊P. simonii Carr.與鉆天楊P. nigra L. var. italica (Moench.) Koehne的自然雜交種,經過各地人工多次雜交的實踐(如合作楊、群眾楊、昭林1號楊),驗證本雜交種的親本是正確的。各地又進行多次篩選,已肯定了本雜交種的優良特性,可在東北、華北、西北地區推廣栽植。由于親本分布區廣泛,受環境條件的影響,隨之其形態特征和生物學特性也有變異,如白城楊起源于吉林西部干旱地帶的一個雜交種后代,在該地區或向北一些地方,用其綠化造林,生長迅速、抗寒、抗旱、抗病蟲害,表現良好,頗受當地群眾歡迎;相反,在吉林東部較濕潤地區形成的雙陽快楊自然雜種,放在東北西部栽植,生長雖快,但因抗寒、抗旱性差,常易發生破肚病,木材早期腐爛。不受生產單位歡迎;而在吉林東部雙陽縣一帶則表現較好。就不發生或少發生上述弊病。細查兩者的形態,差異極微,雙陽快楊僅在葉柄和葉上面中脈的基部微有疏毛,基本上不能做為一個種存在,在林業生產上可以做為一個栽培品系,但推廣時要標清各種品系的名稱,以防失去品系的作用,否則毫無推廣價值。目前我國各地選育出許多此類楊樹,如赤峰楊、昭林1號楊、草雜1號楊、蓋縣3號楊、副雜2號楊、草雜2號楊、錦新楊、大臺楊、大關楊、定縣小白楊及合作楊、小美12和小意楊、群眾楊等等,均屬此類,但由于所處環境條件的制約,林學特征都略有差異,而形態特征基本相似,只能做為栽培品系來看,為此,我們將兩個親本P. simonii × P. nigra var. ltalica雜交而成的后代,命名為小鉆楊,成為我國一個新的雜交種群。此工作尚需進一步調查總結各地區生產和科研單位選定優良類型后,再加以整理并確定為各種栽培品系,以供大量推廣。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