聿工金屬唐山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現代有限公司, 位于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區銀水大廈,公司于2020年03月02日成立,主要從事建筑用金屬材料研發、設計與批發零售。 公司擁有專業的管理人員與技術人才。
公司以“保質量、守信譽、高服務、創品牌”為企業的發展綱領,奉行以客為中心的經營理念。
主要產品是模板加固體系、輪扣式腳手架、盤扣式腳手架,頂板主龍骨(主龍骨:即主背楞)、墻體主龍骨、鋼包木(分四面孔鋼包木和兩面孔鋼包木兩種)、墻體主龍骨連接件(連接兩個墻體主龍骨)、鋼次龍骨(方鋼管)、陰陽角(陰角和陽角通用)、陽角鉤子(用于陽角部位的加固)、鉤頭螺栓(固定鎖緊)、十字墊片、柱箍(主要用于柱體結構的加固)、插銷等產品組成的新型模板支撐加固體系。
金城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1949年,隸屬于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在六十年的發展歷程中,金城集團以航空報國、強軍富民為己任,在對國家的國防事業和經濟建設做出突出貢獻的同時,企業不斷成長壯大,員工總人數超過...
唐山,一座具有百年歷史的資源型沿海城市,地處環渤海灣中心地帶,作為近代北方工業搖籃,是全國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被國家領導人譽為“渤海明珠”。 ...
你好,唐山天辰金屬門窗有限公司挺不錯的,,開發出適合各個地區的門窗系列產品,采用優質環保節能新型型材,產品風格自然環保,機械性能高、防火性好、抗風壓、抗紫外線、耐候性高,氣密、水密、隔音、隔熱等性能俱...
格式:pdf
大小:5KB
頁數: 2頁
評分: 4.5
唐山啟新水泥有限公司 啟新座落在舉世聞名的重工業城市唐山。京山鐵路從市區穿 過;津唐、京沈、唐港三條高速公路在這里連通交織;東有秦皇島, 西有天津港,南有京唐港,交通極為便捷。環渤海靠京、津,有利地 域經濟之利。 啟新是中國第一家水泥廠,始建于 1889年,素有“中國水泥工 業的搖籃”之稱。 從清末光緒 15年粵人唐廷樞開辦“唐山細棉土廠” ,到 1906年 組建“啟新洋灰公司”,開創了中國水泥工業的先河。 1995年 5 月 1 日,啟新水泥廠與香港好運投資有限公司合資, 成立唐山啟新水泥有限公司。 2008年 5月 20日,廣州越秀水泥集團將持有的唐山啟新水泥有 限公司的 51%的股份轉讓給冀東水泥集團,唐山啟新水泥有限公司成 為冀東水泥集團的全資子公司。 歷經百年坎坷, 啟新發展成為擁有固定資產 7.5 億元,具有現代 化的自動控制生產線,水泥年生產能力達到 120萬噸的大型企業。
格式:pdf
大小:5KB
頁數: 2頁
評分: 4.7
唐山冀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最大的水泥生產、供應商之一,是中國新型干法水泥工藝的搖籃。公司成立于1994年5月,1996年冀東水泥 A 股股票在深交所公開發行(股票代碼04001)。截至2003年公司總資產45億元,水泥產能1500萬噸,擁有16個控股子公司、1個分公司和2個參股公司,且有幾條生產線正在籌建和建設。公司已形成以水泥為主業,集機電設備制造、安裝及干粉砂漿等新型建材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公司主導產品為"盾石"牌高標號低堿硅酸鹽水泥和商品熟料。水泥包括 P.032.5R、P.042.5R、P.Ⅱ42.5R、P.S32.5、P.C32.5和英標、美標波特蘭水泥、道路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復合水泥等通用、專用兩大系列十幾個品種。產品
副標題: 訪談錄
作者:波姆
譯者:林兵
出版社: 文匯出版社
出版年: 2004-07
“全力以赴”是貝聿銘八歲時從祖父那兒得到的教誨,如今,貝聿銘已九十多歲,這仍然是他的座右銘。他的祖父還傳授給他另一則孔子的格言:“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宇宙與貝聿銘之間有個共同點:我們對二者皆了解甚微。以貝聿銘作為建筑師而言,這本書主要就想改善這點。貝聿銘一向希望世人通過他的建筑了解他;本書是他首次詳細地談論他的作品、生活、他受到的影響、學到的人生箴言,以及他對于完美的不懈追求。因此,我也希望能借這本書把貝聿銘的建筑觀留傳給下一代建筑師、給所有在貝聿銘的建筑作品中工作和生活的人們,以及那些有幸進入他的建筑欣賞美術和音樂的朋友們。
我與貝聿銘之間的對話主要是在我們共同制作電影專案的五年間(分別在紐約、巴黎、柏林、京都和盧森堡),那期間,他成了我的摯友。貝聿銘的建筑獨特地反映了歐亞兩大傳統交融產生的新美學標準——永恒的石材和玻璃。說到這里,我們可能已經闖入了對他的建筑作品妄加闡釋的危險地帶,他對此一向不以為然。一切最好還是讓他自己來說吧。
前言
第一章 家庭
第二章 上海年代和早期影響
第三章 音樂的影響
第四章 美國
第五章 紐約
第六章 盧浮宮的挑戰
第七章 日本美秀博物館
第八章 香港中國銀行大廈
第九章 北京中國銀行大廈
第十章 設計與風格
附錄 貝聿銘簡歷及主要建筑作品
譯后記
貝聿銘中國情懷——譯者訪談錄2100433B
貝聿銘是世界著名的華人建筑大師,在1983年獲得有建筑諾貝爾獎之稱的普利茲克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時,評委會對他的評價是:他“帶來了本世紀最美麗的內部空間和外部形式”。貝聿銘先生的作品為現代主義建筑,被譽為“最后一位現代主義建筑大師”和“美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優秀的建筑家”,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本書按時間順序匯編了貝聿銘先生的作品,是第一本權威的貝聿銘先生的作品集,是對過去50年中他的混凝土、玻璃、鋼結構、石材等經典建筑作品的總結,書中一共收錄了50多個建筑作品和300多幅插圖,也包括其最新的建筑作品。每個建筑作品都有詳細的背景資料、項目描述和評價。作者用設計草圖、設計圖、效果圖結合文字對每一個項目做了全面的分析。這些項目來自中國、美國、日本、德國等世界各地,其中包括美國波士頓的肯尼迪圖書館、美國華盛頓特區的國家美術館東館、法國巴黎的盧浮宮擴建工程、香山飯店、香港中銀大廈、蘇州博物館等,近期作品有卡達杜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等,幾乎包括了貝聿銘先生的所有建筑作品。文前有貝聿銘先生自己為全集寫的《建筑是藝術和歷史的融合》。本書英文版作者之一Janet Adams Strong是一名建筑歷史學家,擔任貝聿銘辦公室公關主任達18年之久,因此,本書可看作是唯一的官方版本的貝氏作品全集。本書中文簡體版本獲得原出版公司Rizzoli和貝聿銘辦公室共同授權。貝聿銘辦公室對本書中文譯本進行完整地審校;貝聿銘本人為中文譯本的出版寫了序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陳大衛為該書作序。
《貝聿銘》以《貝聿銘的成功之路》一文簡略概括貝聿銘先生的建筑生涯,一方面展示他所取得的成就,另一方面探索他之所以獲得成功的關鍵所在。書中介紹貝氏建筑作品實例46個,它們遍布在華盛頓、紐約、芝加哥、波士頓、費城、丹佛、達拉斯、坎布里等美國重要城市以及法國巴黎、加拿大多倫多、伊朗德黑蘭、新加坡、香港乃至中國北京等地。其中包括大型城市開發項目、住宅建筑、辦公建筑以及多種類型的公共建筑。大量圖照不僅提供一些建設細節的處理,更重要的是有助于人們樹立起從環境出發確定建筑構圖原則的基本觀念。書中還記錄了貝氏的講演和接受采訪的談話數篇,并附有包括羅庇烏斯在內的建筑大師和理論家們對貝氏的評論以及貝聿銘傳略。貝聿銘建筑師事務所簡介和事務所建筑作品一覽表、獲獎作品一覽表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