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權能主要包括:(1)專利權;(2)實施權;(3)禁止權;(4)許諾銷售權;(5)標記權;(6)專用權;(7)許可權;(8)轉讓權;(9)特許經營權;(10)發表權;(11)署名權;(12)復制權;(13)表演權;(14)改編權;(15)注釋權;(16)整理權;(17)翻譯權;(18)修改權;(19)廣播權;(20)展覽權;(21)匯編權;(22)攝制權;(23)出租權;(24)信息網絡傳播權;(25)放映權;(26)發行權;(27)保護作品完整權;(28)進口權;(29)出口權;(30)收費權;(31)其他處分權等權能。
知識產權權能與權利之間的關系
(一)物權理論中的權利和權能
有關權利和權能的理論始見于所有權。民事權利,是指民事主體為實現某種利益而依法為某種行為或者不為某種行為的可能性。
(二)知識產權理論中的權利與權能
知識產權的權能和權利是部分和整體之間的關系,知識產權的權能是組成知識產權的部分,知識產權是由知識產權權能組成的整體。從權利實現的角度看,知識產權的實現過程是權利的行使過程,而非權能的行使過程。因此,不能機械看待二者的關系,更不能將它們人為地割裂開來。
(一)積極權能和消極權能
知識產權的權能可以分為積極權能和消極權能兩種基本形式。知識產權的積極權能是指知識產權人為實現權利、享有利益而可能行使的對知識財產的各種支配行為。知識產權消極權能是指權利人禁止他人實施具體的侵害行為并排除他人具體的干涉的權利內容。
(二)積極權能和消極權能之間的關系
積極權能和消極權能是互補關系。積極權能與消極權能相互獨立,積極權能和消極權能的內容都是穩定的,二者互不干涉,互不交叉,也不發生轉化。積極權能是以權利人主動實施權利獲得利益為內容,而消極權能則是以保護權利免受侵犯為內容。單有積極權能,而沒有消極權能,權利行使便因處處受到妨害而無法實現;單有消極權能,沒有積極權能,權利本身變得沒有實際價值和意義。
只有將積極權能和消極權能統一于權利之中,所有權和知識產權才得以順利實現。以專利權為例,專利權的積極權能指向的行為是“按照特定技術方案來生產產品”,而專利權的消極權能所指向的行為是“禁止他人按照特定技術方案來生產產品”。
知識產權主體是知識產權的權利所有人,包括著作權人、專利權人、商標權人等。知識產權主體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和非法人組織,甚至可以是國家。
知識產權南湖論壇研究生能參見嗎?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哪些?
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國內和涉外知識產權托管運營業務。提供商標、專利、著作權、計算機軟件、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域名、知識產權侵權調查、知識產權行政保護、知識產權海關保護、知識產權法律訴訟、專利文獻...
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國內和涉外知識產權托管運營業務。提供商標、專利、著作權、計算機軟件、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域名、知識產權侵權調查、知識產權行政保護、知識產權海關保護、知識產權法律訴訟、專利文獻...
在知識產權法幾百年的發展中上,最突出的現象之一就是知識產權的擴張。一方面,這種擴張具有普遍性,涉及著作權、專利權和商標權等最為主要的具體知識產權;另一方面,表現為權利保護客體范圍的擴展、權利期限的延長,最為主要的是知識產權權能的增加。有學者認為,“知識產權私權的發展史,也就是知識產權的擴張史”。知識產權的擴張,有一個正當性尺度,超過了該尺度,知識產權就變為知識霸權。
鄭成思先生指出,著作權是一個歷史的概念。技術和經濟的發展不斷賦予著作權新的權利內容:隨著新技術的發展,新著作權的權能不斷形成,如音像復制權、播放權、制片權、鄰接權;而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形成了改編權、發行權、追續權、連載權等權能;在國際交往逐步擴大的基礎上,翻譯權和最終使用權也被列入其中。國際公約中的著作權權能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伯爾尼公約》的1948年文本和1928年文本相比,在必須保護的經濟權利中增加了“公開表演權”,而1928年文本只是作為可選擇保護的權利。③專利權發展演變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權能的擴張。以我國《專利法》的修改為例,《專利法》每一次修改,專利權的新權能都會增加,如1992年對《專利法》進行修改,設立進口權,并且增加了方法專利權的產品使用和銷售權能。而商標權的擴張主要表現在轉讓權和反淡化方面。
總之,各項具體知識產權的權能是一個逐步擴張的過程,并且這種擴張趨勢到今天仍沒有停止。從制度層面看,無止境的擴張是知識產權法尚處于幼稚階段還不成熟的表現;從深層次看,是美國等知識產權出FI國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刻意制造知識霸權的結果。
格式:pdf
大小:6KB
頁數: 3頁
評分: 4.4
三、第一次工地會議監理工作內容概要: 總監應充分利用好業主組織的第一次工地會議, 在參見各方初次碰頭 時,向各方介紹監理工作的主要內容、工作方法、手段及其監理總監 發言稿 一、質量控制要求 1、施工技術交底制度 技術交底是承包商極為重要的一次技術管理工作, 其目的是使參 與建筑安裝工程施工技術人員與工人熟悉和了解所承擔工程項目的 特點、設計意圖、技術要求、施工工藝及應該注意的問題。鑒于建筑 安裝工程施工的復雜性、 連續性和多變性的固有特點, 承包商必須嚴 格貫徹技術交底責任制,加強施工質量檢查、監督和管理,以達到提 高施工質量的目的。 建筑安裝工程從施工藍圖變成一個工程實體, 在 工程施工組織與管理工作中。 首先要使參與施工活動的每一個技術人 員明確在工程的特點、施工條件、施工組織、具體技術要求和有針 對性的關鍵技術措施,系統掌握工程施工過程全貌和施工的關鍵部 位,使工程質量達到國家施工驗
格式:pdf
大小:6KB
頁數: 6頁
評分: 4.8
. 精選范本 (一)儲油階段施工情況 該階段從 2007年12月 5日第一支施工隊伍進場開始,至 2008 年5月30日投運儲油結束,共歷時 6個月,主要完成以下工作量: 1、罐體改造 罐體改造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 2#、3#、5#罐施工階 段,第二階段為 1#、4#罐施工階段。在施工圖設計前期,按照油 田領導暫不改造 1#、4#罐的指示,只對 2#、3#、5#罐進行了施工 圖設計。項目部按照領導要求,抓好 2#、3#、5#儲罐的維修改造 工作,要求 3月底 2#、3#、5#儲罐維修全部完工, 并達到 2#、3#、 5#儲罐進出原油條件。然而,僅依靠 2#、3#、5#罐恢復后的儲油 能力,尚不能滿足集團公司下達的儲油任務, 12×104m3原油需由 柳屯油庫和采油廠共同儲存, 要求采油廠需對現有儲罐進行維修; 針對此情況, 2008年 2月份,經油田有關部門現場調查論證,決 定在洛
政府權能是現代政治學中的一個重要的范疇。從法理層面來說,它是指代表公共權威的政府部門所具有的價值權威性分配職權;從實踐層面來說,則是指政府行政部門在現實政治運作中體現出的諸種職能、技能與效力的綜合。
政府權能,又稱行政權能 (Governability,也有譯為“治理能力”),它涵蓋諸如提供福利扶助弱者、制定規章維持秩序、加強安全防御外敵、管理市場糾正失靈、促進公民和社會發展等多種功能。
(一)知識產權轉讓合同主體
知識產權人為出讓人,包括享有專利權、商標權和著作權等知識產權的一切權利人。知識產權轉讓中的受讓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二)當事人雙方就知識產權轉讓意思表示一致
知識產權轉讓合同的目標是實現知識產權的轉移:知識產權人轉讓知識產權,受讓人接受該知識產權。有人主張根據知識產權的具體權能,將知識產權轉讓劃分為全部權利的轉讓和部分權利的轉讓。筆者認為,知識產權轉讓僅指全部權利轉讓,部分權利轉讓名為“轉讓”,實為“許可”。因此,本書中的知識產權轉讓僅指財產權的全部轉移。也有人主張知識產權的轉讓可以分為合同轉讓和其他轉讓。其他轉讓形式主要有因繼承、繼受等方式下的知識產權轉讓。筆者認為,因繼承、繼受等方式發生的知識產權變動,屬于知識產權轉移,而非轉讓。
(三)知識產權轉讓合同為有償合同
知識產權人轉讓知識產權給受讓人,理論上講可以有償,也可以無償。但一般情況下,均是有償轉讓。知識產權權利人通過轉讓,獲得轉讓利益,實現知識產權的價值,這是知識產權轉讓的目的。
(四)知識產權轉讓合同為要式合同
根據合同的成立是否需要特定的法律形式,可以將合同分為要式合同和不要式合同。要是合同是指必須采用特定形式才能成立的合同。不要式合同是指當事人無需采取特定形式就可以成立的合同。知識產權轉讓合同應為要式合同,因為知識產權轉讓關系重大,而不要式合同不易舉證,日后形成糾紛將難以舉證。國外許多立法考慮到知識產權客體的特殊性,都將知識產權的轉讓合同采要式行為主義,要求必須簽訂書面知識產權轉讓合同。我國《著作權法》規定著作權的轉讓“應當訂立書面合同”,我國《專利法》和《商標法》均有轉讓相關權利采書面形式的規定。此外,許多國家立法還進一步規定了著作權轉讓合同的登記制度,并采取了登記對抗主義的立法模式,如日本。筆者認為這一制度較為合理,一方面由于著作權可以在不同地方、不同時間被多次、重復轉讓;另一方面受讓方享有的著作權并不像受讓財產所有權可以基于對所有物的占有來表明自己的權利,如果不以某種方式將這種轉讓行為公示,受讓方在受讓著作權之后其權利將易受侵犯,且使著作權轉讓的法律關系處于不穩定的境地。我國著作權法中并沒有明確規定著作權轉讓登記制度,僅在《著作權法實施條例》中規定著作權轉讓合同“可以向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備案”。
2012年7月15日到7月20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管理司召集北京、河北、江蘇、浙江、湖南、陜西等六個省市的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和部分專利代理機構以及企業,在北京開展了《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試點工作培訓班》。此次會議標志著我國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工作正式開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管理司編制的《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已經報送國標辦審批,在此次會議之前,江蘇省已接受國家知識產權局委托,在本省開展了兩年多的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標準的貫徹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江蘇省的企業知識產權意識、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