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高溫的內(nèi)層爐墻能自由膨脹,保證爐墻內(nèi)不發(fā)生破壞性的溫度應力,在墻體內(nèi)要設置膨脹縫,膨脹縫的大小取決于內(nèi)襯墻體的線脹系數(shù)和殘余收縮率之差。圖1分段卸載結構中的水平膨脹縫就兼有吸收爐墻沿高度方向膨脹的作用,而爐墻沿水平方向的膨脹量則靠垂直膨脹縫來吸收。垂直膨脹縫一般設在爐室的角部,如圖3(1-機制紅磚;2-耐火磚;3-垂直膨脹縫;4-耐火繩索)所示,在膨脹縫內(nèi)嵌入耐火纖維繩索,安裝時要保證2根以上,且與內(nèi)襯表面齊平,以防漏氣或因灰渣堵塞而失去作用。當爐墻寬度超過5 m時,在中間也需留垂直膨脹縫。
圖1(1-水平膨脹縫;2-耐火繩索;3-耐火磚;4-機制紅磚)表示了重型爐墻的分段卸載結構,該結構亦稱水平膨脹縫,通過該結構可將內(nèi)墻體耐火磚的重量傳遞給外層紅磚,水平膨脹縫之間的間距為2~3 mm。
為了防止內(nèi)襯墻和外包墻的脫離和傾斜,如圖2(1-牽連磚;2-耐火磚;3-機制紅磚;4-空氣層或耐火纖維層)所示,內(nèi)襯墻在高度方向每隔7層磚就把一層耐火磚伸入紅磚外包墻內(nèi),即砌一層牽連磚或每層有幾塊耐火磚作牽連磚,而各層牽連磚的位置在垂直線相互錯開。分段卸載結構和牽連結構的配合使用,可提高墻體的穩(wěn)定性和整體性。
重型爐墻的特點是墻體直接砌筑在鍋爐的鋼筋混凝土地基或梁上,其重量為地基或梁所承受。在厚度方向它通常由兩層組成:用標準耐火磚(230×113×65mm)做內(nèi)襯墻,用機制紅磚(240×115×53mm)做外包墻。內(nèi)襯墻用耐火磚是為了能承受高溫,外包墻用機制紅磚是因為其絕熱性較好而且價格便宜。有時為了提高重型爐墻的保溫性能,也在兩層之間留有7~20 mm的空氣夾層或放置耐火纖維材料。在煙氣溫度≤500℃的鍋爐低溫煙道部分,爐墻可全部用機制紅磚砌筑。雖然重型爐墻的結構形狀很接近于普通的磚墻,但是由于其工作條件遠較普通的磚墻惡劣,在墻體結構上也有許多特殊的考慮,砌筑技術要求比普通磚墻嚴格得多。
平交這塊算是相接,如果是用圖形計算,也只能是用自定義線代替布置計算。
根據(jù)《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規(guī)范》中的規(guī)定一次鋪筑寬度大于4.5米時,應設置縱向縮縫。在鄰近橋梁或其他固定構造物處或其與其他道路相交處應設置橫向脹縫。設置的脹縫條數(shù),視膨脹量大小而定。道路上的各種縫:...
縱向縮縫:當一次鋪筑的寬度大于4.5m時,應增設縱向縮縫。縱向縮縫可采用假縫加拉桿型。設置拉桿,可以防止板塊橫向位移使縫隙擴大,拉桿應設置在板厚的1/2處;在縮縫上部設置的槽口,一般應在混凝土澆筑后,...
重型爐墻的總厚度通常為1.5~3塊磚,相應于380~720 mm厚。內(nèi)層是0.5~1塊耐火磚,外層是1~2塊紅磚。小型鍋爐爐膛部分的重型爐墻總厚度一般為500 mm,內(nèi)襯墻是一磚厚的耐火磚;對流受熱面的爐墻總厚度一般為360~473 mm,內(nèi)襯墻是半磚厚的耐火磚,或內(nèi)墻也用紅磚砌筑。重型爐墻外包墻的四壁轉角處常在砌筑時互相咬住,這樣四壁就自行形成整體,不需使用或只使用很少的鋼架來把外墻箍住。重型爐墻的高度不宜超過10~12 m,一般高4~8 m。較高的重型爐墻也有分成2~3段的,下段砌在地基上,上段用鋼梁或鋼筋混凝土梁支承。
格式:pdf
大小:120KB
頁數(shù): 3頁
評分: 4.5
針對傳統(tǒng)高爐熱風管道系統(tǒng)膨脹縫留設過大、不合理的問題,分析了熱風管道工作層磚和輕質隔熱磚的膨脹和收縮性質,提出了合理的熱風管道膨脹縫設置方法,在生產(chǎn)實踐中應用效果良好,對熱風管道砌筑具有指導意義。
格式:pdf
大小:120KB
頁數(shù): 未知
評分: 4.4
沫江電廠SHF20-25/400-WI型鍋爐采用重型爐墻,內(nèi)襯選用粘土耐火磚(沸騰段內(nèi)襯選用高鋁耐火磚),外墻選用普通紅磚。由于內(nèi)襯耐火磚膨脹率較大,而原設汁的分段減載結構和防膨脹措施未能起到應有的效果,故在投產(chǎn)運行2個月后,爐墻即發(fā)生傾斜,凸鼓并裂縫。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電廠將耐火磚做成如圖1所示結構,并按圖2進行施工,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爐墻概述
簡介
爐墻一般由耐火層、絕熱層和隔熱層組成。作用是保護爐殼和減少熱損失。各層厚度應根據(jù)爐殼溫度和所用耐火材料的界面溫度確定。
設計要點
因爐墻溫度自上而下逐漸升高,所以不同高度耐火層和絕熱層厚度不同。一般下部區(qū)域溫度低、荷重大,宜選用較厚耐火磚,減薄的絕熱層,所留膨脹縫可小。上部高溫區(qū),荷重小,但為了減少熱損失,應增加絕熱層的厚度,耐火層可較薄。
組成結構
爐墻通常由345mm耐火磚砌筑,一般風溫水平的熱風爐和爐殼接觸的是65mm后的硅藻土磚絕熱層,絕熱層和耐火磚之間是60~145mm厚的干水渣填料層,用以緩沖膨脹。兩層絕熱磚之間填以50~90mm后的干水渣或硅藻土或石粉。
注意事項
隔墻上部由于燃燒室位置在熱風爐內(nèi)的一側,靠格子磚的隔墻為兩面加熱,而靠熱風爐大墻一側的隔墻為一面加熱。因此,前者的溫度比后者高,產(chǎn)生的高溫蠕變大,而耐火材料不適應高溫時,就使燃燒室向格子磚方向傾斜,并進而使上部格磚嚴重錯孔。
爐墻通常由345mm耐火磚砌筑,一般風溫水平的熱風爐和爐殼接觸的是65mm后的硅藻土磚絕熱層,絕熱層和耐火磚之間是60~145mm后的干水渣填料層,用以緩沖膨脹。兩層絕熱磚之間填以50~90mm后的干水渣或硅藻土或石粉。
根據(jù)爐墻的承受方式及單位面積(或體積)質量的不同,爐墻的結構形式可分為重型爐墻、輕型爐墻和敷管式爐墻三種。
爐墻內(nèi)襯通常釆用厚230mm的氧化鋯磚或氧化鋯磚,外砌厚230mm的輕質高鋁磚,使爐殼鋼板表面溫度不超過60-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