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1立方VOC排放試驗艙 | 產????地 | 德國 |
---|---|---|---|
學科領域 | 材料科學、交通運輸工程 | 啟用日期 | 2017年11月7日 |
所屬類別 | 分析儀器 |
可進行非金屬材料有機揮發檢測(1立方艙方法)。 2100433B
(1)溫度范圍:20℃~130℃;(2)濕度范圍:5%RH~95%RH;(3)解析附溫度:最高240℃;(4) 運行模式:動態/靜態;(5)載氣交換率:0.1-2.0試樣箱容積/h;(6)加熱速率:平均1.5K/min加熱到65℃;(7)冷卻速率:平均1.3K/min從65℃冷卻至20℃;(8)試驗箱容積:寬750mm×深1630mm×高750mm。
我看過芬琳漆的檢測報告,甲醛和重金屬低于國內標準的3/4,進口漆的VOC排放趨零,國產漆的檢測報告跟進口漆差不多,數值略高。比其他產品要低太多了。
有兩個不同文件的網址供你參考:http://www.gzgczj.com/Article.aspx?ID=1312、http://www.gzgczj.com/Article.aspx?ID=984。...
是按土石子目進行組價。
格式:pdf
大小:4.8MB
頁數: 18頁
評分: 4.7
柴油機速度特性、負荷特性實驗報告 柴油機速度特性、負荷特性實驗報告 實驗人員:阿拉坦 張鑫鑫 潘寧 鐘灣 鄒晨宇 班級:汽 62班 報告:張鑫鑫 2009/5/14 柴油機速度特性、負荷特性實驗報告 1. 實驗目的 1. 了解并熟悉柴油發動機臺架試驗的主要設備。 2. 掌握柴油發動機負荷特性、速度特性試驗方法。 3. 掌握對試驗數據進行修正及分析處理的方法。 4. 了解柴油發動機燃油消耗率及 CO、HC、NOx、煙度等隨工況的變化趨勢。 5. 能夠根據發動機特性曲線對其性能進行分析和評價。 6. 能夠根據試驗結果找出提高發動機排放性能的主要切入點(提高要求) 。 2. 實驗要求 1.熟悉和掌握與本試驗內容相關的柴油發動機性能指標隨轉速及負荷的變化規 律和原因。 2.了解試驗設備的原理及試驗的基本條件。 3. 試驗中,按指導老師的要求操作儀器設備,正確觀測和記錄數據,按步驟進 行試驗。認真
控制試件VOC發生環境,對艙內氣體進行采樣,通過氣相色譜分析VOC發生量。
凈化器環境測試艙
一、艙體結構:
① 試驗用的凈化器環境試驗艙的艙體是由內艙和外艙組合而成,內艙嵌套與外艙之中;
② 艙體均有多塊庫板夾扣法人方式連接而成,這種安裝方式便于拆卸、且凈化器環境試驗艙重新安裝后,各性能參數不變;
③ 內艙為凈化器環境試驗艙主體測試部分,尺寸為3.5m×3.4m×2.5m,體積達30立方米;
④ 艙體頂部的混勻風機是氣體形成不規則旋流,加快氣體混勻。
二、實驗準備:
① 在凈化器環境試驗艙測試前,通過控制面板設置內艙溫濕度,打開內艙風閥,開啟變頻風機、電加熱器和濕膜加濕器;
② 環境空氣和內艙混氣體經變頻風機產生正壓,由內艙送風風閥進入循環,依次經過表冷器、變頻風機,熱式質量流量計,電加熱器,濕膜加濕器,多功能空工氣濾清器、再由內艙回風風閥進入上述處理系統,如此往復,該循環稱內循環,在調節溫濕度的同時完成空氣的凈化;
③ 最終潔凈且溫濕度適宜的空氣經內艙風閥送至艙中提供測試使用。
三、實驗中:
① 在凈化器環境試驗艙測試時,關閉內艙風閥和加濕器,同時打開外艙風閥;
② 外艙空氣由送風風閥經過系統進入外艙后,再由回風風閥回到系統中,此循環稱外循環,用于間接制內艙溫度;
四、控制方法:
① 凈化器環境試驗艙的溫濕度控制采用內外循環控制的方法,其特點在于:首先,直接控制內艙的送風溫濕度,使內艙的溫濕度達到實驗要求;
② 在隨后的測試過程中,所有閥門關閉,艙內空氣不與外界發生濕交換,外界對艙內濕度無影響;
③ 但是通過艙壁進行的熱交換會影響艙只溫度,進而影響相對濕度;
④ 在內艙外加上一個外艙后,通過對外艙溫度進行控制,保持外艙溫度穩定,即可保證內艙穩定在恒溫恒濕條別件下;
⑤ 這種間接控制方式可防止由于直接改變內艙氣體的溫濕度,對空氣中各污染物組分造成影響。
參考文獻以上內容由換以科技有限公司特別提供
甲醛VOC環境箱又稱整車環境釋放倉,1立方米環境試驗箱。在汽車、家電、家私、木材、勞保、室內裝修時應用廣泛,測試甲醛,或者空氣釋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