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超超臨界火電機組煙氣超低排放技術研究 | 類????別 | 科技成果 |
---|---|---|---|
完成單位 | 安徽意義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 登記時間 | 2020年9月9日 |
趙永麗;張艷;陳培根;孟坤;沈運超;花冬雨;王傳飛
成果名稱 |
超超臨界火電機組煙氣超低排放技術研究 |
成果完成單位 |
安徽意義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
批準登記單位 |
安徽省科學技術廳 |
登記日期 |
2020-09-09 |
登記號 |
2020N993Y007862 |
成果登記年份 |
2020 |
目前,在整個電網中,燃煤火力發電占70%左右,電力工業以燃煤發電為主的格局在很長一段時期內難以改變。但是,燃煤發電在創造優質清潔電力的同時,又產生大量的排放污染。為實現2008年G8(八國首腦高峰會議...
發電機超臨界機組的優點是效率高超臨界與亞臨界發電機組的優缺點熱效率高超臨界機組熱效率可以達到48%以上,煤耗低到270g/千瓦時,現在煤價、油價那么高,可以省錢,提高利潤。
需要用到閥門,煙氣治理、除塵設備需要用到風閥、球閥、閘閥等閥門,根據實際工程要求。上海歸辰閥門。
格式:pdf
大小:755KB
頁數: 4頁
評分: 4.7
為了滿足燃煤火電機組的煙氣超低排放要求,對現役超臨界機組進行超低排放改造,對鍋爐燃燒器進行低氮改造,對原有脫硝SCR增加1層催化劑,脫硫系統將單塔單循環改為單塔雙循環,同時在脫硫系統出口增加濕式除塵器。改造后,對煙氣排放進行試驗測試,數據表明煙塵濃度、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均滿足煙氣超低排放標準,符合國家環保指標要求。此次改造可為其它燃煤機組改造提供借鑒。
格式:pdf
大小:755KB
頁數: 3頁
評分: 4.4
介紹了一種應用于超超臨界火電機組的新型硬密封復合閥,論述了其結構、主要零部件材料、熱處理、主要試驗項目及技術要求。實際應用結果表明,該復合閥已成功應用于國內相關企業,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為今后超超臨界火電機組相關閥門的開發及設計提供了借鑒。
2021年2月,《水泥行業煙氣超低排放改造實施方案》印發,確定寧夏回族自治區力爭2年內完成寧夏水泥行業企業煙氣超低排放改造并投入運行,凡因煙氣超低排放不達標停產的水泥企業必須在改造驗收后方能投入生產。
“超低排放”理念,由浙能集團在2011年首次提出。2012年,浙能集團就開始著手廣泛調研國內外燃煤機組污染物治理的先進技術。2013年浙能集團在全國率先啟動了“燃煤機組煙氣超低排放”項目建設,同年7月19日,浙能集團“燃煤機組煙氣超低排放”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得到浙江省環保廳、省經信委、嘉興市環保局等單位組織的審查通過。
對于燃煤電廠大氣污染物超低排放的定義,最初存在多種表述共存,“近零排放”、“趨零排放”、“超低排放”、“超潔凈排放”、“低于燃機排放標準排放”等,有業內人士認為,燃煤機組排放水平達到“超清潔”、“近零”狀態的難度非現有工程技術所能實現(大規模推廣難度大),“超低排放”從排放標準角度界定概念,叫法更加科學。
2015年中國電力發展論壇上,國電科學研究院燃機研究所所長劉志坦,在經過大量對比和數據分析后得出結論:“要實事求是、科學命名。‘近零排放’、‘超凈排放’和‘燃機排放’等概念不嚴謹、不科學,建議使用‘超低排放’概念。”2015年3月,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求”推動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2015年12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2020年之前對燃煤電廠全面實施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
國內首套燃煤電廠超低排放裝置
我國首套煙氣超低排放裝置由浙江天地環保工程有限公司總承包建設,于2014年5月30日13時45分在浙能嘉華發電有限公司的8號機組投入運行。“嘉華百萬千瓦燃煤機組煙氣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是全國率先實施超低排放的示范改造項目,采用首創的“多種污染物高效協同脫除集成技術”,對現役的兩臺百萬千瓦燃煤機組進行示范改造,使燃煤機組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滿足超低排放要求。該項目于2013年8月13日開工建設,8號機組于2014年5月30日完成改造,7號機組于2014年6月10日完成改造投入運行。
該項目于2014年7月8日通過了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的監測,監測結果表明其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優于天然氣燃氣輪機組排放標準,整體技術處于國際領先。環境保護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對該項目的污染物控制技術進行了環保性能評估,評估結論表明:“該工程采用的超低排放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運行可靠,具有較好的可復制性和推廣價值。”該機組超低排放裝置的成功投運,開啟了燃煤電廠清潔生產的新時代,為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發展煤電開辟了新的途徑,對保障我國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國家戰略
2016年1月15日,國家能源局、國家發改委、國家環保部召開加快推進全國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動員大會,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參加會議。各省市自治區發改委、能源局和環保部門在分會場參會。浙能集團總經理童亞輝在主會場向大會詳細介紹了浙能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工作,并獲得與會代表的高度肯定和密切關注。
2015年12月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2020年前,對燃煤機組全面實施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大幅降低發電煤耗和污染排放。
2015年12月9日,國家發改委、環保部、國家能源局三部門聯合下發《關于實行燃煤電廠超低排放電價支持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從2016年1月1日起對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燃煤發電企業給予上網電價補貼。
2015年3月,李克強總理代表國務院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指出, 2015年,二氧化碳排放強度要降低3.1%以上,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都要減少2%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別減少3%左右和5%左右。深入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行區域聯防聯控,推動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促進重點區域煤炭消費零增長。
2014年9月,國家發改委、環保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計劃》要求。新建機組應同步建設先進高效脫硫、脫硝和除塵設施,東部地區新建機組基本達到燃機排放限值,中部地區原則上接近或達到燃機排放限值,鼓勵西部地區接近或達到燃機排放限值。同時,穩步推進東部地區現役燃煤發電機組實施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基本達到燃機排放限值的環保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