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于山地草甸和亞高山草甸。
高30-50厘米。根莖粗壯,斜生,具多數紡錘形塊根,上部被鱗片狀殘存基生托葉。莖單一或數個叢生,直立,假二叉狀分枝,被倒向彎曲的柔毛和開展的腺毛。葉基生和莖上對生;托葉披針形或寬披針形,長10-12毫米,寬4-5毫米,外被疏柔毛;基生葉和莖下部葉具長柄,柄長為葉片的3-4倍,被倒向短柔毛和開展的腺毛,近葉片處被毛密集,向上葉柄漸短,明顯短于葉;葉片腎圓形或上部葉五角狀腎圓形,基部寬心形,長3-4厘米,寬5-9厘米,掌狀7-9深裂近莖部,裂片菱形或狹菱形,羽狀深裂,小裂片條狀卵形,常具1-2齒,表面被疏伏毛,背面通常僅沿脈被短柔毛。總花梗腋生或于莖頂集為聚傘花序,長于葉,密被倒向短柔毛和開展腺毛,每梗具2花;苞片狹披針形,長12-15毫米,寬約2毫米,花梗與總花梗相似,明顯短于花,向下彎曲或果期下折;萼片卵狀橢圓形或橢圓形,長10-12毫米,寬4-5毫米,背面密被短柔毛和開展腺毛,先端具長約2毫米的尖頭;花瓣紫紅色,寬倒卵形,長為萼片的1.5倍,先端鈍圓,莖部楔形;雄蕊稍短于萼片,花絲上部紫紅色,下部擴展,具緣毛,花藥紫紅色;雌蕊被短柔毛,花柱分枝紫紅色。蒴果長約2.5-3厘米,被短柔毛和腺毛。花期6-7月。
分布于東北西部、內蒙古、山西、西北、四川西部和西藏東部。歐洲、中亞山地、俄羅斯西伯利亞至蒙古皆有分布,屬典型歐亞溫帶分布。
格式:pdf
大小:377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5
為探討粉煤灰在草坪業的應用,以土壤中添加不同比例(0、25%、50%、75%和100%)粉煤灰作為培養基質,分析粉煤灰添加對草地早熟禾種子發芽和幼苗生長的影響。結果表明,草地早熟禾在50%、75%和100%粉煤灰基質的發芽率顯著高于全土和25%粉煤灰基質(P<0.05);同時發芽勢和發芽指數在75%粉煤灰基質顯著高于全土和25%粉煤灰基質(P<0.05),但與50%粉煤灰基質差異不顯著(P>0.05)。草地早熟禾幼苗鮮重、干重、葉片數量、葉片長度、基徑、根系數量和根系長度在全土、25%和50%粉煤灰基質中差異不顯著(P>0.05),但在100%粉煤灰基質中顯著下降了75%、62%、24%、45%、40%、57%和56%(P<0.05)。以上結果說明,土壤中添加粉煤灰有利于草地早熟禾種子發芽,50%~75%粉煤灰基質的草地早熟禾種子發芽快、發芽整齊、發芽率高,添加少量粉煤灰對草地早熟禾生長沒有影響,但大量添加會影響生長;草地早熟禾發芽和生長的最佳培養基質為50%全土+50%粉煤灰。
格式:pdf
大小:377KB
頁數: 5頁
評分: 4.5
通過利用1980年、1990年、2000年和2005年四期的遙感影像和數據對瑪納斯河流域草地資源的變化情況進行分析,結果表明:流域內草地面積減少,覆被度降低、牧草產量下降、種群退化和種類減少的趨勢明顯,并對流域內的生態環境造成了不利影響。為此,退耕還草,改革草場管理體制、改良建設草地、優化畜群品種結構、加大草地投入是加強草地資源建設,是實現流域生態重建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