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打浦路隧道 | 外文名 | Huangpujiang Tunnel |
---|---|---|---|
開工日期 | 1965年5月 | 投用日期 | 1971年6月10日 |
所屬地區(qū) | 中國上海市 | 長????度 | 2761米 |
車道規(guī)模 | 雙向四車道 | 設計速度 | 80公里/小時 |
建造單位 |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隧道內車行道為現(xiàn)澆的鋼筋混凝土路面。上部吊平頂由鋼絲網水泥、預制薄板構成。采用橫向機械通風,沿隧道縱向布設送排風口。沿隧道設有7座排水泵房,可將隧道內污水及沖洗水定時排出,以保持隧道內的清潔和干燥。
1966年3月8日,國家計委批準打浦路越江隧道設計技術標準:該隧道以防常規(guī)武器為主,適當考慮原子彈爆炸沖擊波對地面影響。
江中段為防護重點,戰(zhàn)時對空隱蔽,軍運暢通。引道適當隱蔽偽裝。隧道設備及中央控制系統(tǒng)置于地下。隧道上部均鋪起爆層,洞口設防護門。
車行道凈寬7.07米,限高4.4米。最大縱坡為3.76%。盾構段隧道斷面為圓形,外徑10米,內徑8.8米;明挖段隧道斷面為矩形,江底至隧道頂部厚度不少于7米。
隧道為雙車道,雙向設計通過能力按每小時670輛計算。路面承載力按汽車—18級標準進行設計,能通過80噸重型坦克。
結構類型 |
盾構段岸上部分采用單層裝配式鋼筋混凝土管片襯砌,江中部分采用鋼管片,內澆搗整體鋼筋混凝土復合襯砌。矩形隧道、引道明挖部分系現(xiàn)澆整體鋼筋混凝土。接縫防水采用綜合處理多道防線的原則。 |
供電 |
電源除從浦東、浦西各引入2路6千伏獨立電源外,浦東、浦西之間還設有聯(lián)絡電纜,實際可以獲得4個地面電源。 |
照明 |
內外光過渡段采用1/15洞外亮度標準,并按10秒適應時間,兩端洞口內各設70米的光過渡段。 |
通信信號 |
隧道內采用集中控制和就地控制相結合的交通信號機。中央控制室設在浦東3號井內地下層。 |
給排水 |
給水按2股各為每秒40公升流量的消防用水及沖洗用水;采用分段排水,除隧道內外各設置泵房外,并設有備用潛水泵。 |
參考資料: |
|
打浦路隧道由引道段、暗埋段、江中段三部分組成,全長2761米,盾構段為1322米,矩形段長為1060米,敞開段長為357米,內徑8.8米,,高4.4米,其中1322米為外徑10米的圓形隧道,矩形段浦西201米,矩形段浦東859米。。用盾構法掘進,鋼筋混凝土結構。隧道為雙車道,車行道寬7米多,另有寬0.65米巡邏檢修道。設計車流量530輛/小時,高峰時車流量達1100輛/小時。
打浦路隧道復線建成之后, 既有隧道將改為由浦東向浦西單向行駛, 與復線隧道組成雙向 4 車道地下交通。
打浦路隧道通風系統(tǒng)中設有14臺鼓風機;通信系統(tǒng)設有交通信號;每隔150米裝有電話1門,供電系統(tǒng)備有5路電源;還設有排水系統(tǒng)和消防設備;火災報警裝置和電視攝像鏡頭;建3座變電站、1座電器室。兩側有檢修巡邏道,上下通風排水管道。內有照明、電話、排水泵房以及消防、測速、車輛計數、限高標志、電視監(jiān)察系統(tǒng),并使用全橫向通風方法。
打浦路隧道全線設置4座通風井 (6號、2號、3 號、4號)2 座、盾構工作井(1號、4號)和6座排水泵房。
隧道通車初期,過江費限于整批購買預售票。
1980年5月起,增設現(xiàn)場零售票。
1988年4月,上海市隧道管理處設運營科,實行處、所兩級票務管理。
1991年12月起,實施一系列規(guī)定和制度,使票務管理更趨規(guī)范。
2000年,打浦路隧道取消隧道越江收費。
1971年6月10日,打浦路隧道對外開放通車時,僅限于隧道管理部門核發(fā)通行證的本市牌照和部隊牌照的車輛通行。
1979年10月15日起,取消通行證,實行憑票通行。同年12月1日起,對上海市車輛全面開放,外地車輛仍禁止通行。
1990年8月10日起,對外地客運車輛和持有市區(qū)臨時通行證的貨運車輛全天開放,其他外地貨運車輛限制在20:00~次日6:00通行。
打浦路隧道及復線隧道允許大小客車通行,對貨運機動車只允許廂式5噸(含)及以下的通行,全天禁止行人、非機動車、二輪摩托車(含輕便摩托車)、后三輪機動車、電瓶車、全掛牽引車、拖拉機、輪式機械車、拖帶掛車的汽車、教練車、掛試車號牌車輛以及運載危險品車輛通行。
1991年,打浦路隧道最高通車量達1166輛/小時。
1971年6月至1995年12月31日,打浦路隧道共通過各類車輛5251.42萬輛。
1995年,打浦路隧道車流量達254.7萬輛,占全市過江車輛的11.46%。
1929年,舊上海特別市市政府為實施“大上海計劃”,實現(xiàn)孫中山“設世界港于上海”的宏偉計劃,編制《上海市全市分區(qū)及交通計劃圖》,首次設想在黃浦江底修筑越江隧道。
1965年4月初,上海市城建局正式向中共上海市委推薦打浦路方案; 同年4月12日,中共中央發(fā)出加強備戰(zhàn)工作指示; 同年6月,經上海市人民委員會同意,打浦路隧道以擴大試驗工程名義組織開工,工程代號“651”,為保密工程; 同年12月初,國務院委托中共中央華東局和鐵道部組成專家組來滬審查設計文件,年底同意隧址選定打浦路; 同年12月30日,上海市向國務院上報打浦路越江隧道設計任務書,建議該工程列入第三個五年計劃。
1966年3月8日,建設打浦路隧道工程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計劃委員會正式下達。工程投資,國家補助4000萬元,余由上海自籌。
1967年6月,受“文化大革命”干擾停工,至1968年2月,恢復正常施工。
1970年10月,打浦路隧道竣工。
1971年6月10日,打浦路隧道建成通車。
1977年,打浦路隧道實施部分改善。
1979年4月5日,對兩端道口進行綜合改造,浦西道口9米寬路面拓寬為29米;浦東道口也在原有基礎上拓寬7米;拆除原兩道口的警衛(wèi)亭,新建“翼板式”大型道口燕尾亭;兩道口路面均增設一橫截溝;各建泵房1座。
1989年5月,上海市建設委員會批準了隧道大修工程的內容、規(guī)模和投資;同年10月25日,打浦路隧道大修工程開工。
1990年8月22日,打浦路隧道完成各項施工任務,恢復通車。
2000年,打浦路隧道取消隧道越江收費; 同年9月,啟動打浦路隧道復線工程。
2008年12月26日,打浦路隧道的復線工程開始掘進,新隧道設計為兩車道,與原來的老隧道共同構成雙向四車道,重新修繕后的打浦路隧道如今繼續(xù)在為上?!胺邸薄?/p>
2009年7月11日,打浦路隧道實施封閉改造; 同年9月9日,上海打浦路隧道復線全線貫通。
上海黃浦江打浦路隧道,為什么不建個橋呢,是橋造價高還是隧道造價高?
隧道不影響通航
上海黃浦江打浦路隧道,為什么不建個橋呢,是橋造價高還是隧道造價高?
當時如果建橋,主要是技術上有困難!
上海交通限行措施包括翔殷路隧道、大連路隧道、江浦路隧道、新建路隧道、西藏南路隧道嗎?
2017年上海限行規(guī)定仍然執(zhí)行的是2016年4月發(fā)布的限行新規(guī)。限行措施中不對翔殷路隧道、大連路隧道、江浦路隧道、新建路隧道、西藏南路隧道,即問題中的隧道進行限行,只對延安東路隧道進行限行措施。
打浦路隧道浦西出口設在中山南一路,浦東出口在耀華路,經浦東大道、上南公路可直達長江口和東南海濱。 隧道線路走向基本上與黃浦江正交。
打浦路隧道埋設于第四紀沖積層形成的淤泥質粘土和粉沙土地層中,其底部最大埋深在地面以下34米左右,水底段最小覆土深度為7米。兩端洞口外均設有長約100米的柵式光過渡段。沿線設有豎井6座,作為施工時拼裝、拆卸盾構以及隧道運營時的通風、照明、通信、給排水等的設備井之用。
1965年11月,上海市隧道設計院工程師巢品生帶領設計人員針對隧道沿線地質條件,根據以往試驗研究經驗,提出江中段用閉胸擠壓、兩岸邊段用網格開挖的兩用盾構,并相應提出網格進土、轉盤提升和刮板運輸機出土一條龍出土方案。 盾構施工中,克服盾構旋轉、盾構后退、軸線控制、盾尾密封、盾構進出洞和流砂威脅等困難。
打浦路隧道是中國國內外第一條封交大修的盾構法越江隧道,其中摸索出了一套圍繞隧道防水堵漏和結構耐久性處理的工藝。
打浦路隧道是中國國內第一條采用盾構法施工的越江公路隧道,當時采用的是外徑10米的盾構掘進建造,為上海以后的越江隧道建設奠定了技術和施工工藝上的基礎。
打浦路隧道江中段圓形隧道不附加氣壓盾構全閉胸施工法、矩形隧道連續(xù)沉井施工法、裝配式鋼筋混凝土管片和長隧道等量通風試驗研究等4項科研成果,獲得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
打浦路隧道的建成,突破輪渡為過江唯一手段的格局。機動車從隧道過江僅需6分鐘,大大縮短兩岸時空距離,將浦東浦西聯(lián)成了一片。(東方網 評) 2100433B
格式:pdf
大?。?span id="yuev86u" class="single-tag-height">231KB
頁數: 7頁
評分: 4.3
文章編號: 0253-374X(2009)11- 越江盾構隧道縱向變形曲率與管環(huán)滲漏的關系 周寧 1,袁勇 12 (1. 同濟大學 地下建筑與工程系,上海 200092; 2.同濟大學 巖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上海 200092) 摘 要:分析了三次樣條插值法在越江隧道縱向變形曲線擬合 中的適用性與計算方法, 應用三次樣條插值對越江盾構隧道縱 向變形曲線進行了擬合, 并通過曲線擬合方程計算了隧道全長 縱向的變形曲率。 應用越江隧道縱向結構分析模型計算了隧道 不同縱向變形臨界狀態(tài)下的縱向變形曲率與環(huán)縫張開量的關 系,并通過與越江隧道滲漏現(xiàn)場檢測結果的分析對比,對越江 隧道縱向變形曲率與管環(huán)滲漏間的相關性進行了評價。 研究表 明:與地鐵隧道相比,越江隧道曲率半徑的限值要求可適當放 寬。越江隧道縱向變形曲率半徑小于 2407.1m、環(huán)縫張開量大 于 3mm時,隧道發(fā)生滲漏的概率較大
格式:pdf
大?。?span id="r0lkgvu" class="single-tag-height">231KB
頁數: 2頁
評分: 4.5
新聞晨報訊:上海城建隧道股份建設者昨天透露,我國最早建成的隧道——打浦路隧道,2009年年底將添“姊妹線”。打浦路隧道復線專門使用的大型泥水平衡盾構機昨天下午已經啟動安裝,即將“開步”。該工程總投資約15億元,2009年底建成后,將與打浦路老隧道一起形成雙向四車道。
沿江通道工程主線全長約8.421公里,西起上海寶山區(qū),以隧道形式向東進入長江,下穿國際郵輪碼頭引橋、炮臺灣濕地公園、吳淞島以及黃浦江,最后在濱江森林公園處登陸。全線采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隧道段設計車速為80公里每小時。
沿江通道越江隧道新建工程隧道段長6.486公里,圓隧道采用兩臺15.43米盾構掘進施工,隧道外徑為15.0米,內徑為13.7米,刷新了上海黃浦江底隧道最大、最長的紀錄。
自上中路隧道開始,中國的超大直徑隧道建設技術已居世界前列。本次施工將面臨吳淞口導堤使用年限過久、穿越炮臺灣濕地公園及近距離穿越樁基等諸多難點,對承建方在技術方面提出了較高要求。
據了解,沿江通道工程是上海郊環(huán)閉合工程的關鍵一役。沿江通道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區(qū)域公路集疏運通道網絡,有利于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和亞太國際航空港、樞紐港的建設。
黃浦江打浦路隧道工程技術
隧道底部最大埋深在地面以下34米。隧道外徑10米,內徑8.8米,雙車道,車道寬7.0米,為鋼筋混凝土路面。 最大縱坡為3.84%,水底段設有0.6%的緩坡段。
隧道埋設于第四紀沖積層形成的淤泥質粘土和粉沙土地層中,其底部最大埋深在地面以下34米左右,水底段最小覆土深度為7米。兩端洞口外均設有長約100米的柵式光過渡段。沿線設有豎井6座,作為施工時拼裝、拆卸盾構以及隧道運營時的通風、照明、通信、給排水等的設備井之用。
隧道為雙車道,車道寬7.0米,車道一側設有寬0.25米的側石,另一側為寬0.65米的檢修巡邏道。水底及河岸段圓形斷面采用網格式擠壓盾構及全閉胸擠壓盾構施工。隧道外徑10米,內徑8.8米,襯砌由8塊鋼筋混凝土管片組合而成(見圖)。部分河岸段為鋼筋混凝土矩形斷面,采用噴射井點降低地下水位后,用鋼板樁支撐明挖施工,其余均用連續(xù)沉井法施工,即將沉井逐個下沉后,再將各 井接通而構成隧道(見地下工程沉井法施工)。引道段為敞開式的U形斷面,采用輕型井點及噴射井點降低地下水位(見基坑水位的降低)后明挖施工。 黃浦江打浦路隧道
隧道內車行道為現(xiàn)澆的鋼筋混凝土路面。上部吊平頂由鋼絲網水泥、預制薄板構成。采用橫向機械通風,沿隧道縱向布設送排風口。沿隧道設有7座排水泵房,可將隧道內污水及沖洗水定時排出,以保持隧道內的清潔和干燥。
所在省份 |
所在城市 |
隧道名稱 |
是否特色 |
維護者 |
上海市 |
—— |
上海長江隧道 |
√ |
和iou就怕開盤 |
上中路隧道 |
√ |
和iou就怕開盤 |
||
大連路隧道 |
√ |
歷史在琴弦上 |
||
復興東路隧道 |
√ |
歷史在琴弦上 |
||
長江路隧道 |
√ |
歷史在琴弦上 |
||
西藏南路隧道 |
√ |
歷史在琴弦上 |
||
打浦路隧道 |
√ |
歷史在琴弦上 |
||
延安東路隧道 |
√ |
歷史在琴弦上 |
||
江蘇省 |
南京市 |
南京應天大街長江隧道 |
√ |
lnc19940708 |
南京定淮門長江隧道 |
√ |
lnc19940708 |
||
鼓樓地下立交 |
√ |
lnc19940708 |
||
揚州市 |
瘦西湖隧道 |
√ |
和iou就怕開盤 |
|
蘇州市 |
獨墅湖隧道 |
√ |
歷史在琴弦上 |
|
浙江省 |
杭州市 |
錢江隧道 |
√ |
lnc19940708 |
慶春路隧道 |
√ |
lnc19940708 |
||
紫之隧道 |
√ |
和iou就怕開盤 |
||
福建省 |
廈門市 |
翔安隧道 |
√ |
和iou就怕開盤 |
海滄隧道 |
√ |
劉英康 |
||
山東省 |
青島市 |
青島膠州灣隧道 |
√ |
和iou就怕開盤 |
江西省 |
南昌市 |
紅谷隧道 |
√ |
和iou就怕開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