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第二版) | 出版社 | 蘇州大學出版社 |
---|
內容簡介
本書按照教育部關于高職高專必須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目標的辦學思路,根據電工與電子課程的基本要求,對原有相關獨立的幾門課程進行了整體優化和組合。主要介紹了電路基礎知識和直流電路分析、正弦交流電路、線性電路的過渡過程、半導體元件與基本放大電路、集成電路與集成運算放大器、電子電源與變頻技術、門電路與組合邏輯電路、觸發器與時序邏輯電路、波形的產生與變換、電子電路讀圖等內容。本書可作為高職高專學生使用的教材,也可作為學生或工程技術人員的課外參考書。 2100433B
首先要培養自己的興趣,有興趣愛好才能孜孜不倦的追求學習。其次要多看,看書、看圖、看實物。第三多算,獨立完成專業,用多種方法解作業。第四多干,多實踐、認真做實驗。
Us=6V其它的不會了
最基礎的是物理電路知識、高等數學和C語言,然后學習電路的基礎《電路和電子技術》,根據專業基礎在學習《單片機》.《數字電路》《模擬電路》,學好基礎一切很容易的
格式:pdf
大小:42KB
頁數: 1頁
評分: 4.8
電工與電子技術實訓教學在培養電類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必須對傳統的實訓教學方法進行改革。本文針對傳統實訓教學存在的弊端,提出了《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實訓教學改革的一些措施和觀點。
格式:pdf
大小:42KB
頁數: 1頁
評分: 4.5
一、課程定位課程定位,就是確立課程的性質任務和教學目標。首先,我們要了解教學的主體是學生。目前,由于受大環境的影響,教育對象的基礎比較差,這一點必須正視。如果不能正確對待這一點,將學生的基礎估計過高,無異于拔苗助長;如估計過低,則會造成教育的浪費。正確估計學生水平,是課程定位的前提和基礎。其次,要明確教育和培養層次。在當前的社會形勢下,我們必須明確技工教育是中等職業教育,培養的是應用型技術人才。因此,在理論上就不要作過高的要求,應以實用、夠用為原則,同時要兼顧部分學生的求學深造和進一步發展的需要。定位不準,學校就會失去學生,失去市場。課程定位一定要實事求是,使大部分同學跳一跳能夠實現。定位過
本書是根據教育部頒發的中等職業學校電工與電子技術教學大綱,參照有關行業的職業技能鑒定規范及中級技術工人等級標準,結合目前我國中等職業教育教學的實際,在原教育部規劃教材《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的基礎上進行修訂的?
修訂后的教材貫徹了“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指導思想,緊緊圍繞機械類專業選取必需?夠用的電工與電子的基礎知識,力求內容淺顯?簡明扼要?通俗易懂?圖文并茂?
本書共分九章,主要內容包括:直流電路?磁場與電磁感應?單相交流電路?三相交流電路?異步電動機與變壓器?低壓電器及電動機控制?半導體器件?模擬電路簡介?數字電路簡介等? 2100433B
《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由電工技術基礎、電工儀表與測量、低壓電器與電動控制、電子技術基礎、機床電路與PLC五部分組成。全書共分15章,包括電路的基本知識、直流電路、常用電工元件、常用電工儀表、磁路與變壓器、正弦交流電路、三相交流電路、電動機、低壓電器與安全用電、三相異步電動機常用控制電路、直流穩壓電源電路、放大電路、數字電路基礎知識、機床電路、PLC簡介等。《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內容全面,體系完整,注重理論基礎,更注重實訓操作。《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是中等職業教育應用型特色教材,特別適合中等職業學校機電類專業教材,也可以作為技工學校和相關行業崗位培訓教材。
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習題冊(全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汽車類專業教材)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