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學(xué)名 | 短苞反枝莧 | 界 | 植物界 |
---|---|---|---|
門 | 被子植物門 | 綱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 | 原始花被亞綱 | 目 | 中央種子目 |
科 | 莧科 | 屬 | 莧屬 |
分布區(qū)域 | 產(chǎn)河北。歐洲中部有分布。 |
生長于曠地。
產(chǎn)自河北。歐洲中部有分布。 2100433B
一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有時達(dá)1米多;莖直立,粗壯,單一或分枝,淡綠色,有時具帶紫色條紋,稍具鈍棱,密生短柔毛。葉片菱狀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5-12厘米,寬2-5厘米,頂端銳尖或尖凹,有小凸尖,基部楔形,全緣或波狀緣,兩面及邊緣有柔毛,下面毛較密;葉柄長1.5-5.5厘米,淡綠色,有時淡紫色,有柔毛。圓錐花序頂生及腋生,直立,直徑2-4厘米,由多數(shù)穗狀花序形成,頂生花穗較側(cè)生者長;苞片及小苞片鉆形,長4-6毫米,白色,背面有1龍骨狀突起,伸出頂端成白色尖芒;花被片矩圓形或矩圓狀倒卵形,長2-2.5毫米,薄膜質(zhì),白色,有1淡綠色細(xì)中脈,頂端急尖或尖凹,具凸尖;雄蕊比花被片稍長;柱頭3,有時2。胞果扁卵形,長約1.5毫米,環(huán)狀橫裂,薄膜質(zhì),淡綠色,包裹在宿存花被片內(nèi)。種子近球形,直徑1毫米,棕色或黑色,邊緣鈍。花期7-8月,果期8-9月。反枝莧 (原變種)
莖較細(xì)且少棱角,毛也較少;葉片基部驟狹成葉柄,下面稍有斑。苞片長3-4毫米,頂端不很尖銳,僅稍超過花被片。
馬齒莧為馬齒莧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肥厚多汁,無毛,高10~30cm, 生于田野路邊及庭園廢墟等向陽處。國內(nèi)各地均有分布。該種為藥食兩用植物。全草供藥用,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消炎...
兩者不是一種植物。莧菜的葉呈卵形或棱形,菜葉有綠色或紫紅色,莖部纖維一般較粗,咀嚼時會有渣。莧菜菜身軟滑而菜味濃,入口甘香,有潤腸胃清熱功效。亦稱為“鳧葵”、“荇菜”、“莕菜”。一年生草本,全株無毛。...
一、鳳梨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 1、光照:鳳梨喜歡陰涼的環(huán)境,不能暴露在直射陽光下,但也需要適當(dāng)?shù)年柟狻,F(xiàn)在栽培的大多數(shù)品種需要的光照強(qiáng)度為1.8-2萬勒克斯,但不同栽培...
格式:pdf
大小:1.7MB
頁數(shù): 20頁
評分: 4.7
中鐵大橋局滬昆鐵路客運(yùn)專線 CKTJ-1標(biāo) 苞谷壟隧道監(jiān)控量測方案 中國中鐵 中鐵大橋局滬昆客專長昆湖南段項目經(jīng)理部 二 0 一一年一月 中鐵大橋局滬昆鐵路客運(yùn)專線 CKTJ-1標(biāo) 苞谷壟隧道監(jiān)控量測方案 編制: 審核: 審批: 中鐵大橋局集團(tuán)有限公司 中鐵大橋局滬昆客專長昆湖南段項目經(jīng)理部 2011.1 目 錄 1編制依據(jù) ...................................................................... 錯誤!未定義書簽。 2編制范圍 ...................................................................... 錯誤!未定義書簽。 3工程概況 .............................................................
格式:pdf
大小:1.7MB
頁數(shù): 未知
評分: 4.8
介紹了蘆苞水閘閘門計算機(jī)控制系統(tǒng)的建設(shè)意義、結(jié)構(gòu)特點、構(gòu)成功能以及系統(tǒng)防雷安全措施等建設(shè)情況 ,并對系統(tǒng)的應(yīng)用效果進(jìn)行了分析 ,簡述了建設(shè)過程中的一些經(jīng)驗與體會。
反枝莧產(chǎn)于黑龍江、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河北、山東、山西、河南、陜西、甘肅、寧夏、新疆。生在田園內(nèi)、農(nóng)地旁、人家附近的草地上,有時生在瓦房上。原產(chǎn)美洲熱帶,現(xiàn)廣泛傳播并歸化于世界各地。
一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有時達(dá)1米多;莖直立,粗壯,單一或分枝,淡綠色,有時具帶紫色條紋,稍具鈍棱,密生短柔毛。葉片菱狀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5-12厘米,寬2-5厘米,頂端銳尖或尖凹,有小凸尖,基部楔形,全緣或波狀緣,兩面及邊緣有柔毛,下面毛較密;葉柄長1.5-5.5厘米,淡綠色,有時淡紫色,有柔毛。圓錐花序頂生及腋生,直立,直徑2-4厘米,由多數(shù)穗狀花序形成,頂生花穗較側(cè)生者長;苞片及小苞片鉆形,長4-6毫米,白色,背面有1龍骨狀突起,伸出頂端成白色尖芒;花被片矩圓形或矩圓狀倒卵形,長2-2.5毫米,薄膜質(zhì),白色,有1淡綠色細(xì)中脈,頂端急尖或尖凹,具凸尖;雄蕊比花被片稍長;柱頭3,有時2。胞果扁卵形,長約1.5毫米,環(huán)狀橫裂,薄膜質(zhì),淡綠色,包裹在宿存花被片內(nèi)。種子近球形,直徑1毫米,棕色或黑色,邊緣鈍。花期7-8月,果期8-9月。
葉少數(shù),三角狀卵形或?qū)捙樞危L約0.8-1厘米。花序穗狀,短圓柱形,稀圓柱形或卵圓形,長約14厘米,頂端稍尖,具多而稍密的花;苞片短卵形,長6-9毫米,連同小苞片和花萼外面被短腺毛;小苞片線狀鉆形,比苞片稍短。花警寬鐘狀,長0.8-1.1厘米,果期稍伸長,淡褐色,具稍明顯的脈,頂端4裂,裂片三角形或三角狀披針形,長約為萼筒的一半。花冠淡黃色,筒部略為白色,裂片檐部邊緣有時淡紫色,干后變淡黃色,長1.8-2.2厘米,筒的下部稍膨大,上部縊縮,再向上幾乎不膨大,外面被短腺毛;上唇近直立,卵形,稍尖或鈍,下唇稍展開,3裂。花絲著生于距筒基部5-7毫米處,無毛或基部多少被短柔毛,花藥干后白色,從基部到縫線被一小簇柔毛。花柱無毛,柱頭黃色。花期6-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