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建設項目一般是指投資多、規模大、對國民經濟影響深遠、且直接由中央審批和管理的項目。具體劃分依據是國家規定的《工業建設項目的大、中、小型劃分標準》。按照現行規定,我國分別不同情況采用兩種方法劃分項目類別: 一是按項目的總規模劃分。其中,新建項目按設計能力計算,擴建項目按擴建后的新增生產能力計算。另一種是按項目的總投資劃分。其中,新建項目按全部投資計算,擴建項目按擴建所需投資計算。
國家對建設項目的劃分標準,從1952年開始就陸續作出了一系列具體的規定。計劃部門、建設部門、財務部門主要是參照國家計委、國家建委、財政部1978年計計(1978)234號文附件三“關于基本建設項目和大中型劃分標準的規定”及國家計委1979年計基(1979)725號文“關于補充、修訂部分基本建設項目大中型劃分標準的通知”這兩份文件來劃分建設項目規模的。(具體規定見附表)
建設項目規模的劃分,是與“分級管理”的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大中型建設項目都必須納入國家計劃管理。而且,國家有關文件還規定,“凡是產品為全國服務,或者對生產新產品、采用新技術等具有重大意義的項目,以及邊遠的、經濟基礎比較薄弱的省、區和少數民族地區,對發展地區經濟有重大作用的建設項目,其設計規模和總投資雖不夠規定的標準,經國家計委批準,也可以按大中型建設項目管理”。 2100433B
工程建設項目報建是指工程建設項目由建設單位或其代理機構在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或其他立項文件被批準后,須向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授權機構進行報建,交驗工程項目立項的批準文件,包括銀行出具的資信證明以...
請參考以下信息:溫馨提示:請提前準備好報建相關資料,這樣可加快辦理素的及成功率;有很多手續可以同時進行,這樣可加快辦理速度;如果您與規劃建設局等部門建立良好關系,很多手續可合并辦理, 一、施工前報建 ...
固定資產總投資+建設期貸款利息+流動資金=項目總投資 固定資產=1000+580+240+150+50=2020萬元 建設期利息=80萬元 流動資產=350-280=70萬元 總投資=2020+80+...
格式:pdf
大小:4.2MB
頁數: 未知
評分: 4.7
本文針對大型建設項目跟蹤審計難點中的采購審計風險、工程進度款審計風險、工程變更審計風險和現場簽證審計風險,提出了相應的風險把控措施,以期提升建設項目跟蹤審計質量。
1月27日,記者從市規劃委獲悉,為遏制城市“攤大餅”式發展,本市將劃定城市增長邊界和生態保護紅線,分區制定差別化的管理政策,引導國土空間合理布局。
>>城市增長邊界
界外不再上大型建設項目
根據正在開展的城市總體規劃修改,北京的城市增長邊界主要分為中心城(四環路范圍左右的中心地區及清河、北苑、酒仙橋、東壩、定福莊、垡頭、南苑、豐臺、石景山、西苑10個集中建設組團)、新城規劃集中建設區(順義、通州、亦莊、大興、房山、門頭溝、昌平、懷柔、密云、平谷、延慶)、小城鎮鎮中心、重要城鎮組團(北京新機場地區、海淀山后、豐臺河西集中建設地區等)四部分。
城市增長邊界是城市集中發展和建設的一條邊界線,對于促進土地的集約、高效利用,控制好平原區開發強度有重要作用。這條線一旦劃定,邊界內可以進行集中連片的城市建設,邊界以外原則上將不再進行大型城鎮建設項目選址(部分必要的交通市政基礎設施除外)。
>>生態保護紅線
平原區37%面積劃入線內
生態保護紅線則是要從源頭上扭轉城市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的趨勢,維護城市生態安全。根據正在開展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修改的思路,本次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將把山、水、林、田、湖等各類生態資源統籌為一個整體,進行整體保護,充分發揮生態系統的綜合效益。
根據初步研究成果,劃定后,生態保護紅線區約占市域面積的70%,其中,山區的生態保護紅線區約為山區面積的95%,平原區的生態保護紅線區約為平原區面積的37%.生態保護紅線區將嚴守生態底線,加強生態保育;緩沖區將嚴格審批程序,控制建設活動;集中建設區將嚴格執行現有規劃,控制無序蔓延。
市規劃委表示,目前正在開展的城市總體規劃修改提出,重點要打造三道公園環體系,包括中心城區內的城市公園體系、中心城區和遠郊新城之間郊野公園體系,以及聯合廊坊、保定等北京周邊城市在跨界地區建設環首都國家公園體系。
>>改善熱島效應
中心城打通6條通風廊道
為改善北京中心城區熱島效應,增強通風潛力,結合中心城區用地規劃實施情況,以及北京的主導風向等,在初步研究的基礎上,市規劃委擬建議構建6條通風廊道,包括植物園—前三門大街走向、京密路—東五環綠化帶走向、太平郊野公園—十里河走向、清河郊野公園—東四環綠化帶走向、西五環綠化帶走向、永定河—南苑走向。
市規劃委表示,將通過嚴格控制通風廊道寬度、建筑高度、密度等,形成開敞空間,提升環境品質。通過將通風廊道與現有綠色空間格局的結合,形成綠楔綠環,提升城市疏散內部熱量和廢棄物的生態功能。今年,將進一步調整、優化和完善北京市通風廊道的規劃和建設工作。
昨天,記者從市規劃委獲悉,為遏制城市“攤大餅”式發展,本市將劃定城市增長邊界和生態保護紅線,分區制定差別化的管理政策,引導國土空間合理布局。
>>城市增長邊界
界外不再上大型建設項目
根據正在開展的城市總體規劃修改,北京的城市增長邊界主要分為中心城(四環路范圍左右的中心地區及清河、北苑、酒仙橋、東壩、定福莊、垡頭、南苑、豐臺、石景山、西苑10個集中建設組團)、新城規劃集中建設區(順義、通州、亦莊、大興、房山、門頭溝、昌平、懷柔、密云、平谷、延慶)、小城鎮鎮中心、重要城鎮組團(北京新機場地區、海淀山后、豐臺河西集中建設地區等)四部分。
城市增長邊界是城市集中發展和建設的一條邊界線,對于促進土地的集約、高效利用,控制好平原區開發強度有重要作用。這條線一旦劃定,邊界內可以進行集中連片的城市建設,邊界以外原則上將不再進行大型城鎮建設項目選址(部分必要的交通市政基礎設施除外)。
>>生態保護紅線
平原區37%面積劃入線內
生態保護紅線則是要從源頭上扭轉城市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的趨勢,維護城市生態安全。根據正在開展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修改的思路,本次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將把山、水、林、田、湖等各類生態資源統籌為一個整體,進行整體保護,充分發揮生態系統的綜合效益。
根據初步研究成果,劃定后,生態保護紅線區約占市域面積的70%,其中,山區的生態保護紅線區約為山區面積的95%,平原區的生態保護紅線區約為平原區面積的37%。生態保護紅線區將嚴守生態底線,加強生態保育;緩沖區將嚴格審批程序,控制建設活動;集中建設區將嚴格執行現有規劃,控制無序蔓延。
市規劃委表示,目前正在開展的城市總體規劃修改提出,重點要打造三道公園環體系,包括中心城區內的城市公園體系、中心城區和遠郊新城之間郊野公園體系,以及聯合廊坊、保定等北京周邊城市在跨界地區建設環首都國家公園體系。
>>改善熱島效應
中心城打通6條通風廊道
為改善北京中心城區熱島效應,增強通風潛力,結合中心城區用地規劃實施情況,以及北京的主導風向等,在初步研究的基礎上,市規劃委擬建議構建6條通風廊道,包括植物園—前三門大街走向、京密路—東五環綠化帶走向、太平郊野公園—十里河走向、清河郊野公園—東四環綠化帶走向、西五環綠化帶走向、永定河—南苑走向。
市規劃委表示,將通過嚴格控制通風廊道寬度、建筑高度、密度等,形成開敞空間,提升環境品質。通過將通風廊道與現有綠色空間格局的結合,形成綠楔綠環,提升城市疏散內部熱量和廢棄物的生態功能。今年,將進一步調整、優化和完善北京市通風廊道的規劃和建設工作。
1月27日,記者從市規劃委獲悉,為遏制城市“攤大餅”式發展,本市將劃定城市增長邊界和生態保護紅線,分區制定差別化的管理政策,引導國土空間合理布局。
>>城市增長邊界
界外不再上大型建設項目
根據正在開展的城市總體規劃修改,北京的城市增長邊界主要分為中心城(四環路范圍左右的中心地區及清河、北苑、酒仙橋、東壩、定福莊、垡頭、南苑、豐臺、石景山、西苑10個集中建設組團)、新城規劃集中建設區(順義、通州、亦莊、大興、房山、門頭溝、昌平、懷柔、密云、平谷、延慶)、小城鎮鎮中心、重要城鎮組團(北京新機場地區、海淀山后、豐臺河西集中建設地區等)四部分。
城市增長邊界是城市集中發展和建設的一條邊界線,對于促進土地的集約、高效利用,控制好平原區開發強度有重要作用。這條線一旦劃定,邊界內可以進行集中連片的城市建設,邊界以外原則上將不再進行大型城鎮建設項目選址(部分必要的交通市政基礎設施除外)。
>>生態保護紅線
平原區37%面積劃入線內
生態保護紅線則是要從源頭上扭轉城市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的趨勢,維護城市生態安全。根據正在開展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修改的思路,本次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將把山、水、林、田、湖等各類生態資源統籌為一個整體,進行整體保護,充分發揮生態系統的綜合效益。
根據初步研究成果,劃定后,生態保護紅線區約占市域面積的70%,其中,山區的生態保護紅線區約為山區面積的95%,平原區的生態保護紅線區約為平原區面積的37%.生態保護紅線區將嚴守生態底線,加強生態保育;緩沖區將嚴格審批程序,控制建設活動;集中建設區將嚴格執行現有規劃,控制無序蔓延。
市規劃委表示,目前正在開展的城市總體規劃修改提出,重點要打造三道公園環體系,包括中心城區內的城市公園體系、中心城區和遠郊新城之間郊野公園體系,以及聯合廊坊、保定等北京周邊城市在跨界地區建設環首都國家公園體系。
>>改善熱島效應
中心城打通6條通風廊道
為改善北京中心城區熱島效應,增強通風潛力,結合中心城區用地規劃實施情況,以及北京的主導風向等,在初步研究的基礎上,市規劃委擬建議構建6條通風廊道,包括植物園—前三門大街走向、京密路—東五環綠化帶走向、太平郊野公園—十里河走向、清河郊野公園—東四環綠化帶走向、西五環綠化帶走向、永定河—南苑走向。
市規劃委表示,將通過嚴格控制通風廊道寬度、建筑高度、密度等,形成開敞空間,提升環境品質。通過將通風廊道與現有綠色空間格局的結合,形成綠楔綠環,提升城市疏散內部熱量和廢棄物的生態功能。今年,將進一步調整、優化和完善北京市通風廊道的規劃和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