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質性是一個地質學名詞。
水文地質學中指在滲流場中巖層內各點的滲流系數隨空間坐標而變化的性質。表征巖層透水性與空間坐標的關系。具此性質的巖層稱“非均質性巖層”。反之,巖層內各點都具有相同的滲流系數,則稱為“均質性”,巖層稱“均質巖層”。均質和非均質是相對的,自然界中沒有絕對均質的巖層。均質性2100433B
均質攪拌機價格在12萬元左右的,按使用的能量類型和機構的特點,均質機可分為旋轉式和壓力式兩大類。旋轉型均質設備由轉子或轉子一定子系統構成,它們直接將機械動能傳遞給受處理的介質。膠體磨是典型的旋轉式均質...
花崗巖殘積土的定名標準。首先是《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2011里8.6花崗巖殘積土有明確的分類。按土中大于2mm的顆粒含量含量分。大于等于20%的定名為礫質黏性土,小于20%的定名為砂質黏性土,不含的...
混凝土與模板的接觸面積
格式:pdf
大小:117KB
頁數: 6頁
評分: 4.6
邊坡穩定性評價研究是土力學經典問題。為研究非均質邊坡穩定性問題,以上限分析法為理論基礎,建立非均質邊坡分段對數螺旋線破壞機構。應用擬合多項式近似描述對數螺旋線,計算破壞機構外力功率和內能耗散率,應用設計的計算流程進行強度折減循環計算,使邊坡逐步過渡至極限平衡狀態,確定邊坡安全系數。以某露天礦南幫邊坡為工程背景,經過反復強度折減,最終確定安全系數,通過變換初值的方式驗證計算流程的穩定性,應用嚴格Morgenstern-Price法驗證計算結果的準確性。研究結果表明:該流程性能穩定,不受初始值影響。相比于嚴格Morgenstern-Price法,二者安全系數計算結果偏差小于5%,可充分滿足工程實踐要求。同時,上限分析法求得的最危險滑面滿足速度分離關系,具有更強的工程參考價值。
由于沉積環境、物質供應、水動力條件、成巖作用等影響,使油儲層的不同部位,在巖性、物性、產狀、內部結構等方面都存在顯著的差異,這種差異稱之為油層的非均質性。
由于沉積環境、物質供應、水動力條件、成巖作用等影響,使油儲層的不同部位,在巖性、物性、產狀、內部結構等方面都存在顯著的差異,這種差異稱之為油層的非均質性。一般把油儲層非均質性分為宏觀非均質性與微觀非均質性兩種。宏觀非均質性包括層間非均質性、平面非均質性、層內非均質性;微觀非均質性包括孔隙、孔道及巖石表面性質非均質性等。2100433B
第一章概況
第二章砂體沉積微相類型及空間展布
第一節沉積環境標志
第二節沉積微相
第三節沉積體系空間演化及沉積模式
第三章儲層裂縫分布特征
第一節裂縫特征描述
第二節裂縫分布規律
第三節裂縫分形幾何特征
第四節裂縫在測井曲線上的響應
第五節裂縫模糊識別技術
第六節裂縫成因及對開發的影響
第四章儲層微觀孔隙及孔隙結構特征
第一節儲層微觀孔隙特征
第二節儲層孔隙結構特征
第五章儲層微觀非均質性研究
第一節微觀非均質參數特征
第二節儲層孔隙結構分形特征研究
第三節儲層微觀孔隙分形特征研究
第六章儲層宏觀非均質性研究
第一節層內非均質性
第二節層間非均質性
第三節平面非均質性
第四節非均質性對開發的影響
參考文獻
孤東油田館陶組上段屬于河流相沉積環境。河道的不斷移動和水流強度的變化使沉積物巖性復雜多變, 而且成熟度低, 砂體橫向連通差, 平面及縱向滲透率變化大, 儲層非均質比較嚴重。平面上砂體面積小, 分布零散, 除個別主力層砂體大面積分布連通外, 大部分砂體面積小, 厚度薄、連通差。
層內夾層主要分為兩類: 巖性夾層和物性夾層, 其中巖性夾層占32 . 4% , 物性夾層占67 . 6%。平均單井巖性夾層1 . 2~1 . 4 個, 物性夾層2 . 1~2 . 5 個, 每米夾層數0 . 21~0 . 51 個, 反映出河流相沉積夾層比較發育, 但其分布沒有規律性, 一般延伸200~400 m,無法確定主要夾層。夾層的多變反映河流相砂體的非均質嚴重性。孤東油田館陶組上段河流相砂體以正韻律為主, 占64 . 9% , 正韻律油層各均質段滲透率變化大, 層內非均質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