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非工程性措施 | 所屬學科 | 水利 |
---|
可以降低工程措施的投入,提高防災抗災意識和能力,較好地彌補工程性措施不足的各種危害,也有利于生態環境建設。
位于婺江、衢江、蘭江交匯處的蘭溪馬公灘河段,隨著3發紅色信號彈的響起,開展了一次堤防巡查、險情排除、人員轉移、水上救人等大規模立體交叉的防洪大演練,以提高我省抗洪搶險的組織能力和實戰能力。
在演練現場,出現堤壩滑坡、滲水、管涌等假設“險情”不斷,圍困在蘭江中高地的3名傷員急待救援。蘭溪立即啟動了一級應急響應,沿江各鎮鄉領導親臨一線指導抗洪搶險,同時,組織圍堤內的兩所學校和7個村的村民轉移,確保了上萬名群眾的生命安全。 2100433B
所謂非工程性措施就是在已有的工程性措施基礎上開展一系列防范洪澇災害并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所采用的措施。
植樹造林是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是通過系列建設工程來達到改善環境的目的,列如:修水庫、修梯田、設沙障、植樹造林、修堤建壩等,是硬件措施。 非工程措施是指不用具體的實際建設項目、而是用制度、宣傳、教育...
工程中非實體項目是不構成建筑實體的定額子目,如:腳手架使用費、現澆混凝土模板使用費、大型機械按拆及場外運輸費等措施費項目為工程中非實體項目。
中小河流水文監測系統是防治山洪災害的工程措施,還是非工程措施?
中小河流水文監測系統是國家防治山洪災害的一項重要的非工程性措施,除了水文監測系統,還有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也算非工程措施的一種,相對于工程性的措施,如加固河堤、拓寬河道、植樹造林等都是工程性措施,非工...
流域防洪調度就是運用防洪工程或防洪系統的一類專業非工程性措施。
各種防災預報和預案的制定也落實非工程性措施的重要應用。
格式:pdf
大小:68KB
頁數: 2頁
評分: 4.7
從非工程防洪措施種類、作用闡述了非工程防洪措施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防洪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時,防洪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益。在今后防洪工程建設中,要加強非工程防洪措施建設。
非工程性防御措施是指旨在增強全社會的防震減災意識,提高避險、自救、互救的能力,以及抗震救災準備等方面的災害預防活動。
非工程性防御措施主要內容涉及應急避難場所規劃和建設、抗震救災資金、物資儲備、地震應急知識宣傳普及活動和地震應急救援演練、地震災害保險等方面的制度和規定。
中國早在西漢時代(公元八世紀)賈讓在“治河三策”中就提出:“徙冀州之民當水沖者”。就是要“還灘于河”不與水爭地的主張。有的國家很早出現以舟為家,甚至形成水上村鎮,以適應自然的防御洪水的方法。這是防洪非工程措施思想的萌芽。根據防洪實踐運用的經驗,防洪工程措施必須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才能發揮更大效能。故在20世紀60年代就正式形成防洪非工程措施的概念,并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得到較快的發展。中國在50年代就采用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的洪水預報、警報和救濟相結合的辦法,對減少洪災損失取得明顯的效果。有些國家也正在試辦,其中美國發展得較快。
防洪非工程措施的發展主要由于:
①只靠工程措施既不能解決全部防洪問題,又費用高昂,必須考慮非工程措施的結合。
②洪泛區的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人口和財富迅速增長,以致世界各國雖作了大量的防洪工程,但洪水所造成的損失仍然有增無減。
③現有防洪工程多數防御標準不高,提高標準在經濟上又不合理,而超標準的洪水又可能發生。
④大型防洪工程投資大,占地多,移民問題突出,開發條件越來越差,可興建的工程越來越少。因此,以非工程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來減少洪災損失的途徑,日益為人們重視。防洪非工程措施的理論與方法日益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