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肉大捧一进一出视频来了,肉嫁高柳1~4动漫在线观看,四虎影院176,波多野42部无码喷潮

第七條 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應當組織有關部門按照合理布局、信息共享、有效利用的原則,規劃全國雷電監測網,避免重復建設。

地方各級氣象主管機構應當組織本行政區域內的雷電監測網建設,以防御雷電災害。

第八條 各級氣象主管機構應當加強雷電災害預警系統的建設工作,提高雷電災害預警和防雷減災服務能力。

第九條 各級氣象主管機構所屬氣象臺站應當根據雷電災害防御的需要,按照職責開展雷電監測,并及時向氣象主管機構和有關災害防御、救助部門提供雷電監測信息。

有條件的氣象主管機構所屬氣象臺站可以開展雷電預報,并及時向社會發布。

第十條 各級氣象主管機構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加強對雷電和雷電災害的發生機理等基礎理論和防御技術等應用理論的研究,并加強對防雷減災技術和雷電監測、預警系統的研究和開發。

防雷減災管理辦法造價信息

市場價 信息價 詢價
材料名稱 規格/型號 市場價
(除稅)
工程建議價
(除稅)
行情 品牌 單位 稅率 供應商 報價日期
智能照明后臺管理系統 RX-V2.8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榮夏

13% 江蘇榮夏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防雷接地線 BV16mm2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m 13% 成都市鑫牛線纜有限公司
防雷器遙信線 RVVP 2×1.0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諾鑫

m 13% 深圳市諾鑫電子有限公司
圖方便智慧管理系統30-50M2 30-50M2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圖方便

13% 圖方便(蘇州)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路燈智慧路燈管理系統 華為云平臺/HY2.0系統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華業

13% 四川眾興華業市政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圖方便智慧管理系統30M2以下 30M2以下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圖方便

13% 圖方便(蘇州)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圖方便智慧管理系統50-120M2 50-120M2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圖方便

13% 圖方便(蘇州)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管理 YSP9-GUD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13% 佛山市瑞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材料名稱 規格/型號 除稅
信息價
含稅
信息價
行情 品牌 單位 稅率 地區/時間
輪壓路機 2Y6/8/10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深圳市2007年8月信息價
輪壓路機 2YJ6/8/10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深圳市2007年8月信息價
輪壓路機 2Y6/8/10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深圳市2007年7月信息價
輪壓路機 2YJ6/8/10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深圳市2007年1月信息價
輪壓路機 2YJ6/8/10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深圳市2006年5月信息價
輪壓路機 2YJ8/10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深圳市2006年3月信息價
輪壓路機 2YJ6/8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深圳市2006年2月信息價
輪壓路機 2YJ8/10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深圳市2006年2月信息價
材料名稱 規格/需求量 報價數 最新報價
(元)
供應商 報價地區 最新報價時間
管理制度建設 根據等級保護基本要求: 1、安全管理機構,包括:信息安全方針、信息安全組織管理辦法2、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信息安全管理體系運行管理辦法、信息安全檢查與審計管理辦法、信息安全風險評估管理辦法等 3|1項 1 查看價格 啟明星辰信息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東莞分公司 全國   2021-08-04
防雷網絡管理處理器 品牌:中普眾合規格、型號:ZP-FS007額定工作電壓:AV190-260V供電通訊傳輸接口:IP端口、485端口安裝方式:3U機架方式溫度范圍:0℃至+85℃|1臺 1 查看價格 廣州市熹尚科技設備有限公司 全國   2021-04-12
防雷網絡管理處理器 額定工作電壓:AV190-260V供電通訊傳輸接口:IP端口、485端口安裝方式:3U機架方式溫度范圍:0℃至+85℃|1臺 1 查看價格 河南揚博防雷科技有限公司 全國   2021-03-16
綜合防雷信息管理軟件 JITON AMS V3.0|1套 1 查看價格 深圳市計通電子防護工程有限公司    2014-05-23
第二級電源防雷器(B級) 1.名稱:第二級電源防雷器(B級)2.規格:M60B4|1套 1 查看價格 深圳市中科聯電科技有限公司 廣東  深圳市 2017-11-27
上網行為管理管理系統 詳附件|1臺 2 查看價格 北京天融信科技有限公司 廣東  梅州市 2022-05-07
上網行為管理管理系統 2U,6個千兆電口, 2個千兆光口,冗余電源,2個擴展槽位,帶寬性能500M,網絡吞吐量1.5G,最大并發連接數100萬,推薦用戶數:3000人.|1臺 1 查看價格 廣州熹尚科技有限公司 廣東  梅州市 2022-04-21
管理管理拓撲組件 業務管理組件|4套 1 查看價格 廣州市熹尚科技設備有限公司 廣東   2021-03-22

第一條 為了加強雷電災害防御工作,規范雷電災害管理,提高雷電災害防御能力和水平,保護國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公共安全,促進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和《氣象災害防御條例》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內從事雷電災害防御活動的組織和個人,應當遵守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雷電災害防御(以下簡稱防雷減災),是指防御和減輕雷電災害的活動,包括雷電和雷電災害的研究、監測、預警、風險評估、防護以及雷電災害的調查、鑒定等。

第三條 防雷減災工作,實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

第四條 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負責組織管理和指導全國防雷減災工作。

地方各級氣象主管機構在上級氣象主管機構和本級人民政府的領導下,負責組織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防雷減災工作。

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做好本部門和本單位的防雷減災工作,并接受同級氣象主管機構的監督管理。

第五條 國家鼓勵和支持防雷減災的科學技術研究和開發,推廣應用防雷科技研究成果,加強防雷標準化工作,提高防雷技術水平,開展防雷減災科普宣傳,增強全民防雷減災意識。

第六條 外國組織和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從事防雷減災活動,應當經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會同有關部門批準,并在當地省級氣象主管機構備案,接受當地省級氣象主管機構的監督管理。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監測與預警

第三章 防雷工程

第四章 防雷檢測

第五章 雷電災害調查、鑒定

第六章 防雷產品

第七章 罰則

第八章 附則

防雷減災管理辦法第二章常見問題

  • 廣東省防雷減災管理中心在哪?

    廣東省防雷減災管理中心地址:廣州 福今路6號大院 主要職責: 1. 承擔對全省從事防雷行政許可資料審查,協同省質監部門對防雷產品進行質量監督管理工作; 2. 協調指導全省防雷減災工作,承擔雷電防護技...

  • 防雷設計資質管理辦法誰知道?

    第一條 為了加強防雷工程專業資質管理,規范防雷工程專業設計和施工行為,維護國家利益,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和公共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和《氣象災害防御條例》等有關規...

  • 專業防雷工程資質管理辦法是什么?

    第一條 為了加強防雷工程專業資質管理,規范防雷工程專業設計和施工行為,維護國家利益,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和公共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和《氣象災害防御條例》等有關規...

中國氣象局第24號令

現公布《中國氣象局關于修改<防雷減災管理辦法>的決定》,自2013年6月1日起施行。

局長 鄭國光

二〇一三年五月三十一日

中國氣象局關于修改《防雷減災管理辦法》的決定

中國氣象局決定對《防雷減災管理辦法》作如下修改:

一、將第十二條第三款修改為:“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或者施工資質分為甲、乙、丙三級,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主管機構認定。”

二、將第二十條修改為:“防雷裝置檢測機構的資質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主管機構負責認定。”

三、本決定自2013年6月1日起施行,《防雷減災管理辦法》根據本決定作相應的修訂,重新公布。

第十一條 各類建(構)筑物、場所和設施安裝的雷電防護裝置(以下簡稱防雷裝置),應當符合國家有關防雷標準和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規定的使用要求,并由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承擔設計、施工和檢測。

本辦法所稱防雷裝置,是指接閃器、引下線、接地裝置、電涌保護器及其連接導體等構成的,用以防御雷電災害的設施或者系統。

第十二條 對從事防雷工程專業設計和施工的單位實行資質認定。

本辦法所稱防雷工程,是指通過勘察設計和安裝防雷裝置形成的雷電災害防御工程實體。

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或者施工資質分為甲、乙、丙三級,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主管機構認定。

第十三條 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或者施工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取得相應的資質證書后,方可在其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內從事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或者施工。具體辦法由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另行制定。

第十四條 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或者施工單位,應當按照相應的資質等級從事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或者施工。禁止無資質或者超出資質許可范圍承擔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或者施工。

第十五條 防雷裝置的設計實行審核制度。

縣級以上地方氣象主管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防雷裝置的設計審核。符合要求的,由負責審核的氣象主管機構出具核準文件;不符合要求的,負責審核的氣象主管機構提出整改要求,退回申請單位修改后重新申請設計審核。未經審核或者未取得核準文件的設計方案,不得交付施工。

第十六條 防雷工程的施工單位應當按照審核同意的設計方案進行施工,并接受當地氣象主管機構監督管理。

在施工中變更和修改設計方案的,應當按照原申請程序重新申請審核。

第十七條 防雷裝置實行竣工驗收制度。

縣級以上地方氣象主管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防雷裝置的竣工驗收。

負責驗收的氣象主管機構接到申請后,應當根據具有相應資質的防雷裝置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進行核實。符合要求的,由氣象主管機構出具驗收文件。不符合要求的,負責驗收的氣象主管機構提出整改要求,申請單位整改后重新申請竣工驗收。未取得驗收合格文件的防雷裝置,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八條 出具檢測報告的防雷裝置檢測機構,應當對隱蔽工程進行逐項檢測,并對檢測結果負責。檢測報告作為竣工驗收的技術依據。

第十九條 投入使用后的防雷裝置實行定期檢測制度。防雷裝置應當每年檢測一次,對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場所的防雷裝置應當每半年檢測一次。

第二十條 對從事防雷裝置檢測的機構實行資質認定。具體辦法由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另行制定。

第二十一條 防雷裝置檢測機構對防雷裝置檢測后,應當出具檢測報告。不合格的,提出整改意見。被檢測單位拒不整改或者整改不合格的,防雷裝置檢測機構應當報告當地氣象主管機構,由當地氣象主管機構依法作出處理。

防雷裝置檢測機構應當執行國家有關標準和規范,出具的防雷裝置檢測報告必須真實可靠。

第二十二條 防雷裝置所有人或受托人應當指定專人負責,做好防雷裝置的日常維護工作。發現防雷裝置存在隱患時,應當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第二十三條 已安裝防雷裝置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主動委托有相應資質的防雷裝置檢測機構進行定期檢測,并接受當地氣象主管機構和當地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管理部門的管理和監督檢查。

第二十四條 各級氣象主管機構負責組織雷電災害調查、鑒定工作。

其他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配合當地氣象主管機構做好雷電災害調查、鑒定工作。

第二十五條 遭受雷電災害的組織和個人,應當及時向當地氣象主管機構報告,并協助當地氣象主管機構對雷電災害進行調查與鑒定。

第二十六條 地方各級氣象主管機構應當及時向當地人民政府和上級氣象主管機構上報本行政區域內的重大雷電災情和年度雷電災害情況。

第二十七條 大型建設工程、重點工程、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人員密集場所等項目應當進行雷電災害風險評估,以確保公共安全。

各級地方氣象主管機構按照有關規定組織進行本行政區域內的雷電災害風險評估工作。

第二十八條 防雷產品應當符合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規定的使用要求。

第二十九條 防雷產品應當由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授權的檢測機構測試,測試合格并符合相關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申請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授權的防雷產品檢測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通過計量認證、獲得資格認可。

第三十條 防雷產品的使用,應當到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主管機構備案,并接受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主管機構的監督檢查。

第三十一條 申請單位隱瞞有關情況、提供虛假材料申請資質認定、設計審核或者竣工驗收的,有關氣象主管機構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許可,并給予警告。申請單位在一年內不得再次申請資質認定。

第三十二條 被許可單位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資質、通過設計審核或者竣工驗收的,有關氣象主管機構按照權限給予警告,可以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已取得資質、通過設計審核或者竣工驗收的,撤銷其許可證書;被許可單位三年內不得再次申請資質認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三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按照權限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涂改、偽造、倒賣、出租、出借、掛靠資質證書、資格證書或者許可文件的;

(二)向負責監督檢查的機構隱瞞有關情況、提供虛假材料或者拒絕提供反映其活動情況的真實材料的。

第三十四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按照權限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一)不具備防雷裝置檢測、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或者施工資質,擅自從事相關活動的;

(二)超出防雷裝置檢測、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或者施工資質等級從事相關活動的;

(三)防雷裝置設計未經當地氣象主管機構審核或者審核未通過,擅自施工的;

(四)防雷裝置未經當地氣象主管機構驗收或者未取得驗收文件,擅自投入使用的。

第三十五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按照權限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應當安裝防雷裝置而拒不安裝的;

(二)使用不符合使用要求的防雷裝置或者產品的;

(三)已有防雷裝置,拒絕進行檢測或者經檢測不合格又拒不整改的;

(四)對重大雷電災害事故隱瞞不報的。

第三十六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導致雷擊造成火災、爆炸、人員傷亡以及國家財產重大損失的,由主管部門給予直接責任人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七條 防雷工作人員由于玩忽職守,導致重大雷電災害事故的,由所在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致使國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財產遭到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八條 從事防雷專業技術的人員應當取得資格證書。

省級氣象學會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防雷專業技術人員的資格認定工作。防雷專業技術人員應當通過省級氣象學會組織的考試,并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

省級氣象主管機構應當對本級氣象學會開展防雷專業技術人員的資格認定工作進行監督管理。

第三十九條 本辦法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2005年2月1日中國氣象局公布的《防雷減災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防雷減災管理辦法第二章文獻

防雷減災管理辦法第24號 防雷減災管理辦法第24號

格式:pdf

大小:64KB

頁數: 6頁

評分: 4.4

中 國 氣 象 局 令 第 24 號 現公布《中國氣象局關于修改〈防雷減災管理辦法〉的決定》,自 2013年 6月 1日起施行。 局 長 鄭國 光 2013年 5月 31日 中國氣象局關于修改《防雷減災管理辦法》的決定 中國氣象局決定對《防雷減災管理辦法》作如下修改: 一、將第十二條第三款修改為:“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或者施工資質分為甲、 乙、丙三級,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主管機構認定。” 二、將第二十條修改為: “防雷裝置檢測機構的資質由省、自治區、直轄市 氣象主管機構負責認定。” 三、本決定自 2013年 6月 1日起施行,《防雷減災管理辦法》根據本決定 作相應的修訂,重新公布。 防雷減災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雷電災害防御工作, 規范雷電災害管理, 提高雷電災害防 御能力和水平, 保護國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維護公共安全, 促進經濟建 設和社會發展,依據《中華人

立即下載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雷減災管理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雷減災管理辦法

格式:pdf

大小:64KB

頁數: 3頁

評分: 4.5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雷減災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雷電災害防御工作,保護國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促進經濟 建設和社會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內從事防雷減災活 動的組織和個人,應當遵守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防雷減災是指防御和減輕雷電災害的活動,包括雷電災害的研究、 監測、預警、防御等。 第三條 防雷減災工作,實行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 第四條 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負責組織管理和指導全國防雷減災工作。 地方各級氣象主管機構在上級氣象主管機構和本級人民政府的領導下, 負責組 織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防雷減災工作。 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所屬的防雷減災機構, 應當接受同級氣象主管機構的行業管理,密切合作,共同好防雷減災工作。 第五條 國家鼓勵和支持防雷減災的科學技術

立即下載

第一章 防雷減災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雷電災害防御工作,保護人民生命和國家財產安全,促進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云南省氣象條例》、國家氣象局發布的《防雷減災管理辦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曲靖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應根據本行政區域內雷電災害防御狀況,組織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對本行政區域內容易發生重大雷電災害事故的單位、場所進行嚴格檢查,發現事故隱患,及時處理。

第三條 防雷減災工作實行“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在本級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和上級氣象主管機構的指導下,負責組織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防雷減災管理工作。

其它有關部門的防雷減災機構,必須接受同級氣象主管機構的行業管理。

第四條 在曲靖行政區域內從事防雷減災活動的組織和個人,必須遵守本辦法。本辦法所稱防雷減災是指防御和減輕雷電災害的活動,包括雷電災害的研究、監測、預警、防御等。

第五條 鼓勵和支持防雷減災的科學技術研究和開發,推廣應用防雷科技研究成果,提高防雷技術水平,開展防雷減災科普宣傳,增強全民防雷減災意識。

第二章 監測與預警

第六條 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應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對防雷減災技術、防雷產品及雷電監測、預警系統的研究和開發;加強雷電災害預警系統的建設工作,提高雷電災害預警和防雷減災服務能力。

第三章 防雷工程專業設計與施工

第七條 新建、擴建、改建的建筑物、構筑物和其他設施需要安裝的雷電災害防護裝置(以下簡稱防雷裝置),必須符合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規定的使用要求,并由具有相應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或者施工資質的單位承擔設計或者施工。

第八條 防雷裝置的設計實行審核制度

防雷裝置的設計審核由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授權的單位承擔。對新建、擴建、改建的建筑物、構筑物防雷裝置的設計,由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授權的單位負責審核。未經審核同意的設計方案,不得交付施工。

對不符合防雷標準、規范的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方案,防雷工程專業設計單位應當按照審核結論進行修改,并重新報批。

第九條 承擔防雷工程的施工單位須按照審核同意的防雷工程設計方案進行施工,并接受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授權的單位監督管理。在施工中變更和修改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方案的,應當按原報審程序重新報審。

第十條 新建、擴建、改建的建筑物、構筑物的防雷裝置由當地氣象主管機構委托的單位進行質量監督和檢測驗收。驗收合格后,出具《建筑物防雷裝置驗收檢測報告》,由當地氣象主管機構委托的單位發給相應的合格證書。未取得合格證書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一條 防雷工程的預、決算實行審核制度

對需要安裝防雷裝置的弱電設備、建筑物、構筑物的防雷工程預、決算審核由當地氣象主管機構委托的單位承擔,防雷工程的預、決算應當真實地反映每項防雷工程所需費用,確保建設方和施工方的利益。

第四章 檢測機構與防雷檢測

第十二條 各縣(市)區防雷裝置安全檢測中心(以下簡稱檢測中心),負責本縣(市)區范圍內各種防雷裝置的定期檢測和技術評估。

當地氣象主管機構應當組織、指導檢測機構做好對可能遭受雷擊的建筑物、構筑物和其它設施安裝的防雷裝置的檢測工作。

第十三條 防雷裝置實行定期檢測制度。防雷裝置檢測為每年一次。對爆炸、危險環境的防雷裝置每半年檢測一次。

第十四條 具有防雷檢測資質的檢測單位對防雷裝置檢測后,必須出具《防雷裝置安全檢測報告表》(以下簡稱《檢測報告》),檢測項目全部合格后,頒發合格證書。不合格的,被檢單位按《檢測報告》中的整改意見,限期整改,直至合格。

防雷檢測單位必須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標準和規范,保證防雷檢測報告的真實性、科學性、公正性。

第十五條 防雷裝置使用單位必須做好防雷裝置的日常維護工作,指定專人負責,加強維護和不定期的進行自檢,同時接受縣(市)區防雷裝置檢測中心的定期檢測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及氣象主管機構的監督檢查。

第五章 技術檢測

第十六條 檢測范圍

一、建筑物和構筑物

(一)各縣(市)區境內的油庫、炸藥庫、石油液化氣站、易燃易爆物品生產和貯存場所;因電火花會引起燃燒、爆炸,造成巨大破壞和人身傷亡的場所;

(二)各縣(市)區境內的賓館、學校、檔案館、公園、公共汽車站、水廠、衛星地面站、電站、通信局(站)、倉庫等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和裝有重要設備的建筑物和構筑物;

(三)機關、企(事)業單位(包括中央、省屬駐曲企業)辦公樓、住宅樓、廠房;獨立的民用住宅及構筑物;

二、計算機場地和其它弱電設備

(一)從事國家事務、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部隊的計算機室(中心)、計算機網絡、教學及辦公自動化系統。

(二)計算機信息系統、電源系統、天饋系統、監控系統和機房的防雷安全系統。

三、 電設備

(一)各種機電設備的接地保護裝置;

(二)機床、車間生產設備的工頻接地。

第六章 資質與資格

第十七條 對從事防雷裝置檢測、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或者施工的單位實行資質管理制度。對從事防雷活動的專業技術人員實行資格管理制度。

第十八條 凡在曲靖市行政區域內從事檢測的單位,必須報經省氣象主管機構進行資質認證,且取得資質證和資格證。

第十九條 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或者施工的單位,必須在按照《云南省氣象條例》的有關規定取得相應資質證書后,方可在其資質等級許可證的范圍內承擔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或者施工。禁止無證或者超出資質等級承接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或者施工。

第二十條 從事防雷裝置檢測、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或者施工等活動的專業技術人員,必須參加省級氣象主管機構組織進行的專業培訓和考試,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

第七章 防雷產品管理

第二十一條 防雷產品應當符合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規定的使用要求。

第二十二條 防雷產品應當通過正式鑒定,并獲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委托的檢驗機構測試合格和認可。

第二十三條 防雷產品的使用,必須接受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的監督檢查。禁止使用未經認可的防雷產品。

第八章 監督檢查和雷電災害

第二十四條 氣象主管機構在組織開展防雷安全檢查時,市、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及相關部門應當參與對各單位和部門的防雷裝置的檢查工作,認真查驗《合格證》和年度《檢測報告》。對不符合要求的提出整改意見,督促整改和檢測。

第二十五條 氣象主管機構負責組織本地雷電災害調查、統計和鑒定工作。其它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積極配合氣象主管機構做好雷電災害調查與鑒定工作。

第二十六條 氣象主管機構應當及時向當地人民政府和上級氣象主管機構上報本行政區域內的重大雷電災情和年度雷電災害情況。

第二十七條 遭受雷電災害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及時向當地氣象主管機構報告。當地氣象主管機構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立即如實報告上級行業主管部門及當地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不得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不報,不得故意破壞事故現場,毀滅有關證據。

第九章 罰則

第二十八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云南省氣象條例》、《防雷減災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及有關法規,由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責令改正;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可以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對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具備防雷檢測、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或者施工資質和資格,擅自從事防雷檢測、防雷工程專業設計或者施工的;

(二)防雷裝置設計圖紙未經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授權的單位審核批準,擅自施工的;

(三)新建、改建、擴建的防雷裝置未經當地氣象主管機構委托的檢測中心檢測驗收,擅自投入使用的。

第二十九條 違反本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云南省氣象條例》、《防雷減災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及有關法規,由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責令改正并給予警告;上述法律、法規未明確規定的,可以根據其他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給予處罰;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應當安裝防雷裝置,而拒不安裝的;

(二)已有防雷裝置,拒絕進行檢測或經檢測不合格,又拒不整改的;

(三)安裝和使用不符合使用要求的防雷裝置;

(四)對重大雷電災害事故隱瞞不報的。

第三十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導致雷擊造成火災、爆炸、人員傷亡以及國家財產重大損失的,由主管部門給予直接責任人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一條 防雷工作人員由于玩忽職守,導致重大雷電災害事故的,由所在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致使國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財產遭到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章 附則

第三十二條 本辦法由曲靖市人民政府負責解釋。

第三十三條 本辦法自二00四年七月一日起施行。

株政辦發〔2009〕16號

株洲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株洲市防雷減災管理辦法》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有關局委辦:

經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現將《株洲市防雷減災管理辦法》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吉林省防雷減災管理辦法

吉政令第252號

《吉林省防雷減災管理辦法》已經2015年6月2日省政府第9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以公布,自2015年8月1日起施行。

第一條 為加強雷電災害防御,避免、減輕雷電災害造成的損失,保障公民生命財產安全和公共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氣象災害防御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與防雷減災活動有關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防雷減災,是指防御和減輕雷電災害的活動,包括雷電和雷電災害的研究、監測、預警、風險評估、防護以及雷電災害的調查、鑒定等。

本辦法所稱雷電災害是指由于直擊雷、雷電感應、雷電波侵入、雷擊電磁脈沖等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

第四條 開展防雷減災,應當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建立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防雷減災工作機制。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防雷減災工作的領導,將防雷減災工作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范圍,所需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防雷減災工作需要,逐步加大投入。

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鼓勵支持開展防雷科學技術研究與開發,推廣應用防雷科技研究成果,加強防雷標準化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通過廣播、電視、報紙、信息網絡等媒體,開展防雷減災科普宣傳,增強全民防雷減災意識,提高防雷減災能力。

第七條 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在上級氣象主管機構和本級人民政府領導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防雷減災工作的組織管理。未設氣象主管機構的市轄區,其防雷減災工作由上一級氣象主管機構負責。

縣級以上安全生產監督、教育、公安、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林業、衛生計生、旅游、畜牧、通信管理等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做好防雷減災工作。

第八條 省氣象主管機構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組織有關部門科學規劃全省雷電監測網,完善雷電監測體系;

(二)加強雷電監測設備數據管理,實現信息共享和有效利用;

(三)組織研究和開發雷電監測產品,提高雷電監測的科學性、及時性和準確性。

第九條 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和協調相關科研機構加強對雷電防護基礎理論、防雷應用技術和預警系統的研究,提高雷電預報預警和防雷減災服務能力。

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所屬氣象臺應當加強對雷電災害的監測預報,并及時發布雷電災害預警信息。

第十條 雷電天氣預報、預警信息,應當由氣象臺通過當地主要媒體向社會發布,并根據天氣變化情況及時補充或者訂正,其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向社會發布雷電天氣預報、預警信息。

廣播、電視、報紙、信息網絡等媒體收到氣象臺要求播發的雷電天氣預報、預警信息后,應當及時向公眾傳播,對重大雷電天氣的補充、訂正預報、預警信息,有關媒體應當及時插播或增播。

第十一條 各類建(構)筑物、場所和設施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安裝防雷裝置,防雷裝置應當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第十二條 下列建(構)筑物、場所和設施的防雷裝置應當經過竣工驗收:

(一)國家標準《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規定的第一、二、三類防雷建(構)筑物;

(二)油庫、氣庫、加油加氣站、液化天然氣和民用爆炸物品存儲庫以及油(氣)管道站場、閥室等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及設施;

(三)郵電通信、交通運輸、廣播電視、醫療衛生、金融證券、文化教育、體育、旅游、游樂場、不可移動文物等社會公共服務或人員密集的場所和設施以及各類電子信息系統;

(四)按照有關規定應當安裝防雷裝置的其他場所和設施。

第十三條 按照國家規定安裝的防雷裝置,應當每年檢測一次。位于雷電多發區域的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場所的防雷裝置應當每半年檢測一次。

第十四條 檢測防雷裝置,由該裝置使用單位或個人向有防雷設施檢測資質的機構申報,檢測機構應當對申報檢測的防雷裝置及時檢測。檢測不合格的防雷裝置,使用單位或個人應當在限期內整改。

氣象主管機構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防雷裝置定期檢測工作的管理和監督檢查。

第十五條 防雷裝置檢測機構應當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標準和規范,建立健全檢測制度,保證檢測數據和檢測報告的真實性、科學性和公正性,并在規定時間內將檢測報告報送當地氣象主管機構。當地氣象主管機構定期向社會公布防雷裝置檢測的有關信息。

第十六條 防雷裝置所有人應當做好防雷裝置的日常維護工作,及時處理防雷裝置隱患。

第十七條 雷電災害多發區、重點防御區的單位和組織應當制定雷電災害應急預案,成立應急組織或者指定應急處置人員,落實應急處置責任。

第十八條 單位和個人遭受財產重大損失和危及生命安全、公共安全的重大雷電災害的,應當及時向所在地氣象主管機構報告雷電災情,并協助氣象主管機構做好雷電災害的調查和鑒定工作。

第十九條 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監測到雷電災害或者接到雷電災情報告后,應當立即組織有關人員趕赴現場開展雷電災害的調查和鑒定工作,并將情況及時報告本級人民政府和上級氣象主管機構,雷電引起火災的,氣象主管機構還應當將調查和鑒定結果等情況通報當地公安消防機構。

第二十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一條規定,應當安裝防雷裝置而拒不安裝的,由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一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二條、第十三條和第十八條規定,對規定的建(構)筑物、場所和設施的防雷裝置未經竣工驗收的、現有防雷裝置未按規定檢測的、發生重大雷電災害隱瞞不報的,由氣象主管機構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予以處罰。

第二十二條 防雷工作人員由于玩忽職守,導致重大雷電災害事故的,由所在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三條 本辦法自2015年8月1日起施行。 2100433B

防雷減災管理辦法相關推薦
  • 相關百科
  • 相關知識
  • 相關專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方正县| 永丰县| 志丹县| 承德市| 论坛| 广宁县| 威信县| 连平县| 宁国市| 拉萨市| 平南县| 汉沽区| 滁州市| 大邑县| 北辰区| 黄大仙区| 江山市| 美姑县| 贵溪市| 连州市| 岳池县| 皋兰县| 东明县| 阳江市| 宝丰县| 武义县| 杭锦后旗| 永新县| 农安县| 涡阳县| 莱州市| 垫江县| 潞西市| 赣榆县| 莱芜市| 驻马店市| 金川县| 德安县| 丰城市| 香河县| 塘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