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防護對象防洪標準采用100年一遇。
設計水位:巢湖流域的總體防洪標準為20年一遇,相應巢湖設計水位為12.5m。5年、10年和100年一遇巢湖洪水位分別為10.8、11.6和13.36m。
岸線形態(tài):岸線平面形態(tài)結(jié)合現(xiàn)有地形和環(huán)湖大道綜合確定。
吹填高程:為有利于岸線穩(wěn)定和適應巢湖水位的變化,結(jié)合沿巢灘地高程和林木生長要求,吹填高程范圍為11~9m,最低吹填高程采用9.5m,平均一年中有三分之二的時間濕地可出露,最高吹填高程可采用11.5m,平均10年左右淹沒一次。
吹填寬度:吹填寬度直接影響到消浪防浪和濱湖景觀效果。為與濱湖新區(qū)景觀規(guī)劃自然過渡銜接,吹填寬度一般不宜小于50m,部分地段能滿足構筑內(nèi)湖和子湖鏈親水型濕地公園的要求。經(jīng)比較,確定吹填寬度為50~250m,吹填總面積約為2.0km2。由遠而近向湖岸布置沉水、挺水植物和防浪林臺、防浪林帶、生態(tài)工程護坡四個板塊。
防浪林臺:在岸線最外沿,通過吹填固結(jié)形成的防浪林臺能起到很好的消浪防浪和改善景觀的作用,是構筑濱湖岸線形態(tài)的重要元素。為適應巢湖水位的變化,防浪林臺高程11.5-9.5m,采用近高遠低的方式,隨著遠離岸邊,吹填高程逐步降低降至9.5m,以便保持有一定綠地 景觀。
防浪林帶:防浪林帶沿岸線外灘與防浪林臺之間種植,寬度為50m-250m,近岸種植蘆葦、杞柳等耐水性濕生灌木,然后由近及遠分段交替種植意楊、垂柳、水杉等耐水樹種。
堤防加固:設計堤頂高程14.5m,設計防浪墻頂高程15.0m,堤頂寬8-10m,邊坡為1:3~1:5。
用于治理湖崩段的護坡型式既要確保工程自身安全和防護效果,也要注意盡量維護現(xiàn)有自然岸線,注重發(fā)揮生態(tài)護岸的作用。在洪水位變化范圍內(nèi)和風浪作用區(qū)內(nèi),有低坎和高坎兩種湖崩型式,采用的工程措施主要有消坡護砌和分級消坡護砌,并采用植物護墊、生態(tài)砼、格賓網(wǎng)箱分級支擋等護砌方式。在風浪作用區(qū)以外和風浪較小的堤岸段,優(yōu)先考慮采用生態(tài)護坡技術。2100433B
為確保防浪林的正常生長,確保堤防工程防洪安全,應采取有力措施加強對防浪林的管護。
一是加大護林的宣傳力度,該公司成立了宣傳領導小組,利用宣傳車,發(fā)送傳單,張貼標語,發(fā)布通告等形式,沿堤進行宣傳,禁止堤坡防浪林堆放秸稈,放牧。
二是防浪林責任管理制度,對防浪林進行劃段承包,落實責任人,要求責任人認真做好防浪林的日常管理工作,及時澆水,除草,防病蟲害等,特別是秋收期間要杜絕在轄區(qū)內(nèi)防浪林內(nèi)堆放秸稈,特別是焚燒秸稈等破壞防浪林的現(xiàn)象發(fā)生,如防浪林樹木損壞,被盜,將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三是加大巡邏力度,有防護人員組成巡邏檢查小組,晝夜巡邏,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制止處理。
四是加大執(zhí)法力度,對那些屢教不改的釘子戶依法進行處罰,有必要時可聯(lián)合當?shù)毓矙C關進行聯(lián)合執(zhí)法。
新中國成立后,營造防護林被列入堤防加固工程計劃,隨同歲修一起進行。從1953年冬開始,在加高加寬堤防的基礎上,采取“堤外植樹防浪,堤身植草防沖,堤內(nèi)植樹護腳”的措施,每當歲修結(jié)束,就在荊江大堤兩旁植樹造林。50多年來,在沿堤兩旁共植樹幾千萬株,堤身普遍植草,如今堤防兩旁綠樹成蔭,堤身也成了草源豐富的牧場。 堤外防浪林樹種的選擇原以柳樹為主。柳樹速生易長,耐水性強,經(jīng)洪水淹沒后仍然能夠正常生長,防浪護堤的本領也相當高強。 《荊州萬城堤志》記述:“楊柳柔條長藤,用繩扎結(jié),嚴如竹籬。隨長隨編,數(shù)年后,儼如墻壁,而又稀疏柔軟,可以隨波而起立,不致激水生怒,亦屬以柔克剛之策。” 明朝劉天和在《植柳六法》中,評價楊柳護堤的作用說,“內(nèi)則根株固結(jié),外則枝葉綢繆,雖風浪沖擊,可保無虞。”每到夏季,荊江洪峰頻繁,水位暴漲,洪水直逼堤腳。柳樹的枝條就以它特有的耐性和韌性,隨波起伏,如同彈簧承受壓力一樣,起到了緩沖的作用,使江水到達堤邊時已經(jīng)失去了沖擊力。1968年、1981年、1998年和1999年,防浪林經(jīng)受了四次大的考驗。當時,洪水淹到堤外的平臺上,江面又出現(xiàn)了五至七級的大風,由于前沿有防浪林的擋護,風浪的沖擊力在為減弱,猖狂一時的洪峰在楊柳面前失去了威力,無可奈何東流而去。
柳樹以其適應性強、生命力強和防浪性能強而見著。但柳樹易老化,材質(zhì)較差,與楊樹和其他優(yōu)質(zhì)樹種比較,相形見絀,經(jīng)濟價值也很低下,因此,80年代后期,多以楊樹取而代之。在荊江大堤的護堤護岸林中,楊樹占有率已達到了85%才以上。
根據(jù)實際情況,部分比較陡一邊是沙丘的肯定是凹岸,對于沖刷較大的地方建議用石籠護岸。一般地方種植草皮,即防止水土流失,又美化環(huán)境,對生態(tài)建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監(jiān)理規(guī)劃中要體現(xiàn)現(xiàn)場揚塵治理內(nèi)容嗎
要體現(xiàn),目前施工現(xiàn)場揚塵治理越來越重要
1998年,中國長江流域發(fā)生了百年罕見的特大洪災,當時洞庭湖的洪水幾乎要漫過大堤。正是因為有了防浪林的保護,這一帶沒有發(fā)生潰堤的惡性災害。“當時抗洪軍民把防浪林繁密的枝條砍下,沉入水中,緩解了洪浪對大堤的猛烈沖擊,才保住了大堤。”
防浪林植樹就是保護我們?nèi)找鎼夯沫h(huán)境,愛惜寶貴的生命。對于我們堤防工作者而言,栽植管理好防護林,不 僅有顯著的防浪護堤作用,成為守衛(wèi)堤防的綠色長城,而且還能使堤防成為一條聚財生財?shù)摹包S金堤”。
筑堤擋洪,是自古以來的一種主要防洪措施,但是如果沒有防浪林護堤,堤防就很難安全渡汛。1954年,長江發(fā)生特大洪水時,由于荊江大堤外灘沒有防浪林,政府動員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把離堤數(shù)十里外的稻草、麥草、棉桿和樹枝,運來制作防浪器材。盡管這樣,荊江大堤還是被狂風巨浪打成了很深的浪坎,有的浪坎深達100厘米,險象環(huán)生。從此以后,把營造林帶防浪護堤,作為確保堤防安全渡汛的一項重要工程來抓。
從北宋詩人張景寫的“兩岸綠蔭遮虎渡,一灣芳草護龍洲”的詩句推斷,在荊江大堤上植草,在荊江邊種樹,至少已經(jīng)有了近千年的歷史。清代在荊江大堤兩旁營造防護林,還曾經(jīng)制定過法規(guī)。據(jù)《荊江大堤志》記載:“清定例,大堤離腳五十丈以內(nèi)不準人民耕種,興工(歲修)之時,亦復在五十丈以外取土,限制極嚴。一則恐礙堤腳致有崩銼這患,一則留有余地以便栽種蘆葦楊柳,藉以擋護。”清代同治十一年八月(公元1872年10月),荊州知府倪豹岑(文蔚)號召文武官員和黎民百姓,在堤外種植楊桐,每株相離五尺,每行排列整齊,并且還作了兩首硪夫曲,作鼓動之詞。第一首是:“綠堤新種萬楊筒,次第分行布勢工,不為濃蔭覆游騎,為留枝葉擋江風。”第二首是:“萬綠參差古渡頭,甘棠遺愛里人謳,愿從賡續(xù)勤培護,蔭編垂楊北岸洲。”那時由于立法嚴,又廣泛動員,荊江大堤兩旁曾一度出現(xiàn)了“萬綠參差”的局面,然而,“萬綠參差”并沒有維持多久,也沒有形成象這樣的規(guī)模。到了民國時期,荊江大堤兩旁的樹木就被砍伐得干干凈凈了。
格式:pdf
大小:1.3MB
頁數(shù): 11頁
評分: 4.6
貴州三力建設監(jiān)理有限責任公司 防塵治理專項監(jiān)理實施細則 防塵治理專項 監(jiān) 理 規(guī) 劃 編 制 人: 審 批 人: 日 期: 年 月 日 1 貴州三力建設監(jiān)理有限責任公司 防塵治理專項監(jiān)理實施細則 目 錄 一、工程概況 .......................................................................................................... 4 二、揚塵防治監(jiān)理工作的依據(jù) ............................................................................... 4 三、揚塵防治監(jiān)理工作的內(nèi)容 ......................................................................
格式:pdf
大小:1.3MB
頁數(shù): 23頁
評分: 4.4
塔里木河流域近期治理項目 阿克蘇河流域多浪渠延伸工程 1 塔里木河流域近期治理項目 阿克蘇河流域多浪渠延伸工程 項目工程監(jiān)理細則 新疆海天工程監(jiān)理有限責任公司 2010年 3 月 16日 塔里木河流域近期治理項目 阿克蘇河流域多浪渠延伸工程 2 監(jiān)理實施細則 一 第一次監(jiān)理例會 1、項目監(jiān)理部進駐工地現(xiàn)場,對工程情況和有關單位的情況初 步了解后,應促請項目法人組織召開第一次工地會議。 2、第一次工地會議是在工程中開展監(jiān)理工作的一次重要會議, 其目的是: (1)、建立項目監(jiān)理部與各有關單位之間的工作關系; (2)、項目法人向監(jiān)理機構授權; (3)、監(jiān)理單位說明對工程建設監(jiān)理的工作內(nèi)容和工作方法。 3、第一次工地會議由項目法人組織與主持,各參加單位和出席 人員簽到(項目監(jiān)理部備簽到簿)。項目法人的工程建設的負責人和 有關部門的負責人參加會議; 承建工程的各施工單位負責人、 技術負 責人各業(yè)
防護林的一種。一般指為保護堤岸,防止水流和波浪的沖擊,在常水位附近栽植耐水的灌木(常用灌木性柳)或喬灌木兼有,發(fā)揮滯浪破浪保護堤岸作用而設置的林帶或片林。護灘林、護岸林、護堤林按其功效都有防浪作用,因而均屬廣義的防浪林。
為防止波浪翻越壩頂而設置的擋水墻。穩(wěn)定堅固不漏水的防浪墻可以適當降低壩的超高,節(jié)省筑壩工程量。防浪墻的高度一般為1.2米,以不擋住人的視線為宜。土石壩的防浪墻可采用混凝土、鋼筋混凝土、預制鋼筋混凝土立柱加預制混凝土板以及漿砌塊石結(jié)構等。預制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如拼縫嚴密并用砂漿勾縫,漿砌塊石砂漿勾縫飽滿,都能做到不漏水。防浪墻底應與防滲體嚴密結(jié)合。混凝土壩的防浪墻采用與壩體連成整體的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在壩體伸縮縫處,防浪墻也留有伸縮縫,并設置止水。
防浪工程有生物措施(如草皮、蘆葦、防浪林)和工程措施(如塊石、混凝土板護坡、防浪墻、防波堤等)。有的穿堤建筑物在臨水面前方十余米(視水域條件而定)做鋼筋混凝土防浪排架,削減風浪對建筑物的沖擊力和浪壓力。混凝土異性塊體擋浪墻是用混凝土做成重量1t以上的異性塊體,在防洪堤外數(shù)十米處的海灘上壘成一道或兩道擋浪墻,用于削弱風暴潮對海堤的襲擊。如中國上海石油化工總廠在防洪墻外海灘上用2.1t重的混凝土異性塊體壘成兩道擋浪墻,可削減波浪能量的65%。水面遼闊的平原水庫或分洪區(qū)的迎風堤段做糙面(棱角向上)的塊石護坡,也有很好的消浪作用。荊江分洪區(qū)的南線大堤采用了這種護坡消能形式。漢水在1954年汛后,下游防浪主要是植流,在有條件植柳又不影響行洪的外灘廣泛地植柳。1964年大水,水位流量大大高于1954年,防浪器材明顯減少。在全國各大河流及洞庭湖、鄱陽湖有足夠哦寬度的灘地,可普遍營造防浪林。在南海沿海,有成片的紅樹林,消浪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