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材料(第3版)著力于使讀者了解紡織材料的種類以及紡織材料化學性質、工藝性能和力學性能,并熟悉其對加工工藝和產品質量的影響,通過對紡織材料性能的檢測、評價及影響因素的分析,使讀者獲得合理使用原料、科學選用工藝參數、控制和評價產品質量、商品檢驗及鑒別等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
張一山西安工程大學教授,著有《紡織材料》作為高職高專教材,被評為十一五、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2100433B
全國高等職業教育示范專業規劃教材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 建筑材料與檢測 主編殷凡勤張瑞紅 副主編趙書遠孫玉龍 參編周瑋陳宏宇紀殿彬王娟 主審王秀花常傳立 機械工業出版社 本書依據高職高專《建筑工程技術專業...
裝修材料與施工一、室內裝飾材料裝修材料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為室外材料,一部分為室內材料。室內材料再分為實材,板材、片材、型材、線材五個類型。實材也就是原材,主要是指原木及原木制成。常用的原木有杉木、紅...
《大設計》無所不在。在會議室和戰場上;在工廠車間中也在超市貨架上;在自家的汽車和廚房中;在廣告牌和食品包裝上;甚至還出現在電影道具和電腦圖標中。然而,設計卻并非只是我們日常生活環境中的一種常見現象,它...
格式:pdf
大小:94KB
頁數: 1頁
評分: 4.5
<正>本書主編王雙亭,河南理工大學教授,畢業于解放軍測繪學院航空攝影測量專業,主要從事數字攝影測量和遙感信息提取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本書系統地介紹了攝影測量的基本原理、技術和最新成果。全書共分為六章:第一章介紹攝影測量的基本概念、發展過程及所面臨的問題;第二章介紹了攝影像片的獲取原理與技術;第三章介紹了中心
格式:pdf
大小:94KB
頁數: 1頁
評分: 4.7
本書結合作者多年教學、科研經驗及工程實踐,較系統地介紹了地下工程測量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從理論和實踐兩個角度幫助讀者提高分析和解決地下工程領域測繪的能力。本修訂版在傳統測量技術的基礎上,新增測繪新技術元素,操作適用性更強,新的地鐵工程測量一章更具有針對性。全書內容豐富,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充分反映了地下工程測量最新技術及其應用。
本書第2版自2008年問世至今已經走過6個年頭,承蒙很多高校材料力學教學第一線的老師和同學以及業余讀者的關愛和支持,已經連續印刷了10次。 2012年獲得清華大學優秀教材特等獎;同年,相應的教學成果獲得北京市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2012年本書第3版被列入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2013年被批準為清華大學“985”三期名優教材建設項目立項。
最近的6年里,著者秉承不斷提高課程重量、著力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教育與教學理念,先后在清華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工業大學以及北京郵電大學從事“材料力學”研究型教學的研究與實踐,堅持全過程講授這門課程,授課對象每年約200名。在同事和同學們的支持與幫助下,對于教育和教學改革又有了一些新的體會和收獲。材料力學(第3版)將著重反映6年來我們在研究型教學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主要有: 怎樣在基于普遍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怎樣提高課程的吸引力,增強課程教學的學術性;怎樣挖掘基本教學內容的深度;怎樣對傳統內容中的某些概念、理論和方法加以改革和更新,突出挑戰性。基于此,本書第3版修訂的主要內容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調整了部分章節,將材料的力學性能從“第2章 軸向載荷作用下桿件的材料力學問題”中獨立出來,形成“第3章 常溫靜載下材料的力學性能”; 重寫了“剪力圖與彎矩圖”作為第6章;將原來的第6章分為3章: “第7章 平面彎曲正應力分析與強度設計”和“第8章 彎曲剪應力分析與彎曲中心的概念”以及“第9章 斜彎曲、彎曲與拉伸或壓縮同時作用時的應力計算與強度設計”;將原來的第8章分為: “ 應力狀態與應變狀態分析”和“一般應力狀態下的強度設計準則及其工程應用”,分別列為第11章和12章;將原來的12章也分為兩章: “動載荷與動應力概述”和“疲勞強度與構件壽命估算概述”,分別列為第16章和第17章。
第二,增加了部分教學內容,主要有: 部分非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梁的位移疊加法中的逐段剛化法;應變分析;細長壓桿實驗結果;線性累積損傷與疲勞壽命估算等。
第三,將力系簡化的方法引入橫截面的內力分析,改革傳統剪力圖與彎矩圖的畫法。
第四,正確處理變形與位移概念的聯系與區別,將確定梁的轉角和撓度的章節名改為“梁的位移分析與剛度設計”。
第五,在部分章節引入“反問題”: 相對于正問題,反問題的解答不是唯一的,通過對于反問題的思考,一方面可以加深對于正問題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激勵創新思維。
第六,在部分章節設計了“開放式思維案例”作為學生課外學習和研究的資源。最近幾年的教學實踐表明,這對于刺激思維鼓勵創新是一種有效的措施。材料力學(第3版)第七,增加了若干工程案例以及災難性工程事故的力學解析。
第八,增加和改變了部分例題和習題。
隨著課程研究型教學在更多高校開展、深入和發展,材料力學的課程教學以及教材建設還會遇到一些新問題,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堅持“在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學”,以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己任,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上,不斷提高材料力學教材的質量。
這一版的初稿于2012年下半年—2013年上半年在國內完成;2013年7—8月在加拿大多倫多定稿。定稿期間,得到旅加的趙淵先生和范心明女士的大力支持和協助,在本書出版之際,著者謹表誠摯謝意。
誠摯地感謝廣大讀者對本書的關愛,希望大家對本書的缺點和不足提出寶貴意見。
范欽珊2014.1.11
出版日期: 2014-10-01
ISBN: 978-7-5180-0917-6
作者: 陳建華
叢書名: “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
開本: 16開
裝訂: 平裝
紙書定價: ¥48.00
字數: 350 千字
頁碼: 284
讀者對象: 紡織高職高專院校紡織工程專業師生,紡織企業有關從業人員
《紡織廠空調與除塵(第3版)》比較系統地敘述了紡織廠空氣調節和除塵的重要意義,空氣調節與除塵的基礎理論,國內外空調除塵的先進技術等。內容包括空氣條件對人體健康和紡織生產的影響、濕空氣的物理性質與焓濕圖、空氣調節的基本原理、空氣處理設備、冷源與熱源、空氣輸送原理與設備、溫濕度調節與管理、紡織廠除塵、空調除塵測量測試技術。每章后均附有習題。 《紡織廠空調與除塵(第3版)》可供紡織高職高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中等紡織專業學校、紡織技工學校及相關培訓班使用,還可供紡織廠有關技術人員參考。
嚴立三,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長期從事紡織廠空調與除塵課程的高職院校教學工作,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故編寫本教材非常適合高職類院校學生使用。
空氣條件對人體健康和紡織生產的影響
第一節 空氣條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第二節 溫濕度與紡織生產的關系
習題
濕空氣的物理性質與焓濕圖
第一節 濕空氣的組成和狀態參數
第二節 濕空氣的i—d圖及其應用
習題
空氣調節的基本原理
第一節 空調系統冷熱負荷的計算
第二節 空調送風系統
第三節 空氣與水間的熱濕交換原理
第四節 噴水室熱工計算
第五節 空調房間送風狀態
第六節 變風量系統空調過程的分析與計算
第七節 定風量系統空調過程的分析與計算
第八節 噴霧軸流風機送風系統的設計與計算
習題
空氣處理設備
第一節 空調室送風系統
第二節 進風窗與回風窗
第三節 噴水室設備
第四節 噴水室的結構及空調室的水系統
第五節 空氣的加濕及加熱設備
第六節 水泵
第七節 空氣處理設備的安裝及維修
習題
冷源與熱源
第一節 天然冷源及其設備
第二節 人工冷源及其設備
第三節 熱泵技術
第四節 熱源
習題
空氣輸送原理與設備
第一節 流體的性質及流動方程式
第二節 送風管道的設計與分析
第三節 管道的均勻吸風
第四節 送排風系統與車間氣流組織
第五節 通風機
習題
溫濕度調節與管理
第一節 溫濕度常規性調節
第二節 溫濕度的自動調節
第三節 空調節能
第四節 空調除塵設備管理
習題
紡織廠除塵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除塵設備
第三節 氣力輸送及除塵管道
習題
空調除塵測量測試技術
第一節 空氣狀態參數的測量
第二節 流體的測量和空調系統的測試
第三節 除塵系統的測試
習題
附表1 濕空氣物理性能表(大氣壓B=1013.25hPa)
附表2 溫濕度換算表
附表3 PWF40(45)—11型噴霧軸流通風機技術性能參數
附表4 局部阻力系數表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