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防災減災工程學 | 作????者 | 周云 |
---|---|---|---|
ISBN | 9787112094066 | 頁????數 | 693頁 |
出版社 |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2007-8-1 |
裝????幀 | 平裝 |
第一篇 防災減災工程總論
第1章 防災減災總論
第2章 防災減災對策概論
第3章 防災減災工程學的形成與發展
第二篇 地震災害與防震減災對策
第4章 地震災害與防震減災對策
第5章 工程抗震設計
第6章 結構減震控制
第三篇 地質災害與防災減災對策
第7章 地質災害概論
第8章 滑坡災害及其防治對策與措施
第9章 崩塌災害及其防治對策與措施
第10章 泥石流及其防治對策與措施
第11章 地面沉降災害及其防治對策與措施
第12章 地面塌陷災害及其防治對策與措施
第四篇 火山災害與防災減災對策
第13章 火山與火山作用
第14章 火山災害
第15章 火山災害的防治對策
第五篇 風災害與防風減災對策
第16章 風災害概論
第17章 工程結構抗風設計
第18章 工程結構風振控制
第六篇 洪水災害與防洪減災對策
第19章 洪水災害概論
第20章 防洪減災對策
第21章 堤防工程規劃與設計
第七篇 火災害及防火減災對策
第22章 火災害概論
第23章 建筑火災的特性與結構的耐火特性
第24章 建筑防火與抗火設計
第八篇 爆炸災害及防爆減災對策
第25章 爆炸災害概論
第26章 爆炸的牲及其對結構的作用
第27章 結構防爆與抗爆設計
第九篇 受災結構的檢測與加固
第28章 受災結構的檢測與評定
第29章 受災結構的加固與修復
第十篇 災害風險、損失分析與評估
第30章 災害風險分析
第31章 災害損失分析與評估
第十一篇 災害應急管理與應急救援
第32章 防災減災規劃
第33章 災害管理
第34章 災害應急管理與救援概述
第35章 地震應急救援
第36章 地震應急救援技術與裝備
第37章 地震現場應急救援處置
第38章 地震應急救援工作發展趨勢
第39章 典型地震應急救援管理體制介紹
第40章 國內相關應急預案簡介2100433B
本書為土木工程專業研究生系列教材之一。全書共十一篇,內容包括防災減災工程學總論、地震災害及防震減災對策、地質災害及防災減災對策、火山災害及防災減災對策,風災害及防風減災對策、洪水災害及防洪減災對策、火災害及防火減災對策、爆炸災害及防暴減災對策、受災結構的檢測與加固、災害風險、損失分析與評估、防災減災規劃與災害管理、災害應急與救援等。本書建立了防災減災工程學的基本框架,內容系統翔實、深入淺出,可讀性強。
本書可作為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建筑學、城市規劃、消防工程、安全工程等專業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從事防災減災工程研究、設計與管理的技術人員參考使用。
地震出版社的《防震減災四字經》
雷電是一種自然災害天氣,它發生在因強對流天氣而形成的雷雨云之間或雷雨云與大地之間的強烈放電現象。自然界的雷擊主要有直擊雷和感應雷兩種,在雷暴活動區域內,直擊雷是指雷云直接通過人體,建筑物或設備等對地放...
《守護生命十大黃金法則》 人生命,要守護,十條法則要記住,一旦災害發生時,及時應用心有數。 一、地震: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墻角曲身體,抓住機會逃出去,遠離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開闊地。 ...
格式:pdf
大?。?span id="j1ebxky" class="single-tag-height">8.6MB
頁數: 8頁
評分: 4.7
題目:淺談建筑結構火災與防火 專業:結構工程 姓名: 班級: 2012級 6班 學號: 淺談建筑結構火災與防火 摘要:火災作為一種多發的災害 , 對人們的生命及財產造成慘重的損 失。建筑火災對混凝土結構造成一定的損傷甚至整體的破壞。 研究混 凝土結構的抗火性能 , 建立混凝土結構的抗火設計方法 , 建立過火 混凝土結構的損傷評估及修復加固方法 , 理應成為混凝土結構研究 的一項重要任務。建立我國的混凝土結構抗火設計規范和損傷評估及 修復加固規程 , 應是混凝土結構抗火研究的中期目標。 關鍵詞:建筑結構 防火設計 火災 鋼筋混凝土 正文: 火災作為一種多發的災害 , 對人們的生命及財產造成慘重的損失。 建 筑火災對混凝土結構造成一定的損傷甚至整體的破壞。 研究混凝土結 構的抗火性能 , 建立混凝土結構的抗火設計方法 , 建立過火混凝土 結構的損傷評估及修復加固方法 , 理應成為混凝土結構研究
書名:防災減災工程學 定價: ¥32.00元
出版社: 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發行時間: 2005-03-09
叢書名: 土木工程研究生系列教材
作者: 江見鯨
ISBN: 7-111-16037-1
版次: 1
開本: B5
頁數: 409頁
土木工程研究生系列教材序
前言
第1篇 災害學總論
第1章 災害的含義和類型
第2章 災害對人類社會造成的危害
第3章 國內外防災減災有發展簡況
第4章 土木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學科的形成
第2篇 火災災害
第5章 火災災害概論
第6章 建筑火災的燃燒特性
第7章 火災煙氣
第8章 建筑材料的高溫性能
第9章 建筑構件的火災性能
第3篇 地震災害
第10章 地震概述
第11章 抗震概念設計的總體原則
第12章 結構地震反應分析和結構抗震驗算
第4篇 風災害
第13章 風的類型與分類
第14章 風災害及對建筑物的影響
第15章 工程結構的抗風設計
第16章 防風減災對策與風振控制
第5篇 地質災害
第17章 地質災害概述
第18章 滑坡災害及其防治
第19章 崩塌的災害及防治
第20章 泥石流的災害及防治
第21章 地面沉降及其防治
第22章 巖土工程災害
第6篇 城市防災減災概要
第23章 概述
第24章 城市災害風險性分析
第25章 城市防災減災規則
第26章 城市災害管理信息系統
附錄A 我國主要城鎮抗震鳳防烈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設計地震分組
附錄B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
附錄C 破壞地震應急條例
附錄D 國家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
參考文獻2100433B
白皮書指出,國家將用三年時間,在全國中小學開展抗震加固、提高綜合防災能力建設,使學校校舍達到重點設防類抗震設防標準,并符合對山體滑坡、巖崩、泥石流、熱帶氣旋、火災等災害的防災避險安全要求。據記者了解,重點設防類抗震設防標準,指應按高于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強其抗震措施。
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是土木工程學科中的邊緣學科,(學科代碼為081405)對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有著重要作用。學科的主要任務是:建立和發展用以提高工程結構和工程系統抵御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的科學理論、設計方法和工程措施,最大限度地減輕未來災害可能造成的破壞,保證人民生命和財產的安全,保障災后經濟恢復和發展的能力,提高國家重大工程的防災能力。
本學科研究工作的重點是圍繞重要陸地交通干線建設和運營階段出現的災害現象,以工程科學和現代技術相結合研究常見災害的形成條件、成災模式、預測預報、防治工程優化以及防災管理的信息化技術等課題,提高交通干線的抗災能力。本學科有一支由年輕的博士、教授為主組成的充滿朝氣的研究隊伍,由于具有邊緣學科的特點,研究隊伍組成具有很強的學科交叉特色,研究領域偏重于前沿性、基礎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