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防災科技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實驗中心 | 外文名 | Experimental Center,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
防災科技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實驗中心下設計算機公共課、計算機軟件、計算機硬件、網絡工程、物聯網、信息安全、海量數據存儲與處理、虛擬現實等8個實驗室,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2500余萬元。
防災科技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實驗中心計算機公共課實驗室主要配置225臺高性能PC機及操作系統、數據庫、程序設計語言、軟件開發工具等軟件系統,可以承擔大學計算機基礎、實用軟件應用、數據庫、程序設計等實驗項目。
防災科技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實驗中心 計算機軟件實驗室主要配置300臺高性能PC機及操作系統、數據庫、程序設計語言、軟件開發平臺、軟件開發工具、GIS等軟件,可以承擔程序設計、數據庫、操作系統、算法分析與設計、GIS應用開發、軟件工程、軟件測試等試驗項目。
防災科技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實驗中心 計算機硬件實驗室主要配置20套DYSXL100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實驗箱、21套EL-JY-II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系統、25套ARM Cortex-A8嵌入式實驗箱、25套英蓓特E-MOBILE 3G手機開發實驗系統、25套HH-SOPC-EP2C35 SOPC實驗系統等試驗設備,可以承擔微機組裝與維護、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計算機組成原理、嵌入式系統開發、sopc系統開發, 3G手機開發等實驗項目。
防災科技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實驗中心網絡工程實驗室主要配置1套KYPXZ西元綜合布線系統、1套中軟吉大網絡故障檢測與排除實驗系統、H3C路由器、H3CS3600、H3CS5820X-28C系列交換機、思科路由器、交換機、防火墻、語音設備、無線設備,華為路由器、交換機、防火墻、存儲設備、入侵檢測設備、安全網關設備、無線設備,可以承擔綜合布線、網絡工程、網絡故障檢測與排除、思科路由與交換、思科語音交換、思科網絡安全、H3C路由與交換、H3C語音交換、H3C網絡安全、華為路由交換、華為網絡安全、華為存儲、華為無線等實驗項目。
防災科技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實驗中心 物聯網實驗室主要有物聯網基礎實驗設備和實訓實驗設備兩部分組成,可以擔任相關課程的實驗、生產實習、畢業設計、大學生創新項目、學科競賽等實踐教學任務。物聯網基礎實驗設備主要配置25套基于Zigbee協議和ARM10內核的OURS WSN-IOTS物聯網創新實驗箱、25套支持超高頻、高頻和低頻的RFID物聯網教學實驗系統、25套基于Cortex-M3內核的EL-IOT-II型物聯網主控制實驗平臺以及25套傳感器原理實驗箱,可以讓學生學習RFID技術、ZigBee協議和傳感器的工作原理。物聯網實訓實驗設備主要包含1套EL-IOTF物聯網智能家居實驗系統、1套KIOTD-SSU02智能超市展示系統、1套KIOTD-SSD01倉儲配送展示系統、1套智能交通沙盤實訓系統以及1套智能農業沙盤實訓系統等實驗設備,可以進一步鍛煉學生的物聯網的實踐能力以及物聯網應用程序開發技能。
防災科技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實驗中心信息安全實驗室主要配置信息安全基礎實驗設備、數據恢復實驗設備、網絡攻防實驗設備、網絡安全測評實驗設備、計算機取證實驗設備、網絡攻防實戰系統設備,可以承擔信息安全基礎、數據恢復、網絡攻擊與防范、網絡安全測評、計算機取證、信息系統安全測評等實驗項目。
防災科技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實驗中心海量數據存儲與處理實驗室主要配置1套華為IDS2000M模塊化數據中心設備、理論計算峰值為20T的 60臺計算節點服務器、裸容量達500TB的2臺S5600T存儲設備、6臺36口Mellanox QDR InfiniBand交換機、1臺S7706交換機、2臺SNS2120光纖交換機、1套聯科HPC管理軟件、1套VMWare vSphere 6.5 服務器虛擬機化平臺、華為Fusion Compute、Fusion Access、Mirantis Openstack 9.0 開源私有云平臺、Windwos Server Hyper-V虛擬化平臺、大章魚大數據學習系統、TensorFlow 深度學習平臺,可以承擔云平臺與部署、并行計算、分布式文件系統、大數據處理、數據挖掘等實驗項目。
防災科技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實驗中心虛擬現實實驗室主要配置2套HTCVR虛擬頭盔,2套和冠手繪板,2套艾肯電容麥,2套柔宇虛擬現實眼鏡,1臺戴爾服務器,19臺戴爾高性能圖形工作站,1部佳能數碼相機,可以承擔虛擬現實技術、虛擬仿真互動教學平臺、三維游戲設計等實驗項目。 2100433B
這兩個學校的比較還是見的比較多,學校的背景不一樣,優勢也不同,選哪個學校要看你想學什么專業,如果是想選的專業兩個學校都有,那么就要結合他們的行業背景來選,比如機械、自動化等,那肯定選西科,而如果是電子...
樓上那個是師院的網站這個是師院信工的http://cie.fync.edu.cn/教務系統在頁面右下角,很容易找到
現在是二本。
防災科技學院土木工程實驗中心創建于2003年,隸屬于防災工程系,經過近7年的建設,本實實驗中心初步建立了土力學實驗室、工程測量實驗室、工程軟件實驗室、工程制圖實驗室、強震觀測實驗室、巖體力學實驗室、建筑材料實驗室、振動測試實驗室共8個實驗室和1個工程地震實訓基地。
防災科技學院地質工程學院始建于2003年防災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地震工程系,后于2007年更名為防災科技學院防災工程系,2018年更名為地質工程學院,經過多年的發展,學院綜合實力日漸增強,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逐年提高。
防災科技學院地質工程學院開設地質工程和城市地下空間工程2個本科專業,擁有1個地質工程專業學位碩士點。地質工程為河北省重點發展學科專業,城市地下空間工程為防災減災支撐類專業。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近600人,碩士生90余人。截止2018年9月30日,地質工程學院教職工及短聘、外聘專家共計30人。其中:地質工程教研室13人,地下空間教研室8人,團學教輔6人,短聘外聘人員3人。目前教職工中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5人,具有碩士學位教師12人;教授4人,副教授(高級工程師)11人。
防災科技學院地質工程學院指導思想:依托行業,提高質量,特色發展。
防災科技學院地質工程學院定位:依托行業,面向社會,以地震地質災害教育為特色,建成特色鮮明、國內知名、高質量應用型本科專業。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具有較強實踐能力與創新創業精神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防災科技學院地質工程學院人才培養緊密圍繞“三大體系”、 “九大工程” ,培育特色專業。地質工程專業皆在培養掌握地震地質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培養具有地震地質災害調查及防治、地質工程設計與施工等專業技術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皆在培養掌握地震地質學科及城市地下空間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培養具有城市地下空間工程的規劃、勘測、抗震設計及加固、施工等專業技術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防災科技學院地質工程學院學生工作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按照學校“鑄魂、強能、暖心、聚力”黨建與思政工作方針,做好“明德”、“筑基”、“領航”、“惠生”四項工程,落實“以生為本”教育理念,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促進學生的德才兼備和全面發展。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做到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按照抓時機、分層級、重實效開展教育活動,比如,大一“思想引領、不忘初心”,大二“弘揚校風、學風嚴謹”,大三“學科競賽、開拓創新”,大四“青春美麗,我與祖國共奮進”。提升學生工作的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師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精心組織“聽黨話、跟黨走”黨史知識競賽,“學習十九大、共筑中國夢”主題演講等黨日活動;“弘揚優秀校風、共建美麗校園”攝影書畫展,“博智杯”辯論賽,“愛我中華”足球賽,“吾愛吾班”班級風采展示等團日活動。引導學生“愛國,忠于祖國,忠于人民”,“勵志,立鴻鵠志,做奮斗者”。
防災科技學院地質工程學院學生工作注重以文育人,開展形式多樣、健康向上、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社會實踐、學科競賽等活動,培養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科研等意識和能力,營造濃厚的科技學術文化氛圍。以地質工程和城市地下空間工程為依托,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加筋土擋墻設計大賽、全國“互聯網 ”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北京市大學生建筑結構設計大賽、河北省高校制圖與構型能力大賽等學科競賽。引導學生“求真,求真學問,練真本領”,“力行,知行合一,做實干家”。 2100433B
實驗中心總面積約1730m,共有設備473臺套,設備總價值460多萬元。 防災科技學院土木工程實驗中心儀器設備配套齊全,主要儀器設備有:微機控制電液伺服萬能試驗機、電液伺服式壓力試驗機、混凝土鋼筋檢測儀、超聲波探傷儀、便攜式中型振動臺、振動模態演示系統、混凝土快速凍融設備、新型數顯點荷載試驗儀、工程勘察地震儀、12通道數字強震動記錄器、3通道數字強震動記錄器、拓普康全站儀、土動三軸儀、臺式三軸儀、結構設計軟件、工程造價軟件、施工管理軟件等。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