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排除窒息和呼吸道梗阻。
2、 處理創傷性休克。
3、 處理完全性饑餓。
4、 外傷止血、包扎、固定。
地震發生后第一位的事情是自救和互救,這樣能贏得寶貴的時間,
一般自救互救率為40%-80%。在廢墟中挖出傷員首先要確定頭部,快
速、輕巧暴露頭部,清除灰土,暴露胸腹部,如有窒息,應立即人工
呼吸。不能強行硬拉。
傷亡概述
顱腦損傷是地震傷亡中死亡率最高的,早期死亡率達30%。頜面、
五官損傷會造成嚴重功能障礙, 可因血凝塊和組織移位,造成窒息。
四肢損傷約占人體受傷各部位的50%,并且常伴有周圍血管和神經損
傷。腹部損傷的發生率低。骨盆損傷多半有泌尿系統損傷。
傷害中各種骨折占第一位,軟組織損傷占第二位,擠壓綜合癥是
第三位。
脊柱骨折約占骨折的1/4,其中30%-40%可并發截癱。有相當數
量是在搬運中截癱加重。四肢骨折以閉合性為主。肋骨骨折的斷端刺
傷可造成氣胸或血胸。
人體肌肉受到強烈擠壓,或被重壓6小時以上,局部肌肉壞死,釋
放出大量蛋白分解物質進入血循環,導致休克和腎功能衰竭,這就是
擠壓綜合癥,死亡率極高。稍輕的也會影響以后的肌肉功能。
休克和外傷感染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饑餓和缺水是地震死亡的
原因之一。
學校人員如何避震 在學校中,地震時最需要的是學校領導和教師的冷靜與果斷。在比較堅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課桌下、講臺旁、教學樓內的學生可以到墻角處、有管道支撐的房間里,決不...
主要分為設計提高防震能力的建筑,防震減災的主要內容有防震減災規劃、地震監測預報、地震災害預防、地震應急救援、地震災后過渡性安置和恢復重建,以及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方面。做好防震預防措施及大力宣傳防震知...
一般定額均有每增、減厚度子目,如果沒有的話 建議子目乘2. 僅供參考
▲家庭
家中應準備急救箱及滅火器,并告知家人所存放的地方,了解使用
方法。
知道煤氣(天然氣)、自來水及電源如何開關。
家中高懸的物品應綁牢,廚柜門閂宜鎖緊。重物不要置于高架上,
栓牢笨重家俱。
事先找好家中安全避難處。
▲學校
教師(尤其是中、小學校)應經常在課堂講授防震常識并教導學生避
難事宜,舉行防震演習。
教室的照明燈具、實驗室的柜子及圖書館的書架應架以固定。
▲辦公室及公共場所
經常檢查防火和消防設備。
規劃有關緊急計劃,并分別告知緊急情況及各人的任務以及應采取的
行動。
▲室內
保持鎮定并迅速關閉電源、煤氣(天然氣)、自來水開關。
打開出入的門,隨手抓個墊子保護頭部,盡快躲在堅固家俱、桌子下,
或靠建筑物中央的墻站著。
!切勿靠近窗戶,以防玻璃震破。
!切記不要慌張地往室外跑。
▲室外
站立于空曠處或騎樓下,不要慌張地往室內沖。
注意頭頂上方可能有如招牌、花盆等掉落。
遠離興建中的建筑物、電線桿、圍墻、未經固定的販賣機等。
若在橋上或地下道,應鎮靜迅速地離開。
行駛中的車輛,勿緊急剎車,應減低車速,靠邊停放,人身進附近騎樓下。
若行駛于高速公路或高架橋上,應小心迅速駛離。
若在郊外,遠離崖邊、河邊、海邊,找空曠的地方避難。
▲學校
躲避于桌下,背向窗戶,并用書包保護頭部。
切忌慌亂沖出教室,并避免慌張上下樓梯。
如在操場,遠離建筑物。
如在行駛中的校車,留在座位上勿動直至車輛停妥。
▲辦公室及公共場所
注意天花板上的物品(如燈具、吊扇)掉落下來。
辦公室中躲在辦公桌或堅固的家俱下或靠支柱站立,遠離窗戶。
公共場所中,應小心選擇出口,避免人群推擠。
切忌急著沖出,請勿使用電梯。
察看周圍的人是否受傷,如有必要,予以急救。
檢查家中水、電、煤氣(天然氣)管線有無損害,如發現煤氣(天然
氣)管線有損,輕輕將門、窗打開,立即離開并向有關責權單位報告。
打開收音機,收聽緊急情況指示及災情報導。
檢查房屋結構受損情況,盡快離開受損建筑物,疏散時請使用樓梯。
盡可能穿著皮鞋、皮靴,以防震碎的玻璃及碎物弄傷。
保持救災道路暢通,徒步避難。
聽從緊急計劃人員的指示疏散。
遠離海灘、港口以防海嘯侵襲。
地震災區,除非特準,請勿進入,并應嚴防歹徒趁機掠奪。
時刻注意余震的發生。2100433B
格式:pdf
大小:18KB
頁數: 28頁
評分: 4.6
最新整理防震減災應急救援預案 1 、總則 為高效有序地做好臨震應急準備和震后應急救援工作, 最大限度地減少因地 震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以及省、 市、上級等上級有關文件要求,制定本預案。 2、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公司所屬各單位以及公司所有施工生產、生活辦公區域。 3、破壞性地震分類與應對原則 3.1 按震級及其造成的破壞程度, 破壞性地震分為一般破壞性地震和嚴重破 壞性地震。 3.2 在市轄區內發生 6級以下的破壞性地震或造成一定數量人員和經濟損失 的地震為一般破壞性地震; 6級以上(含 6級)的地震或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 經濟損失的地震為嚴重破壞性地震。 3.3 地震應急救援工作實行公司統一領導, 分級、分部門負責的原則。 當破壞性地震一旦發生, 各單位要在災區所在地政府 和公司的領導下組織好本單位的應急工作并服從統一指揮調動。 4
格式:pdf
大小:18KB
頁數: 3頁
評分: 4.7
市九小安全應急疏散演練(防震、防火) 一、演練目的 為了進一步使全校師生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強化師生安全教育,提高 師生防范自救能力和應對突發事件的綜合能力, 讓全校師生熟悉突發事件來臨時 的逃生路線,以達到有序、迅速地引導師生安全疏散, 確保全校師生的生命安全。 通過緊急疏散演練,讓學生學到安全防護知識,達到有事不慌、積極應對、自我 保護的目的,提高抗擊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特制定本緊急疏散演練預案。 二、演練組織領導小組 組 長:殷虎山 副組長:高永前 組 員:各部門負責人 各班主任 各教研組長 總指揮:張 帥 信號員:戴艷芬 計時員:魏占成 三、時間、地點、參加人、信號 時 間:每月次,隨時 地 點:學校教學樓、校園 參加人:全體師生 信 號:防空警報 四、演練方式和細節要求 1.啟動程序: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市九小防災減災應急疏散演練馬上就要 開始,請大家做好準備, 各就各位。請
《防震減災實用知識手冊》,本書分為認識地震、地震監測預報常識、震害防御基本常識和自救互救常識四部分,并分別進行了闡述介紹,以期幫助民眾掌握防震、減災、自救、互救的知識與技能,提高民眾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強全民防震減災意識,將努力使地震造成的災害損失降到最低。
《防震減災實用知識手冊》的主要內容是:地震是對人類生命財產安全危害最大的自然災害。我國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受太平洋板塊、歐亞板塊、印度板塊和菲律賓板塊的擠壓,地震活動頻度高、強度大、震源淺、分布廣,震災嚴重。自20世紀以來,我國因地震死亡約59萬人,為全球震災死亡人數之首,約合同期世界地震死亡人數的一半。新中國成立以來,因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占各種自然災害死亡人數的54%,最大的災難就是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經濟越發展、城市化建設水平越高,人口、財富在有限空間就更加高度集中,致使維系城市正常運轉的基礎設施、生命線工程、建筑物等日益龐大和復雜,導致危險增加和危險管理復雜化。一旦較大地震發生,無疑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甚至造成毀滅性的災難。要把地震災害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就必須提高全民的防震減災意識和能力,形成全社會共同防御地震災害的局面。第七任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有這樣一句名言:“災前預防,不僅比災后救援更人道,而且更經濟。”大量國內外的地震事件表明,為社會公眾提供公共安全教育,是減輕地震災害影響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為預防地震災害損失而采取的防御性措施。 旨在減少或避免由于地震引起的各種物質損失及人員傷亡。包括:加強震前預測,及時發出地震預報;加強對居民的防震知識宣傳,如地震的起因、震級、烈度、破壞程度、人的感覺、危害程度及震前預兆等的宣傳;按抗震標準改進建筑物的地基選擇、基礎抗震處理、房屋抗震結構、建筑材料選擇、施工技術等;建立防震組織、搭建防震棚、組織震前培訓、加強震中救助及因地制宜采取適當的應急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