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工科基礎課程教學基地的建設是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繼國家重點實驗室、重點學科建設之后國家在工程教育方面組織的重大改革和建設項目。
國家工科電工電子基礎課程教學基地
“重慶大學國家工科電工電子基礎課程教學基地”(以下簡稱“基地”)是國家教育部1996年首批立項建設的全國45個工科基礎課程教學基地之一,同期獲準教育部投資建設的國家工科電工電子基礎課程教學基地全國只有8家,而重慶大學是教育部在西南地區首批立項建設的唯一工科電工電子基礎課程教學基地?!盎亍钡慕ㄔO,優化了重慶大學電氣信息類專業人才培養的環境和條件,使電工電子系列基礎課程煥發了青春活力。畢業生質量和競爭力顯著提高,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一大批棟梁之才。2004年4月,“基地”通過了教育部驗收評估專家組的實地考查與合格驗收,正式掛牌運行。
一、實現了建設目標
“基地”的建設目標是:建設一支教育思想先進、學術和教學水平高、富于創新精神、結構合理、教學和科研相結合的師資隊伍,形成一套適應21世紀工程科學技術人才培養需要的電工電子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教材和教學手段,擁有一個符合21世紀人才培養需要的、設備完善的、先進的、開放的教學和科研相結合的電工電子基礎實驗教學基地,創建一個特色鮮明、國內先進、具有示范輻射作用的電工電子基礎課程教學基地。
“基地”以強大的師資隊伍為保障,以“厚基礎、重實踐、倡創新、建特色”作為建設指導思想,對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進行了優化整合,構建了非電類專業和電氣信息類專業電工電子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教學體系,更新了教學內容、采用了先進的教學手段,擁有了較完備的、先進的實驗教學平臺。“基地”已建設成為特色鮮明、國內先進、具有示范輻射作用的電氣信息類專業人才培養搖籃。近年來,“基地”每年接納約170個班的學生,開課總人時數達到28萬人時,培養的學生獲得了8項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獎、12項重慶市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獎等一系列科技創新活動競賽獎勵。
建設了一支師德高尚、學術造詣深厚的師資隊伍
“基地”擁有一支結構合理、教學和學術水平高、教育思想先進、師德高尚的電工電子基礎課程師資隊伍,有教學和科研人員84名,其中教師60名、實驗技術人員24名。這支隊伍中有全國著名的江澤佳教授、有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士中教授和孫才新教授、有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的教師、有全國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有教育部首屇優秀骨干教師和重慶市首屇學術帶頭人,這些優秀的人才組成了“基地”強大的師資陣容。一流的師資造就了一流的基地,一流的基地又培養了一流的師資,兩者在相互促進中共同進步。
構建了電工電子三平臺理論課程教學體系
第一平臺:面向經濟、法學、教育學、文學、管理學等學科門類中的的各有關專業,開設《電工電子概論》課程,為學生提供電工電子方面的最基本知識,培養其基本工程素質。第二平臺:面向工學門類中的地礦、材料、機械、儀器儀表、化工與制藥、生物工程和理學門類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科學、材料科學等各有關專業,開設《電工電子學》、《電路及電子技術》、《電工學原理》等系列課程,向學生講授電工技術、電子技術及其應用方面的基礎知識,為學生提供工程師必備的知識結構。第三平臺:面向工學門類中的電氣信息類各專業,按電工理論基礎、電子技術基礎、信號處理基礎和測控技術基礎四個模塊開設系列課程,向學生講授其基本理論、應用技術和工程實踐知識,使學生受到電工電子、信息控制及計算機技術等方面能力的基本訓練。
構建了電工電子三層次實驗課程教學體系
與電工電子系列理論課程三平臺體系相呼應,“基地”還構建了電工電子三層次的實驗課程教學體系。每層次均由若干門實驗課程組成,根據不同需要開出。第一層:基礎層實驗,面向電類和非電類各專業開設,以驗證型和演示型實驗為主,通過實驗訓練,讓學生熟悉常用電工電子儀器與設備的使用方法、掌握電工電子技術的實驗方法和測試手段,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動手能力。第二層:綜合層實驗,面向電氣信息類各專業及部分非電類工科專業開設,以仿真型和綜合型實驗為主,主要訓練學生電工電子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也是大學生參加電子設計競賽前期基礎培訓的重要環節。第三層:提高層實驗,面向電氣信息類各專業學生開設,以綜合型、設計型和創新型實驗為主,鼓勵學生應用現代設計手段和方法完成設計任務,并制作相應硬件,使學生掌握先進的電子設計手段和電子器件應用技術,培養學生的系統設計能力和創新意識。該層實驗的內容可作為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賽前集訓,也是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一種方式。
課程建設與教材建設取得成績
課程建設是“基地”建設的重點工作?!盎亍币浴峨娐吩怼贰ⅰ峨姽W》、《電子技術基礎》三門課程建設為龍頭,全面帶動電工電子系列基礎課程建設并取得成效,《電路原理》和《電工學》已建成為重慶市首批精品課程,《電子技術基礎》已建成為校級精品課程?!峨姽W》課程根據不同專業的需求,對教學內容體系進行了大幅度地優化整合,形成了“電路—電子技術—電力電子技術—電機與控制—儀表測量與安全用電”等五個教學模塊。各類專業的電工學課程基礎部分內容相同,但寬度與深度要求不同,由各專業按照需要選擇不同的課程。本課程構建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得到了教育部專家的充分肯定:“基地不僅重視電氣信息類專業課程及實驗改革,還分別針對非電類理工科和文經管類專業的不同需求,采用模塊化教學模式,進行了富有成效的實踐。在實驗教學中,注重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綜合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建設了一批實踐教學性課程,效果顯著”。
“基地”重新編寫和制定了課程教學大綱,并編寫出版了一批與新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相匹配的新教材和講義。在著名學者江澤佳教授主編的《電路原理》一、二、三版教材基礎上,周守昌教授主編并出版了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電路原理》一版和二版。從2002年底又開始著手建設電路原理立體化教材,現已形成了以《電路原理》、《電路原理教學指導書》、《計算機輔助電路分析》等紙質教材為基礎,電子教案、教材網站相結合的立體化教材體系。2004年電路原理教材網站已面向社會開通(http:/202.202.64.133.8081/index.htm),“電路原理立體化教材平臺建設”獲2005年重慶市教學成果一等獎并被推薦為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
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改革取得成效
先進的教學內容結合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才能增強課程的教學效果、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教學方法改革的實質是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采用啟發式、討論式、研究式教學方法。在教學活動中,“基地”教師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實現了教師與學生的良性互動,使受教育者主動吸收和理解知識,創造性地分析和解決問題。同時,“基地”還重視現代教育手段和教育技術的開發與應用,積極推廣計算機輔助教學,編寫并使用電子教案。大部分教師和學生脫離了“粉筆 黑板”的傳統教學模式,充分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和多媒體教學環境,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目前“基地”80%以上的課程采用了各種形式的現代教育技術和手段進行授課?!峨娐吩怼泛汀峨姽W》兩門精品課程已建起了課程網站,向學生提供電子教案,還利用E-mail、OICQ、BBS等網絡技術,實現了網上答疑和與學生的交流、討論,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勇氣和能力?!盎亍币幌盗鞋F代教育技術和教學手段的改革成果在全國和重慶市多次獲獎。
建成了先進的實驗教學基地
現代工程教育不僅注重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向學生傳授科學技術知識,更加注重通過實踐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良好的工程實踐教學環境是培養高質量工程技術人才和科學研究人才的重要保障?!盎亍痹诮ㄔO過程中,建立了有效的實驗室管理機制和激勵機制,對原有條塊分割的實驗室進行合并、重組和創建,利用全校相關資源建成了電工技術基礎和電子技術基礎兩個校級實驗中心,為學生提供了更為良好的實驗育人環境?!盎亍倍喾N綜合型、設計型、創新型實驗課程及其實驗室的建設,為學生提供了優越的電工電子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場所,深受學生歡迎與好評。
“基地”已成為滿足21世紀社會、經濟、科技、文化發展需要的,為國家培養和輸送高質量電氣信息類專業人才的搖籃,她正已嶄新的面貌迎接有志于學習電氣信息類專業的全國莘莘學子,矢志把他們培養成祖國明天的棟梁。
二、數字驗證的輝煌
承擔并完成了一批教改項目
“基地“在建設期間共承擔并完成教改項目38項,其中國家級教改項目4項、省部級教改項目3項、校級教改項目9項、“基地”自擬教改項目22項,其主要項目包括:
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項目——“電氣信息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及教學內容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教育部世行貸款21世紀初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電子與電氣信息類專業(電氣工程與自動化)中專業基礎核心課程模塊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的改革與實踐” “高等教育百門精品課程教材建設計劃”精品項目——“電路原理立體化教材建設” 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電工電子技術教材建設”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立項項目——“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系列課程教學內容及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立項項目——“電子信息類實驗與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重慶市重點課程建設——“電工技術系列課程”獲得了一批教學成果
“基地”在建設期間共獲得教學成果獎30項,其中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項、重慶市教學成果獎5項、全國現代教育技術成果獎5項、重慶市現代教育技術成果獎3項、校級教學成果獎15項,其主要成果包括:
2001年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及教學內容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2001年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電氣信息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及教學內容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2005年重慶市教學成果一等獎“電路原理立體化教材平臺建設” 2005年重慶市教學成果二等獎“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專業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 2001年重慶市教學成果二等獎“提高科學素質、培養創新能力——構建電工電子系列課程的探索與實踐” 2001年重慶市教學成果二等獎“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電路原理》” 2002年第六屆全國多媒體教育軟件大獎賽二等獎3項 1997年全國工科CAI協作組二等獎和1998國家教委優秀CAI教學成果三等獎“電磁場有限元法CAI”?! 盎亍痹诮ㄔO期間還出版了系列教材25本、專著13部,編寫配套講義31本,撰寫教改論文71篇并公開發表32篇。與此同時,基地教師還承擔了科研項目143項,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項目和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工程項目等省部級及以上縱向項目93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研成果獎25項、國家發明專利3項,在國內外核心刊物上發表科研論文480篇,其中SCI檢索12篇、EI檢索62篇、ISTP檢索35篇,教學與科研形成了良性互動。這一個個數字,為“基地”8年來的建設成果做出了很好的“詮釋與旁白”。2100433B
不管戶籍是那里只要人在西安.急缺小錢應急?沒工作想分期買手機?還在發愁嗎,找我就對了,拿著身份證找我就行,缺錢的朋友也可以當場折現 看我資料有驚喜噢~
電工人員必須掌握的電工入門基礎知識;室內外配電線路敷設及安裝技術;變壓器、低壓配電裝置和低壓電器設備;電動機及其典型電路;常用機床電器控制線路;低壓電器防火防爆及防雷防靜電、安全用電技術,弱電工程技術...
安是電流單位,用A表示.K是千,是千安的意思
格式:pdf
大?。?span id="dv1t61h" class="single-tag-height">248KB
頁數: 4頁
評分: 4.7
介紹了東南大學國家電工電子基礎課程教學基地的建設 ,包括教學基地的組織管理體制 ,系列電氣電子課程的改革和電工電子實驗中心的建設。文章還討論了下一步的基地建設目標和工作計劃
格式:pdf
大小:248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6
本文首先介紹了目前電工電子與信息文化基礎課程存在的主要問題,然后從教學目標、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計劃與方法幾個方面提出了實施教學改革的措施。
本書是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工科本科理論力學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編寫而成的與理論力學主教材相配套的學習指導書。全書共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典型題解析,共十八章,每章均設計了內容提要、典型題精解、自測題三個板塊;第二部分為綜合自測題,共十套。
電工技術、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電子技術和電工電子技術等課程都是理工科專業必修的主干專業基礎課程,只是不同的專業對其中的內容取舍不一樣。對于電子信息類專業而言,這些內容是后繼許多專業課程的理論基礎。它主要討論各種電路的原理和特性,包括強電和弱電、模電和數電等。這些課程理論性強,教學要求高,有一定的學習難度,它們的教學效果將對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產生較大影響。
由于這些課程是實踐性較強的課程,課堂教學必須結合實驗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诖?,我們組織編寫了這本《電工電子類基礎實驗教程》,以期達到理論教學與實踐相統一。2017年,根據相關課程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的調整,我們結合三年的使用情況,對安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電工電子類基礎課程實驗教程》進行了修訂。
《電工電子基礎課程實驗教程》內容是根據當前的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結合多門課程的要求編寫的。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可以根據其所上課程的不同要求,在本實驗教程中選取相應的實驗內容。這些實驗內容切合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結合實驗基礎和實驗條件,可以保障學生掌握相應課程的電路原理,掌握各電路性能參數的調試、測試方法以及故障分析、排除等基本能力,培養學生具有初步的強電與弱電、模電與數電電路的綜合分析和設計的能力。另外,根據不同的課程和不同的實驗教學課時,在實驗的數量、內容的難易程度上保留了充分的選擇余地,可以照顧不同實驗課時需要,也可以照顧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合理地選擇實驗學習內容。
《電工電子基礎課程實驗教程》內容豐富,包括電工技術基礎、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和數字電子技術4門主干課程的實驗內容。
第一章靜力學基本概念和物體的受力分析
內容提要
典型題精解
自測題
第二章平面基本力系
內容提要
典型題精解
自測題
第三章平面任意力系
內容提要
典型題精解
自測題
第四章空間力系
內容提要
典型題精解
自測題
第五章摩擦
內容提要
典型題精解
自測題
第六章點的運動學
內容提要
典型題精解
自測題
第七章剛體的基本運動
內容提要
典型題精解
自測題
第八章點的合成運動
內容提要
典型題精解
自測題
第九章剛體的平面運動
內容提要
典型題精解
自測題
第十章質點的運動微分方程
內容提要
典型題精解
自測題
第十一章動量定理
內容提要
典型題精解
自測題
第十二章動量矩定理
內容提要
典型題精解
自測題
第十三章動能定理
內容提要
典型題精解
自測題
第十四章達朗貝爾原理(動靜法)
內容提要
典型題精解
自測題
第十五章虛位移原理
內容提要
典型題精解
自測題
第十六章動力學普遍方程和拉格朗日方程
內容提要
典型題精解
自測題
第十七章碰撞
內容提要
典型題精解
自測題
第十八章機械振動基礎
內容提要
典型題精解
自測題
第十九章理論力學綜合自測題
自測題(一)
自測題(二)
自測題(三)
自測題(四)
自測題(五)
自測題(六)
自測題(七)
自測題(八)
自測題(九)
自測題(十)
參考答案
參考文獻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