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灌砂法 | 用????途 | 工程現場測定壓實度 |
---|---|---|---|
特????點 | 表面簡單,操作不好掌握 | 適????用 | 細粒土、砂類土、和礫類土 |
儀器設備 | 密度測定器和天平 | 其他用途 | 現場檢定粗粒土的密度 |
1.1.1 密度測定器:由容砂瓶、灌砂漏斗和底盤組成灌砂漏斗高135mm、直徑165 mm、尾部有孔徑為13 mm的圓柱形閥門;容砂瓶容積為4L,容砂瓶和灌沙漏斗之間用螺紋接頭聯接。底盤承托灌砂漏斗和容砂瓶。
1.1.2 天平:稱量10kg,最小分度值5g,稱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
1.3.1 按灌水法試驗中挖坑的步驟依據尺寸挖好試坑,稱試樣質量,測定試樣的含水率,
1.3.2 向容砂瓶內注滿砂,關閥門,稱容砂瓶,漏斗和砂的總質量,準確至10 g。
1.3.3 密度測定器倒置于挖好的空口上,打開閥門,使砂注入試坑。在注砂過程中不應震動。當砂注滿試坑時關閉閥門,稱容砂瓶、漏斗和余砂的總質量,準確至10 g,并計算注滿試坑所用的標準砂質量,
1.3.4 試樣的密度(ρо)=取自試坑內試樣的質量(MP)÷(注滿試坑所用標準砂的質量(MS)÷標準砂的密度(PS))。
1.3.5 試樣的干密度(ρd)={取自試坑內試樣的質量(MP)÷(1 0.01ω)}/(注滿試坑所用標準砂的質量(MS)÷標準砂的密度(PS))。注:ω—試樣含水率,%。
本試驗適用于現場測定細粒土、砂類土、和礫類土的密度。試樣最大粒徑一般在5mm-60mm之間。測定密度層的厚度為150mm—200mm。(標準方法,但不適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壓實度檢測)基本原理是利用粒徑0.30~0.60mm或0.25~0.50mm清潔干凈的均勻砂,從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到試洞內,按其單位重不變的原理來測量試洞的容積(即用標準砂來置換試洞中的集料),并結合集料的含水量來推算出試樣的實測干密度。
灌砂法同樣適用于現場檢定粗粒土的密度。
灌砂法測定路基壓實度:首先在試驗室標定好灌砂筒的的錐體,或者在現場進行標定。(其中量砂也要進行標定其密度)。在碾壓合格的路基上,選擇一塊平整的平面。固定好基板。然后在利用基板中心的圓孔,用錘子和洛陽鏟...
由容砂瓶、灌砂漏斗和底盤組成灌砂漏斗高135mm、直徑165 mm、尾部有孔徑為13 mm的圓柱形閥門;容砂瓶容積為4L,容砂瓶和灌沙漏斗之間用螺紋接頭聯接。底盤承托灌砂漏斗和容砂瓶。1.1.2 天平...
1.1.1 密度測定器:由容砂瓶、灌砂漏斗和底盤組成灌砂漏斗高135mm、直徑165 mm、尾部有孔徑為13 mm的圓柱形閥門;容砂瓶容積為4L,容砂瓶和灌沙漏斗之間用螺紋接頭聯接。底盤承托灌砂漏斗和...
1.2.1 標準砂應清洗潔凈,粒徑宜選用(0.25-0.50)mm,密度宜(1.47-1.61)g/㎝3。
1.2.2 組裝容砂瓶與灌砂漏斗,螺紋聯接處應旋緊,稱其重量。
1.2.3 將密度測定器豎立,灌砂漏斗口向上,關閥門,向灌砂漏斗中注滿標準砂,打開閥門使灌砂漏斗內額標準砂漏入容砂瓶內,繼續向漏斗內注砂漏入瓶內,當砂停止流動時迅速關閉閥門,倒掉漏斗內多余的砂,稱容砂瓶、灌砂漏斗和標準砂的總質量,準確至5 g。試驗中應避免震動。
1.2.4 倒出容砂瓶內的標準砂,通過漏斗向容砂瓶內注水至水面高出閥門,關閥門,倒掉漏斗中多余的水,稱容砂瓶、漏斗和水的總質量,準確到5 g,并測定水溫,準確到0.5℃,重復測定3次,3次測值之間的差值不得大于3ml,取3次測值的平均值。
1.2.5 容砂瓶的容積(VR)=(容砂瓶、漏斗和水的總質量(MR2)-容砂瓶和漏斗的質量(MR1))÷不同水溫時的密度(PWR)。
1.2.6 標準砂的密度(PS)=(容砂瓶、漏斗和標準砂的總質量(MRS)-容砂瓶和漏斗的質量(MR1)) ÷ 容砂瓶的容積(VR)。
格式:pdf
大?。?span id="0kq6s50" class="single-tag-height">32KB
頁數: 1頁
評分: 4.6
試驗單位: 合同號: 11標 天氣: 晴 土場位置: 最大干密度 (g/cm 3): 2.19 20 最佳含水量 (%): 7.5 灌前砂重 砂單位重 (g/cm 3): 1.472 20 96 右 6 中 右 10 左 13 中 左 11 191 132 160 107 185 168 116 175 158 176 122 157 127.00 144.58 127.83 155.90 143.56 121.15 145.02 131.64 124.76 120.77 151.69 136.06 119.86 136.36 119.22 144.79 136.73 115.50 138.74 125.60 117.37 113.97 143.77 129.09 7.14 8.22 8.61 11.11 6.83 5.65 6.28 6.04 7.39 6.80 7.92 6.97 24
格式:pdf
大?。?span id="uznsqwb" class="single-tag-height">32KB
頁數: 3頁
評分: 4.3
試驗表 31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 9191.0 9191.0 9191.0 9191.0 9191.0 9191.0 9191.0 (2) 4710.7 4851.9 6229.7 6367.4 6312.7 6261.0 6376.4 (3) 720.0 720.0 720.0 720.0 720.0 720.0 720.0 (4) (1)-(2)-(3) 3760.3 3619.1 2241.3 2103.6 2158.3 2210.0 2094.6 (5) 1.49 1.49 1.49 1.49 1.49 1.49 1.49 (6) (4)/(5) 2523.7 2428.9 1504.2 1411.8 1448.5 1483.2 1405.8 (7) 5011.0 4869.0 2974.0 2798.0 2861.0 2976.0 27
灌砂法檢測壓實度,不宜用于(?。?/p>
A.填石路堤
B.二灰基層
C.砂石路面
D.瀝青貫入式路面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灌砂法。灌砂法適用路基土壓實度檢測,不宜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測定。在路面工程中也適用于基層、砂石路面、瀝青表面處治及瀝青貫入式路面的壓實度檢測。填石路堤的空隙大,若采用灌砂法,砂會漏一部分下去,導致檢測結果不準確,不宜采用。二灰基層、砂石路面、瀝青貫入式路面均比較密實,不存在這個問題。因此,本題的正確選項是“A.填石路堤”。參見教材P33。
(1)本試驗方法適用于現場測定粗粒土的密度。
(2)本試驗所用的主要儀器設備,應符合下列規定:
1)密度測定器:由容砂瓶、灌砂漏斗和底盤組成(圖48)灌砂漏斗高135mm、直徑165mm,尾部有孔徑為13mm的圓柱形閥門;容砂瓶容積為4L,容砂瓶和灌砂漏斗之間在用螺紋接頭連接。底盤承托灌砂漏斗和容砂瓶。
1-底盤;2-灌砂漏斗;3-螺紋接頭;4-容砂瓶;5-閥門
2)天平:稱量10kg,最小分度值5g,稱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
3)標準砂密度的測定,應按下列步驟進行:
1)標準砂應清洗潔凈,粒徑宜選用0.25~0.50mm,密度宜選用1.47~1.61g/cm3。
2)組裝容砂瓶與灌砂漏斗,螺紋連接處應旋緊,稱其質量。
3)將密度測定器豎立,灌砂漏斗口向上,關閥門,向灌砂漏斗中注滿標準砂,打開閥門使灌砂漏斗內的標準砂漏入容砂瓶內,繼續向漏斗內注砂漏入瓶內,當砂停止流動時迅速關閉閥門,倒掉漏斗內多余的砂,稱容砂瓶、灌砂漏斗和標準砂的總質量,準確至5g。試驗中應避免振動。
4)倒出容砂瓶內的標準砂、通過漏斗向容砂瓶內注水至水面高出閥門,關閥門,倒掉漏斗中多余的水,稱容砂瓶、漏斗和水的總質量,準確到5g,并測定水溫,準確到0.5℃。重復3次,3次測值之間的差值不得大于3mL,取3次測值的平均值。
(4)容砂瓶的容積,應按下式計算:
Vr=(mr2-mr1)/ρwr
式中 Vr--容砂瓶容積(mL);
mr2--容砂瓶、漏斗和水的總質量(g);
mr1--容砂瓶和漏斗的質量(g);
ρwr--不同水溫時水的密度(g/cm3),查表28。
水的密度 表28
溫度 (℃) | 水的密度 (g/cm) | 溫度 (℃) | 水的密度 (g/cm) | 溫度 (℃) | 水的密度 (g/cm) |
4.0 | 1.0000 | 15.0 | 0.9991 | 26.0 | 0.9968 |
5.0 | 1.0000 | 16.0 | 0.9989 | 27.0 | 0.9965 |
6.0 | 0.9999 | 17.0 | 0.9988 | 28.0 | 0.9962 |
7.0 | 0.9999 | 18.0 | 0.9986 | 29.0 | 0.9959 |
8.0 | 0.9999 | 19.0 | 0.9984 | 30.0 | 0.9957 |
9.0 | 0.9998 | 20.0 | 0.9982 | 31.0 | 0.9953 |
10.0 | 0.9997 | 21.0 | 0.9980 | 32.0 | 0.9950 |
11.0 | 0.9996 | 22.0 | 0.9978 | 33.0 | 0.9947 |
12.0 | 0.9995 | 23.0 | 0.9975 | 34.0 | 0.9944 |
13.0 | 0.9994 | 24.0 | 0.9973 | 35.0 | 0.9940 |
14.0 | 0.9992 | 25.0 | 0.9970 | 36.0 | 0.9937 |
(5)標準砂的密度,應按下式計算:
式中 ρs--標準砂的密度(g/cm3);
mrs--容砂瓶、漏斗和標準砂的總質量(g)。
(6)灌砂法試驗,應按下列步驟進行:
1)按灌水法試驗步驟①、②、③挖好規定的試坑尺寸,并稱試樣質量。
2)向容砂瓶內注滿砂,關閥門,稱容砂瓶,漏斗和砂的總質量,準確至10g。
3)將密度測定器倒置(容砂瓶向上)于挖好的坑口上,打開閥門,使砂注入試坑。在注砂過程中不應振動。當砂注滿試坑時關閉閥門,稱容砂瓶、漏斗和余砂的總質量,準確至10g,并計算注滿試坑所用的標準砂質量。
(7)試樣的密度,應按下式計算:
式中 ms--注滿試坑所用標準砂的質量(g)。
(8)試樣的干密度,應按下式計算,準確至0.01g/cm3。
(9)灌砂法試驗的記錄格式見GB/T 50123-1999。
(1)本試驗方法適用于現場測定粗粒土的密度。
(2)本試驗所用的主要儀器設備,應符合下列規定:
密度測定器:由容砂瓶、灌砂漏斗和底盤組成灌砂漏斗高135mm、直徑165mm,尾部有孔徑為13mm的圓柱形閥門;容砂瓶容積為4L,容砂瓶和灌砂漏斗之間在用螺紋接頭連接。底盤承托灌砂漏斗和容砂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