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伊東豐雄 | 譯????者 | 方翊珊 |
---|---|---|---|
ISBN | 9787538838107 | 頁????數 | 183 |
定????價 | 90.00元 | 出版社 | 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2001-1 |
內容簡介
《國外著名建筑師伊東豐雄作品集》介紹了日本著名建筑師伊東豐雄設計的建筑作品,其中有大國的S住宅,橫濱市區及日間照料中心,長野縣大田口勝地綜合樓等。
2100433B
建筑師-高迪 “只有瘋子才會試圖去描繪世界上不存在的東西!” ——安東尼·高迪 安東尼奧·高迪(Antonio Gaudi Cornet,1852-1926),西班牙建筑師,塑性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屬...
國內設計不是不好只是出名的設計師大多數都是學歷高而已。具備高能力的設計師一般都不出名也不容易被別人發現。而國外的設計是都是真本事一步一步提升的。后面你懂的……
W.格羅皮烏斯,密斯凡德羅,赫爾辛基火車站,芬蘭(1906~1916年) 建筑師:E.沙里寧 芬蘭赫爾辛基火車站建于1906~1916年,是本世紀初車站建筑中的珍品,也是北歐 早期現代派范疇的重要建筑...
格式:pdf
大小:10KB
頁數: 2頁
評分: 4.5
? 世界著名建筑師網址 bauhaus (包豪斯) www.bauhaus.de Le Corbusier( 柯布基金會) www.fondationlecorbusier.asso.fr walter-gropius (格羅彼烏斯) www.walter-gropius-schule.de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密斯基金會) www.miesbcn.com Alvar Aalto (阿爾托基金會) www.alvaraalto.fi frank lloyd wright (萊特 } www.franklloydwright.org Louis I. Kahn 康) 非官方 www.design.upenn.edu/archives/archives/collection_a-z.htm Peter Behrens (貝倫斯) www.tu-harburg.d
格式:pdf
大小:10KB
頁數: 53頁
評分: 4.6
??????????????? ?????????? Santiago Calatrava ( ????? ) Santiago Calatrava ??????????????????????????? Santiago Calatrava ???????????? ??????????????????????????????????????????????????????? ????? 2004 ?????????? ?? Calatrava ???????????????????????????????????????????????? ??????????????????????????????????????????????????????? ???????? ???????????????????????? ?????????
內容介紹
《建筑家伊東豐雄:永遠熱情、前衛的"冒險家"》是世界級建筑大師伊東豐雄先生的第一本傳記;這也是他向熱愛建筑設計的讀者獻上的真摯勉勵;跟隨大師成長經歷,探尋伊東建筑論的進化軌跡;了解大師創作歷程,感受建筑作品背后的深刻思想;揭秘伊東豐雄建筑設計事務所的成功經驗;分享建筑設計的無盡魅力與生命力。
2100433B
內容介紹
本書主要介紹了日本著名建筑師伊東豐雄的作品,隨附一篇訪談錄和論文,系統地向讀者展現了伊東先生的設計思路、后來風格轉變的原因及其未來的發展方向等。
2100433B
位于大三島的“伊東豐雄建筑博物館”,是日本首座個人建筑師的博物館。建筑基地可以俯瞰瀨戶內海,博物館的外形仿佛輪船甲板,站在“甲板”上可以遠眺瀨戶內海。
伊東豐雄曾經說過:“20 世紀的建筑是作為獨立的機能體存在的,就像一部機器,它幾乎與自然脫離,獨立發揮著功能,而不考慮與周圍環境的協調;但到了 21 世紀,人、建筑都需要與自然環境建立一種連續性,不僅是節能的,還是生態的、能與社會相協調的。”這一點從他的作品如仙臺媒體中心、橫濱風之塔都可以看出來。那么大師自己的博物館要如何體驗“節能”、“生態”以及“與社會相協調”呢?
博物館的外形是一個多面的三維立體結構,外層立面采用了向不同角度傾斜的鋼板。龐大的外形加上鋼板外層使這座博物館看上去厚重不已,然而傾斜的鋼板卻營造出動感的效果。而且建筑內部結構和層次分明,立體空間仿佛雕塑一般有棱有角。這種結構大膽而又新穎,保證了空間的最大化利用。
和博物館相鄰的拱頂建筑內含有一間工作室和圖書館,拱頂和玻璃圍墻之間的空隙沒有任何圍擋,采光和通風效果都很好,是這座建筑的最大特色。
經常看到把“生態”“協調”的主題融入建筑的宣傳,看過伊東豐雄的建筑博物館,才知道這并不是一句空話。若不是大師本人對建筑和生態環境擁有同等的熱愛,這座看似笨重、實際卻很靈巧的建筑也不可能矗立在世人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