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間歇操作水分配與熱回收網絡同步集成 | 依托單位 | 大連理工大學 |
---|---|---|---|
項目類別 | 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 | 董宏光 |
節能和節水是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迫切要求。針對過程工業間歇操作用水用能系統,研究基于總年度費用優化的過程系統設計與改造方法。由于生產排程、水分配與熱回收網絡間存在強耦合關系,而導致可行方案的組合爆炸。同時,面臨的挑戰在于追求生產排程效益、新鮮水和公用工程消耗等多目標的同時最優化,因此,解決問題的關鍵即是排程事件點、多雜質物系與直接混和換熱等因素協調處理。通過狀態任務網絡配方定制生產排程、構造狀態空間超級結構、建立整體數學規劃模型和設計全局優化算法,進而形成間歇操作水分配與熱回收網絡集成方法。引用精細石化工業典型實例展示所提出策略的有效性,為企業進行節能降耗和節水減排的設計與改造提供理論基礎。 2100433B
批準號 |
20876020 |
項目名稱 |
間歇操作水分配與熱回收網絡同步集成 |
項目類別 |
面上項目 |
申請代碼 |
B0806 |
項目負責人 |
董宏光 |
負責人職稱 |
教授 |
依托單位 |
大連理工大學 |
研究期限 |
2009-01-01 至 2011-12-31 |
支持經費 |
30(萬元) |
時標網絡圖中,技術間歇時間(比如間歇1天),要用實線還是波浪線畫?
在雙代號時標網絡圖中波浪線表示自由時差。 而技術間歇應該算在該項工作。這項工作如果有自由時差就有波浪線, 反之就沒有波浪線,所以應該不能說技術間歇用什么線畫。
和單機的操作是一樣的!
1、點擊iphone的設置,開啟數據流量,然后點擊個人熱點。 2、通過USB數據線將iphone和ITunes連接。 3、打開電腦的網絡和共享中心,...
格式:pdf
大小:19KB
頁數: 3頁
評分: 4.7
間歇式壓力充氣泵 【操作流程 】 1.素質要求:衣帽整潔、舉止端莊。態度和藹、洗手、戴 口罩 操作前 2.評估患者:病情、意識、雙下肢腿圍 /皮膚情況、周圍環 境、合作程度 3.告知患者:間歇式壓力充氣泵治療目的及注意事項 4.用物準備:間歇式壓力充氣泵、定時器 1. 核對床號、姓名及住院號 /出生年月日,向患者解釋操 作過程,取得合作 2.患者取平臥位,放松身體 3.將氣泵連接到床架子上 ,或者將氣泵置于床旁 4.檢查氣泵上的電源開關是否處于關閉 [O]位置 5.取出小腿套筒并展開,推動套筒上白色的分離連接器, 直至其發出嘀嗒聲,從而將輸氣 Y型管道安裝到舒適 襯墊中 操作中 6. 將 Y型管道的末端與設備上白色的分離連接器正確連 接(可聽到滴答聲) 7.協助患者穿上套筒, 正確放置套筒和管道, 使套筒能夠 自由膨脹 8.設好 20分鐘定時器,打開電源,機器自檢并開始工作 9.操作結束,
間歇調節和間歇供暖是完全不同的。間歇調節只是供暖系統在采暖初末期采用的一種輔助調節措施,設計時是按連續供暖制度設計的。而間歇供暖是一種供暖制度,即在最冷期間,每天也指供暖若干小時。在設計時是按采暖建筑間歇使用來計算熱負荷及其間歇附加值(計算負荷的15%~30%)。因此選用的設備和管道都要相應的增大,這主要考慮才暖建筑開始使用前需要預熱,在預熱期間必須使供熱量大于建筑物的熱負荷才可以使室內溫度回升到設定值。所以間歇供暖系統初投資增大,而運行能耗相對減少。
《網絡系統集成與工程設計(第3版)》重點內容:網絡基礎:網絡系統集成基礎、計算機網絡基礎、局域網標準與技術、OSI模型與TDP/IP協議。系統集成:網絡傳輸介質、網絡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網絡通信設備、網絡通信系統設計、網絡安全設計、網絡資源系統設計。綜合案例:網絡系統集成工程項目管理、網絡綜合布線系統設計實例、網絡系統集成工程設計實例、網絡系統集成工程項目投標書編寫及范例。
第1章 網絡系統集成概述 1
1.1 網絡系統集成的概念與發展 1
1.1.1 系統集成的概念 1
1.1.2 網絡系統集成的必要性 2
1.1.3 網絡系統集成的發展 2
1.2 網絡系統集成涵蓋的范圍 4
1.3 系統集成中的平臺選擇 6
1.4 系統集成公司的資質等級 8
本章小結 11
習題 11
第2章 網絡集成系統需求分析 12
2.1 需求分析的意義 12
2.2 用戶業務需求分析 13
2.2.1 用戶的一般情況分析 13
2.2.2 業務性能需求分析 13
2.3 用戶性能需求分析 14
2.3.1 響應時間需求分析 14
2.3.2 吞吐性能需求分析 15
2.3.3 可用性能需求分析 16
2.3.4 并發用戶數需求分析 17
2.3.5 可擴展性需求分析 17
2.4 服務管理需求分析 20
2.4.1 網絡管理需求分析 20
2.4.2 服務器管理需求分析 20
2.4.3 數據備份和容災需求分析 21
2.4.4 網絡共享和訪問控制需求分析 23
2.4.5 安全性需求分析 25
2.5 用戶需求的分析實例 26
本章小結 29
習題 29
第3章 計算機網絡系統設計 30
3.1 網絡設計中需要綜合考慮的內容 30
3.1.1 網絡通信協議選擇 30
3.1.2 網絡規模和網絡結構 30
3.1.3 網絡功能需求 31
3.1.4 可擴展性和可升級性 32
3.1.5 性能均衡性 33
3.1.6 性價比 33
3.1.7 成本 33
3.2 網絡系統設計的步驟和設計原則 34
3.2.1 網絡系統設計的步驟 34
3.2.2 網絡系統設計基本原則 36
3.3 網絡拓撲結構設計 38
3.3.1 有線局域網拓撲結構設計 38
3.3.2 無線局域網拓撲結構設計 48
3.3.3 網絡拓撲結構圖的繪制 50
3.4 IP地址規劃與VLAN設計 55
3.4.1 IP地址整體規劃 55
3.4.2 私有IP地址規劃 56
3.4.3 VLAN設計 57
3.5 網絡操作系統的選擇與配置 64
3.5.1 網絡操作系統選擇 64
3.5.2 域命名空間規劃 67
3.5.3 多個域的訪問控制策略 69
3.5.4 DNS服務器的規劃與配置 74
3.5.5 DHCP服務器的規劃與配置 75
3.5.6 Web服務器的規劃與配置 80
3.6 應用系統的選型 83
3.6.1 常用郵件服務器系統簡介 83
3.6.2 郵件服務器系統的選型 84
3.6.3 常用數據庫系統簡介 85
3.6.4 數據庫管理系統的選型 87
3.6.5 ERP系統簡介 88
3.6.6 ERP系統的基本功能組成、特點與選型 89
本章小結 92
習題 92
第4章 網絡系統集成中使用的主要設備 93
4.1 網卡 93
4.1.1 網卡的工作原理 93
4.1.2 網卡分類 94
4.2 交換機與無線AP 95
4.2.1 交換技術 96
4.2.2 二層交換機 96
4.2.3 三層交換機 97
4.2.4 四層交換機 100
4.2.5 交換機其他分類方式 100
4.2.6 無線AP 102
4.3 路由器 103
4.3.1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104
4.3.2 路由器分類 104
4.3.3 路由器與三層交換機的區別 105
4.4 防火墻 106
4.4.1 防火墻概述 106
4.4.2 防火墻分類 107
4.5 UPS 110
4.5.1 UPS分類 111
4.5.2 UPS電源的正確使用與維護 112
4.5.3 UPS電源的正確選擇 113
4.6 存儲技術與設備 114
4.6.1 DAS 114
4.6.2 SAS 115
4.6.3 NAS 116
4.6.4 SAN 117
4.6.5 RAID 118
4.7 服務器 121
4.7.1 服務器的特點 121
4.7.2 服務器分類 122
4.7.3 服務器操作系統 124
本章小結 124
習題 124
第5章 網絡系統集成主要設備的選型 125
5.1 交換機選型策略 125
5.1.1 交換機的主要性能指標 125
5.1.2 選擇交換機的基本原則 126
5.1.3 選擇三層交換機需要注意的事項 127
5.2 路由器選型策略 128
5.2.1 路由器的主要性能指標 128
5.2.2 選擇路由器的基本原則 131
5.2.3 選擇核心路由器需要注意的事項 131
5.3 防火墻選型策略 132
5.3.1 防火墻主要性能指標 132
5.3.2 選擇防火墻的基本原則 134
5.4 服務器選型策略 137
5.4.1 選擇服務器的基本原則 137
5.4.2 選購服務器時需要考慮的相關問題 138
5.5 設備的選型實例 140
本章小結 143
習題 143
第6章 網絡管理與網絡安全 144
6.1 網絡管理 144
6.1.1 網絡管理的發展歷史 144
6.1.2 SNMP網絡管理模型 145
6.1.3 其他網絡管理協議 146
6.1.4 網絡管理的主要功能 147
6.1.5 計算機網絡日常管理與維護 148
6.2 網絡安全概述 151
6.2.1 網絡安全防范體系結構 152
6.2.2 網絡安全防范體系層次 153
6.2.3 網絡安全防范體系設計原則 154
6.2.4 計算機系統安全技術標準 155
6.2.5 我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等級的劃分 156
6.3 網絡數據加密與認證技術 159
6.3.1 加密的基本概念 160
6.3.2 加密的分類 161
6.3.3 加密技術發展趨勢 162
6.3.4 密鑰管理 163
6.3.5 信息認證技術 164
6.4 網絡物理隔離 167
6.4.1 網絡物理隔離的技術原理 167
6.4.2 網絡物理隔離產品 168
6.4.3 網絡物理隔離技術方案 169
本章小結 171
習題 171
第7章 網絡綜合布線系統基礎 172
7.1 綜合布線系統概述 172
7.1.1 綜合布線定義 172
7.1.2 綜合布線發展歷史 172
7.1.3 綜合布線的優點 173
7.1.4 綜合布線的意義 174
7.2 綜合布線系統構成 175
7.2.1 工作區子系統 176
7.2.2 配線子系統 177
7.2.3 干線子系統 177
7.2.4 設備間子系統 178
7.2.5 管理子系統 178
7.2.6 建筑群子系統 178
7.3 綜合布線系統設計等級 178
本章小結 180
習題 180
第8章 傳輸介質與傳輸特性 181
8.1 雙絞線 181
8.1.1 雙絞線概述 181
8.1.2 超五類雙絞線 183
8.1.3 六類雙絞線 183
8.1.4 七類雙絞線 184
8.1.5 雙絞線傳輸特性與測試 186
8.1.6 與雙絞線相關的網絡連接設備 187
8.2 同軸電纜 189
8.3 光纜 190
8.3.1 光纜的結構 190
8.3.2 光纜的種類 190
8.3.3 光纜的傳輸特性與測試 192
8.3.4 與光纜相關的網絡連接設備 193
本章小結 194
習題 194
第9章 網絡綜合布線系統標準與設計 195
9.1 綜合布線標準發展歷史 195
9.2 TIA/EIA標準 195
9.2.1 TIA/EIA568標準 196
9.2.2 TIA/EIA569標準 196
9.2.3 TIA/EIA570標準 196
9.3 ISO/IEC標準 197
9.4 國內綜合布線標準 197
9.4.1 GB50311-2007標準 197
9.4.2 GB50312-2007標準 198
9.5 機房工程標準 198
9.5.1 機房工程子系統 198
9.5.2 機房工程設計原則 201
9.5.3 機房工程設計標準 202
9.6 綜合布線系統設計原則 203
9.6.1 標準化原則 203
9.6.2 實用性原則 203
9.6.3 靈活性原則 203
9.6.4 模塊化原則 204
9.6.5 可擴充性原則 204
9.6.6 經濟性原則 204
9.7 綜合布線系統設計 204
9.7.1 工作區子系統設計 204
9.7.2 配線子系統設計 205
9.7.3 干線子系統設計 205
9.7.4 設備間子系統設計 206
9.7.5 管理子系統設計 207
9.7.6 建筑群子系統設計 208
9.8 綜合布線系統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 209
本章小結 211
習題 211
第10章 綜合布線施工 212
10.1 綜合布線工程安裝施工的要求和準備 212
10.1.1 綜合布線工程安裝施工的要求 212
10.1.2 綜合布線工程安裝施工前的準備 212
10.2 施工階段各個環節的技術要求 214
10.2.1 工作區子系統 215
10.2.2 配線子系統 215
10.2.3 干線子系統 215
10.2.4 設備間子系統 216
10.2.5 管理子系統 216
10.2.6 建筑群子系統 216
10.3 弱電溝與線槽 217
10.3.1 弱電溝 217
10.3.2 線槽 217
10.4 電纜施工技術 219
10.4.1 電纜的布設方法 219
10.4.2 線纜的終端和連接 223
10.4.3 電纜布設的注意事項 225
10.5 光纜施工技術 228
10.5.1 光纜的施工方法 228
10.5.2 光纜的終端和連接 229
10.5.3 光纜布設的注意事項 236
10.6 綜合布線施工中常用材料和施工工具 237
10.6.1 綜合布線施工中常用材料 237
10.6.2 綜合布線施工中常用施工工具 237
10.7 綜合布線工程的施工配合 237
10.8 機房工程施工 238
10.8.1 機房工程各子系統的施工 238
10.8.2 機房工程施工的注意事項 241
本章小結 242
習題 242
第11章 綜合布線工程測試與驗收 243
11.1 綜合布線工程測試 243
11.1.1 測試標準 243
11.1.2 測試項目 244
11.1.3 測試鏈路模型 245
11.1.4 認證測試需要注意的問題 246
11.2 測試儀器及測試參數 247
11.2.1 測試儀器 247
11.2.2 線纜物理參數 255
11.2.3 測試方法 257
11.3 工程驗收 259
11.3.1 綜合布線工程驗收方法 259
11.3.2 建立文檔 261
11.3.3 驗收標準與現場驗收 262
本章小結 262
習題 262
第12章 系統集成與綜合布線工程監理 263
12.1 網絡工程監理概述 263
12.1.1 工程與監理 263
12.1.2 網絡工程監理及其特點 263
12.1.3 我國網絡工程監理的現狀和實施的必要性 265
12.2 系統集成監理 268
12.2.1 需求分析階段的監理 268
12.2.2 系統設計階段的監理 269
12.2.3 工程實施階段的監理 271
12.2.4 系統驗收交付階段的監理 272
12.3 綜合布線工程監理 273
12.3.1 系統工程設計階段的監理 273
12.3.2 工程實施階段的監理 274
12.3.3 系統驗收階段的監理 275
本章小結 276
習題 276
第13章 網絡系統集成與綜合布線典型案例 277
13.1 某大學校園網的組建方案 277
13.1.1 需求分析 277
13.1.2 總體方案 279
13.1.3 具體設計方案 280
13.1.4 施工 283
13.1.5 測試驗收 284
13.2 中國教育與科研網地區核心主干節點的校園網建設方案 285
13.2.1 用戶需求分析 285
13.2.2 設備選擇 285
13.2.3 網絡建設方案設計 285
13.2.4 方案特點 287
13.3 民航信息化網絡建設方案 287
13.3.1 用戶需求分析 287
13.3.2 設備選擇 287
13.3.3 方案設計 288
13.3.4 本方案的主要特點 289
13.4 證券行業網絡系統集成解決方案 290
13.4.1 用戶需求 290
13.4.2 設備選擇 290
13.4.3 網絡建設方案設計 290
13.4.4 本方案的主要特點 291
本章小結 291
參考文獻 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