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魯東大學隧道與地下工程技術研究所 | 主管部門 | 魯東大學 |
---|
魯東大學隧道與地下工程技術研究所擁有隧道工程實驗室、巖土工程實驗室、測量工程實驗室、工程檢測實驗室,下設隧道工程和數值仿真2個研究所,有多功能隧道模型系統、各種壓力試驗機、檢測及車輛儀器、動三軸、大型粗粒土三軸儀等,實驗室設備總值達500萬元。團隊實驗平臺堅實、研究經費充足、理論水平高、技術力量較厚,具備為社會及相關企業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魯東大學隧道與地下工程技術研究所現有研究人員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講師3人,具有博士學位6人。 2100433B
(1)跨海通道建設咨詢、規劃、設計與施工;(2)軌道交通隧道與地下車站設計與施工關鍵技術開發;(3)水下隧道施工關鍵技術開發與研究;(4)復雜環境下隧道地下工程鄰近施工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5)隧道結構可靠性設計與耐久性技術研究;(7)盾構與TBM隧道的關鍵施工技術研究與開發;(7)隧道襯砌結構修復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
隧道現在公認的基本有四巨頭,白云(國際隧道協會副主席ITA,前上海城建集團以及隧道股份總工程師,去過幾十個國家做過工程,10年回校任教),帶的學生少而精,要求高;朱合華,前土木學院院長,長江學者,有機...
地鐵和隧道工程都可以說屬于地下工程的范疇,但地鐵僅地下鐵道為地下工程,地面線和高架線就不算了。地鐵工程偏向于精細化管理,主要在于地鐵工程多數處于城市地區,與周邊建筑物、地下管線等等相互影響的比較多,施...
城市的地下鐵道、地下隧道與管線、基礎工程、地下商業與工業空間、地下儲庫等工程的開發研究都是這個專業的畢業生工作的范疇,負責地下建筑的建筑設計公司和地下鐵道公司都是這個專業的同學最對口的就業方向了。現在...
魯東大學隧道與地下工程技術研究所團隊成員先后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出版專著5部,從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科技計劃項目、煙臺市科技計劃項目及各類橫向項目20余項,擁有研究經費300余萬元。
格式:pdf
大小:4.3MB
頁數: 未知
評分: 4.6
1隧道與地下工程防水的重要性近幾年來,我國隧道與地下工程發展很快,工程應用領域不斷擴大,因而對隧道(鐵路、公路、地鐵等)和地下工程環境要求標準也不斷提高。在此以北京、天津地鐵工程為例,對其防水重要性作扼要闡述。北京地鐵一、二期工程防水質量總體上是好的...
河海大學隧道與地下工程研究所兼跨巖土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兩個學科,與巖土工程科學研究所共同建設河海大學巖土工程國家重點學科。主要從事隧道與地下工程領域教學和科研工作;負責河海大學隧道與地下工程本科方向(1個隧道班)的教育教學工作以及其他學科地下工程領域的教學工作。招收巖土工程方向碩士研究生;巖土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方向博士研究生;土木工程方向博士后。研究方向包括:
巖土復雜滲流特性與環境巖土工程;
巖土體漸進破壞機理及其本構理論;
3)隧道與地下工程水災害防治;
4)隧道設計理論及施工安全控制技術研究;
5)TBM法(包括土盾構、掘巖機等非開挖法)設計施工關鍵技術;
6)地下工程數值仿真技術;
7)智慧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與風險評價;
8)特殊土、深厚軟基及隧道圍巖等地下工程加固技術。
河海大學隧道與地下工程研究所現有在職人員9人,其中:江蘇省特聘教授1人,副教授6人,講師1人,全部具有博士學位。其中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9人;江蘇省333工程第二層次培養對象2人,河海大學“大禹學者”計劃(第四層次)2人,江蘇省“青藍工程”科技創新團隊1個。另擁有外聘美籍國際著名專家1人,兼職教授3名。在校留學生、碩士、博士研究生共60余人。
河海大學隧道與地下工程研究所研究內容涉及土木、水利、交通工程及礦產領域等的地下工程。近幾年在巖土體滲流多尺度多場耦合理論與分析方法;復雜條件下城市地鐵及水下隧道安全建造關鍵技術;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地下工程安全性評價與控制技術;巖石裂紋起裂機理及隧道漸進破壞控制技術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承擔了十三五科技支撐項目3項,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2項、973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課題1項,主持教育部人才支持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面上項目9項、青年項目6項、教育部高等學校博士點基金3項、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9項,海外合作項目2項,完成其他重大工程科研項目50多項,近5年科研合同額超過1900萬。
河海大學隧道與地下工程研究所主持了鐵路、公路、水工隧道及城市地鐵等相關課題的社會技術服務工作,典型相關工程如:南京長江隧道、杭州地鐵越江隧道、南京地鐵、無錫市地鐵、蘇州地鐵、廣州市地鐵、廈門地鐵、福州地鐵,南水北調西線深埋超長隧洞、宜萬線齊岳山隧道、浙江千島湖引水工程、揚州瘦西湖隧道、小灣、龍灘、溪洛渡、錦屏二級水電站等。科技成果取得了較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截止2017年12月,研究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一等獎10項,二等獎7項;出版專著10部;國家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40余項,發表SCI論文104篇,EI論文184篇。 2100433B
魯東大學工程管理研究所團隊成員先后發表論文50余篇。
魯東大學工程管理研究所現有研究人員8人,其中,副教授2人,具有博士學位4人。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