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生長在海拔2400米處。
灌木,高0.5-1米;小枝圓柱狀,細長堅挺,密被短柔毛。葉紙質,橢圓形至長圓形或卵形至披針形,長10-40毫米,寬5-20毫米,頂端短尖或漸尖,基部楔尖至闊楔尖,干時上面變黑色,散生貼伏的疏柔毛,下面淡褐色,中脈和側脈上被長柔毛;側脈每邊4-5條,纖細,下面明顯;葉柄長3-6毫米,密被柔毛;托葉長約1.5毫米,基部闊三角形,頂端具刺狀硬尖,有時邊緣有具柄腺體。短柱花2-5朵簇生于頂端或在小枝上部腋生;花梗長通常2-6毫米,有時達8毫米,被柔毛;小苞片小,2片,長約 1.2毫米,下部1/3合生,裂片三角形,長約7毫米,被短柔毛;萼管長約2毫米,無毛,裂片5,三角形,長約0.4毫米,頂端短尖,邊緣被硬毛;花冠漏斗形或闊漏斗形,長約14毫米,外面被褐色絨毛,里面喉部被白色長柔毛,裂片5,三角狀扁圓形,長3-3.5毫米,寬約4毫米,頂端鈍,有薄而闊的邊檐;雄蕊5,生于冠管喉部,花絲長約2毫米,花藥長2.5毫米,伸出;花柱伸至冠管中部,柱頭4裂,裂片長0.5-0.6毫米。果未見。花期5-6月。
主要分布在四川(雷波、冕寧、美姑、會理)。模式標本采自雷波。
丁香花花期4~5月,9~10月蒴果成熟。紫丁香喜光,稍耐陰,蔭地能生長,但花量少或無花;耐寒性較強;耐干旱,忌低溫;喜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可播種、扦插、嫁接、壓條、分株繁殖。
喜濕潤、溫暖、光照充足且通風良好的環境,但忌強光暴曬。
陽性,稍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喜深厚肥沃土壤,也耐干旱和石灰質土,忌水濕
本種與短萼野丁香 L. brevisepala Lo 的區別是葉較大,長10-40毫米,上面被貼伏的疏柔毛,下面中脈和側脈上被長柔毛,側脈不明顯;花梗長2-8毫米。
格式:pdf
大小:464KB
頁數: 3頁
評分: 4.4
分析研究了暴馬丁香不同部位中的紫丁香苷含量,為可持續合理利用和保護暴馬丁香資源提供依據。利用Alltech高效液相色譜儀對暴馬丁香不同部位中的紫丁香苷含量進行了測定,色譜柱為ODS-C18(4.6mm×250mm,5um),測定紫丁香苷的流動相為乙腈∶水(12∶88),體積流量1ml/min,柱溫為室溫,檢測波長265nm。結果表明,紫丁香苷在0.1—7.0μg與峰面積具有良好的線性關系,紫丁香苷含量為韌皮部3.593%>枝皮1.174%>干皮1.166%>木栓層0.568%>枝條0.509%>根0.421%>木質部0.104%。該方法簡便可靠、快速、重現性好,適用于暴馬丁香中紫丁香苷的含量測定。
格式:pdf
大小:464KB
頁數: 2頁
評分: 4.5
丁香是我國北方到處可見的觀賞花木,為木犀科丁香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幼莖光滑,單葉對生,圓卵形至腎形。花序為混合圓錐花序,自混合芽中抽出。花紫堇色,先端四裂,花筒細長如丁,花叢龐大,花有濃香。蒴果,花
產四川(雷波、冕寧、美姑、會理)。生于海拔2400米處。模式標本采自雷波。
本種與短萼野丁香 L. brevisepala Lo 的區別是葉較大,長10-40毫米,上面被貼伏的疏柔毛,下面中脈和側脈上被長柔毛,側脈不明顯;花梗長2-8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