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緒論
1.1問題的提出
1.2煤巷頂板穩定性研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2.1 國內外錨桿支護機理研究現狀
1.2.2煤巷錨桿支護設計方法研究
1.2.3錨桿支護煤巷頂板穩定性研究
1.2.4錨桿支護煤巷頂板事故分類及其原因分析
1.2.5煤巷圍巖穩定性分類研究綜述
1.2.6錨桿支護煤巷頂板穩定性分類存在的問題
2神東礦區開采煤層頂板地質技術條件研究
2.1煤系地層沉積體系理論研究
2.1.1煤系地層沉積體系類型
2.1.2巖性特征的形成機理及其對巖石物理力學性質的影響
2.1.3沉積環境及沉積構造對巖體穩定性的影響
2.2神東礦區開采煤層地質概況
2.2.1神府東勝煤田部分地質概況
2.2.2保德煤礦地質概況
2.2.3現場l地質調查
2.3神東礦區開采煤層頂板賦存特征
2.3.1保德煤礦8#煤層鉆孔資料分析
2.3.2榆家梁煤礦4—2、5—2煤層鉆孔資料分析
2.3.3哈拉溝煤礦2—2煤層鉆孔資料分析
2.3.4補連塔煤礦2—2煤層鉆孔資料分析
2.3.5上灣煤礦1—2煤層鉆孔資料分析
2.3.6活雞兔井1—2煤層鉆孔資料分析
2.4巖芯分析
2.4.1現場采取巖芯的基本情況
2.4.2巖芯分析方法
2.4.3煤巷頂板巖層結構類型劃分
2.4.4煤巖物理力學試驗
2.5地應力測量
2.5.1測量方法及儀器
2.5.2測量結果分析
2.6小結
3神東礦區錨桿支護煤巷頂板穩定性影響因素分析
3.1 松散載荷層活動特點及其對煤層頂板穩定性的影響
3.1.1散體的抗剪強度
3.1.2散體的變形特征
3.1.3散體滯后彈性的動應力—應變關系
3.1.4散體載荷層活動的動載荷效應
……
4神東礦區錨桿支護煤巷頂板穩定性分類研究
5神東礦區開采煤層巷道頂板穩定性分類結果
參考文獻
《煤巷頂板穩定性分類方法及其應用》可供從事采礦工程和地下工程等相關工作的高等學校教師及研究生、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員和設計部門的設計人員參考,也可供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 土方工程1.1 土的分類與工程性質1.2 場地平整、土方量計算與土方調配1.3 基坑土方開挖準備與降排水1.4 基坑邊坡與坑壁支護1.5 土方工程的機械化施工復習思考題第2...
第一篇 綜合篇第一章 綠色建筑的理念與實踐第二章 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總體情況第三章 發揮“資源”優勢,推進綠色建筑發展第四章 綠色建筑委員會國際合作情況第五章 上海世博會園區生態規劃設計的研究與實踐第六...
前言第一章 現代設計和現代設計教育現代設計的發展現代設計教育第二章 現代設計的萌芽與“工藝美術”運動工業革命初期的設計發展狀況英國“工藝美術”運動第三章 “新藝術”運動“新藝術”運動的背景法國的“新藝...
格式:pdf
大小:524KB
頁數: 5頁
評分: 4.7
通過現場調研,提出鎖口型、敞口型、坡面型3種棄土場選址分類方法。運用Bishop-圓弧搜索法模擬棄土場坡體滑動面可能發生的位置,采取加固與防護措施,并周期性地監測墻背土壓力變化情況。結果表明:鎖口型棄土場是最安全、最合理的設計方法,由于棄土場土體的松散特性,棄土場的局部穩定性較差,坡體上部土體對攔擋結構產生的土壓力最大。該研究結果可為今后類似工程提供借鑒。
格式:pdf
大小:524KB
頁數: 40頁
評分: 4.3
柜號 序號 G1 1 G1 2 G1 3 G2 4 G2 5 G2 6 G2 7 G2 8 G2 9 G1 10 G2 11 G2 12 G2 13 G2 14 G1 15 G1 16 G1 17 G2 18 G2 19 G2 20 G1 21 G3 22 G3 23 G3 24 G3 25 G3 26 G3 27 G1 28 G1 29 G3 30 G3 31 G2 32 G2 33 G2 34 G2 35 G2 36 G2 37 G2 38 下右 39 下右 40 下右 41 下右 42 下右 43 下右 44 下右 45 下右 46 下右 47 下右 48 下右 49 下右 50 下右 51 下右 52 下右 53 下左 54 下左 55 下左 56 下左 57 下左 58 下左 59 下左 60 下左 61 下左 62 下左 63 下左 64 下左 65 下左 66 下左 67 下
針對現今煤層頂板分類方法存在計算量大、人工參與多、智能化程度低,為煤礦生產不能提供快速指導的問題,結合煤礦現場實際情況,確定了煤層頂板穩定性的影響因素。以層次分析和模糊聚類為理論核心,建立了煤層頂板穩定性層次分析模型,得出了影響因素的隸屬度和合成運算方法。以Visual Basic6.0為編譯環境,將Matlab與Surfer進行二次混合編程,對鉆孔數據以及地質資料進行分析整理,自動繪制煤層頂板穩定性類型分區圖,形成煤層頂板穩定性智能預測分區系統。將研究成果應用于賀西煤礦3號煤層頂板穩定的預測,通過鉆孔窺視對預測結果進行了驗證。
本詞條由“科普中國”科學百科詞條編寫與應用工作項目 審核 。
頂板穩定性即未經人工支護的懸露頂板,在某一段時間內保持不冒落的能力。頂板穩定性由巖體頂板力學性質及其巖體中的應力分布規律所決定。
我國西部干旱半干旱礦區,生態環境及其脆弱,如何實現煤炭與水資源共同開采顯得尤為重要。煤層開采過程中,上覆含水層隨著巖層移動而下滲不可避免,甚至在隔水層缺失或破壞地段發生突水事故。為此,本課題以我國陜北、寧東煤田干旱半干旱地區侏羅系煤層為例,采用理論分析、巖石與相似模擬試驗、數值計算方法研究生態脆弱礦區煤層開采過程中頂板水井下儲存空間結構及其穩定性。通過研究單一煤層采區/帶區內區段/分帶不同開采順序頂板水流動規律及其礦井水儲存結構賦存形態,提出實現頂板水井下儲存的技術原理;研究礦井水儲存結構邊界煤巖體水作用下長期強度特征和支承壓力的長期演化規律,提出儲水結構邊界煤柱載荷及其長期強度計算方法;研究不同含水狀態下侏羅系典型煤層、頂底板巖層強度、聲發射特征,提出儲水結構邊界煤巖體變形失穩的預測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