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結構施工圖有剖面的表達:就是把結構圖中的各構件剖面開,通過剖面形式來反映構件的截面大小和鋼筋尺寸,但信息表達重復,雜亂,基本現在不大規模使用,只是作為一種補充出現在結構圖中。后來的九十年代廣東出現的梁表,是專門針對很多的梁來立的一張表,像填空一樣把梁構件的一切信息都填在上面,再在上面立梁的構件構造圖,于是形成梁表,雖比剖面節省了不少重復信息,但梁表填起來很容易出現錯誤,數據扎堆,極易填錯,而且不直觀,要對照結構平面布置圖來對看梁表,除小范圍使用,現在也基本淘汰。
現在與國際接軌,就是平法了,是種通行的語言,直接在結構平面圖上把構件的信息(截面,鋼筋,跨度,編號等)標在旁邊,整體直接表達在各類構件的結構平面布置圖上,再與標準構造詳圖相配合,即構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結構設計。改變了傳統的那種將構件從結構平面布置圖中所引出來,再逐個繪配筋詳圖的繁瑣方法。
1.平法施工圖表示方法的產生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建筑設計標準化水平的提高,近年來各設計單位采用一些較為方便的圖示方法,為了規范各地的圖示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于2003年1月20日下發通知,批準《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作為國建建筑標準設計圖集(簡稱“平法”圖集),圖集號為03G101-1,于2003年2月15日執行。后2011年對03G101進行了修改,新圖集號為11G101-1、11G101-2、11G101-3、12G101-4。2016年編制新圖集16G101-1、16G101-2、16G101-3,以代替11G101。
2.平法表示方法與傳統表示方法的區別
把結構構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體表示方法的制圖規則,整體直接地表示在各類構件的結構布置平面圖上,再與標準構造詳圖配合,結合成了一套新型完整的結構設計表示方法。改變了傳統的那種將構件(柱、剪力墻、梁)從結構平面設計圖中所索引出來,再逐個繪制模板詳圖和配筋詳圖的繁瑣辦法。
平法適用的結構構件為柱、剪力墻、梁三種。內容包括兩大部分,即平面整體表示圖和標準構造詳圖。在平面布置圖上表示各種構件尺寸和配筋方式。表示方法分平面注寫方式、列表注寫方式和截面注寫方式三種。
3.常用構件代號(略)
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設計方法,簡稱“平法”.
平法就是用平面來表達結構尺寸、標高、構造、配筋等的繪圖方法,是用在建筑里面的結構施工圖。平法專門有圖籍,是要學習的。
格式:pdf
大小:12.0MB
頁數: 6頁
評分: 4.3
1梁平法施工圖的表示方法 梁平面整體配筋圖是在梁平面布置圖上采用平面注寫方式或截面注寫方式表達框架梁的截面尺寸、配筋的 一種方法。下圖為采用傳統方法表示框架梁的詳圖。 下圖是采用平面整體表示方法。 采用平法表示梁的施工圖時,需要對梁進行分類與編號,其編號的方法應符合表附 .2.2◆的規定。 (1)平面注寫方式 平面注寫方式包括集中標柱與原位標注兩部分。 集中標注 ——表達梁的通用數值。 原位標注 ——表達梁的特殊數值。 當集中標注的某項數值不適用于梁的某部位時,則將該項數值進行原位標柱,施工時原位標柱取值優先。 1)集中標注 集中標注的形式如圖附 .2.10◆所示。 ①梁截面標準規則。當梁為等截面時,用 b×h表示。當為加腋梁時用 b×h Yc1×c2表示,其中 c1為腋 長,c2為腋高(下圖)。當有懸挑梁且根部和端部不同時,用斜線分割根部與端部的高度值,即 b×h1/h2。 集中注寫的形
梁平法施工圖是在梁平面布置圖上采用平面注寫方式或者截面注寫方式表達。
梁平法施工圖
1平面注寫方式 包括集中標注與原位標注,集中標注表達梁的通用數值,原位標注表達梁的特殊數值。當集中標注的某項數值不適用與梁的某部位時,則將該數值原位標注,施工時,原位標注數值優先。
2截面注寫方式 是在分標準層繪制的梁平面布置圖上,分別在不同編號的梁中選擇一根梁用剖面符號引出配筋圖,并在其上注寫截面尺寸和配筋具體數值的方式來表達梁平法施工圖。 2100433B
平法施工圖設計總說明包含的內容:
1.寫明本設計圖采用的是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并注明所選用平法標準圖集的名稱與圖集編號;
2.寫明混凝土結構的使用年限;
3.寫明有無抗震設防要求,當有抗震設防要求時,應寫明抗震設防烈度及結構抗震等級,以便正確選用相應的標準構造詳圖;
4.寫明各類構件在其所在部位所選用的混凝土強度等級與鋼筋種類,以確定鋼筋的錨固長度和搭接長度;
5.寫明構件貫通鋼筋需接長時采用接頭形式及有關要求;
6.寫明不同部位構件所處的環境類別;
7.當采用平法標準圖集,其標準詳圖有多種做法與選擇時,應寫明在何部位采用何種做法;
8.若對平法標準圖集的標準構造詳圖作出變更時應寫明變更的具體內容;
9.其他特殊要求。
以上內容均根據學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供參考,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指正。
平法施工圖的表達方式與特點:
建筑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設計方法(簡稱平法),對混凝土結構施工圖的傳統設計表達方法作了重大改革,它是將結構構件的尺寸和配筋,按照平面整體表示方法的制圖規則,直接將各類構件表達在結構平面布置圖上,再與標準構造詳圖配合,即構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結構設計圖紙,避免了傳統的將各個構件逐個繪制配筋詳圖的繁瑣方法,大大地減少了傳統設計中大量的重復表達內容,變離散的表達方式為集中表達方式,并將內容以可重復使用的通用標準圖的方式固定下來。目前已有國家建筑標準設計圖集《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03G101-1)可直接采用。 按平法設計繪制的結構施工圖,一般是由各類結構構件的平法施工圖和標準詳圖兩部分構成,但對于復雜的建筑物,尚需增加模板、開洞和預埋件等平面圖。按平法設計繪制結構施工圖時,應將所有梁、柱、墻等構件按規定進行編號,使平法施工圖與構造詳圖相一一對應。同時必須根據具體工程,按照各類構件的平法制圖規則,在按結構層(標準層)繪制的平面布置圖上直接表示各構件的尺寸和配筋。出圖時,宜按基礎、柱、剪力墻、梁、板、樓梯及其他構件的順序排列。
以上內容均根據學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供參考,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指正。